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思皎
(韩国国立全南大学韩国语言文学学院,韩国光洲)
反义词从来就被看成词汇关系中最重要的关系之一。反义词的判定是通过同质性和异质性原理来确立的。即在同一个语法范畴的前提下,在同一意义领域内,具有对称性或排他性的一对词语,才可以成为反义词。[1]即便如此,每个人心目中对于异质性条件的设立不尽相同,从而导致了很多单词的反义词并不唯一。另外,更加有趣的是,语言圈和文化圈的不同,也可以导致反义词联想的不同。语言学家 Hoffmann就举例指出,“mountain(山)”的反义词,美国人认为是“valley(溪水)”,而韩国人和日本人则认为是“海”或者“河”。[2]由此可以看出,语言环境和文化环境也对我们对于反义词联想和判断会产生影响。那么,韩国人和中国人对于同一单词的反义词的联想会有差异吗?韩国和中国地理位置接近,都属于东亚文化圈和汉字文化圈,即便如此,在反义词联想的过程中,仍然会受到民族文化差异的影响,导致反义词联想的不同。本文通过问卷调查,针对30名韩国人和30名中国人进行反义词联想的调查,通过分析问卷结果,对比分析两国文化心理对反义词联想的影响。
本次问卷调查是以中韩两国对于反义词联想而展开的。所谓反义词联想,属于联想心理学(association psychology)的范畴,即对于一个词汇,联想出与之相反或相对的另一个词语。John Lyon在著作《Semantics》中曾指出,二分法的原理是支配语言构造最重要的原理之一。我们在思考一个词汇的反义词时,无论是通过个人经验还是通过已经学习的母语知识,都离不开二分法的原理。[3]这里提到的二分法,就是判定反义词最重要的标准。不仅如此,Lyon还提示了我们,在思考一个词汇反义词的时候,个人的经验和母语的意识会影响反义词的判断。所以不仅每个人的心目中的反义词不尽一致,甚至母语不同的人其反义词的联想也会不一致。那么中国人和韩国人的反义词联想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又是出由什么原因导致,这就是本文所要研究的目的。
本研究的资料是以问卷调查为基础的,问卷调查一共30个词汇,①本调查问卷中30个文项的安排中,包括了1个形容词,3个动词,26个名词。问卷的内容是“请写出下面词语的反义词”。这30个词汇类别为相对反义词,依存反义词,对称反义词和临时反义词,不包括绝对反义词。①反义词的类型很多样,本文将分为绝对反义词(生—死),相对反义词(忙—闲),依存反义词(买—卖),对称反义词(黑—白),以及在反义词词典中不出现,但是在有的情况下可能被看做反义词临时反义词,比如“桌子—椅子”等。其原因是绝对反义词是互补和排他的关系,如“生—死”这一组反义词,中间绝对没有其他意思成分,通过否定公式②绝对反义词否定公式:肯定A必定否定B,肯定B必定否定A,反之也如此。[4]219可以很容易判断。由于个人差异存在的情况比较小,所以绝对反义词不在本调查的范围之内。在调查之前尽量引导被调查者不用“不”“没”等否定前缀来填写反义词,而是选择一个词汇。考虑到受调查人学历和经历以及年龄的统一性,本调查选择了韩国和中国高二学生各30名,③中国方面被调查者为海南省儋州市第二中学高二学生30名,其中男生10名,女生20名。韩国方面被调查者为光州广域市锦湖中学高二学生30名,由于锦湖中学为男子高中,被调查者都为男性。年龄层次在17岁至19岁之间,调查时间为2013年3月1日至3月15日。
本次问卷调查,是除了绝对反义词以外的其他反义词类别,其中包括了反义词词典中没有收录进的临时反义词。在调查问卷的30个单词中,几乎有一半的词汇,韩国人和中国人的联想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差异,在此本文列举其中具有代表性的例子进行比较分析。
在相对反义词义场中,肯定A,就否定B;肯定B,就否定A。但是不能逆推,否定A,不一定就是B;否定B,不一定就是A。两者之间可以有中间状态。[4]220本问卷调查中涉及到了“发达国家”,此项目的问卷结果如下。
表1 “发达国家”的反义词联想差异
从上表可以看出,韩国人和中国人在选词的时候立场是不同的。其实“发展中国家”和“落后国家”的意思相同,“发展中国家”是为了防止对经济落后国家的歧视而衍生出来的词语,它们在语感上的区别是明显的。所以即使是在强调反义词音节对立的汉语中,“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音节数亦不对称,可是它们还是作为一对反义词在频繁地使用着。而作为发达国家的韩国,④韩国于2005年被收入新增发达国家行列。即使词汇中有“发展中国家”的概念,可是绝大多数人并没有注意它们语感上的区别。从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经济的发达程度,在某种情况下影响了反义词的选择。
在依存反义词义场中,肯定Α并不能否定Β,肯定Β也不能否定Α。两者关系是:有Α必有Β,有 Β 必有 Α,两者互相共存,互为前提。[4]220本问卷调查涉及到了“姨妈”“儿媳”这两个亲族关系名词。
表2 “姨妈”的反义词联想差异
从上表可以看出,中国人的答案中“姨妈—姨 夫”的回答占了绝大数,在反义词异质性的判断标准时,中国人普遍用了“夫妻关系”的标准选择了反义词。而韩国人选择“姨妈—姑妈”的理由则是根据亲族间的对称关系。这个对称关系中,“自己”处于轴的中心,“姨妈”是妈妈的姐妹,而“姑妈”是爸爸的姐妹,他们是一组对称亲族关系。从中可以看出,中国人在亲族关系的反义词的选定中,往往在小家庭的范围里选择。与其不同的是,韩国人在更大范围的家族范围里选择。我们是否可以这么看:中国人注重小家庭的观念,而韩国人则注重大家族的观念。
表3 “儿媳”的反义词联想差异
从上表可以看出,韩国被调查人中选择“儿媳—婆婆”的人最多。这个亲族关系和“表2”的例子不同,他们是没有对称关系的。“儿媳”是儿子的妻子,“婆婆”是丈夫的妈妈。但是由于韩国传统观念和儒家思想的根深蒂固,“儿媳”和“婆婆”在人们心中总是对立和矛盾的体现。而中国人在选择“儿媳”的反义词时,仍然通过“夫妻关系”为标准进行判断。有此可以看出文化与民俗影响着人们对于反义词的判断。
凡是由异质义场构成的反义词都是对称反义词。在异质义场中,肯定Α或否定Β,对Β不产生直接影响,反之亦然。[4]222这里列举调查问卷中以“社会主义”、“故乡”为例。
表4 “社会主义”的反义词联想差异
从表上不难看出,由于中、韩意识形态的不同,会导致两国人民对于“社会主义”的反义词的联想有着截然不同的答案。中国的受访者100%回答“社会主义—资本主义”,在中国《反义词词典》中的答案也是如此。但韩国的答案是“民主主义”,韩国《反义词词典》也是如此。由此可以看出意识形态直接影响着反义词的选择。
表5 “故乡”的反义词联想差异
“故乡”的反义词,韩国和中国的答案一致,都是“他乡”。本来是毫无悬念的问题,但是在中国受访者的答案中“侨乡”的答案比例之高,由此引起了笔者的注意。中国人中“故乡—侨乡”的答辩比率达到了14%,并不是一个小的概率。“侨乡”主要是指国内旅外华侨较多而侨眷较集中的地方。广东、福建和海南等沿海地区有很多市县,由于历史上旅居海外的华侨较多被称为“侨乡”。本调查的中国对象是海南省的高中生,海南岛也是一个侨民和侨乡众多的地区之一。侨民本来的“故乡”在出国后反义词变为了“侨乡”,两者产生了强烈的对比关系,正因如此一部分受访者认为“故乡—侨乡”是一组反义词。然而“侨乡”在韩国却没有相对应的词汇,所以韩国人也不可能会联想到。理论上来说本应该有的词汇,但是实际生活中却没有,这样的情况我们叫做“词汇的空白”。[5]词汇的空白形成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中和现象,有标性原理和无标性原理或者文化意识的不同而造成的。通过这个例子我们可以看出,韩国和中国由于文化意识的不同,形成了很多词汇的空白。这个例子就是因为韩中词汇的空白而形成的。
临时反义词是指,虽然不被收录在反义词词典中,但是在某些环境里被用作反义词。[6]虽然不被看成反义词,但由于强烈的对比性,有极强的语用价值。本问卷调查中设计了“蓝色”“工作”“猫”这三个。
表6 “蓝色”的反义词联想差异
“蓝色”的反义词联想调查结果非常有趣,几乎所有的韩国人都认为红色是蓝色的反义词,而中国人的答案则五花八门,看不出特别的规律。为什么韩国人心目中“蓝色”和“红色”是一组反义词呢?首先韩国是道教思想很浓厚民族,崇尚阴阳学,韩国的国旗是太极旗,太极旗分为阴阳两半,分别用红色和蓝色为主色调。可见国旗的颜色对韩国国民心目中“蓝色—红色”对立的影响是巨大的,或者可以说韩国人民心中这两种颜色的对立是从国旗上的颜色所表现出来的。
表7 “工作”的反义词联想差异
从上表可以看出,绝大多数的中国受访者认为“休息”是“工作”的反义词。然而韩国人则普遍认为“工作”的反义词要么是“玩儿”要么是“休息”。
表8 “猫”的反义词联想差异
“猫”的反义词联想仍然是很有趣的。从上表可以看出,几乎所有韩国人都认为“狗”是“猫”的反义词。而超过一半的中国人则认为“老鼠”是“猫”的反义词。在追问韩国受访者为什么说“猫——狗”是反义词时,皆都认为它们之间是宠物关系并且对立的体现。而中国受访者则是根据天敌的关系来判断反义词。
本文通过问卷调查,研究分析了中国人和韩国人对于反义词联想的差异。结论是非常有趣和有意义的。通过调查我们可以知道,社会文化和民族文化对反义词的选择产生了很大的影响。韩国和中国的文化不同,此文化包括意识形态,经济水平,民俗民风,民族情感等诸多方面。正因为这些文化的不同,让我们的反义词的运用显得五彩斑斓。了解和运用反义词,可以让我们的词汇量扩大并让我们文采飞扬,通过反义词的研究和分析,也让我们了解到不同国家的文化差异,这是十分有意义的。广义上来说通过语言来分析社会文化,这将是语言学中非常重要的命题之一。
[2]Hoffmann,T.R.Realms of meaning[M].,译.首尔:,1996:229.
[3]John Lyon.Semantics[M].,译.首尔:,2011:428.
[4]张斌.新编现代汉语[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
[6]葛本仪.现代汉语词汇学(修订本)[M].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4:2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