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扬蕾,阙师鹏,刘高常
(江西理工大学 经济管理学院,江西 赣州 341000)
“十二五”时期是我国产业大规模转移的重要时期,在劳动力成本上升、生产邻近消费市场以及促进政策等因素的推动下,我国产业转移将呈现出向区域外围拓展、沿江和沿交通轴线转移以及由中心城市点状式向外转移的趋势,在此形势下,现代物流的需求越来越大,物流服务的竞争越来越强,物流企业的发展也面临着各种机遇和挑战。在产业转移背景下物流产业的影响因素变得更加复杂,除了现实竞争力及环境竞争力外,还有发展竞争力在起作用。近年来,在东部及沿海发达地区产业转移的过程中,物流企业也在不断提高服务水平,探索新的物流业务及物流模式,因此,对我国物流企业进行调研,结合物流企业、转移产业特点,分析比较目前产业转移背景下的企业物流模式,对提升物流产业竞争力、满足转移产业需求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国外最早对产业转移机制问题进行研究的是美国发展经济学家阿瑟·刘易斯(W.Arthur Lewis,1984)。他认为:发达国家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及非熟练劳动力不足,导致劳动力成本趋于上升,并使得劳动密集型产业的比较优势逐步丧失,最终使该类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在研究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他把劳动密集型产业作为主体,并且将产业转移与比较优势的变化相联系。劳尔·普雷维什(Paul Prebisch,1962)以发展中国家为视角对产业转移进行考察。他认为,产业转移发生的根源是由于发展中国家迫于发展压力而实行用国内工业化代替大量进口工业品。美国跨国公司专家雷蒙德·弗农(Raymond Vernon,1966)则站在产品生命周期角度,认为发达国家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产业及产业的区际转移均为产品生命周期变化引起的,他提出的产品生命周期理论有一定的独到之处。日本经济学家赤松要(Kaname Akamatsu,1935)于20世纪30年代提出雁行产业发展形态理论,他在对日本棉纺工业进行考察的基础上,总结出以东亚为中心的亚洲经济发展现象遵循的“进口一国内生产一出口”模式,并提出该模式对后进国家或地区的产业发展同样适宜。继赤松要之后,另一日本经济学家小岛清(Kiyoshi Kojima,1972),根据日本对外直接投资的实践,指出在对外直接投资过程中,产业输出应依照“引进现代产业——创造比较优势产业——失去比较优势——向外转移”过程依次进行。
国内很多学者也对产业转移进行了研究,卢根鑫在《国际产业转移论》中以产业贸易和产业投资为研究重点,阐述了产业分化、产业贸易及产业投资的动因,探讨了产业转移引发的国际分工格局的变化、发展中国家产业转移后结构的成长、转移后的价值盈余及产业转移的效应。王先庆在《产业扩张》中提出产业转移的基础包括不同经济地理空间存在的成长差及不同区域产业主体之间的相关利益差,正是由于二者的存在,是不同区域及不同产业不断地进行产业升级及区域的转移。汪斌在《国际区域产业结构分析导论》中认为产业结构升级其实是“发达国家相对落后的产业或某些工序——发展中国家发展这些产业——实现产业结构调整及层次提升”过程。张可云在《区域大战与区域经济关系》中提出区际产业转移替代了区际商品贸易与要素的流动,促进了区域间的劳动力、资本与技术等要素的流动。产业与技术发展的梯度差异是客观存在的,由高梯度向低梯度扩散与转移也是必然的趋势。戴宏伟在《区域产业转移研究》中指出,由于生产要素禀赋、发展战略及经济基础差异的存在,各地区的产业结构同样表现出极大的差异,并集中表现在形成的产业梯度上,使不再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从高梯度向低梯度转移[1]。
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良好的产业基础和技术条件,使其在国际产业转移中一直是重要的承接地区,但随着东部沿海地区持续的高速发展,劳动力等要素的比较优势逐渐降低,而资源条件的约束,又使东部沿海地区不再承接传统的劳动密集型和高能耗产业,而转到较高附加值的技术密集型产业上去,逐步实现产业结构升级。而中西部地区则凭借其低廉的土地、劳动力成本和丰富的资源以及巨大的市场需求潜力,正在成为劳动密集型产业和资本密集型产业转移的理想承接地。
(1)国际向国内的产业转移从最早的部分生产环节搬迁开始,如汽车的生产、组装环节,后来发展到企业的整体转移,包括配套的总装工序及零部件的生产,如大众、本田汽车的制造商实施的零部件国产化战略。现在,生产外包已成为了新兴的主流方式,许多跨国公司纷纷将核心能力掌握在本国企业内部,而许多非核心业务(往往是劳动力密集型的环节)外包给我国劳动力廉价地区的工厂。
(2)我国的产业转移逐渐向中西部转移。在我国东部产业向中西部“漂移”的过程中,主要采取投资的方式,部分为区域联盟,而区域内的贸易还没有达到产业转移的层次。并且研究表明,在转移的过程中,全社会的固定投资中心变化呈现出“Z”字状,即西北—东部—中西的过程[2]。
(3)西部各省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方式主要为投资和建设项目,但利用外商直接投资份额占比不高。为响应我国的西部大开发战略,西部欠发达省区以各种优惠政策吸引外资,并将“招商引资”作为政府工作重点,但外商投资份额比例很少,外商投资主要还是东部发达地区,并有放缓趋势,国内产业转移主要是区域内的梯度转移。
(4)2010年8月31日,《国务院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正式印发,意见指出产业转移是优化生产力空间布局、形成合理产业分工体系的有效途径,是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必然要求。中西部地区发挥资源丰富、要素成本低、市场潜力大的优势,积极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不仅有利于加速中西部地区新型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而且有利于推动东部沿海地区经济转型升级,在全国范围内优化产业分工格局[3]。
承接产业转移对我国物流业而言,既是机遇亦是挑战。在产业转移过程中,总结企业选择物流模式的类型,并比较企业及物流模式特点,从而采取有针对性的战略应对产业转移,是提升企业竞争能力,实现跨越式发展的关键。产业转移过程中,目前主要的物流运作模式包括以下三种[4]。
2.1.1 企业自营物流
产业转移过程中,企业的自营物流可分为两种情况:一是转移前即为自营,企业已拥有物流的运输、仓储及配送等设施,由自身运作全部物流活动,转移后亦然;二是转移前企业物流外包,而转移后根据需求自营物流。
2.1.2 物流外包/第三方物流
是由物流劳务的供方、需方之外的第三方按照合同去完成全部物流服务的物流运作方式。其功能表现为第三方负责从供货商开始的运输、仓储、库存等一系列专业化的物流活动,提供综合的物流活动,侧重于决策优化与企业供应链的有效链接。产业转移中的第三方物流模式同样也有两种情况:一是企业转移前的物流即为外包。如从上海转移到合肥的联合利华制造基地,转移前其物流由第三方——中外运完成,转移后中外运即在合肥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物流园,该企业不但转移前后均为外包,且为同一物流企业跟进提供物流服务;二是企业转移前自营物流,转移后由第三方物流运作。
2.1.3 集群物流
集群物流是在承接主导产业、建立产业集群的同时,吸纳产业链中相关企业,建立相应的产业集群物流,为集群内企业提供综合性的物流服务,以满足产业集群内企业的物流需求、降低物流成本和交易成本,提高整个产业集群的核心竞争力。例如湖北的汽车产业,以神龙和东风两大龙头企业为首,利用资本、品牌、管理、人才等优势,拉动关联企业,反过来,又推动了龙头企业的发展,形成如今的汽车产业集群。其发展给湖北地区带来种种经济效率,无论从创造的价值、就业、科技的进步等等,还是对整个工业的产业结构合理促进,都是有目共睹的。目前中西部地区为吸引外资,都倾向于为企业提供更多优惠。例如,工业园区的打造就为承接这种类型的产业提供充足的发展空间。而且,这种模式的转移,不仅仅将产业转移过来,在原有产业融合的问题上也起到了推动作用,更有利于移入产业与原有产业间建立相互竞争合作的发展关系。
物流是产业转移过程中的重要一环,能帮助企业最终完成经营目标,采用何种模式受制于企业所处的行业、承接产业转移地区环境及物流水平等(如表1)。
表1 产业转移背景下企业物流模式比较
对上述三种物流模式而言,各有优劣。自营物流模式有利于最大限度满足客户需求,产业转移承接地的物流水平较低时企业常由外包转为自营,但自营物流成本较高,在产业转移发生的短时期内盲目自建可能增加企业资源占用与投入,产生较大风险;第三方物流企业提供的物流业务专业化更强,物流成本及风险较低,但我国大部分承接产业转移地区的物流水平偏低,如西部物流企业,其规模、资金、人才、管理、技术和效率都无法与东部物流企业相比,导致无法完全满足用户物流需求;集群物流针对性较强,能满足企业各种物流需求,成本较低,但协作难度较高。由于政府的推动作用,目前转移企业选择集群物流模式的比例正在提高。
产业转移是当今世界经济发展大趋势,在产业转移的过程中,为提升物流产业竞争力,一方面,各级地方政府应采取政策支持与引导,为承接地物流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另一方面,物流企业应把握良机,结合自身及地区特点,采用适合自身物流模式,运用国外先进物流技术,转变观念,发展绿色物流,提升物流产业竞争能力。针对我国产业转移中物流产业发展现状,结合国内成功经验,以建立产业集群物流为出发点,总结我国产业转移背景下提升物流产业竞争力对策建议:
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符合物流行业的发展趋势和市场的需求,能解决企业面临的初期投资大、运作成本高、专业管理难等问题,使物流服务更大限度地适应市场化的需要,同时,它也是集群物流模式的基础,是集群产业不断发展壮大的必要前提。
发达国家的物流实证分析表明,第三方物流的发展程度是体现一国(或地区)现代物流水平的重要标志,只有独立的第三方物流占到物流总量的一半以上,现代物流业才能形成巨大的需求和广阔的发展空间。然而,中国第三方物流占物流市场的比重还不足五分之一,且存在资金量小、功能单一、信息化程度低等问题[5]。因此,在产业转移过程中,一方面,鼓励并支持产业转移承接地有资本、有技术并已经有一定规模的物流企业不断完善其物流网络,并不断向专业化、标准化、规模化发展,如医药物流、冷链物流、鲜活品物流、危险品物流、管道物流等。另一方面,鼓励承接地第三方物流公司通过合资、合作、兼并、整合和战略加盟等方式实现规模扩张。目前,许多物流公司由于发展规模较小、资金不足等原因,无法购买先进的信息管理系统和物流设备,导致其信息化程度低、物流服务质量较差,影响转移企业正常运营,最终使许多转移产业对第三方物流的服务质量乃至产业转移失去信心,如果规模较大、发展较好的物流公司能合并规模较小业绩较差的公司,便能实现以大并小,优胜劣汰,实现行业发展的规范化,提升物流企业经营能力。
目前,中西部地区利用招商引资吸引产业转移的竞争十分激烈,因此,政府应积极为企业提供适合发展的政策及物流环境。首先,应加大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同时,进一步完善通信、金融、水、电、气等公共基础设施,提升政府公共服务配套能力;其次,推动产业园区扩容与专业化园区建设,加大产业承接载体建设力度,通过引进龙头企业,建立产业集聚效应,促进产业园区综合功能配套;最后,进行“服务型”政府建设,为产业转移关联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优惠政策、宽广的市场需求等。
在产业转移下的三种企业物流模式中,大部分的承接地都倾向于集群物流模式,并以工业园的形式将产业链集群的产业进行承接。产业集群的发展是一项跨行业、跨地区、跨部门的综合性工作,涉及面广、政策性强,地区政府应与产业链关联企业、物流企业等关联企业协同配合,形成合力,并将物流作为产业集群中的一部分,以满足转移企业需要和便利产业园区为出发点考虑物流规划,促进物流业与转移产业协调发展。
《国务院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要求将资源承载能力、生态环境容量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依据,加强资源节约和环境保护,推动经济发展与资源、环境相协调。而物流活动的各个环节都涉及对环境的影响。因此,应按照承接产业转移和提高可持续发展能力相结合的要求,着力发展绿色物流[6]:一是转变观念,鼓励进行绿色生产、绿色运营的企业进行产业转移;二是积极开展绿色物流的专项技术研究,如尽量采用对环境污染小的方案进行物流系统和物流活动的规划与决策,如采用排污量小的车型、近距离配送、夜间运货、优先选择火车运输等;将化学品、危险品仓库远离城市和村庄;三是尽可能选择低碳型可降解的包装材料,并建立工业和生活废料处理的回收物流系统。
相对沿海及长三角地区,我国中西部地区经济实力较落后,工资待遇不高,机制不顺,很难吸引及留住人才。因此产业承接地要建立针对物流企业的人才服务市场,实施更加灵活的人才流动政策,提供能够吸引人才、留住人才的优惠政策环境,吸引高层次的物流管理人才来承接地就业、创业。同时,应依托地方高校进行物流管理专业建设,加快人才培养,以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综合素质为主线,加强物流专业产学研合作。做到以丰厚的工资待遇吸引人才;营造良好的环境留住人才;建立科学的机制发展人才。
[1]陈泽明.企业重组与产业转移[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
[2]徐梦婧.中部地区承接东部地区产业转移的问题与对策研究[D].武汉:武汉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9.
[3]国务院.国务院关于中西部地区承接产业转移的指导意见(国发 [2010]28号)[Z].北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2010.
[4]李万青,范珍,黄志平.产业转移过程中物流服务跟进问题研究[J].江苏商论,2011(10):49-51.
[5]吴万敏,倪良新.承接产业转移中安徽物流业发展战略的思考[J].华东经济管理,2010(8):32-34.
[6]刘晖.对物流企业实现绿色物流的思考与对策[J].冶金经济与管理,2007(2):16-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