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阳巧林
(中南民族大学 外语学院,湖北 武汉 430074)
在中西方节日文化里,有一个人们习以为常、但又容易被忽略的重要组成元素——节日中的植物花卉。一些植物花卉在特定的中西方节日中不可或缺,它们和节日活动融合在一起,成为节日民俗文化一部分,并成为节日符号。由于植物花卉在节日中的重要性,对节日植物花卉及与之相关的节日民俗的研究,不失为对节日文化精神、节日文化传承和弘扬问题研究的一个重要角度。
在中西方节日活动中,不难发现植物花卉的踪影,它们和节日民俗活动关系密切,使节日民俗活动更加丰富多彩,并成为节日的重要符号。表1和表2分别是对作为中国和西方节日符号的植物花卉及与之相关的主要节日民俗活动的归纳和慨括(带星号的民俗活动在行文中加以解释)。午节、中秋节、重阳节以及西方的情人节、母亲节、复活节、圣诞节这些中西传统节日,都和植物花卉有关,植物花卉不仅在这些节日中出现,而且成为重要的节日符号。
表1 作为中国节日符号的植物花卉及相关的节日民俗活动
表格显示:中国的春节、农历三月三、清明节、端
表格中“相关民俗活动”一栏所列举的和植物花卉关联的节日活动,分别在中国和西方国家世代相传,成为节日民俗;这些节日活动的名称多数可反映出活动本身的内容,而部分节日活动(带星号部分)的内容则在下面加以解释。
“插柳”和“射柳”都是清明节的活动,清明节又称为“插柳节”。插柳有多种形式,常见的是将柳插在家里门楣上、或戴在头上;“射柳”是一种练习射箭技巧的游戏:将鸽子放在葫芦里,然后将葫芦高挂于柳树上,弯弓射中葫芦,鸽子飞出,以飞鸽飞的高度来判定胜负。“斗草”则主要是端午节的民俗活动,分为“武斗”和“文斗”两种形式:“武斗”是比赛双方各自采摘具有一定韧性的草,然后相互交叉成“十”字状并各自用劲拉扯,草不断者为胜,这种活动参与者主要是儿童;“文斗”就是对花草名:每年端午节人们结伴到郊外采草药,收获之余,往往举行比赛,以对仗形式互报花名、草名,多者为赢。《红楼梦》第六十二回就有关于“斗草”的叙述:“宝玉生日那天,众姐妹们忙忙碌碌安席饮酒做诗。各屋的丫头也随主子取乐,几个丫头各采了些花草,斗草取乐。这个说,我有观音柳;那个说我有罗汉松。”[1]:881“文斗”的“斗草”活动兼具植物知识、文学知识之妙。
在西方的复活节里,“许多去做礼拜的人这天也向教堂献上花束”,[2]:68这里的花束,指的就是百合花束。“槲寄生下的亲吻”是指在西方圣诞节里,人们喜欢用槲寄生装饰门廊和过道,“槲寄生象征着快乐,情侣和夫妻依然会在槲寄生下面亲吻对方。”[3]:75西方还有一个民俗:在圣诞节这天,男孩可以亲吻站在槲寄生下的女孩。
第一,源自宗教。西方植物花卉成为节日符号很多源于宗教,特别是源于圣经故事。以圣诞树为例:“中世纪第一棵装饰的圣诞树被称为‘天堂树’,人们用苹果和威化饼装饰常青树,那个时候,常青树被用在哑剧中,也被放在家里用来讲述亚当和夏娃的故事。”[3]:75装饰有小圆球和其它饰物的圣诞树源于“苹果树”,也是“生命树”,即《圣经》(旧约)中所记录的“善恶树”:“耶和华神使各样的树从地里长出来,可以悦人的眼目,其上的果子好作食物。园子当中又有生命树和分别善恶的树。”(创世记2:9)[4]:2另外,作为圣诞树主要树种的冷杉,在《圣经》(旧约)(赛 41:19;55:13)[4]:665,678中也有典故,它不仅象征地位高贵,也象征神对百姓的祝福。
第二,源自神话传说。圣诞节节日符号之一槲寄生的典故源自北欧神话:光神巴尔博做了一个关于自己死亡的梦,他妈妈爱神弗瑞格对这个梦很担心,于是祈求空气、水、火、土地、所有的动植物不要伤害她的儿子,但她忘记了槲寄生,因为槲寄生寄生在橡树上。这一点被嫉妒的邪恶之神利用,他用一些槲寄生的尖端做一支箭送给冬天的盲神,盲神在不知情的情况下射死了巴尔博;弗瑞格非常伤心,她想尽办法救巴尔博,最后在光神的帮助下成功地使巴尔博复活,她的眼泪变成槲寄生上的浆果。从那以后,槲寄生不再伤人,站在槲寄生下的人都会得到别人的亲吻,槲寄生也因故成为和平的象征。
第三,源于历史事件。清明“戴柳”的起源有不同说法,但其中之一与黄巢起义有关:黄巢起义时规定“以清明为期,戴柳为号”, 由是“戴柳”的习俗沿承下来。
第四,源自历史上的名人轶事。例如,圣诞装饰松树的传统据说始于马丁·路德。“他游历结束后,正在穿过森林回家的路上。抬头望着空旷的天空和明亮的星星,他急切地想和家人一起过圣诞节。那些明亮的星星在绿树枝中间闪耀的场景真是太美了,看着这个情景,他禁不住想象耶稣基督诞生的夜晚,伯利恒的天空会多么美丽啊。他和家人要分享这种美景。所以他冲动地砍下一棵树带回家。他在树枝上挂上蜡烛。并把妻子和孩子叫过来围在树底下纪念圣子基督。”[3]:75
第五,源自民间劳动和生活经验的积累。比如,在长期的劳动过程当中,中国人发现杨柳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柳条插土就能成活,插到哪里,活到哪里,年年插柳,处处成阴,于是有“有心栽花花不发,无心插柳柳成荫”的俗话,这也是清明节插柳的原因。
第六,源自民间巫术活动。如九月九日重阳节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求寿之民俗活动,是受古代巫师追求长生,采集并服用药物的影响而形成的。
作为节日符号的植物花卉超越了其物种的概念意义,它们蕴含丰富的文化内涵,被人们约定俗成地用来表达情感、用于祈福、迷信和占卜活动中,它们具有审美价值,传递文化信息,很多时候具有象征性意义。
首先,节日中的植物花卉表达各种情感,象征着爱情、友情、亲情。作为爱情信物的在中国有柳树(枝),而在西方则是玫瑰;同时,柳树(枝)在中国还象征友谊;象征亲情的在中国有重阳节的茱萸,故王维有“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5]:196的诗句,在西方则有母亲节的康乃馨。
其次,节日植物花卉是人们借以祈福和表达美好愿望的重要载体,是人们喜爱的吉祥物。中国端午节挂的菖蒲(蒿草、艾叶)、清明插的柳及西方圣诞节装饰房屋的常青树,都是人们希望能够借助其力量来达到祈福、求好运目的吉祥物;端午节妇女将茱萸佩戴在胳膊上(其他人随身戴或戴在在头上)以求健康、长寿、青春永驻;当今每年春节,中国广东一带也用桔子树来寓意金玉满堂、大吉大利。西方(北半球地区)的圣诞节时处一年中最寒冷的季节,“长青树的树枝和花儿给我们的生活增加了和谐的色彩。……我们依然喜欢看见屋子里那些鲜活的绿色和花朵。它们代表了希望和信仰。”[3]:91
第三,节日植物花卉不仅可制成节日特有的食品,还丰富节日活动内容、增加节日气氛。中国的农历三月三,用荠菜煮鸡蛋成为一个必不可少的节日民俗活动,而煮出的鸡蛋也超越了鸡蛋普通意义上的功能,被赋予了文化内涵。
第四,植物花卉还可用于预测天气。例如,清明节挂在门前的柳树和气候有关,故有古谚云:“柳条青,雨蒙蒙;柳条干,晴了天”,这也是劳动人民长期以往的生活经验的总结。
第五,节日的植物花卉还具有迷信和占卜的功能。中西方都有用植物占卜命运、占卜子孙数量的民俗习惯。比如,在西方“摘一朵已经结籽的蒲公英,深吸一口气,把上面的籽吹得四处飘散。数一数留在茎上的籽的数量。据说那将会是你将会有的孩子的数量。或者把一只苹果切成两半,数一数里面有多少颗籽,这就是你孩子的数量。”[2]:26
第六,节日植物花卉还被用于纪念传说中的、宗教上的、历史上的人物和事件。据说,清明节的插柳活动具有纪念神农氏的意义;而西方复活节的百合花表达人们对宗教人物形象耶稣和圣母玛利亚的尊敬。
第七,作为节日符号的植物花卉具有很强的审美功能。人们用它们来装饰房屋或将它们当作身上饰物。中国重阳节女性戴在身上的茱萸、三月三插在发际上的荠菜花都使人们对植物花卉审美的结果体现;西方圣诞节房前屋后的圣诞树、冬青、一品红增加了节日气氛和美感。
第八,节日中的植物花卉和文学有着不解的渊源,特别是在中国。很多诗人、词人都从节日植物花卉中获取灵感,或写出了脍炙人口的诗句,比如王维和白居易关于重阳节的“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和“有恨头还白,无情菊自黄”等诗句;诸多小说家也在文学作品中刻画出栩栩如生的相关场景,比如前面提到的《红楼梦》中的情节。
中西方都有作为节日符号的植物花卉,这些节日植物花卉都有悠久的历史、丰富的节日功能和深厚的文化内涵。它们在民俗活动的运用过程中既有共同之处(即中西都借助植物花卉的特质和自然属性来表达美好意愿、文化观念,都具有象征意义),但又具有不同特点,这些不同特点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一是“顺应”和“抗争”的特点。中国更多体现“顺应”、而西方的则更多体现“抗争”的特点。首先,这种特点差异体现在对节日植物花卉品种的选择上:柳树是春天里最易于生长的植物代表,“无心插柳柳成荫”,它象征春季中旺盛的生命力,而中国的清明节是在草长花开、万物复苏的春天里,所以将柳树作为清明节的符号,顺应了季节特征和柳树本身的特征;西方(北半球地区)的圣诞节时处万物肃杀的严冬,此时唯有冬青、雪松等具有顽强生命力的树种常青,人们选择这些常青树来作为圣诞节节日符号,是期望借助常青树的力量来战胜寒冷、战胜邪恶、困难、和严酷的自然境况,具有抗争的性质。其次,“顺应”和“抗争”的差异还体现在中国人在节日里喜欢到大自然里欣赏植物花卉,如赏菊、赏桂花等;中国的节日活动大多融入到大自然中,如插柳、植柳、登高插茱萸等。而西方人则更多地营造一些人为的节日景物,如圣诞节将小松树置于家中做作饰物。
二是“世俗”和“宗教”的特点。中国节日植物花卉民俗和世俗愿望、需求联系更为密切:人们将植物花卉制成药品(如将茱萸制成驱虫去湿、逐风祛邪、消解积食、平息寒热药品)、食物(如三月三的荠菜煮鸡蛋、蒿子粑粑等)、美酒(如重阳节的菊花酒),当做辟邪之物(如民间认为九月初九是逢凶之日、多灾多难,所以人们在重阳节喜欢佩带茱萸以辟邪求吉)或用于祈求长寿(如“九月九日,佩茱萸,食蓬饵,饮菊花酒,云令人长寿”)、祈求发财(春节的橘树)等,这些活动和世俗目的密不可分;而西方的节日植物花卉更多地和宗教故事、传统、信仰联系在一起,如圣诞节装饰壁炉的花环由冬青和红色浆果编制而成,而在基督故事中,“冬青树的白花象征着耶稣的纯洁;红色浆果代表他的血液;树叶代表他在受十字架刑时佩戴的荆棘冠;冬青树苦涩的树皮代表基督所承载的悲痛。”[3]:83
三是“重音”和“重形”的特点。在借助植物花卉来传递文化内涵和承载深刻寓意的过程中,中国更注重借助植物花卉名称发音的谐音来达成目的。如春节在广东地区,人们喜用桔树来作为装饰,“桔”与“吉”在广东方言中谐音,寓意“大吉大利”;再如,农历三月三有吃荠菜煮鸡蛋的习俗,除了荠菜营养丰富、美味可口、具有药用价值的原因以外,还因为“荠菜”和“聚财”发音相似之故。西方则更注重利用植物花卉的外形、颜色和气味特征来表达宗教故事情节、表达信仰和对美好生活的追求等文化内涵。比如,前面所提到的圣诞节用于装饰壁炉的花环和基督教之间的关联都是由植物(包括植物果实)的形、色、味产生的。再举两例:西方国家之所以将百合花作为复活节的符号,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利用其形状和颜色来蕴含宗教意义:百合花的形状象征基督教中启示天使加百列(告知玛利亚受孕、耶稣诞生、耶稣将为人类救世主的天使)(路加:1:13;2: 9-12)[6]:61-63报讯用的喇叭; 百合花洁白的颜色象征圣母玛利亚的圣洁;百合花球状根部象征着耶稣的墓;百合花从根部破土、发芽、生长,又象征着耶稣从墓里复活和新生命的诞生。又如,康乃馨是西方母亲节的重要节日符号,西方用康乃馨的颜色来蕴含不同含义:红色康乃馨表示母亲健在,而白色又表示对母亲的哀思。
节日植物花卉民俗文化和其它节日民俗文化形式一样,经历传承、发展、变化的过程,它们随着社会文化的发展而经历着变化,它们和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大环境密切相关,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下面以两个例子来分析节日植物花卉民俗文化所经历的变化。
圣诞树的装饰是和节日植物花卉有关的民俗活动,根据波尼斯(Bonnice)[3]:73-91的描述,圣诞树最初用威化饼装饰、用于节日表演的哑剧中或放在家里来讲述亚当和夏娃的故事;同时它也和基督诞生的传说有关:“稣基督诞生的时候,所有地球上的生物,包括所有的树都去伯利恒给耶稣送礼物。那些长果子的树把它们结的果子先给基督,可是杉树没有东西可送给基督,有个天使很可怜杉树,就让一些星星停留在杉树枝上。……于是用于装饰品装饰圣诞树的习俗就开始了。”[3]:78宗教领袖马丁路德是第一个用点亮的蜡烛装饰圣诞树枝的人;19世纪40年代,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和阿尔伯特王储采纳了圣诞树装饰仪式,他们最先用微缩玩具和动物模型、篮子和装满糖果的纸羊角装饰圣诞树;德国人移居北美洲的同时也带去了圣诞树的传统,由于原来圣诞树的装饰物太重,他们寻求更轻便的装饰物,到了19世纪后半叶,德国人发明了手工吹制圣诞树装饰品,他们用五颜六色、形状各异的手工饰品装饰圣诞树;富兰克林·皮尔斯第一次在白宫摆放圣诞树;葛罗尔·克利夫兰总统第一次在白宫的圣诞树上使用电子彩灯;但西奥多·罗斯福总统是个自然资源保护者,担心圣诞树工业会毁掉森林,不让自己的孩子拥有圣诞树,后来据说他的朋友、美国最高林务官吉福德·平肖说砍伐小树可以增进大树的生长,最终劝服总统。
在中国,节日植物花卉民俗文化也经历变化过程。在特定的历史时期,例如文革期间,插茱萸、挂菖蒲、艾草等民俗被视为是封建迷信、“四旧”活动,以致被终止,改革开放后才重新回到民间。
两个例子表明:植物花卉民俗文化是发展变化的,在发展变化的过程当中,这些民俗文化影响的范围在变化,所影响群体和阶层也在变化,与节日植物花卉民俗相关的观念在变化(如装饰圣诞树民俗由纯宗教变为宗教与世俗结合的民俗活动),这些民俗活动的具体内容也在变化(如圣诞树装饰物的变化),而这些具体的变化与历史事件(如德国人移民美洲)、政治背景(如中国的文革)、历史人物(如英国女王、美国总统)、工业制作水平(人造圣诞树装饰物)、环境问题、人们的喜好等因素相关。
在新的历史时期,随着世界的进步和文化交流的深入发展,节日植物花卉民俗也面临新的机遇,节日植物花卉民俗文化将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但同时它也面临新的问题,其中比较突出的是环境保护的问题。中国的戴柳、挂菖蒲、挂蒿草、挂艾叶、采茱萸以及西方的装饰圣诞树等节日植物花卉民俗活动和环境保护会形成矛盾,在人口众多的中国,这个矛盾会更加突显,所以,在新的历史、社会环境形势下,寻求既尊重传统习俗、又利于环保、切实可行的节日活动(如考虑节日的植物花卉的专门种植产业,倡导种柳、种花、种圣诞树等一些具有环保意识的节日活动)是当务之急。
和植物花卉相关的民俗活动在中西方节日文化中扮演重要的角色,是节日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们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文化内涵,在节日民俗文化中产生不同的功能,成为节日的重要符号;节日植物花卉民俗文化随着时代和历史的发展而发展,在新的历史时期,如何使节日植物花卉民俗文化更符合时代的要求、如何使之更为人们所喜爱、使之世代相传,是我们急需考虑的问题。
[1]曹雪芹, 高鹗. 红楼梦[M]. 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2.3.
[2]朱子仪. 西方的节日[M]. 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5. 12.
[3]Bonnice, Sherry. Christmas and Santa Claus Folklore [M]. Beijing:Foreign Language Press. 2006.
[4]圣经(旧约)(中文版)[M]. 南京:中国基督教协会,1996.
[5]萧涤非,等. 唐诗鉴赏辞典[M]. 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2004.12.
[6]圣经(新约)(中文版)[M]. 南京:中国基督教协会,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