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现状及转型升级对策

2013-11-19 12:38傅雪林殷恒婵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13年7期
关键词:精品课程资源共享精品

傅雪林,殷恒婵,马 强,杜 吟

(1.北京师范大学体育与运动学院,北京 100875;2.中央民族大学体育学院,北京 100081)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的不断发展,高等教育日益呈现国际化、共享化、全球化的发展趋势。为此,教育部分别于2011年和2012年相继出台了《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和《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等文件,旨在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和网络技术,实现优质教学资源的共建共享,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充分体现教育公平,服务学习型社会,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

所谓精品课程,根据教育部相关文件界定,是指具有一流教师队伍、一流教学内容、一流教学方法、一流教材、一流教学管理等特点的示范性课程[1];是具有特色和一流教学水平的优秀课程[2]。精品课程建设应根据各学科的人才培养目标,体现现代教育思想和观念,符合科学性、先进性和教育教学的普遍规律,并能恰当运用现代教育技术与方法,具有示范和辐射推广作用。自2003年教育部开展国家精品课程建设以来,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至2010年已经评出47门国家级精品课程。但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大量优质课程资源未能得到充分的共享和应用。这不仅造成了课程资源浪费,还直接影响到体育学科的人才培养质量。因此,本文运用文献资料,访谈法等方法,比较分析了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的现状,研究整合、优化、共享现有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资源的对策,推动体育学类精品课程的转型升级和可持续发展,已成政府、高校和社会共同关注的问题。这也是本论文将要研究的主要问题。

1 国家级精品课程分布情况分析

国家精品课程资源网数据显示,截至2010年,教育部共评选出涵盖各大本科专业的国家级精品课程2659门。其中,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47门,约占全部国家级精品课程的1.77%。主要包括专业基础课、专业课、公共体育(公共基础课)三大类。这些精品课程对我国高校体育专业和公共体育的良性发展、课程及配套资源建设,以及教育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均起到了一定的促进效应。

从图1可以看出,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的数量从2007年开始有了较大的增长,这不仅与整个国家级精品课程数量的增长有关,还与体育学科发展逐渐趋于成熟、课程资源建设逐渐受到学校和教师的重视,以及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所起到的示范效应等方面有较大的关系。

图1 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年度分布情况

从图2可以看出,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主要围绕体育教育专业和运动训练专业展开。与体育教育训练学相关的技术类和理论类专业基础课19门(占40.4%),专业课19门(占40.4%)。这不仅与两个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和自身所具有的实践特色有关,还与它们发展比较成熟、师资队伍建设、招生规模较大(年招生人数约3.9万,约占体育专业招生人数的70.4%),以及政府倾向于基础课程建设的政策导向、各高校和授课教师的重视等有很大的关系。

在武术与民族传统体育专业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方面,目前还很薄弱,仅有2门课程(占4.3%)。而且这两门课程还主要以舞龙舞狮等民族传统体育为主,与武术相关的内容很少。究其原因,主要是设置该专业的院校较少、招生规模相对较小、师资力量匮乏、就业率偏低等。近年来,为了弘扬民族传统文化,国家相继提出传统文化“走出去”战略、中小学体育课应适量增加武术内容等措施,这也为教授该门课程的教师提供了新的契机。

大学体育是普通高校的一门公共必修课,是实施素质教育和培养全面发展人才的重要途径,担负着增强大学生体质、提高大学生健康水平和体育素养的重要任务。目前,我国共有普通高等学校1112所(不含高职高专),但仅有7所高校的公共体育课程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仅占全部高校公共体育课程开设数量的0.63%,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大学生运动技能的形成和终身体育习惯的养成。

图2 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学科分布情况

在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中,8所部属院校有13门入选(占32.5%),19所非部属院校有27门入选(占67.5%),后者所占比例明显比前者高。在公共基础课中,入选的7门课程均为部属院校所建,突显了部属院校在此方面的绝对优势。在技术类课程和理论类课程的分布上,两者各有20门入选,但由于有课程重复现象,技术类仅涉及13门课程,理论类则涉及17门课程。另外,综合性院校(8门)和师范院校(12门)二者国家级精品课程的数量之和与体育院校(20门)相等,突显体育院校在这方面的综合优势,这与近年来体育院校集中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并重视课程及相关配套资源建设等密不可分。

图3 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区域分布情况

从图3可以看出,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大多集中在北京、上海、天津、广东等东部教育资源发达地区,共计31门,占66.0%;东北地区和中西部地区一共才16门,占34.0%,说明精品课程地域分布不均衡的现象表现得比较突出。这与东部地区教育资源丰富、经济发达、师资力量强等因素有较大关系。

2 国家级精品课程教师队伍建设情况分析

教师队伍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因素,也是国家级精品课程及其资源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经过多年的努力,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已基本建立了一支水平较高、职称、学历、年龄结构比较合理的教师团队。教师团队主要由从事体育专业和公共体育教学或研究的教授、副教授、讲师、助教等组成。其中,课程负责人的职称均为教授,普遍兼有院长、副院长、教研室主任等行政职务,均具有较强的组织和领导能力;在教学与学术研究成果方面,课程负责人多为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较高科研水平的学术性专家;在学历层次方面,课程负责人都具有本科及以上学历,其中具有博士学位的17人(占36.2%)、硕士学位的10人(占21.3%)、学士学位的20人(占42.6%),并逐年呈现出高学位的发展趋势;在师资团队的职称构成方面,具有高级职称的主讲教师共197人(占84.9%),具有讲师及以下职称的35人(占15.1%)。但主讲教师年龄普遍偏大(46岁及以上的有142人,占72.1%),且过于集中。由于精品课程资源建设是一个持续的、逐渐完善的过程,随着学科的不断发展,课程资源建设也应发生相应的变化,如果师资团队年龄结构不合理,将直接影响精品课程资源的可持续发展。

另外,在所有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的教师团队中,并没有专业的教育技术人员,这必将成为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转型升级的短板。

3 国家级精品课程资源建设情况分析

3.1 教材建设情况分析

国家精品理论资源网数据显示,现有的47门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均有一本指定的主教材,有的还配有相应的辅导教材或参考书。主教材大多为国家规划教材或省市重点教材,但由于课程资源建设缺乏延续性,很多新版教材并没有得到及时更新和使用。另外,参考教材中缺乏国外优秀教材,这也是新一轮高等教育改革应该引起重视的内容之一。

从教材的出版单位来看,选高等教育出版社的有19门,选人民体育出版社的有16门,选大学出版社的有9门,选其他出版社的有3门,选其他出版社有3门。进一步分析发现,专业基础课和专业课的主要参考教材绝大多数选择高等教育出版社和人民体育出版社(二者共占90.0%)。选择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大多为综合院校或师范院校的体育院系,这两类学校所培养的大多是中小学体育教师,所以教材更加突出教育性和师范性,适用面更广;选择人民体育出版社的大多为体育院校,由于体育院校的专业特色,此类教材更加突出运动技能训练。而选择大学出版社的多为公共体育课。

3.2 内容建设情况分析

通过统计发现,47门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的资源总数为2 837个,按照资源数量排序依次为:电子教案、教学课件、文献资料、教学设计、例题习题、试卷、教学录像、实验实践、教学案例,如图4所示。从排序可以看出,现有课程资源主要集中在电子教案、教学课件等最基本方面,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国家全面提高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战略的实施,这些资源早已不能满足教师、学生和社会的需求,更不能适应新一轮高等教育教学改革。为此,教育部于2011年10月制定了国家级精品课程转型升级的实施办法,即建设国家精品开放课程。这既为已入选的国家级精品课程更新换代提供了机会,也为今后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明确了政策导向。

在课程资源的质量方面,以展示为主的文字类资源的质量相对丰富和规范,并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上有所创新;视频类资源建设相对滞后,只有19门课程配有教学录像,主要集中在运动训练学、运动生理学等理论课程(占68.5%),拍摄质量相对较好;而技术类课程的教学录像只有41个(占31.5%),拍摄效果相对较差。教学录像的数量呈现出参差不齐的状况,有10个教学录像以上的只有6门课程,5-8个的有5门课程,1-4个的有8门课程。这离新一轮国家级精品课程转型升级所要求的全程教学录像还有很大的差距。究其原因主要是技术类课程所用的课堂范围比较广,拍摄难度、经费投入都比较大;过去“先评后建”评审模式、缺乏后期检查和督促等因素,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教师拍摄教学录像的积极性。

另外,现有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的资源大多为展示性资源,而应用于各教学与学习环节,支持课程教学和学习过程,较为成熟的多样性、交互性、智能化的辅助资源建设还相对滞后。

图4 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资源类型及数量

4 国家级精品课程资源展示及使用情况分析

目前,47门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的资源大多是以堆积的形式展现给使用者,缺乏系统规划和模块化设计。又由于一些课程评审后没有及时建设或更新;部分高校未公开精品课程资源;能够共享且具有吸引力的资源较少;技术类教学录像拍摄质量不佳;教学课件只是简单的ppt展示,缺乏生动性等原因,导致资源浏览量和共享率极低。这不仅使精品课程建设不能充分发挥其应有的示范和辐射作用,还造成大量优质课程资源浪费。这明显有违教育部开展精品课程建设的初衷。

另外,原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的使用对象主要是高校教师,受众范围较窄。应面向高校学生和社会学习者(如健身者、中小学体育教师等)开放,使学习行为社会化、普遍化,这将是精品课程建设的大势所趋。

5 国家级精品课程评审指标体系变化分析

从国家级精品课程开始评审至今,其一级评审指标只是对基础部分的分数进行了细微的调整,充分说明了这五大指标在国家级精品课程评审中的重要性。这些细微的调整具体体现在二级评审指标中,如“教学手段与方法”这一指标从2006年开始增加了“教学设计”的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所占的权重有所降低;“教学条件”这一指标在2008年前的要求是“网络教学初具规模、经常保持更新、运行机制良好等”,从2008年开始则要求“建有教学资源丰富、功能比较齐全、运行良好的课程网站,并能有效共享”,这比之前有了显著的提高。

变化比较大的是一级评审指标中其他评审指标。如表1所示,从2006年开始突出了政策支持(主要是学校的经费、人力支持等),其所占比例在2007年有了大幅提升;从2008年开始,又增加了辐射共享这一评审指标,为国家级精品课程资源的共建共享做好了前期铺垫。同时,特色及创新点所占的分值逐渐降低,并趋于稳定。

表1 2003-2010年国家级精品课程评审指标权重变化表

2012年,教育部开始采取遴选准入方式将原国家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为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3]的工作,并于2013年发布了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评审指标体系(本科)。新指标体系包括否决性指标和评分指标两个部分,否决性指标实行“一票否决制”,如承诺免费共享的关键基本资源(重点是全程教学录像)未全部上传至评审平台、无课程负责人讲授本课程的授课录像等。如表2所示,新指标体系更加突出课程资源建设,特别是教学日历、教案或演示文稿、全程教学录像等基本资源建设;新增专题讲座库、试题库系统、在线测试/考试系统等“有条件共享”的拓展资源建设,以激发教师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研发优质课程资源的积极性。同时,还增加了知识产权保护等内容,鼓励教师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原创性教学资源。

表2 2012年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评审指标(本科)

6 国家级精品课程转型升级对策

6.1 认真研读国家级精品课程转型升级的相关文件

2011-2013年,教育部相继颁发了《关于国家精品开放课程建设的实施意见》、《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技术要求》、《2012年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评审指标体系(本科)》等文件,决定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原国家精品课程进行转型升级,优化精品课程资源的结构,最大限度地实现精品课程资源普及和共建共享,进一步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服务学习型社会建设。由于本轮国家级精品课程转型升级的要求与以往有比较大的区别,所以申报者必须认真研读相关文件,把握文件的核心内容,明确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的政策导向,以避免在申报过程中出现重复性工作。

6.2 优化课程团队人员结构,加强师资团队建设

高质量的师资团队是提高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质量的关键因素,也是提高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重要条件之一。要顺利实现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的转型升级,除了要建立一支以课程负责人为主的,知识结构、年龄结构、学缘结构合理和教学科研能力强的专业教师团队以外,还应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积极吸纳擅长现代多媒体技术的教育技术骨干,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创新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积极推动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资源共建共享工作的开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6.3 实现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的“三个转变”

原国家级精品课程的服务对象主要是教师,主要用途是教学示范,课程建设之初只是对教学课件的多样性进行了要求,而没有要求其完整性。而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服务对象转变为教师、学生和社会学习者,主要用途是辅助学习者系统学习或自学,对教学课件的要求除了多样性和完整性以外,还要具有系统性和丰富性,且适合于网络传播。对于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开放课程来说,要实现上述“三个转变”,不仅要考虑不同层次、不同类型学校教师和学生的需求,还要顾及普通人群健身和中小学体育教师继续教育的需求,以突出课程资源的适用性和易用性。在建设理论类课程时,应突出课程资源内容的丰富性和教学录像的完整性,尽可能地为使用者提供便捷;在建设技术类课程时,则应注重通过教学录像的形式,将运动技术的训练方法、教学方法和学习方法展示给教师、学生和社会学习者。这些工作都需要课程团队的成员付出更大的努力。

6.4 加大与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配套的新形态教材建设

高质量的教材是实现人才培养目标的基本保证和建设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重要内容之一。在建设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时,课程负责人应尽量选用国家规划的高质量教材作为蓝本,并结合实际教学需要,以更好地为“教”与“学”服务为重点,注重教材内容和课程资源的一体化设计,进而实现教材与课程的完整对接。课程资源的内容应包括基本资源和拓展资源部分。前者是指能反映课程教学思想、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过程的核心资源,如教学日历、教案或演示文稿、重点难点指导、课程全程教学录像等,这是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准入门槛”;后者是指反映课程特点,应用于各教学与学习环节,支持课程教学和学习过程,较为成熟的多样性、交互性辅助资源,如作业系统、试题库系统、在线自测系统等[4],这是为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锦上添花”部分。这两种资源的建设在新评审指标体系中各占30分和10分,可见二者在国家级精品课程转型升级中的重要性。

6.5 整合原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的优质资源

在2003-2010年的8年时间里,47门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的师资团队建设了大量的教学资源,对高校体育专业教学和公共体育教学起到了一定的示范和辐射作用。但是,由于缺乏统一的技术标准和整体设计与规划、重复建设比较严重、评审机制不够健全等因素的影响,大部分资源并没有发挥其最大作用。因此,在对原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进行转型升级时,必须首先将现有优质课程资源进行归类与整合,然后各高校之间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学科资源优势和课程特色,实现跨区域、跨校联合,协同创新,在已有优质课程资源的基础上,创建新的符合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相关要求的高质量课程资源。

6.6 构建有效的课程资源共建共享模式

课程资源建设是高等教育信息化的核心,优质课程资源的共建共享是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的重点和关键,也是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的最终目标。但由于缺乏有效的共建共享模式,使得大量优质课程资源处于闲散状态或封闭状态,没有完全实现国家级精品课程建设的宗旨。因此,在对原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进行转型升级时,各高校应转变课程资源“自建自享”的传统观念,在确保课程资源不侵犯他人知识产权的前提下,积极实现基本资源的完全共享和拓展资源的有条件共享。同时,国家相关部门应制定有效的激励机制、检查监督机制、资金保障机制和退出机制,建立统一的精品课程资源共享平台和知识产权保护体系,充分调动各高校和课程团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可持续发展。

图5 课程资源模块化设计

6.7 进行模块化设计,提高课程资源利用效率

在建设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时,应打破以往同类资源“罗列堆积”的模式,根据课程要求和教学内容,按照课程概要、课程模块、本章概要、教学单元和教学资源进行模块化设计,如图5所示,为教师、学生和社会学习者提供更加清晰的教学与学习思路,最大限度地提高课程资源的利用效率。

6.8 建立科学合理的评价体系

原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评价体系采用了定量和定性相结合的方式,从教学队伍、教学内容、教学效果、政策支持、辐射共享等方面,设置了相应的评价权重,并制定了具体规范的一级、二级评价指标和详细的评价标准。但这种“先评后建”的评价体系也暴露出一些不足之处。因此,在对原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进行转型升级时,应根据各门课程的性质和特点,以及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的评价指标体系,有所侧重地建立一个静态评价和动态评价相结合的评价体系,以促进体育学类国家级精品课程资源的“常建常新”和可持续发展。

[1]教育部.关于启动高等学校教学质量与教学改革工程精品课程建设工作的通知(教高[2003]1号).2003.

[2]教育部.国家级精品课程评估指标体系.2010.

[3]教育部.2012年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评审指标(本科).2012

[4]教育部办公厅.精品资源共享课建设工作实施办法(教高厅[2012]2号).2013.

猜你喜欢
精品课程资源共享精品
今年遴选千门左右职业教育国家在线精品课程
金融信息工程虚拟仿真实验平台的建设与资源共享
一种P2P网络客户资源共享系统设计
北京外企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
——FESCO人力资源共享服务
浅析“互联网+”背景下职业院校在线精品课程的建设
河南省高校篮球精品课程建设长效运行机制研究①
精品画廊
釉光青精品欣赏
Wi-Fi网络资源共享现状及发展研究
视界 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