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小宁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女大使出现在美国首都,她们为华盛顿性别单调的外交圈平添了几分色彩。
由于美国在国际关系中的地位,以往,一些国家格外重视驻美大使的选派工作,而被选中的人往往是那些拥有丰富经验的外交官和具有重要影响力的男性。正因如此,各国驻华盛顿特区的大使们被称为“男孩”俱乐部成员。
然而,这样的惯例正在被打破。根据美国国务院最近的统计,在华盛顿的外交使团中,已有25位外国女大使,数量之多创下了历史之最。这25位驻美国女大使,有11位来自非洲,4位来自加勒比海地区,其余来自巴林、荷兰、克罗地亚、吉尔吉斯斯坦、新加坡、阿曼、哥伦比亚、印度、列支敦士登和只有1.4万人口的瑙鲁。
来自不同国家的驻美国女大使创造了许多历史功绩。
阿曼驻美国大使胡奈娜·穆哥海丽是阿曼首任驻美国女大使,也是阿拉伯国家第一位女性驻美大使。穆哥海丽出身阿曼名门,纽约大学硕士毕业,是一位经济学家。她被任命为驻美大使前,曾出任阿曼驻联合国代表团的大使,目前,这一职位由其丈夫福阿德·希奈担任。
上任后,穆哥海丽凭借扎实的专业知识和熟练的外交技巧,推动美国国会批准了美国—阿曼自由贸易协定,使阿曼成为阿拉伯世界第三个与美国签订自由贸易协定的国家。当时,穆哥海丽经常去国会山游说国会议员。一开始,当她和男同事一同出现时,国会议员通常主动去迎接她身边的男同事,穆哥海丽总被当成助手。“具有讽刺意味的是,这个尴尬的开始却成为我的优势,因为议员对认错人觉得尴尬,我便可以跟他们讨价还价。”她调侃说。
与美国签订的这份自由贸易协定对阿曼的经济至关重要,因为阿曼不像其他阿拉伯邻国那样盛产石油,因而需要对外开放,引进大量国际投资。此外,穆哥海丽也是阿曼的旅游大使,她经常向美国民众推介阿曼的独特风光,希望将阿曼打造成美国游客赴中东旅游的首选目的地。
胡达·诺努是中东国家巴林的第一位驻美国女大使,也是第一位来自阿拉伯国家的犹太裔大使。犹太裔在巴林属于少数群体,大约只有50人,因此,当她出任美国大使的消息传出,立刻成为报纸的头条新闻。
和阿曼大使穆哥海丽一样,诺努也经常在出席论坛时被问到在她的国家“妇女是否允许驾车”这样的问题。在人们的印象里,阿拉伯世界的妇女出门只能以头巾遮面,与政治、社交活动绝缘。因此,穆哥海丽和诺努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就是在各种场合澄清人们对女性在自己国家地位的种种过时看法。
在多少有些重男轻女传统的印度,政府也在用行动改变这一观念。米拉·珊卡是印度第二位驻美国女大使。此前,珊卡担任过印度驻德国大使。上世纪90年代,她曾出任印度驻美国使馆商务公使。当时,她已经被视为印度女性高级外交官“梦之队”的成员。
随着印美关系最近几年的快速发展,珊卡在华盛顿外交圈表现得十分活跃,在涉及印度和亚洲的国际会议上,经常看到她的身影。珊卡总是穿着印度民族服装出现在公众面前,而其身上所具有的职业外交官风范,改变了许多美国人对印度妇女的成见。
哥伦比亚驻美大使卡罗琳娜·巴尔科,是拉美国家驻美国的唯一一位女大使。她是3个孩子的母亲,也是一名杰出的外交官,曾经官至哥伦比亚外交部长。她的父亲是哥伦比亚元老级政客,曾出任哥伦比亚总统。巴尔科早年在美国著名的卫斯理女子学院就读,后来又在哈佛大学获得了硕士学位。
2009年,她就美国—哥伦比亚自由贸易协定问题与美国议员举行了600多场会议和讨论。如此工作强度,一些男性外交官也为之折服。巴尔科认为,能力和准备,而非性别,才是女大使成功的最重要因素。
大使承担的工作不会因大使的性别而变化。女大使在履行和男大使同样职责的同时,也有着许多男大使所没有的烦恼。
大使夫人在使馆招待活动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而对女大使来说,这项工作责无旁贷地落在了自己身上。一身兼二任的女大使不由地感慨说:“我们也需要‘妻子’。”
和男大使有妻子陪伴在侧的待遇不同,女大使常常需要独自呆在驻在国。她们或者经历过离婚,或者因为丈夫不愿放弃自身的工作而只能只身一人来到华盛顿。布隆迪新任驻美大使安格勒说:“女人跟着丈夫被视为是正常的,但反过来就不一样了。”因为丈夫要留在国内经营生意,安格勒只好带着两个十几岁的孩子前往美国赴任。“在布隆迪,妇女的传统角色是照顾家庭。但是如果想承担责任,我也不能说,‘我不能接受这项工作,因为我丈夫不能同行’。”
莫桑比克驻美国女大使松巴纳,是莫桑比克红十字会的创始人之一。她赴美就任时丈夫也因为工作原因留在莫桑比克。她说,男性领导者在任命女大使时仍然很谨慎,因为他们过于考虑了丈夫的因素。“他们倾向于这样想,我们怎么能任命一位妇女,如果女性的职位比丈夫高,她的丈夫会有什么感觉?”
许多女大使抱怨,她们在迎宾队列中经常被忽视,反倒是她们身边的男性经常被尊敬地称为“大使先生”。已经担任印度驻美国大使一年多的珊卡说:“即便在我表示我就是大使之后,很多人还是认为我只是大使的配偶。”
当然,在被忽视的同时,女大使也常常引起外界的关注。当阿曼大使穆哥海丽身着鲜亮的传统民族服装在华盛顿一家著名饭店举行活动时,“所有人都好奇地看着我”。新加坡驻美大使陈庆珠说,在许多重要场合,由于女士优先的惯例,她经常得到最佳位置,可以坐在美国总统旁边。在美国这些年,除了向美国总统递交国书,她得到了比男性同行更多的机会与克林顿、小布什和奥巴马三位美国总统近距离接触。
对许多国家的外交官来说,担任驻美大使是一种荣誉。越来越多的女性担任这一重要角色是妇女地位提升的表现,任命一名女性大使也成为一些国家彰显其走向现代化的有效方式。
和男大使相比,女性特有的细腻视角使女大使对某些话题格外关注。她们经常在讨论中提出一些与男大使不同的观点,她们也更愿意专注于贫困、发展援助、疾病防治、妇女权利保护等社会问题。还有一些来自发展中国家的女大使认为,她们更留意那些和家庭有关的问题,如医疗保健、安全饮用水的缺乏。有人因此提出了“女大使只关注软性话题”的说法。但事实上,贫困、歧视、教育、健康等问题,都是国际社会最难解决的事情,是各国共同面对的迫切问题。
尽管华盛顿的外交界依然由男性占据主导地位,但女大使群体的涌现,打破了美国外交圈的沉闷,拓展了外交话题,也对外交决策产生了实质性的影响。美国乔治敦大学的妇女领导权项目执行主任凯茜·汀斯里认为,任何组织的高层组成如果性别多样化,都会使决策更加明智;而如果所有决策者性别单一,有相同的背景和思维方式,决策结果往往是放大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