韩九曦,李玉嵩,元春华,王秋舒
(1.中国地质调查局发展研究中心,北京100037;2.河南省地矿局第二环境调查院,河南 郑州450000;3.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北京100083)
芬兰位于欧洲北部,与瑞典、挪威、俄罗斯接壤,南临芬兰湾,西濒波的尼亚湾,海岸线长1100km,有“千湖之国”之称。其国土的四分之一处在北极圈内,但由于受湾流影响而气候温和,在芬兰境内没有冻原或永冻土地区。芬兰矿产资源丰富,并且具有巨大的开发潜力,主要的优势矿产有:铜、镍、锌、金、铬、铁、金刚石、铂族元素、铀等。工业矿物有:碳酸盐、磷灰石、滑石等。
芬兰的大部分地区位于芬诺斯堪底亚地盾中心,是欧洲前寒武纪岩石出露面积最大的地区,与加拿大和澳大利亚那些古老的地盾类似,从北到南可划分为两大构造单元:北部为太古代克拉通(2600M~2900Ma),该克拉通主要由两个子克拉通组成,即科拉半岛-贝洛莫雷(Belomorain)高级片麻岩地体和卡雷利阿花岗-绿岩带;南部为瑞芬造山带(2000M~1750Ma),主要由早元古代片岩、片麻岩、麻粒岩、变火山岩(瑞芬表壳岩系)以及不同类型的侵入体所组成。两大构造单元的界线大体在拉海-拉多加一线[1]。
芬兰矿产资源丰富,目前开采规模较大的主要有金、锌、镍、铜、铬等。现在全国仍有大量矿床未经开发。可以预见在未来的数年间,芬兰矿产业具有相当大的发展潜力。
芬兰金矿主要分布在太古代和元古代造山带及其附近的火山变质地层中,主要的成矿省为芬兰东部的太古代蛇绿岩带、拉普兰(Lapland)地区的古元古代Karelian绿岩带,以及位于芬兰中部和南部的古元古代Svecofennian片岩带。目前已知的岩金矿化大约200个。目前已发现的金矿类型及分布区域详见表1。
表1 芬兰主要金矿类型及分布区域
芬兰锌矿可以分为三类:古元古代岩浆岩地层中锌矿、太古代克拉通边缘裂隙中锌矿和太古代蛇绿岩带中的锌矿。主要的锌成矿省位于瑞典-芬兰造山带的中部,主要的矿山有皮海湖(Pyhasalmi)铜锌矿和维汉迪(Vihanti)矿山。
乌西马(Uusimaa)成矿带位于芬兰西南部,被认为是瑞典中部贝里斯拉根(Bergslagen)金属成矿带的延伸。包括已经开采完毕的Orijärvi、艾耶莱(Aijala)和 Metsämonttu矿山。
古元古代裂谷型锌矿位于芬兰的东部和北部,主要包括已经开采完毕的Hammaslahti矿山以及大型的Kolmisoppi、Kuusilampi和Pahtavuoma矿床。
太古代地层中只有一些少量锌矿,已知的大型矿床是Taivaljärvi,在1988~1990年进行了试开采。
目前在芬兰地调局的数据库中,共有100多个锌矿,其中有3个尚未开采的矿床,推测储量大于1千万t,还有5个其推断储量在1百万到1千万t之间。
芬兰镍矿具有悠久的开采历史,希图拉(Hitura)镍矿最初于1941年投产,持续开采至今,大约共开采了镍矿石5000万t,含有30万t镍。
古元古代造山矿床(Svecofennian,19亿a)是最有价值的勘探目标。目前,已有十个此类矿床进行了开采,共计生产了4300万t矿石,平均镍品位0.7%,铜品位0.3%。希图拉就是该种矿床的代表。
位于芬兰中部和南部的镍矿赋存于混积岩质云母片麻岩中的基性-超基性侵入体中,或太古代岩石和元古代岩石的接触带中。Kotalahti和Vammala镍矿带是典型的该类成矿带,有数十个潜在矿床,其中平均镍品位可达2%。
芬兰东部和北部的太古代科马提岩(大约28亿a前)和芬兰北部的古元古代科马提岩(大约20.5亿a前)也具有较高的勘探潜力。所发现规模最大的矿床是位于拉普兰西北部的Ruossakero矿床,资源量420万t,镍品位0.52%。芬兰东部的太古代Kuhmo和Suomussalmi绿岩带也发现了大量赋存于科马提岩和科马提质玄武岩的小规模矿床。20.5亿年Pulju绿岩带中发现了低品位浸染状矿床,与科马提岩同期赋存于侵入体的Keivitsa矿床也含有较高的金属储量(4.32 亿t,镍品位 0.29%,铜 品 位0.45%,铂族元素+金品位0.4ppm)。芬兰北部还有发现Pechenga型矿床的可能性。
24.4亿年层状侵入体一般含有镍铜矿床,其中铂族元素也是具有重要经济价值的金属。这些矿床代表了新定义的“接触型”镍/铜/铂族元素矿化类型,这些矿床赋存于层状侵入体的底部接触面附近。Suhanko侵入体(Portimo层状火成杂岩体)边缘岩序中的Ahamavaara矿床含有180万t矿石,镍品位0.90%,铜品位0.80%,钯品位5.04ppm,铂品位0.69ppm,金品位0.19ppm。
在芬兰中部和南部的Kotalahti和Vammala镍成矿带中,发现了平均品位达到2%的数十个潜在矿床。这些矿床赋存于混积岩质云母片麻岩中的基性-超基性侵入体,或太古代岩石和元古代岩石的接触带中。芬兰境内的其它镍矿床类型还有:
古建筑保护政策很早便已制定,在某些城市却没有很好的实施,老百姓法律意识薄弱,在发展和保护面前无法做出正确选择,政府应起到主导性作用,积极推进古建筑保护政策深入人心,使老百姓做到懂法、守法。
1)低品位黑片岩矿床(20.7亿~19亿a);其中Talvivaara矿床规模最大,3.39亿t,镍品位0.27%,铜品位0.14%,钴品位0.02%,锌品位0.56%。
2)赋存于奥托昆普型蛇绿岩(19.7亿~19.5亿a)、奥托昆普型石英和钙硅酸盐岩石(19亿a)的矿床,平均镍品位通常低于0.5%。
3)较年轻的(大约16.5亿年)矿床,包括赋存于粗玄岩的矿床,其中Petolahti矿床在70年代早期投产(年产量9万t,镍品位0.65%,铜品位0.70%)。
芬兰铜矿床多形成于古元古代,通常与其它贱金属(锌、钴、镍)或贵金属(金、银)伴生。一些具经济价值铜的矿床主要为铜锌矿(例如Hammaslahti,Orijärvi,Pyhäsalmi,Rauhala,Säviä)、铜金矿(例如Riikonkoski,Jouhineva),此外,一些镍矿床中也有较 高 品 位 的 铜(例 如:Kotalahti,Petolahti,Sääksjärvi)。
芬兰最重要的铜矿床位于奥托昆普地区(例如奥托昆普,沃诺斯(Vuonos)铜锌矿、鲁康拉赫蒂(Luikonlahti)铜钴锌矿、Kylylahti铜钴锌矿)。这些矿床与19.6亿年前形成的奥托昆普岩群有密切关系,该岩群主要为蛇纹岩地块组成,边缘具有白云岩、矽卡岩和石英岩岩化。
古元古代中拉普兰绿岩带赋存了一些小规模铜矿床(Haarakumpu,Riikonkoski,Pahtavuoma),其中只有两个矿床进行过开采。Uusimaa岩带(OrijärviAijala)和 Höytiäinen岩带(Hammaslahti)中的铜矿床目前已被采空。
在Saimaa片岩区域的西北部,有一些铜矿床与闪岩、矽卡岩和石灰岩紧密伴生。但是,只有Virtasalmi矿床进行过开采。
太古代铜矿床在芬兰很少见。仅见一个极小的Larinsaari矿床,赋存于芬兰东部的小片绿岩带残余。
根据芬兰奥托昆普公司公布的最新消息,凯米(Kemi)铬矿矿产资源被确定大于以前的估计。依据最新的调研报告显示,这个铬矿床已被证实扩大,深入2000~3000m,甚至有可能达到4000m,储量在3700万t左右,此外,1000m深度的矿产资源量估计在8700万t。
芬诺斯堪底亚地盾内,目前发现的工业矿床大部分形成于19.2亿~17.8亿a前,包括火山成因块状硫化物、铜镍、铁氧化物和金矿床。
在北部的卡雷利阿克拉通的25亿~24亿a前破碎层状基性-超基性侵入杂岩内,产出了铬铁岩、铜镍和铂族金属(PGM)等矿床,世界级的凯米铬矿(Kemi Cr)和苏汉克(Suhanko)铂族金属矿床是该克拉通的典型矿床。该克拉通内新发现的金伯利岩,使成矿年代从新元古代提前到了古生代,同时把金刚石潜在区域从芬兰中部扩展到科拉半岛。
芬诺斯堪底亚地盾太古代地层中,具经济价值的大型金属矿床明显偏少,也许正反映对这些地区进行的详细勘探总体较少,地质工作程度较低,因而存在未开发的潜力。古元古代克拉通内的超基性-基性岩浆活动,证明其具有存在铬铁矿、铜镍矿和铂族金属矿床的潜力。
在南部的古元古代瑞典-芬兰(Svecofennian)造山带增生期,其矿床年代复杂,但具有进一步发现VMS、铜镍、铁氧化物和金矿床的前景,同时在其他找矿靶区还有发现沉积盆地内的SEDEX矿床、不整合地层中的铀矿和非造山基性岩中的铜镍矿的可能。
芬兰与加拿大、澳大利亚、南非一样具有悠久的矿产勘查开发历史。1995年前,其矿业被国有的奥托昆普公司控制,1995年后,随着芬兰加入欧盟,以及奥托昆普公司退出矿业,其矿业垄断的格局才被打破,目前很多国际矿业公司都纷纷进入芬兰,包括国际镍公司、必和必拓、英美资源集团(Anglo American)和金田公司(Goldfields)等国际矿业巨头公司,加拿大、澳大利亚和英国的初级勘探公司也越来越多。表2为芬兰芬诺斯堪底亚地盾中正在开采的矿山。
芬兰矿业已在国民经济中起到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最近几年由于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芬兰经济也不太景气,但冶金业仍是芬兰经济中快速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表3为近几年芬兰主要金属及工业矿产品的产量。
芬兰与加拿大、澳大利亚、南非一样具有悠久的矿产勘查开发历史,其资源丰富,政局稳定,矿业管理制度比较完善,是近年来国际矿业投资者关注的地区之一。2011年11月,英美资源集团(Anglo American)在芬兰北部的索丹克莱地区(Sodankyl)发现高品位的铜、镍矿床后,芬兰备受全球矿业公司的关注。
表2 芬兰芬诺斯堪底亚地盾中正在开采的矿山
表3 芬兰主要金属、矿产品的产量
加拿大Fraser研究所发布的2011/2012年度全球矿业公司调查结果中,芬兰矿业投资环境的总体评价非常好,将芬兰列为世界第二大最具吸引力的矿业开采和开发地区。在Fraser调查的15项要素的排序中(全球93个国家进行排名),芬兰政策潜力指数排名第2位,现行法规和土地限制条件下的矿产潜力指标排名第19位,不考虑土地使用限制和政策影响的矿产潜力排名第23位。2011年度透明国际全球腐败指数排名中,芬兰仅次于新西兰和丹麦,是全球最清廉的国家之一。
公路、铁路以及由水路、运河和海路等构成一个覆盖范围全国的交通网络。芬兰的港口具有全球顶尖的自动化装卸水平,是世界上最安全和快捷的港口。互联网、宽带和移动电话普及率居全球之首。芬兰教育排名欧洲前茅,具有矿产勘查、开采、冶炼等各种技能,成本效率高的劳动力。
芬兰政府严格的矿业监管制度,旨在将污染降低到最小程度。尽管芬兰新修改的矿法引起了争议,但政府的态度总体而言是积极支持采矿业发展的。芬兰在2011年提出了绿色矿山计划,该计划的目标是到2020年使芬兰在矿业可持续发展方面成为具有全球领先技术的国家。该计划的核心内容包括智能矿山与对环境影响最小的矿山,以及新的矿产资源两个方面。
芬兰政府的服务覆盖了投资过程的各个方面,包括数据收集、商业机会分析、投资模式选择、关系网络建立和合作伙伴信息收集等。政府为投资者提供支持和关系网络建立服务,小型采矿企业和勘探企业是芬兰政府重点关注的领域之一。其主要的政府部门包括芬兰地质调查局、就业与经济部以及芬兰的采矿行业协会。
芬兰矿产资源潜力巨大,地质工作程度不是很高,但矿业投资环境稳定。近年来,吸引越来越多的矿业勘查公司入驻。芬兰经济研究所(ETLA)公布报告称,芬采矿业产值将在未来六年内翻一番,销售额将是目前的三倍,雇员数将增加数千人。芬兰将是下一个全球矿业巨头的“淘金之地”。
[1]杨坤光,马昌前.芬兰南部瑞芬造山带花岗岩类构造特征及其地质意义[J].地质科技情报,1994(2):23-31.
[2]http:∥en.gtk.fi/芬兰地调局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