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 剑
莫扎特是古典乐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也是钢琴协奏曲的奠基人,其创作的歌剧直到现在都是不朽的经典之作。莫扎特无疑是最伟大的音乐家。但在其短暂的35年的生命时光中,他又经历怎样的人生?由米洛斯·福尔曼导演的电影《莫扎特传》开辟了传记电影的新纪元,以独特的倒叙手法展开了莫扎特与其音乐创作的历程。
第57届的奥斯卡颁奖典礼之夜,人们都称之为“莫扎特之夜”。因为,这个夜晚,音乐传记片《莫扎特》获得了七项大奖的殊荣,一举成名。美国著名的音乐学者玛克里斯这样称赞道:“在漫漫的音乐历程中,总有不同与对立,只有属于莫扎特的时刻才能和谐与平静”。我们不得不承认,电影《莫扎特》以其无人能及的深度与广度,为世人打开了一扇通往音乐天才内心世界的天窗。美妙的音乐、真实存在的片段,像阅读一本书一样的认识一个人,这是这部影片给予我们最真切的体验。
时光回转。1823年冬,寂静的雪夜,沉寂的疯人院里,一个耄耄老人企图完结自己的生命。自杀未遂后,他向神父讲诉了自己内心深处的忏悔。他说:“平庸的人苟且的存活,而伟大的天才却离去了”。这个人就是莫扎特曾经最信赖的朋友萨列里。还在孩童时期的萨列里,早已对音乐神童莫扎特的才华有了一些了解,在他的内心中,渴望自己如莫扎特一样在音乐造诣上有更高的水平,并能够获得至高的荣誉。成年后的萨列里,通过不断的努力学习,最终实现了宫廷乐师的愿望,并深得皇室宠爱。他以为至高的地位和荣誉会伴其一生,但莫扎特的出现却毁灭了他的美梦。才华横溢的莫扎特极大的动摇了萨列里在宫廷乐师中地位,嫉妒、仇恨充斥着萨列里的内心。萨列里使用卑劣的手段,破坏了皇室成员对莫扎特信任和喜爱,切断了莫扎特的经济来源,使莫扎特处于贫困、潦倒的境地。他还指派一名仆人暗中监视莫扎特的一切动态,并及时的汇报给他。蒙在鼓里的莫扎特依然天真的以为萨列里是自己生命中的良师益友,听从萨列里的安排进行《安魂曲》的创作,而萨列里却从未放弃陷害莫扎特。最终,贫寒交迫,病痛缠身的莫扎特离开了人世。一颗音乐巨星陨落了,然而萨列里却经历了良心的煎熬。笃信上帝的萨列里每时每刻都在经受着痛苦的挣扎,他的音乐创作之路也暗淡无比。他向神父哀伤的说:“活着的人,音乐已经死亡。离去的人,音乐却永远活着”。
从故事结构来看,影片《莫扎特传》已经脱离了传统模式人物传记的表现手法,而是将更为真实、现实以及朴实的人生故事融入到每个细节中,从而体现莫扎特伟大而传奇的一生。影片选取了一对在个性与追求上有较大不同的宫廷乐师萨列里与单纯的追求音乐艺术的莫扎特之间的矛盾与冲突,并以此为主线展开了故事的讲诉,从而体现莫扎特在其短暂的一生中,高尚的品格与对音乐的痴迷。同时,影片也将一个有血有肉,有真情实感的音乐大家以温暖的情怀展现在观众面前,摈弃了传统传记影片中对名人的“神化”的弊端,给世人还原了莫扎特在创作那些伟大的音乐作品时所经历的现实人生。
在整部电影中,音乐是构成电影的重要因素,可以说音乐成为电影推进的重要载体。影片中的每一处音乐片段都来自于莫扎特的作品。从影片中完美的音乐效果来看,导演米洛斯·福尔曼花费了大量的心血。莫扎特的音乐作品与故事情节自然的结合,二者之间巧妙与和谐,不同的音乐片段为不同的故事情节营造了氛围,相得益彰。使观众在欣赏影片的时候,不仅带来了视觉与心灵的感受,还在听觉上带来了一场音乐的盛宴。莫扎特音乐作品在影片中随处可寻,经典作品一一再现。在观众惊叹与称赞莫扎特的音乐才能时,百感交集的萨列里却暗自思忖着一切,疯长的嫉妒心理急迫的在策划一场悲剧的发生。舞台上灯光琉璃,歌舞升平,歌声不绝于耳,歌剧演了一幕又一幕,而残酷的结局却即将到来。整部作品中,有54处使用了莫扎特的音乐作品,比如《第二十五交响曲》、《弦乐小夜曲》、《F大调快板》、《第十小夜曲》、《G大调钢琴变奏曲》、《魔笛》、《费加罗婚礼》、《后宫诱逃》等等。在《唐璜》的序曲中,电影缓缓的拉开了帷幕,在《安魂曲》幽怨乐思中结束。
毫无疑问,莫扎特是一个真正的音乐天才,但他的作品不是高傲的、冰冷的,而是那么的温暖人心,莫扎特的作品深入人心。很多人这样评价莫扎特的音乐作品——既有高贵的气质,又有最质朴的情感,音乐本身充满了创造性和思想性,召唤人的灵魂。莫扎特作为一个崇尚自由的音乐家,不愿接受皇室极具诱惑的酬劳,为了追求音乐梦想,固守自己的原则,与禁锢的“牢笼”做不懈的斗争,经历了难以承受的磨难。鲜为人知的是莫扎特“神童”的光环背后,有极其惨淡的经历。他没有快乐的童年,而是被利欲熏心的父亲当成挣钱的机器,不到十岁便离开家乡和亲人,进行漫漫的学艺之路。父亲严谨、苛刻的监督,迫使莫扎特的童年在不断的钢琴练习中消逝,童年的美好成为一种奢望。《莫扎特传》的故事是从他背井离乡在维也纳求学开始的,那个时期的钢琴家海顿给予了莫扎特很多的指导,在音乐创作方面给予了莫扎特很多的灵感。而这个时期,作为一个成熟的音乐天才,“神童”的光环渐渐退去,内心丰富的思想逐渐成熟。但无情的是这个充满现实、利益、狭隘的社会却重创了这个年轻人的心灵。莫扎特的内心有复杂的挣扎:“这样权势的社会,已经让我无法忍受,窒息的环境让人无法呼吸。我的出生虽不高贵,但我有高贵的灵魂。我可以拿我的幸福,我的健康,我的人格以及我的生命来抗争”。可以看出,他内心的苦闷是非常深刻的。当这个不公平的社会,剥夺了他的工作,而不善于理财的妻子使家庭生活雪上加霜,最基本的生存受到了威胁,高傲而追求自由的莫扎特经受着巨大的压力。大量的作品创作,耗尽了他的心血,但依然没有阻碍他的音乐之路,即使身体每况愈下,莫扎特依然坚持创作,他的信念告诉他不能退缩。所以,在他并不长的一生的中,才留下了那些妙不可言的音乐作品。
莫扎特的音乐创作体裁之广,内容之丰富,很少有人能比及。音乐慰藉着他的灵魂,也成为莫扎特反抗权贵的工具。尤其是他倾心创作的歌剧,成为他内心的真实写照。歌剧《费加罗的婚礼》的创作来源是被奥地利禁演的一部话剧,莫扎特巧妙的削弱了作品的攻击性,而是趋利避害,表达了百姓勤劳、善良、勇敢的信念,揭露了贵族特权的黑暗,寄托了自己的精神。追求自由、平等的《魔笛》,花费了莫扎特大量的心血。《魔笛》的创作时期,莫扎特的身体状况已经极度的虚弱,当灯火辉煌的歌剧院里歌剧在热火朝天的上演,而这些成功的喜悦并没有挽留住他天才的光环,最终消逝在人海中。苦难并不完全只有哀伤来诠释,或许有一种笑容更能代表信仰。在电影《莫扎特传》中,从不缺少莫扎特热情洋溢的笑脸。他的笑声不加修饰,也同样的狂放不羁。这种笑不仅代表了莫扎特自身豁达的性情,也有他对人生无奈的接受。莫扎特的身上体现了大多数艺术家奔放、热情、乐观、豁达的个性。对生活有无尽的幻想,并热爱和珍惜生活与亲人。从不吝啬自己的情感,并真挚的相信感情。他像一个充满好奇心的孩子,天真和单纯的相信美好,时而有温柔的情怀和敏感的心思。对自由充满了向往和感恩的莫扎特来说,这个“挑剔”的世界却并不关爱他。世俗是无情的刽子手,再有才华的天才也逃离不了它的圈子。莫扎特的不幸,是时代造成的悲剧。虽然我们知道故事情节并不完全与历史吻合,带有许多艺术化的成份,但18世纪的封闭社会扼杀了人才的发展。对于音乐艺术和音乐人才来说,当时的音乐为统治阶级服务,为宗教服务,莫扎特所处的时代,古典乐派逐渐的向浪漫乐派过渡,宗教色彩淡化,突显人性的自由。一个年轻的音乐家在不停追寻音乐的真谛,但繁华落后,一切最终归于尘土。
很多人都说电影《莫扎特传》是一部近乎完美的影视作品,通过矛盾的对立来体现传统与创新、纯真与人情世故、真假善恶的人生。严谨的剧本创作,深入人心的故事情节、动听优美的音乐片段,出神入化的表现手法,娴熟的电影语言,将莫扎特闻名于世的乐曲与人生轨迹相互交错展现,这是一部“以现实基础展开的幻想创作”。显然,独特的倒叙手法巧妙的通过另一个人物宫廷乐师萨列里的思绪一一展现了莫扎特精彩的人生。不得不承认,《莫扎特》这部作品确实是一部优秀的,具有魅力的作品,而作为影片的导演来说,他更是一名伟大的导演,同样值得我们尊敬和学习。他将一位伟大的音乐家最深刻的人生以独特的表现手法展现出来,从不同的角度诠释了莫扎特精彩的人生和音乐创作的经历,如今看来依然给我们带来了深邃的思考和感触。
注释:
①韦晓瑛.被创造激情抓住的天才和被嫉妒激情抓住的庸才——对电影《莫扎特》中二位主要人物形象的分析[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1(03).
②韩东茹.上帝的音乐使者——从电影《莫扎特传》看莫扎特音乐[J].电影文学.2011(08).
③严敏.莫扎特[J].电影评介.1985(07).
④霍海波.浅析《莫扎特传》——完美的音乐与不完美的人生[J].电影评介.201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