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曾昱 种艳秋(吉林医药学院)
图书馆按馆舍面积大小和馆藏资源多少的不同,可分为以省市级图书馆为主的大型图书馆,县区级图书馆为主的中型图书馆和以社区、乡村图书馆(室)为主的小型图书馆三个级别。在国外尤其是许多发达国家,已经形成了良好的三级图书馆服务体系。与之相比,我国的图书馆事业发展体制还并不健全,仅各个省市的大型图书馆能够较好的满足读者的图书借阅需求,中小型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完全处于起步阶段,成为制约我国图书馆事业整体发展的瓶颈之一。通过建立图书循环典藏模式的方法,能够有效解决中小型图书馆建立和发展难题。图书循环典藏模式简单的说就是大型图书馆统一对中小型图书馆进行扶持,而且在扶持的过程中,将图书资源按照一定的方法循环典藏至各个中小型图书馆,当这些资源充分满足读者的借阅需求后,再将图书典藏回提供资源的大型图书馆,以此完成一个循环典藏过程。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中央和各级政府对图书馆事业的投入逐年增加,许多图书馆尤其是各个省市的大型图书馆都得到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但其中不难发现这样一个问题,政府资金投入的重点往往是省市级大型图书馆,许多地区或是没有中小型图书馆,或是建立起了中小型图书馆,但其事业的发展也是举步维艰,处于鸡肋的境地。乡村图书馆的发展情况更是不容乐观。这种重“大”轻“小”的状况并不利于我国图书馆事业健康良好的发展。因为即使所有的大型图书馆都达到相当的规模,把我国人均图书占有率从不足0.5册提高到国际平均水平,但我国仅有大型公共图书馆2 000余所,全国九百六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13 亿读者仅靠这些图书馆提供服务,其服务半径无疑十分巨大。只有积极主动的构建和发展中小型图书馆,将图书馆未来建设的中心转移,打造读者身边的图书馆才能满足更多读者的图书阅读和使用需求。与此同时,中小型图书馆健康有序的发展,也能够缓解大型图书馆的服务压力,使两者共同进步。
许多大型图书馆独立或在图书馆联盟的组织下,把中小型书馆作为其有机组成部分,或视为资源资助的重点,归属该公共图书馆或图书馆联盟统一管理,与大型图书馆共同发展。目前总分馆的发展模式已促使许多中小型图书馆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这种模式存在一个致命缺陷:提供帮助的大型图书馆数量决定了接受帮助的中小型图书馆数量,各省大型图书馆数量往往在数十家左右,那么自然决定了只能保证少数中小型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无法提高当地图书馆整体的服务质量。
县、区及社区等政府文化部门,应充分发挥当地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与读者或一些企事业单位共同建设中小型图书馆。这种与读者共建图书馆的优势可最大限度地整合当地读者闲置的图书资源和社会企事业的公益资金,使一些经济条件较差的地区实现图书馆从无到有的过程,也能够在一定条件下满足读者的图书借阅需求。缺点是这种方法无法保证图书馆发展的持续性,主要表现在以下两方面:在与读者共建方面,大部分读者家中虽然都会有数本无用闲置的图书,但这些图书都是读者数年内积累下来的,假设读者都积极响应图书馆的号召,将闲置图书捐献给当地图书馆,当捐献完成后,读者还需要一个很长的时间重新积累图书,这个过程是十分漫长的;在与企事业单位共建方面,企事业单位是构建和维持图书馆发展的主要经济来源,若参与共建的企事业单位由于某些原因遇到发展的困境,那么接受援助的图书馆发展必然会随之停滞。
在我国大部分地区,政府仍然是维持中小型图书馆建设和发展的主角,通过这种途径构建的中小型图书馆状况往往与当地的经济条件成正比。如北京截至2009年底,已建有社区图书馆1 292 个,覆盖率高达49%。但这种方法只适用于少数经济发达省市。在绝大部分地区,政府有限的经济投入在数以百计的中小型图书馆面前显然是杯水车薪,远远没有能力满足大多数中小型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需求。
通过上文分析,中小型图书馆以往的构建和发展方法都不是尽善尽美,与这些方法相比,通过图书循环典藏的发展模式,更符合我国图书馆的基本馆情。图书循环典藏是以省市图书馆联盟为依托,将有能力为中小型图书馆提供图书资源扶持的大型图书馆组织在一起,并以此为基础,将提供的图书资源以月或其他时间段为单位进行形式上或实质性的整合,以此形成多个循环典藏的起点。同时划分各个大型图书馆至中型图书馆、中型图书馆至小型图书馆的负责范围,确定各个循环的路径。随后开始图书循环典藏的环节。整个图书循环典藏由三个部分组成。第一部分是大型图书馆将图书资源平均分配到所负责区域的中型图书馆,当中型图书馆向读者提供流通服务后,循环交换馆藏资源;第二部分,各个中型图书向负责区域的小型图书馆典藏资源,当小型图书馆向读者提供流通服务完成后,同一区域的小型图书馆循环交换图书资源。当该环节循环结束后,各个小型图书馆依次将资源典藏回大型图书馆;第三部分,大型图书馆循环交换所负责的区域,改变扶植对象,以使下级的中小型图书馆平等获取资源。
图书馆循环典藏的优势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一、保障了中小型图书馆全面建设和发展。造成我国中小图书馆数量稀少的主要原因并不是因为图书馆建馆难,而是图书馆建好后,缺乏持续性地图书资源的补充,最终只能处于进退两难的境地。图书馆循环典藏的模式实现了以资源带动中小型图书馆建设和发展,首先解决了中小型图书馆难以发展的致命缺陷。并且这种方法并不是针对某一个图书馆,而是整个区域内所有的图书馆。当图书循环典藏开始后,所有的中小型图书馆处于同一步伐、共同进步;二、节约了政府的经济投入。以往每个中小型图书馆的图书采访经费虽然较少,但中小图书馆数量众多,累积起来对于政府来说是一个沉重的负担。通过图书循环典藏的发展模式,中小型图书馆只相当于一个图书中转站,基本没有必要匹配图书采访经费,使经费得到更加合理的利用;三、图书循环典藏模式不会影响到大型图书馆自身的建设和发展。当图书循环典藏服务建成后,所有图书资源都会回到原点。对于大型图书馆来说,图书资源只是暂时的离开图书馆,藏书数量不会发生变化。保障了大、中、小型各级图书馆的全面的发展。
3.3.1 具备良好的组织者
全国基本各个省市都成立了省级市级图书馆联盟,虽然现有的图书馆联盟发展和合作方式还存在许多问题,但经过多年的发展,很多图书馆都从中受益,彼此间也增强了理解和沟通。图书循环典藏需要一个组织者,协调和管理图书资源的有效流动,图书馆联盟的发展和成熟,正好为图书循环典藏提供了一个平台,为循环典藏工作初期的开展创造了条件。
3.3.2 具备强大的物流体系
图书循环典藏的建立需要图书资源在各个图书馆间不断的传输资源,资源能否及时合理到位,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图书循环典藏的服务效率。目前我国的物流体系已经非常成熟,除传统的邮政渠道外,还有各个快递公司、省市间直达的物流专线等多种渠道可供选择,运输价格也不高,完全可以保证图书资源准确及时的送往各个目的地。
3.3.3 具有良好的图书管理系统
基本上所有大型图书馆和大部分中型图书馆图书的管理都已实现数字化,极大地减轻了图书传统手工加工和记录的工作负担,这同时也为图书循环典藏复杂的图书分类统计工作提供了便捷。各个大型图书馆通过图书管理系统,采取通过设立馆藏地等方法,将资源合理的分配至各个中型图书馆,中型图书馆采取同样的方法将资源进一步典藏至小型图书馆,复杂的数据记录和统计工作因此变得相对简单,为图书循环典藏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持。
在图书循环典藏的过程中,大型图书馆与中型图书馆比例越大,通过图书馆循环典藏的方式,可以形成的循环也就越多,循环内图书的更新速度也就越快。相反若比例越小,在各个循环内,各图书馆需要较长的时间才能典藏到新的图书,服务的质量自然也就越差。可见,提供援助的图书馆和接受援助的中小图书馆数量存在一个不可调和的矛盾。为了提高循环典藏的服务质量,图书馆联盟等组织必须从源头着手,不仅要尽可能寻求更多大型图书馆参与到循环典藏的过程中来,还要积极主动的扩展图书来源渠道,如寻求高校图书馆、信息情报机构和资源建设较好的中型图书馆的帮助和参与,整合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为图书的每次循环典藏提供一个良好的开端。
每个省级区域,中小图书馆数量是非常巨大的。当图书循环典藏开始后,所有的中小图书馆都会在不同的周期内获得或交换新的图书资源,这显然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管理过程。因此,为了方便管理和保证图书资源的合理流动,在循环开始前必须划分大型图书馆至中型图书馆,中型图书馆至小型图书馆的负责范围。在划分方法要采取两种途径。一、普通的中小型图书馆基本按着区、街道的地理位置划分范围。这样划分比较简单,每个中小型图书馆都可以一目了然的了解自身处所处循环的位置,而且由于地理位置较近,各个图书馆相互间也比较熟悉,方便循环典藏工作的开展;二、建议医学、农业等专项图书资源建立单独的循环路径。因为一些医学、农业高校或科研机构的图书馆作为循环典藏的起点,其资源很大比例会以一些专业类的资源为主,这些图书资源对于普通社会来说专业性过于明显。若这样的资源进入普通中小型图书馆进行循环典藏,流通的服务效率自然不高。相反,这些资源对于一些中小型的医疗机构的读者来说确是宝贵的资源。因此,有必要将这些专业性机构等专门划分负责范围,独立组成循环。
4.3.1 中型图书馆的循环典藏
大型图书馆根据所负责区域的中型图书馆的数量,按图书的种类和数量平均分配图书资源,以保证每个中型图书馆在第一时间都能典藏到等量的图书。随后开始图书循环典藏的第一个环节,即同一区域内中型图书馆间的循环典藏。每个图书馆每次交换资源的频率要根据中型图书馆数量和上级大型图书馆提供资源的周期来确定。比如某大型图书馆每4 个月提供一次图书资源,负责4 个中型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那么每个中型图书馆每月交换一次图书资源,4 个月后,当大型图书馆再次提供图书资源时,同一区域内的中型图书馆都能典藏到大型图书馆提供的图书资源,以保证图书资源循环的完整性和持续性。
4.3.2 小型图书馆的循环典藏
当中型图书馆再次被典藏同样的图书资源时,说明该循环过程结束,此时开始中型图书馆负责区域内小型图书馆间的循环典藏。该环节分为以下几部分:一、图书资源的初始分配。各个中型图书馆根据负责范围内小型图书馆的数量,将图书资源平均分配至小型图书馆;二、小型图书馆的图书循环典藏。该循环典藏的频率要快于中型图书馆。因为一方面在大部分地区,中型图书馆与小型图书馆的比例往往要大于大型图书馆与中型图书馆,为了使图书循环典藏在整体上同步进行,这就需要小型图书馆间要以较快的频率相互交换图书资源。另一方面,由于小型图书馆服务的读者群体人数较少,在较短的时间内基本能够满足他们的图书借阅需求,对于读者来说,图书停留时间过长也没有太大的价值。因此有必要缩短小型图书馆间图书资源的循环典藏周期,如小型图书馆每两个星期交换一次图书资源,进一步间接的提高图书馆馆藏图书数量;三、图书资源的回流。在小型图书馆的循环典藏过程中,当小型图书馆再次典藏到同样的资源时,说明小型图书馆循环以完成一周,此时小型图书馆统一向大型图书馆上交图书资源,使图书资源回到原点。
4.3.3 大型图书馆循环交换所扶持的区域
大型图书馆第二次向中型图书馆提供图书资源时,循环交换所负责的区域范围。其循环目的是由于各个大型图书馆间资源建设情况并不同步,尤其是省级图书馆和重点大学的图书馆与其他大型图书馆的差异更为明显。在图书循环典藏的过程中,资源建设情况好的大型图书馆负责区域的图书循环典藏质量自然比较高,相比之下,其他地区的循环质量要差一些。最终会降低图书循环典藏整体的服务质量。因此,为了给所有的图书馆平等发展的机会,大型图书馆以后每次向中型图书馆典藏资源时,都要循环交换其所扶持的区域。
在图书循环典藏的过程中,图书通过循环流动增加了各级图书馆向读者提供图书的种类和数量,但同时图书的流动和分散也给读者借阅图书带来一定的困难,因为图书只有在固定的时间才能停留在相应图书馆中,读者很可能在某一时间段在某一图书馆借阅不到所需的图书,只能在多个图书馆间进行查找,这种情况对于小型图书馆尤为明显,久而久之必然会降低小型图书馆的服务效率。为了使图书循环典藏达到理想的情况,这就需要现代化的工具即建立配套网站的方法为图书循环典藏提供保障。整个网站主要分为图书流通路径和图书检索两部分。图书流动路径部分的作用是从图书源头至小型图书馆各个环节的图书流动情况,进行动态的列表说明,以使读者了解身边各个图书馆的图书馆藏图书情况,方便读者到图书馆中查找和借阅图书。图书检索部分主要是为有明确借阅需求的读者提供便捷,使他们能够随时了解所需图书的流动情况,并根据图书馆的分布情况选择适合的图书馆借阅图书。
缺乏合理的宣传是我国现有中小型图书馆普遍面临的问题。大部分读者或是不知道身边有中小型图书馆的存在,或是对中小型图书馆存在一定的神秘感,如这类图书馆收费吗?对外开展借阅服务吗?假设中小型图书馆通过图书循环典藏模式取得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若无人知道这类图书馆的存在,资源再丰富的图书馆也是空中楼阁,完全失去了这类存在的价值。因此,中小型图书馆必须采取多种方法进行积极主动的宣传,让读者了解身边的图书馆。常用的方法如到各个社区粘贴宣传海报、图书馆举办健康知识讲座等等,努力提高图书馆在当地的影响力。
通过一卡通的借阅方式,读者只需办理一张借书卡,就可以在相应的图书馆内借阅图书,甚至可以通还图书,给读者利用图书馆带来很大的便捷。这一概念很早就已经被提出,但只有极少数的图书馆间开展了这项服务,并没有真正的进入实质性的阶段。这与在大部分地区图书馆数量有限有着一定的关系,如除了省会城市建有的公共图书馆和高校图书馆较多外,一般地区仅有1~2 座图书馆,因此一卡通的实践价值并不大。但通过图书循环典藏的方式,给中小型图书馆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了强大的动力,此后读者身边将会有数座图书馆,在这种情况下,若各个图书馆都单独办卡,无疑增加了读者借阅图书的复杂程度。而且在图书循环典藏模式下,所有图书馆是以整体形式发展的,对于单个图书馆来说,单独办理图书借阅卡也不会为图书馆的管理带来便捷。因此为了提高未来各个图书馆的服务效率,必须加快一卡通的建设过程。
中小型图书馆工作人员与大型图书馆工作人员相比,在年龄大小、学历结构、福利待遇上有着很大的差别,在服务质量上自然有所不同。图书循环典藏使所有图书馆成为一个整体共同发展,面向读者也是一个服务整体,每个图书馆服务质量的好坏都会对全局产生相应的影响。为了使图书循环典藏模式达到更加理想的效果,建议省市级图书馆组织中小图书馆进行统一的培训,增强工作人图书馆学、计算机学等学科的知识。另外由于图书循环典藏的模式使当地政府部门减少了对中小图书馆图书采访经费的投入,建议政府部门利用节约下的经费增加中小图书馆工作人员的待遇,以提高他们的工作热情。
在图书循环典藏模式的实践和发展过程中,能够使中小型图书馆在馆藏资源方面得到质的变化,可以更好地解决大部分地区中小型图书馆发展瓶颈的问题,为图书馆事业整体的发展提供保证。当然在许多情况下,如上级图书馆提供资源的能力有限,或下级图书数量过多等等,在这些情况下,建议适当加快各个环节的循环频率或者缩短循环路径等方法,在保障服务质量的前提下,构建适当的图书循环典藏发展模式,尽可能的满足更多读者的服务需求。
1 蔡红.图书馆联盟及其视野中的中小型图书.情报资料工作,2008(2):75~78
2 自办社区图书馆将受扶持鼓励[EB/OL].http://epaper.jinghua.cn/html/2010-04/26/content_542232.htm,2010-04-26.
3 张莹华. 对中小型图书馆讲座运作模式的回望——以社区普法系列讲座为例.图书馆建设2010(11):78~80
4 赵宝耀.城市中小型图书馆建设发展的若干思考——以上海市杨浦区延吉图书馆为例.图书馆杂志,2009(5)32~34
5 周长强.试论中小图书馆对社会资源的整合与利用.图书馆论坛,2009(2):2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