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区域物流需求分析指标体系构建

2013-11-16 10:50
物流科技 2013年2期
关键词:作业量货运量指标体系

蓝 骁

(广西财经学院 管理科学与工程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3)

广西作为西南出海大通道,处在中国参与东盟自由贸易区经济活动的最前沿。2010年12月19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出台了《加快广西物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提出到2015年,要培育出一批经营理念先进、功能完善、应用技术先进、服务水平高、竞争力强的物流龙头企业,到2020年,要在广西建立起具有引领带动力的国际区域性物流中心,现代物流产业应当成为广西具有竞争力的支柱产业。为达成这一目标,首先必须考虑到目前广西的物流承载能力是否能够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需求。在此前提下,对广西的区域物流需求进行研究是十分必要的。

所谓区域物流是相对国家物流而言的,它是一个国家物流的空间子系统,是在一定的空间地理范围中,依托区域经济的规模和范围,结合自身的辐射范围,在公路、铁路、航空、水运及管道输送等多种运输方式及仓储等物流节点有机衔接的基础上,通过运输、储存、装卸搬运、包装、流通加工、配送及信息处理等物流基本活动,将区域内外的货物、服务及相关信息从供应地向接受地进行有效的实体流动和信息流动,以实现货物的空间效用、时间效用、形质效用,提高本区域的综合经济实力。

物流需求是社会经济活动对物流的各个环节(如运输、仓储、配送、流通加工等)所提出的有支付能力的需要。

在对区域物流需求的研究中,经常需要进行定量分析,而构建量化的物流需求分析指标体系是进行定量研究的前提。近年来国内众多学者都对物流需求指标体系进行了研究。肖丹(2003)建立了社会物流总成本、物流需求增长率、物流需求强度、物流需求弹性、货运邮电业总产值及增量、综合货运量等六个度量物流需求的指标。赵启兰(2004)根据物流的环节来分析区域物流需求量,这样将物流量分为物流需求中的运输量、仓储量、配送量、流通加工量等指标。李玉民(2004)从六个角度建立了19个定量和定性指标。王丽华(2005)认为对物流需求的相关指标进行量化研究,首先要从物流发展的环境和未来物流需求发展趋势分析入手,然后主要从物流需求的质量指标和数量指标两个方面分析。

但是以上的研究大多是针对经济发达地区进行的,因而构建出的物流需求指标体系并不能完全适应广西的实际情况。同时,大部分指标体系都存在指标难以量化,指标体系过于复杂,以及指标数量过多的问题,使得构建的指标体系缺乏实用性。因此,研究建立适应广西区域经济特点的物流需求分析指标体系,成为进行广西区域物流需求研究的重要前提。

符合广西区域经济特点的物流需求分析指标体系应当满足几个方面的要求:其一,指标能够量化;其二,指标数据具有可获得性;其三,选取的指标应当能够反映广西区域物流需求的特征;其四,指标体系应当适当简化,以便于实际推广和应用。基于以上几点要求,笔者提出了一套比较完整的广西区域物流需求分析指标体系,如表1所示。

表1 物流需求分析指标体系

1 物流需求规模指标

区域物流需求规模指标能够直观地反映区域内物流产业发展和物流服务的供应情况,是区域物流需求指标体系中最常用的指标,政府部门或企业管理者在进行决策时,一般都要首先了解该区域的物流需求总量。

1.1 作业量指标

物流作业量指标是衡量和分析物流需求的最直观的指标,它直接反映了区域物流需求的状态。笔者根据物流作业的主要构成,将以下几个指标作为作业量指标的二级指标。

1.1.1 货运量。货运量是指在一定的时期内实际运送的货物数量,其计量单位为吨。该指标是物流作业量当中最为重要的指标之一,主要是因为运输贯穿于整个物流活动的始终,在物流活动中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另外,运输活动往往伴随着仓储、装卸搬运、流通加工等活动,因此货运量的大小往往也影响了仓储量、流通加工量等物流作业量的大小。虽然运输需求只是物流需求当中的一部分,但是货运量能从一定程度上反映物流需求的变化规律。反映货运量的指标有发送货物吨数、到达货物吨数和运送货物吨数三个方面。

虽然货运量只是物流作业量指标之一,但是由于它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物流需求的变化规律,并且其相关的统计数据比较容易获取,因此在研究中,很多学者都倾向于用货运量的历史数据来进行物流需求分析。

1.1.2 仓储量。在现代物流作业中,仓储是与运输具有同等地位的又一重要的物流功能。仓储可以通过对物资的暂时存放来创造时间价值。仓储量的大小同样是衡量物流作业量大小的重要指标。库存量和库存周转率是衡量仓储量的两个重要指标。

但是学者在研究物流需求时,使用仓储量指标来进行分析的相对比较少,主要原因之一就是其统计数据在实际中比较难以获得。一般,要计算区域总的库存量必须要将一定时期内各个经营主体的仓库(包括企业自营仓库、营业性仓库、公共仓库及战略储备库)的库存量进行加总,但是由于目前统计手段的限制,这些数据获取仍存在困难。

1.1.3 配送量。配送是指在经济合理区域范围内,根据客户要求,对物品进行拣选、加工、包装、分割、组配等作用,并按时送达指定地点的物流活动。配送几乎包括了所有的物流功能要素,是物流的一个缩影或在某小范围中物流全部活动的体现。配送量的大小同样是衡量物流需求的重要指标。但是由于配送涉及的主体非常广,配送功能本身又比较复杂,因此配送量的大小受到了诸多因素的影响,到目前为止,配送量大小的计算还没有明确的指标。但是,实践中我们可以根据一些相关指标从侧面统计配送量的大小,如区域社会商品零售总额。也可以通过计算不同配送主体一定时期内的运输量和分拣量来推算出区域总的配送量。

总而言之,物流作业量的统计目前主要是集中在货运量的统计方面,因此,通过货运量来分析物流需求是目前最常见的做法。从2001年起,由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开始组织编纂《中国物流年鉴》,自2002年第一版发行以来,到2009年共有8版已公开发行。《中国物流年鉴》在进行物流统计时也仅仅使用了货运量、货运周转量、港口货物吞吐量等三个作业量指标。这样的做法虽然比较简便,但是从分析的准确性来看,这几个指标远远无法涵盖所有的作业量指标,因此会带来分析结果的不准确。因此,在构建物流需求分析指标体系时,找到并推广统计和计算仓储量、配送量的标准方法,是今后研究工作的核心。

1.2 价值量指标

价值量指标是衡量物流需求的最常用的指标,它能比较准确地反映出区域物流的需求现状。结合广西的实际情况,笔者将以下两项指标作为价值量指标的二级指标。

1.2.1 社会物流总成本。社会物流总成本是指一定经济时期内,在一定经济区域内,物流服务的消费者花费在物流服务上的总耗费,包括消费者自己投入设施设备从事物流活动的耗费和从市场上选择物流服务供应商从事物流活动的耗费(包括运输费、仓储费、代理费和固定资产折旧等内容)。

社会物流总成本是表示物流需求量最准确的指标,它反映了物流服务消费者在过去一段时间内,实际实现的物流消费,除去价格因素后,物流总成本的变化反映了物流需求的变化趋势。目前一般把社会物流总成本划分为运输成本、保管成本和管理费用三个部分。

1.2.2 社会物流总额。社会物流总额指一定时期内,初次进入社会物流领域,经社会物流服务,已经或正在送达最终用户的全部物品的价值总额。

社会物流总额是一定时期内全社会物流活动的最终结果,是社会物流需求规模的价值量表现。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物流的农产品总额:指进入社会领域的农林牧渔产品商品总额。物流的工业品总额:指进入社会物流领域的工业产品商品总额。进口货物总额:指进入社会物流领域的进口商品总额。

物流的再生资源总额:指进入社会物流领域的再生资源商品总额。

单位和居民的物品物流额:包括铁路、航空运输中的行李,邮递业务中的包裹、信函,社会各界的各种捐赠物,单位与居民由于搬家迁居形成的物品装卸搬运与运输。

1.3 增长量指标

增长量指标是指物流需求在一定时期内的增长程度指标,它反映了物流需求的变化程度和变化趋势。增长量指标包括社会物流总额增长率指标和物流货运增长量指标。

增长量指标的准确性主要取决于作业量和价值量的数据的精确程度,在能够获取较准确的前期统计数据的情况下,增长量指标的计算和统计比较简单,但是由于它能够反映物流需求的动态变化,因此,针对广西目前物流产业发展较快而且受到外部环境影响比较明显的特点,笔者认为,在广西区域物流需求分析指标体系中加入这一指标,能够较直观地反映出物流需求的变化程度和变化趋势。

1.4 物流固定资产投资指标

物流固定资产投资是指政府对物流基础设施、物流设备等的直接投资。固定资产投资指标一方面从侧面反映了目前区域经济中物流需求量的大小,另一方面也反映出政府对物流产业的基本规划方向。目前,物流固定资产投资主要包括政府在公路、铁路等交通基础设施方面的投资,以及在仓储配送中心、流通加工中心等物流节点设施方面的投资。

目前,广西区域物流的发展以及物流需求的产生,非常明显的受到政策因素的影响。广西是我国唯一可以同时享受东部沿海开放地区、西部大开发和民族自治等方面优惠政策的省份。同时,《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广西物流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了各级政府要加强对物流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支持,对物流发展带有全局性的示范工程,物流重大项目和关键工程给予优先扶持。加强对符合国家资金投向的物流项目和物流企业的引导和帮助,做好前期工作,争取国家资金的支持。

因此,将物流固定资产投资指标加入物流需求指标体系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国家以及地区政策的变动。

1.5 物流从业人员指标

物流从业人员主要指从事物流相关活动的作业人员和管理人员。物流从业人员指标是间接反映物流需求的一个重要指标。目前,物流从业人员主要包括在专业的第三方物流企业从事物流作业和物流管理的人员,以及在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中从事物流相关活动的人员。物流从业人员指标主要表现为物流从业人员的数量指标以及物流从业人员的素质指标,但是由于素质指标比较难以量化,因此在实践中常用从业人员的数量指标来分析物流需求。另外,由于统计手段的限制,很多学者仅根据交通从业人员的数量来分析物流需求。但是很显然,单纯的交通从业人员的数量很难准确反映物流需求的现状及变化趋势,因此,构建完善的物流需求指标体系,还应该注意加强对物流从业人员指标的研究,尤其需要将物流从业人员的素质指标量化。

2 物流需求结构指标

物流需求规模指标虽然能够直观反应物流需求的总量,但是却不能反映出物流需求的构成及内部结构,也不能反映出区域物流需求的特征。为了弥补其不足,在指标体系中还应当增加物流需求的结构性指标。物流需求结构指标反映出物流需求的不同类别或相同类别的不同层次的有机构成状况。它取决于区域的基础地理、经济结构、产业结构和资源自然状况。

2.1 运输结构指标

根据物流运输方式的不同,运输结构指标应当包括:公路货运周转量、铁路货运周转量、航空货运周转量和水路货运周转量各自在总货运周转量当中所占的百分比。运输结构指标能清晰地反映出地区货运量的基本结构,以便于政府部门及企业根据货运量的结构,进行合理决策。

2011年,广西公路客货运输周转量所占比重为42%,超越铁路运输成为主导广西交通运输的大动脉。铁路客货运输周转量及水路客货运输周转量所占比重各为29%,公路、铁路、水路三者的比例为42∶29∶29。各种运输方式货运周转量的不同,意味着物流需求结构也存在着一些差异,因此,将运输结构指标纳入区域物流需求指标体系显然是非常必要的。

2.2 物流服务主体结构指标

根据提供物流服务的主体,物流服务主体结构指标包括自营物流和外包物流在物流业务当中所占的百分比。在进行物流需求分析时,这一指标能反映出目前社会物流服务的主要承担主体。广西目前提供物流服务的主体仍然以自营物流为主,但这并不表示目前广西对第三方物流的需求水平较低,这一现状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现阶段广西第三方物流服务规模和水平尚不能满足物流服务需求方的要求。掌握这一准确的指标能帮助相关的研究者和政府部门认识到物流服务主体结构存在的问题,并引导该结构逐渐合理化。

2.3 物流需求主体结构指标

工业企业和商业企业是物流服务的两大需求主体,因此可以将工业产品物流需求量和消费品物流需求量在社会物流作业总量当中所占的百分比作为物流需求主体结构指标。工业产品物流需求量是指对以工业品为物流对象而进行的各类物流活动的总量。消费品物流量是指以消费品为物流对象而进行的各类物流活动的总量。但是由于物流作业量的计算方法目前仅局限于计算货运量,因此该指标的计算和统计也会受到影响和限制。实践中,可以考虑用工业产品货运量占总货运量的比例和消费品货运量占总货运量的比例来代替以上指标。物流需求主体结构指标很大程度上受到了区域经济结构的影响,因此这一指标能较好地反映区域经济的特点以及区域物流需求的特征及侧重点,对于区域物流需求的分析和预测具有重要作用。

[1]赵辉.区域物流指标体系初探[J].物流科技,2010(2):59-60.

[2]陈森,周峰.基于灰色系统理论的物流需求预测模型[J].统计与决策,2006(2):59-60.

[3]赵启兰,王稼琼,刘宏志.物流规划中的需求与潜在需求分析[J].中国软科学,2004(2):92-95.

[4]肖丹,倪梅,李伊松.物流需求分析指标研究[J].铁道物资科学管理,2003(2):33-34.

[5]李玉民,李旭宏,毛海军,等.主成分聚类分析在省域物流规划中的应用[J].东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4(7):549-552.

[6]王丽华.区域物流规划中的物流需求分析研究[D].西安:长安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5.

猜你喜欢
作业量货运量指标体系
2017年上半年拉脱维亚港口货运量同比增长7%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小学语文低年级趣味识字的方案应用研究
集装箱码头堆场作业系数优化策略
黑龙江省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机具配置方案分析
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建立中‘3414
土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心情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