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慢下来”,感受生活之美妙

2013-11-16 23:01尹景顺
海燕 2013年3期
关键词:都市人马路职场

□尹景顺

四十年的职场生涯,把我养成了一个急性子,见不惯“老蔫儿”,做不了“拖拉事”。退休了,本该将生活的节奏慢下来,可那股惯性却一时半会儿刹不住。

每每和老婆一起上街,总是我在前她在后,而且越走距离拉得越大,为此常常受到抱怨:“前方有个大元宝要去抢吗?走那么快干吗?!”

逛超市亦是如此,依我的想法,要买什么列出清单,选好东西尽快结账离去。而老婆则不然,东瞅瞅西看看,这摸摸那捏捏,要买的“挑三拣四”,不买的也要“研究”一番,像似在欣赏一件件精美的艺术品。我真是受不了她那磨蹭劲儿,一再催促:快点儿走吧!且面有愠色。这样的情况有过几次以后,再逛超市,老婆就悄悄一人去了。

出门办事或是亲友聚会,也常常为“打的”还是“坐公交”与老婆发生争执。我总是选择“打的”,尽管多花了几个钱,可直达目的地,快捷又方便;老婆就不用说了,指定选择“坐公交”,且有她自己的“理论观点”:咱今天又不是什么急事儿,急三火四地赶啥?坐公交车既省钱又一路欣赏着景致,多好!

其实,我说的这些,不光是我家的“段子”,也是许多都市人家的真实生活。我曾在阅读中见到一位作者描述过这样一些情形:

有多少人,出门打车一直催:“师傅,快点!”自己开车也要抢,不是急转就是猛踩油门儿,前面的车稍慢一点便“嘀嘀嘀——”按起了喇叭。听养生节目说秋季要大补,于是大鱼大肉紧招呼。没过几天,口干舌燥嗓子疼,顿顿吃素忙去火。许多年轻人都乐于“网购”,因为没时间逛街;他们都喜欢吃快餐,因为连等厨师炒个菜的时间都没有。旅行对于他们,可能就是在所有人去过的地方,留下“到此一游”的照片,一路风风红火、走马观花,与休闲无关。

从农村来到城市,我的第一感觉是这座城市很忙碌,满目皆是急于奔波的人群。他们的“急”,或许出于生活所迫,或许出于工作需要,或许出于二者留下的后遗症。就像是闯红灯过马路的行人,起初可能是因为赶时间过马路上班,但后来,他们也不知道为什么急了,再后来,“等待”对于都市人,已经是一件被高高挂起的奢侈品了。如今已然赋闲在家的我,做什么还是那急切的样子,无疑就属于这种“习惯成自然”的类型。

作家杨霄霄对我的启发很大,她在一篇文章中说道:“当阳光、草坪离都市人越来越远时,当过劳死、抑郁症逐渐笼罩职场时,你是否开始反思这生命中不能承受之‘急’呢?”她还引用了一位哲人的话:“当我们正在为生活疲于奔命的时候,生活已经离我们而去。”

其实不止杨霄霄,现在许多杂志的文章都在提倡“慢生活”,认为这是一种美好的状态。对此我深以为然。

对于“慢生活”,我们不应将其理解为懒惰,更不能把它等同于消极生活,而是让速度的“指标”下降,让生活变得细致、惬意。这是相对于匆匆忙忙的快节奏生活的另一种生活方式。我们应该把这种“慢生活”理解为一种意境,即回归自然、轻松和谐的意境;我们也可以把“慢”理解为人的一种素养,它是靠修炼才能得来的。

自打上述这些道理在脑海中占据了主导位置,我对老婆的看法好像渐渐发生了变化。观念这东西有时就是这么奇怪。过去看不惯她的“蔫儿”,现在开始羡慕她的洒脱。虽然嘴上仍是不服软,可暗地里却在悄悄地效仿她,注意在点点滴滴的小事儿上培养自己的“慢”习惯。

马路遛弯儿,脚步放缓了;陪老婆逛超市,比过去有耐心了;市内出行,开始熟悉公交线路了……还有我老婆做不到的,比如,早晨一觉睡到自然醒,先“朝闻天下”,而后再起床洗漱;闲来无事,我会携一本书到咖啡厅,在那个温馨的氛围里一待就是小半天;在电脑上码字,也不会像上班一样赶时间抢进度,有了灵感就写,“卡壳”了就撂下,产生新思路再拾起来,绝不做为难自己的傻事……

生活之美妙,往往“慢下来”才能感受得到。

猜你喜欢
都市人马路职场
职场Z世代为何这么跩
Kiss and Ride
人来车往的马路
职场充电,停还是行?
爱自己 你做到了吗
《向北方》中的压抑空间及都市人困境表征探析
过马路
过马路
这份爱穿越马路2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