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国,章晗,朱苗苗,赵玉梅,岳政名,张玉生,张守宝
(1.92493部队气象台,辽宁葫芦岛,125000;2.兴城市气象局,辽宁葫芦岛,125100;3.中国电波传播研究所,青岛,266107)
海雾是指发生在滨海、岛屿上空或海上的低层大气的一种凝结现象,是悬浮于大气边界层中的大量水滴(或冰晶)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 m的危险性天气现象[1]。海雾一般是在暖湿空气流经冷海面条件下形成,其存在与海洋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2]。起雾期间近海海面水汽含量大,不同波长的电磁波的吸收、散射和反射特性会受到水汽的严重干扰。因此,在一切海上和沿岸的经济、社会和军事活动中,海雾是我们高度关注的重要因素[3]。辽东湾西岸地区海岸线呈东北-西南走向,东面、南面是渤海的辽东湾,西北面的“辽西走廊”是连接京津、进出东北的“咽喉”要道。该海区四季分明,大雾的发生频率具有明显的季节差异,冬季气候寒冷,近地面易出现逆温层,辐射雾的发生频率较高,春秋季节南北向风变换频繁、空气干燥,大雾的发生频率较低。从海雾的定义来看,该海区冬半年(10—3月)出现的大雾不具备平流冷却型海雾的特征,本文不作重点分析。夏半年(4—9月)特别是6—7月份,受辽东湾海洋冷下垫面的影响,暖湿空气易于在近海面达到饱和,海雾多发,且持续时间长,浓雾(能见度小于200 m)多,平流冷却型海雾的特征比较典型。当海雾发生时,能见度大大降低,有时不足50 m,严重影响航运安全,甚至造成沿海高速公路封闭,给社会经济活动带来诸多不利影响,延伸到陆地的海雾及抬升形成的低碎云是沿海机场严把的“飞行禁区”,是该地区航空气象保障的难点。目前,文献中尚无针对该海区海雾的深入研究,开展辽东湾西岸海雾特征和形成条件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本文选用的资料为菊花岛气象站2002—2011年每日16个时次(夜间每3 h、白天每1 h一次)的地面气象观测数据,包括风向、风速、温度、绝对湿度、相对湿度、能见度等。菊花岛为渤海最大的岛屿,距陆地最近距离约15 km,具有良好的海上实况代表性;辽东湾的海温资料选用T639背景场提供的日平均海温数据;高空温湿资料选用锦州站2007—2011年的08或20时的探空数据,该探空站距菊花岛气象站约60 km,距海岸约25 km,其高空资料对辽东湾西岸海区具有较好的代表性。
雾日的标准:当整点观测出现能见度小于1000 m时,即记为1个大雾日;当整点观测出现能见度小于200 m时,即记为1个浓雾日。大雾持续时数即大雾从开始到结束的时数,在一次大雾天气过程中,如果大雾中断不超过3 h,认为大雾持续。大雾持续天数即大雾连续出现的天数。雾季的标准:当某月的月雾日相对频数(月雾日数/年雾日数)大于10%时,该月即为雾季[3]。
表1 菊花岛气象站4—9月平均海雾日数(2002—2011年)(单位/d)
表2 菊花岛气象站4—9月各时次海雾发生频数(2002—2011年)(单位/%)
辽东湾西岸海雾的分布具有很强的季节性(见表1)。4—7月,月平均海雾日数及浓雾日数呈增加趋势,6、7月份最为集中,7月达到最大值,平均雾日为5.2 d,2010年7月海雾日数最多,达到了9 d。8月份海雾日数骤减,月平均海雾日数只有2.5 d,9月份月平均海雾日数最少,只有0.6 d。6、7月份的海雾日数分别占4—9月(半年)总海雾日数的23.9%和28.9%,且发生频数(海雾日数占总观测日数的百分比)高,都在14%以上,能见度小于200 m的浓雾多,60%以上的浓雾日集中在这两个月份。按照雾季确定的标准,6、7月份可定为辽东湾西岸海区的雾季。
4—5月份,随着气温和海温的回升,暖湿空气开始活跃,低层大气中的含水量增多,同时气温的回升速度明显高于海温的回升速度,海面的“冷源”效应开始显现。海雾发生的有利条件趋于增多,但这一时期,冷暖空气交替频繁,大风天气多,不利海雾的发生、发展和维持,大雾出现更多地与锋面天气系统的活动有关;6—7月份,随着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位置北移,暖湿空气的势力显著增强,渤海海区盛行南向风,同时海温低于气温,近海面大气层极易出现稳定层结,为海雾生成、发展和维持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条件;8月份以后,副热带高压南撤,冷空气活动开始增多,同时,海温在8月份升至一年中的最高值,海温常常高于气温,海雾频率急剧下降[4]。
辽东湾西岸的海雾具有明显的年际变化,4—9月海雾总日数在不同年份的差别是非常显著的(见图1),2010年大雾日数最多,高达33 d,发生频数(海雾日数/总观测日数)为18%,浓雾日数19 d;2002年大雾日数最少,仅有10 d,发生频数为5.5%,浓雾日数只有1 d。
图1 菊花岛气象站4—9月海雾及浓雾总日数的年际变化
3.3.1 海雾发生频数的日变化
辽东湾西岸的海雾发生频数(海雾出现的次数/总观测次数)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从各时次海雾发生频数表中(见表2)可以看出,后半夜到上午(2—11时)海雾的发生频数比较高,8时的频数最高,各月平均为4.8%,7月份8时的频数高达8.7%,下午(14—17时)海雾发生频数比较低,平均为1.6%,8月份的14时、9月份的17时在10年的观测中皆没有海雾发生。
3.3.2 海雾生消的日变化
海雾生消具有明显的日变化,一日中早晨是海雾出现最多的时段[5]。从菊花岛气象站各时段海雾初生与消散的次数(见图2)可以看出,一天中各个时段均有海雾生成,2—8时是海雾的多发时段。这一时段由于辐射冷却,气温下降,相对湿度增加,有利于低层水汽凝结形成海雾。11—17时,气温升高,相对湿度降低,不利于海雾生成,海雾初生次数明显偏少。日出后气温回升,海雾呈减弱或消散趋势,近30%的海雾在上午8—11时消散,傍晚至日出前则不利于海雾的消散。
持续时间作为表述海雾过程持续能力的统计量,一般包括海雾过程的持续时数和持续天数。一次长的海雾过程可以持续数天、数十个小时,在海雾持续天数内,即可能连续不间断达数十小时,也可能断断续续,由几次海雾生消过程。统计结果表明,辽东湾西岸的海雾过程平均持续时数为7.8 h,持续时数在6 h以内占60%,有5%的海雾过程持续时数超过30 h,其中的75%发生在6—7月份,最长持续时数为52 h。55%的海雾过程持续1 d,15%的海雾过程持续天数超过3 d,最长为5 d。
辽东湾西岸发生海雾时,相对湿度都在85%以上,平均为94.2%。气温在18.0°—24.9℃之间海雾多发,气温大于25.0℃时海雾明显减少(见表3)。在18.0°—24.9℃范围内,空气的含水能力较强,绝对湿度较大,且容易达到饱和,有利于雾的形成,大于25.0℃时,水汽达到饱和的难度增加,海雾不易形成。
海雾的形成都要经过降温增湿过程[2-3]。对比海雾生成前后的温湿变化,海雾生成时比前日14时气温平均下降2.3℃,最大下降幅度可达7.2℃;相对湿度平均升高14.4%,有的高达46%,而绝对湿度提高并不明显,平均只有0.6 g/m3,还有个别降低的情况,这主要是由于海雾生成前暖湿气流已控制本区,空气中的含水量已达到较高的水平。海雾消散前后湿度、温度也有显著变化,绝对湿度平均降低2.0 g/m3,有的降幅高达12.3 g/m3,相对湿度平均降低19.4%,有的降幅高达60%,气温平均升高2.4℃。当海雾消散过程是受到较强冷空气影响时,气温也可能下降。总之,海雾消散往往伴随气团的变化,湿气团减弱或被干气团代替是海雾消散的重要条件。
适宜的风向和风速将暖湿空气向冷水面输送是海雾产生的重要条件,海雾出现时风向风速因不同海区和地形而有差异[3]。海雾与风向的关系主要是由海岸线走向和天气型决定,渤海海区出现海雾的天气型主要有:入海高压后部型、副高边缘型、低压前部型和冷锋前部型[4]。辽东湾西岸地区海岸线基本呈东北—西南走向,S、SSW、SW风有利于海上暖湿气流的输送,是本地海雾形成和维持的主导风向(见表4)。
表3 菊花岛气象站4—9月各温度段海雾发生次数(2002—2011年)
表4 菊花岛气象站4—9月各风向海雾发生次数(2002—2011年)
图2 菊花岛气象站各时段海雾初生与消散的次数(2002—2011年)
海雾的形成与海上风速的大小有密切关系[6]。辽东湾西岸海雾初生时的平均风速为6.2 m/s,3—10 m/s的风速最有利于海雾的形成(见表5)。风速过小,不利于暖湿空气输送;风速过大,海面动量交换大大增加,混合层增厚,不利于水汽在海面的聚集。极个别锋面系统产生雾时,风速可达15 m/s。海雾生成前日14时北向风明显减弱(风速一般为0—2 m/s),暖湿气流加强,南向风比例高达84%,风速平均为7.0 m/s。海雾的消散常常伴随风向的变化,与水汽输送的中断有关。
平流冷却型海雾的形成机制中,冷海面是暖湿空气降温的冷源,较冷的海温场是平流雾产生的基本条件,当暖空气流到较冷的海面上,气温如降至露点温度,空气便可以达到饱和,继续降低,水汽凝结而形成雾。如果海温很高,空气中的水分含量有限,气温便很难降至露点[7]。气温高于海温,有利于海雾形成,但气温高于海温太多,低层空气过于稳定,雾只局限在贴海面层内,雾层很薄,不能向上发展,不能形成具有一定厚度的雾[6]。海雾日数与气温、海温、气—海温差有明显的相关性(见表6),6、7月份,平均气温、海温较高,且气温高于海温,温差不大,分别为1.3℃和0.9℃,在成雾的理想气—海温差(0.5—1.5 ℃)范围之内[1,7],海雾多发;4、5月份,平均气温、海温较低,近海面水汽含量较少,且气温远高于海温,气—海温差分别为3.5℃和4.8℃,超出成雾的气—海温差(0.5°—3.0℃)范围[1,7],海雾日数相对较少;8、9月份,平均气温低于海温,气—海温差分别为-0.4℃和-1.9℃,海洋对海雾形成的冷却效应大大减弱,8月份日平均海温常常高于25℃,超出成雾的最高水温界限(25℃)[1,7]。在这样的海洋背景条件下,低层大气中的水汽在海面不再容易达到饱和,海雾日数骤减。
海雾是发生在大气边界层中的天气现象,稳定的大气层结是海雾发展和维持的重要条件。雾中低空层结往往是微弱降温或等温或逆温,逆温层结可以阻挡水汽向高层输送,抑制低层大气的对流发展,使水汽和凝结核聚积在低空,对雾的形成极为有利[6-9]。通过分析海雾形成前12 h内08时或20时的925 hPa(高度一般在700—900 m之间)的高空温度、相对湿度数据及海雾生成时的海面气温数据,可以明显看出逆温和暖干层的存在。在60个海雾过程中,925 hPa的高空温度平均高出海面气温2.0℃,最高可达10.7℃,只有约10%的海雾过程的高空温度低于海面气温,一般在0.1°—3.0℃之间,但温度直减率小于绝热直减率,气层仍属稳定气层;925 hPa的高空相对湿度低于海面相对湿度,高空相对湿度平均只有61.5%,一半的海雾过程在成雾前高空相对湿度低于60%。
表5 菊花岛气象站4—9月各风速段海雾发生次数(2002—2011年)
表6 菊花岛月平均气温和辽东湾月平均海表温度与海雾日数关系表
高空暖干层与近海面冷湿层的存在,水汽得不到向上输送,集聚于底层,在近海面低空形成“水汽压抑层”,为海雾形成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温湿层结条件。这样的温湿层结条件也极易导致电磁波在海面上发生陷获折射,出现大气波导现象[10]。同样海雾消散与“水汽压抑层”的破坏密不可分,地面升温、流场变化、抬升运动都可能造成“水汽压抑层”的消失,“水汽压抑层”的变化对海雾生消预报具有重要指示意义。
辽东湾西岸是海雾多发地区,6、7月份最为集中,平均每月4 d以上,最多可达9 d;海雾具有明显的日变化特征,多出现在后半夜到上午(2—11时)的时段内,上午随着气温回升,海雾逐渐减弱或消散;海雾生成后,平均持续7.8 h,60%的海雾持续时数在6 h以内,有5%的海雾过程持续时数超过30 h,最大持续时数为52 h,近15%的海雾过程持续天数超过3 d,最长可达5 d。
辽东湾西岸海雾的形成和发展是综合水文气象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冷的海洋下垫面、持续的暖湿气流输送是海雾形成的基本前提,降温、增湿是海雾形成的必备条件,适宜的气—海温差、稳定的大气层结是海雾形成、发展、维持的关键因素。辽东湾西岸海雾发生时,风向大多为SSW、SW,风速平均为6.2 m/s,相对湿度都大于85%,平均为94.2%;气温在18.0°—24.9℃之间海雾多发,气温大于25.0℃海雾明显减少;气温高于海温,气—海温差小于3.0℃有利海雾生成和发展;海雾发生前后925 hPa等压面层常为暖干层,近海面低空存在明显的“水汽压抑层”。
[1]王彬华.海雾[M].北京:海洋出版社,1983.
[2]周发琇.海雾及其分类[J].海洋预报,1988,5(1):78-84.
[3]张苏平,鲍献文.近十年中国海雾研究进展[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8,38(3):359-366.
[4]阎俊岳,陈乾金,张秀芝,等.中国近海气候[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3:170-185.
[5]李建华,崔宜少,李爱霞,等.山东半岛及其近海大雾的统计与分析[J].海洋预报,2010,27(6):51-56.
[6]黄彬,高山红,宋煜,等.黄海平流海雾的观测分析[J].海洋科学进展,2009,27(1):16-23.
[7]周发琇.海雾的水文气象特征[J].海洋预报,1988,5(4):84-94.
[8]李晓丽,唐跃,王雷.舟山海雾发生问题探讨[J].海洋预报,2011,28(1):60-65.
[9]任兆鹏,张苏平.黄海夏季海雾的边界层结构特征及其与春季海雾的对比[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11,41(5):23-30.
[10]郭铁宝.由海面蒸发波导预报平流海雾的方法[J].海洋预2004,21(4):40-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