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王文钢
铜山婚事“烧喜纸”
文/王文钢
在江苏铜山一带,新人结婚当天,要在院子里拜天地、拜高堂,然后分大小。所谓“分大小”,就是给那些前来参加婚礼的亲戚磕头。先是爷爷奶奶、父母、叔伯、堂兄堂嫂,然后是远亲。磕头不是白磕的,给谁磕头,谁就要掏腰包随礼。
暂且不说“分大小”的事,就说说分过大小、开过宴席后,新人“烧喜纸”的事儿。这里说的“烧喜纸”,就是在结婚当天,喜宴开始,一对新人敬过酒以后,由本家婶子或者大娘带着,去给祖宗烧纸。
新人结婚,新娘是家里新添的一口人,要去祖宗的坟上认祖。本家婶子吆喝着、忙碌着,挎着笆斗(用柳条等编成的一种容器,形状像斗),里面放上穿好的火纸,准备一瓶酒,带上一挂鞭炮,然后喊上吹唢呐的和钹手。本家的堂兄或者堂弟,此时已经开着农用车等在院子外了。
在农村,去世的人一般都埋在公墓,公墓距离村子有几里路。农用车颠簸在村路上,唢呐和钹一路吹打着,惹来路人关注的目光。
农用车在距离公墓不远处停了下来,唢呐手和钹手吹着、打着走在前面,新人跟在后面,本家婶子挎着笆斗跟在最后。来到公墓,本家婶子在里面转悠了一圈,找到自家的祖坟。毕竟,本家婶子也不常来这里,公墓里年年有新添的坟墓,很多坟墓前没有墓碑,想辨认,只能靠记忆和大致方位。
吹唢呐的和钹手站在不远处吹着、打着,一对新人在本家婶子的教导下,跪在坟前,磕上几个头。然后,新娘站到一旁,新郎掏出几根烟点燃放在坟前,将笆斗里的火纸掏出来放在草丛上,用打火机点燃,最后点燃鞭炮。
鞭炮声停息,望着熊熊燃烧的火纸,本家婶子不失时机地唠叨几句:“祖宗在上,您的后人娶了媳妇,来给您磕头认祖了,请您保佑他们的日子甜甜蜜蜜,早生贵子。”回头又跟新郎说:“拿来的酒咋没敬?快,给你祖爷爷倒酒。”新郎打开酒瓶盖,在坟前淋上一圈,算是敬酒。
烧过喜纸,新娘才算真正进了家门。
(王珊珊摘自《乡镇论坛》2013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