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长娟 杨士珍
(河北省玉田县中医医院儿科,河北 玉田 064100)
手足口病是儿科临床常见的病毒感染性疾病,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疾病,多发生于5岁以下的婴幼儿[1]。全年均可发病,常在夏季流行。2010-06—2011-09,我科应用银翘散加味治疗小儿手足口病50例,并与口服利巴韦林颗粒或阿昔洛韦片治疗50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
1.1 诊断及排除标准 参照《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中手足口病的诊断标准[2]。全部病例均非重症病例,无神经系统和呼吸系统受累。
1.2 一般资料 共选择符合诊断标准的手足口病患儿100例,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50例,男27例,女23例;年龄1~6岁,平均(2.50±1.48)岁;病程1~3 d。对照组50例,男26例,女24例;年龄1~6岁,平均(2.60±1.55)岁;病程1~3 d。2组病例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1.3.1 治疗组 予银翘散加减。药物组成:金银花3~10 g,连翘3~10 g,淡豆豉2~8 g,牛蒡子3~10 g,荆芥2~8 g,薄荷2~6 g,芦根5~12 g,竹叶3~8 g,桔梗3~10 g。加减:伴咳嗽加黄芩2~8 g、枇杷叶2~8 g;伴腹泻加白术3~10 g、茯苓3~10 g、诃子2~10 g。
1.3.2 对照组 予利巴韦林颗粒(四川百利药业有限责任公司,国药准字H51023508)(<2岁)5 mg/kg,每日3次冲服,或阿昔洛韦片(赤峰蒙欣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3894)(>2岁)10 mg/kg,每日3次口服。
1.3.3 疗程及其他 2组均7 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统计疗效。2组患儿有发热,体温>38 ℃时予口服布洛芬(上海强生制药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9991012),5~10 mg/(kg·次)(每24 h不超过4次)。
1.4 疗效标准 治愈:体温正常,全身皮疹消退;有效:体温正常,皮疹大部分消退;无效:体温不正常,症状、体征无变化或加重[2]。
2组临床疗效比较见表1。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与对照组比较,*P<0.05
由表1可见,2组治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
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传染病,其中柯萨奇病毒、肠道病毒71型最为常见。夏季高发,大多患儿症状轻微,以发热和手、足、口、臀部皮疹或疱疹为主要特征,重症病例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炎等致命并发症[3]。本疗法主要用于非重症病例。小儿手足口病属中医学瘟病、时疫范畴,系因风热疫邪所致[4]。小儿脏腑娇嫩,肌肤疏薄,卫外不固,易于感受外邪。外感风热时邪,口鼻而入,郁于肺卫,故发热。蕴于肌腠,与气血相搏,透于肌表,故皮疹外透。治以疏风清热,透表解毒。银翘散加味方中金银花、连翘清热解毒,轻宣透表;荆芥、薄荷、淡豆豉辛散解表,祛邪外出;牛蒡子疏风清热,与桔梗、甘草合用能解毒利咽;竹叶、芦根清热生津。诸药合用,辛凉平剂,共奏疏风清热、透表解毒之功。副作用小,临床值得推广应用。
[1] 聂怀莲.蓝芩口服液联合利巴韦林注射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92例疗效观察[J].河北中医,2010,32(2):226-227.
[2] 胡亚美,江载芳.诸福棠实用儿科学:上册[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808.
[3] 孙燕燕.儿童手足口病中药治疗进展[J].河北中医,2009,31(9):1424-1423.
[4] 马宝贵.万柏松.莲花清瘟胶囊治疗小儿手足口病30例临床观察[J].河北中医,2012,34(6):895-8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