盘德益 石克梅
伴随社会的不断发展,经济水平的上升,生活质量的改善,人们的生活习惯也发生了较大改变,高血压患者的临床发病率在我国正呈现逐年升高的发展趋势,已对人民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威胁的一种重要疾病[1]。导致高血压发病的主要原因目前还不是十分明确,相关研究结果表明,可能与遗传、环境、饮食、生活习惯、精神、心理等多种因素有关[2]。本次研究选取92例合并患有焦虑症的难治性高血压患者病例,对应用生物反馈方式对其进行治疗的临床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现将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在2010年7月-2012年7月间抽取本次研究的92例合并患有焦虑症的难治性高血压患者,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中男25例,女21例;年龄38~82岁,平均(58.4±1.5)岁;患高血压疾病时间1~16年,平均(4.6±0.7)年;治疗组中男27例,女19例;年龄36~81岁,平均(58.8±1.6)岁;患高血压疾病时间1~14年,平均(4.2±0.5)年。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临床常规高血压治疗法进行治疗;治疗组:采用生物反馈方法进行治疗,主要措施包括治疗室环境保持安静、光线尽量柔和、室温控制在26 ℃左右。嘱咐患者将紧束的领扣、腰带解开,坐时双腿不要交叉放置。使自然环境保持清静,使患者处于自然呼吸状态、呼吸速度缓慢而均匀。使头脑尽量保持清醒。排除一切杂念,使自己能够处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如果无法排除杂念,可在患者每次进行呼吸时,反复数简单的数字,或帮助其进行自我暗示。每次治疗前时间持续5 min左右,对安装电极所获的基线数据进行记录,训练患者对前臂肌肉进行收缩和放松,对面部肌肉进行训练,然后使其充分放松。适当增加患者的精神负荷,对肌电、皮肤电导、指端皮湿、脉搏、血压的变化情况进行观察,将最敏感反应指标作为下一步训练的一项选择指标。根据Jacobson方法,首先进行收缩与放松的交替练习,最后进行全身肌肉的放松练习。注意对反馈信号和阳性强化的阈值进行调节,阈值上下的两种信息用不同频率音调反馈,阈值的调整要保证恰当。无仪器监测的情况下,患者应该在每日中午、晚上睡觉前或清晨自行坚持练习,每次持续30 min左右,每日进行2次,疗程10次[3]。对两组患者的血压水平控制效果、SAS和HAMD评分改善幅度进行对比研究。
1.3 治疗效果评价方法 显效: 舒张压下降幅度大于10 mm Hg,且处于正常范围内;或者下降幅度大于20 mm Hg。有效:舒张压水平的下降幅度小于10 mm Hg,但已处于正常范围内;或下降超过10 mm Hg,但没有处于正常范围内;或收缩压水平的下降幅度大于30 mm Hg。无效:没有达到上述有效和显效的标准要求[4]。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系统对研究所得数据资料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血压水平控制效果 对照组经临床常规抗高血压治疗后,13例显效,21例有效,12例无效,难治性高血压治疗总有效率为74.0%;治疗组患者经生物反馈治疗后血压控制,17例显效,25例有效,4例无效,难治性高血压治疗总有效率为91.3%。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压水平控制效果比较 例(%)
2.2 SAS和HAMD评分改善情况 对照组治疗前后S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HAMD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治疗前后SAS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后HAMD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治疗前SAS和HAMD评分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SAS和HAMD评分改善幅度比较(±s) 分
组别 时间 SAS HAMD对照组 治疗前 58.69±3.18 25.85±3.82(n=46) 治疗后 50.62±2.64 19.23±3.68治疗组 治疗前 57.36±2.85 24.79±4.05(n=46) 治疗后 42.15±2.53 12.52±4.17
高血压是临床上公认的一种终身性疾病,该病患者的患者心理负担会随着患病时间的不断延长而不断加重,使原有焦虑症患者的病情程度进一步加重,或使原来没有焦虑症的患者出现焦虑症状,使心血管不良事件的临床发生率明显增加[5]。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素轴的正常生理功能和自主神经系统的调节功能都会受到焦虑症状产生的影响而出现异常,患者由于处于持续性的焦虑状态下,交感神经非常容易兴奋,血管紧张性会明显增加,血压水平也会随之升高[6]。利用生物反馈仪器对合并焦虑症的高血压患者进行治疗,可以将各种生理变化情况进行放大并显示,进行不断的自我总结,反复进行强化、实践和定型处理,形成自我控制能力[7-9]。生理状态信息可经反馈仪器进行显示,在医师的具体指导下进一步强化、反复训练,可以使患者间接感知体内信息的敏感度显著提高,最终掌握对生理、心理进行自我控制的能力,以对高血压病情进行有效缓解,使焦虑障碍得到明显改善,并使抗高血压药物治疗的效果显著提高[8-10]。
[1] 乐庆荣,胡蓉,罗开良,等.重庆地区高血压患者并发焦虑抑郁的相关性因素调查[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09,23(17):529-530.
[2] 吴洪军,杨文,黄平,等.生物反馈疗法治疗神经症临床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9,11(12):173-174.
[3] 张美兰,黄健,林举择.生物反馈放松疗法治疗高血压病人的焦虑障碍[J].岭南心血管病杂志,2007,13(14):271-272.
[4] 胡敏,康丽艳,董爱红.对心内科失眠患者实施护理干预的临床研究[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9,21(15):113-114.
[5] 何晓明,李文涛.睡眠障碍病人的护理[J].国外医学:护理学分册,2010,15(14):146-147.
[6] 梁雪梅.焦虑症和高血压病共病患者30例临床分析[J].中国医学指南,2009,12(24):262-263.
[7] 雷玉华,李元红,及新,等.生物反馈治疗对伴有焦虑症的难治性高血压的影响[J].临床心血管病杂志,2010,2(7):86.
[8] 张丽,刘国树.难治性高血压的诊断与治疗[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1,8(4):127.
[9] 姜道新,罗俊.难治性高血压的非继发性原因及防治策略[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2012,11(5):173.
[10] 张海燕.难治性高血压的治疗策略[J].中国乡村医药,2010,14(7):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