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志斌 代长彬
(合肥工业大学现代科技发展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合肥 230009)
和乐原理的哲学探究
黄志斌 代长彬
(合肥工业大学现代科技发展与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中心,合肥 230009)
和乐原理是对和谐的主客体相统一的怡然效应的概括。客体的和谐状态只有落实到主体的怡然体验,才是其价值的真正实现。和乐伴随着主体反映客体和谐状态的感知转换、理解转换、想象转换和情感转换。客体的和谐状态乃美的表征,主体审视、感受、享用客体和谐状态的内化过程就是审美活动过程,故和乐在过程上展现为由和至乐的审美之乐,在结果上表现为主客交融的怡然心境。和乐所展示的和谐的价值既是人生永恒的主题,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价值旨归。
和乐;审美之乐;怡然心境;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伟大实践要求学术界进行相应的基础理论研究,解答和谐的客观本然法则、主体应然规范和主客体相统一的怡然效应等基本问题。和乐原理就是对和谐的主客体相统一的怡然效应的概括。
在遵循和谐的客观本然法则、主体应然规范,不断追求与递进实现自然系统、社会系统、人与自然复合系统的和谐,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人既是活动主体、责任主体,也是享用主体,和谐必须最终落实到人的生命感受。努力提高自然系统、社会系统、人与自然复合系统的和谐度,积极推进系统内部和谐与外部和谐的统一,主旨在于满足广大人民群众更好地生存与发展的需要,使人生更加充实和幸福。客体和谐状态构成主体怡然体验的客观基础,没有它,主体怡然体验就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但客体和谐状态最终还得落实在主体的享用尤其是主体的“心理享用”,让主体能够感受到它,体验到它,并由此获得愉悦感和幸福感,和谐的价值才算真正实现。客体和谐状态的保护及创造是对象性的外化过程,主体怡然体验是主体性的内化过程。“外化-内化”是一个完整的过程,缺少“内化”环节的和谐就是半截子的、异己的,因而是无意义的。“和乐”作为自然系统、社会系统、人与自然和谐的心理效应,作为主体因客体和谐状态而生发的主体怡然体验,是和谐价值的真正实现。
和乐体验作为和谐内化过程的心理效应,必定伴随着主体一系列的心理转换,具体包括感知转换、理解转换、想象转换和情感转换。
自然系统、社会系统、人与自然复合系统的和谐状态都具有一定的形式结构。这种形式结构必须通过感知通道实现从物理到生理再到心理的转换,形成主客观同构对应的心理图式,其中包含着期望、取舍、抽象的主观选择性转换,它往往遵循情感逻辑,以情感分类,按形象思维进行。如枯藤、老树、昏鸦虽是三种不同的事物,但由于情感表现相同,便形成了同一类意境,在主体则转换成统一的心理图式。若这种心理图式与主体需要、审美经验契合,就会产生怡然的心理体验。
人的感知与动物不同,往往有理性思维介入,因此,“内化”过程中的心理转换常表现出理解性。如果说感知转换侧重于客体和谐状态之形式的内化,如城市中的园林,那么理解转换则主要是客体和谐状态之意义内容的内化,如园林中的文化。
主体要充分感知、深刻理解客体的和谐状态,想象的牵引是必不可少的,因此,和谐的内化过程还伴随着想象转换。借助想象转换,主体可以更全面地内化客体的和谐状态,可以“观古今于须臾,抚四海于一瞬”,超越时空界限和一切因果关系,突破感知的局限,在心灵的自由翱翔中体悟和谐的妙处,把握和谐的真义。借助想象转换,主体可以进行和谐要素的创造性组合,为从“和乐”转向“乐和”、“内化”过渡到“新的外化”提供图式。当然,想象转换要以表象为基础,要用理解去规范。
不管是感知转换、理解转换,还是想象转换,都必须与情感转换相结合。情感转换既是感知转换、理解转换、想象转换及其协同运作的推动力,也是意象构成的亲合力、中介力,还是和谐价值真正实现的必要环节。若没有情感转换,登山不能情满于山,观海不能意溢于海,处人不能爱憎分明,就难以做到感知敏锐、理解深刻、想象丰富,就谈不上愉悦感、幸福感等怡然体验的产生,也就无所谓和乐,和谐的价值就不可能真正实现。
和谐的内化是由感知、理解、想象和情感这四种心理转换交融组合而成的一个动态网络,四种心理转换缺一不可。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谐价值的实现程度显然呈提高之势。和谐“内化”过程主要取决于两大因素,一是主体的审美趣味,二是信息传输的手段。这两个因素在古代有很大局限,在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自然经济社会,“桃花源”所代表的自然山水之美,只有陶渊明之类少数的文人墨客才去感受它、体验它,其和谐的价值远没有显示出来。当代社会人的审美趣味普遍提高,发达的信息网络传输手段,便利的交通条件,使人在面对自然、社会、人与自然时,能够更好地产生怡然体验,真正实现和谐的价值。就此而言,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提高和谐价值的实现程度。
和乐是由客体和谐状态所导致的主体快乐,是人们在审视客体和谐状态时所体验到的愉悦心态、怡然心境。而和谐乃美的表征,主体审视、感受、享用客体和谐状态的过程也就是审美活动过程,由此产生的幸福感、愉悦感等主体怡然体验就是由和至乐的审美之乐。
和乐作为审美之乐不仅体现了主客体的统一,而且托载了事实与价值的统一。现实的和谐状态是客体的美的状态,有自然和谐美、社会和谐美和人与自然和谐美三大类型。太平湖五光十色的山影、水影、云影、树影、波影,那漫山满壑的浓影、疏影、浅影、淡影,那岸边杨柳飘、树上鸟儿闹、湖中鱼儿跳的场面,就是自然客体的和谐美状态;民主法制、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是社会系统的和谐美状态;生产领域的循环经济与生活领域的循环消费以及自然系统的生态循环相耦合的超循环,则是人与自然复合系统的和谐美状态。怡然体验是主体受激后产生的与客体共鸣、谐振的状态。人们游览太平湖美景时油然而生的那种物我交融、流连忘返的心情,审视社会和谐时情不自禁的那种人我相依、发展相偕的感受,观照人与自然和谐时不由自主的那种天人合一、心旷神怡的体验,就是主客体统一的和乐效应。作为客体美的现实的和谐状态是一种事实,是客观存在的和谐事物、事件和事态,它能引起主体的怡然体验,说明它能满足主体的审美需要,就是一种价值,价值所反映的就是人的需要以及人的需要的满足。因此,作为主客体统一的和乐效应,也就体现了事实与价值的统一。“客体事实美-主体价值美-事实与价值统一美”构成了和乐的审美过程。
不断追求和递进实现事实与价值的统一既是保护和创造客体和谐状态的当然要求,也是实现和乐这一审美之乐的必由之路。这也就是说,人们在遵循和谐的客观本然法则、主体应然规范进行和谐状态的保护和创造时,就应考虑人的内在需要。马克思说过:“动物只是按照它所属的那个种的尺度和需要来建造,而人懂得按照任何一个种的尺度来进行生产,并且懂得怎样处处都把内在的尺度运用于对象;因此,人也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人的需要、价值目标是多样的,包括物理、生理、心理、伦理诸多方面,往往因时因地而异。在当今中国,美化主客观两个世界、建设美丽中国应是实践活动的最佳选择。美化主客观两个世界的实现程度决定着和乐这一审美之乐的实现程度。
和乐作为由和至乐的审美之乐,往往要与人的物质需要、生理调适相伴而行,伴随基于物理刺激的生理调适而乐。《乐记》中说:“故乐行而伦清,耳目聪明,血气和平,移风易俗,天下皆宁。”和谐之乐可调适人的情绪失序、心理失衡、精神失常,伴随耳聪目明、血气畅通,而致和美愉悦,并收到移风易俗、天下安宁的效果。《诗经》讲的“和羹”,《国语》讲的“和味”、“和政”等致乐机制亦当如此。现代学者发现,快速和愉快的乐曲,可以使肌肉增加力量;音调和谐、节奏徐缓的乐曲可以使呼吸平衡、脉搏跳动富有节奏感;优美的歌曲或悦耳动听的乐曲可以调节植物神经,使大脑得到休息,有助解除疲劳。伴随这样的生理调适,人当然会有愉悦感、怡然感。更重要的是,和乐作为由和至乐的审美之乐,要与人健康的心理、进步的伦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等精神需要相契合。
哲学强调过程与结果的统一,因此对和乐的哲学探究不仅要考察和乐的过程特征,而且要剖析和乐的结果属性。
由和至乐,乐在主客交融,人与万物同体。与万物同体不仅指物我一体,而且包含人我一体、人与社会一体。这三个“一体”展现了主体审视、感受、享用客体和谐状态的内化过程,若从结果的角度考察,则表现为主体内在的怡然效应,产生包含着宇宙生命奥义的、富有哲学意义的乐。
在心理学上,心境乃是指微弱、平静而持久的心理体验。和乐作为由客体和谐状态内化的结果之乐,是主体价值需要与客体和谐状态交融所引发的怡然心境。怡然心境主要是因和而生的愉悦体验、恬淡之乐,它伴随着有意注意与无意注意的交替,常常乐而忘其乐,因而能够长久维持,使人生幸福有加。恬淡、乐而忘其乐,既充实、自由,又从容、洒脱,标志着人身临和谐之境而生发的持久内心和谐状态。朱熹说:“盖有以见夫人欲尽处,天理流行,随处充满,无少欠阙。故其动静之际,从容如此。而其言志,则又不过即其所居之位,乐其日用之常,初无舍己为人之意。而其胸次悠然,直与天地万物上下同流,各得其所之妙,隐然自见于言外。”所言正是恬淡、持久之乐的征象。
怡然心境的恬淡性和持久性,固然要求精神上的享受,让人生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但它绝不否定物质上的消耗。人作为耗散结构,必须从环境中输入有序结构和有效能量方能生存与发展,合理的物质之需是和乐的前提。随着社会的发展、物质产品的丰富、生活水平的提高,当代人的合理物质之需应该是按保健需要、工作需要、幸福需要确定的,符合科学标准、绿色低碳消费潮流。
合理的物质之需是对穷奢极欲的否定。穷奢极欲是生活富有而精神空虚的反映,是一种有悖生命奥义的逆命论,它鼓动人们贪求生理享受、强求欲望满足,以生理享受和欲望满足替代精神情趣,其结果必然是人为物役、心为形役,使人生理、心理及生理与心理间失去和谐,而决不能使人享有怡然心境、幸福人生。以穷奢极欲为生活目标,显然不能实现社会系统的和谐,更谈不上共享和乐。我们在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的伟大事业中,不仅要转变生产方式,努力维护和创造客体和谐状态,建设美丽中国,而且要转变生活方式,树立科学健康的消费观,倡导绿色低碳的循环消费。
合理的物质之需也是对贫穷落后的否定。“贫穷不是社会主义”,也不符合人道主义。安贫乐道是生活资料匮乏的心理折射,是一种违背人的需要结构常态和梯次规律的认命论,它要求人们安于贫穷生活,乐于精神寄托,以玄虚的精神生活补偿贫困的物质生活。这不是人类生活的科学标准,更不是当代人的生活信条。物质上低消耗,并不是说物质消耗越低越好,而是说低耗高效,能满足人们的保健、工作、幸福需要。否则,人类将失去创造物质文明的动力,进而丧失其类本质,如此还有什么和乐可言呢?目前,尽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硕果累累,举世瞩目,但我国仍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谋求物质产品和精神文化产品量的增长和质的飞跃是人民群众享有怡然心境、幸福人生的基础,因而也就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题中之义。
合理的物质之需是理性思维的美学衍射,是符合人自身发展规律、社会发展规律和生态发展规律的适命论,它要求人们讲究适度的物质生活和追求美好的精神生活,最大限度地减少社会资源和自然资源的浪费,以客体和谐状态的维护和创造为中介,达到人自身生理与心理之间的整体动态和谐,生发主客交融的怡然心境。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将社会建设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生态文明建设融为一体、协同推进,谋民生之利,解民生之忧,既让广大人民群众享有健康丰富的精神文化生活,又能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合理物质之需,使广大人民群众在共创共享文明成果的过程中不断提高和乐程度和幸福指数。
“和谐”的价值可以在也只有在审美之乐过程与怡然心境结果相统一的 “和乐”中才能充分实现。由和乐而展示的和谐的价值既是人生永恒的主题,也是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的价值旨归。
[1][西晋]陆机.陆机集[M].北京:中华书局,1982.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47.
[3][南宋]朱熹.论语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2011.
[4]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责任编辑 吴 勇)
B27
A
1001-862X(2013)03-0065-004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规划青年基金项目“当代和谐观及方法论体系研究”(10YJC720046)
黄志斌(1958—),江苏如皋人,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安徽省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理事长,安徽省绿色文化与绿色美学学会会长,安徽省哲学学会副会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代长彬(1987—),安徽淮北人,合肥工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和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