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艳芳
理性的爱情——《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观
黄艳芳
“凡是有财产的单身汉,必定需要娶位太太,这已经成了一条举世公认的真理。”以这样一句话作为书的开头的《傲慢与偏见》注定是一本以爱情、婚姻为题材的小说,该书中四段不同的婚姻从不同角度阐述了“婚姻应以爱情而不是以财产与地位为基础,男女双方感情是缔结理想婚姻的基石”这一观点。爱情 婚姻 金钱 地位Author:
Huang Yanfang, master, lecturer in Hun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Engineering. Research Field: English and American Literature.简·奥斯汀,18—19世纪英国著名女小说家,被称为介于新古典主义和浪漫运动的抒情主义之间的“小幅画家”和“家庭小说家”。在文学评论家眼里,其作品的不朽性堪与莎士比亚的作品相提并论,尤其是她的代表作《傲慢与偏见》,其中画面感极强却又富有普世现实意义的乡村家庭婚姻生活的描写使其经世不衰,成为文学殿堂中一颗永远闪耀的恒星。
《傲慢与偏见》中的四段婚姻基本概括了当时社会中爱情和婚姻的状况,通过对四种不同婚姻和爱情的描写、解析和探讨,充分体现了作者的爱情观和婚姻观。本文就是通过对这四段婚姻的详细分析,来探讨《傲慢与偏见》中的爱情观和婚姻观:恋爱婚姻与财产和社会地位相互关联,但不能仅取决于财产和社会地位,正确的婚姻应当建立在相互爱慕、相互尊重的基础上。建立在肤浅的色相、金钱之上,或是轻率的一见钟情之上的婚姻绝对无法收获幸福,唯有理智的男女双方感情才是缔结良缘的基础。
(一)建立在色相之上的婚姻
《傲慢与偏见》中最为荒诞的一桩婚姻乃莉迪亚和魏肯的婚姻。作者并没有正面交代二人是因何一拍即合、携手私奔,而是从侧面通过简和M·加德纳舅妈写给伊丽莎白的信向读者点明事情发生的大概。两个人之间存在的并不是爱情,而是在色相的迷惑下产生的盲目激情。魏肯英俊的外表令许多姑娘为之着迷,然而“金玉其外,败絮其中”。他英俊的皮囊中掩藏的却是一颗肮脏的心:他道德败坏、游手好闲,还阳奉阴违。而莉迪亚则是个身体发育早于头脑发育的姑娘,她遗传了母亲的漂亮,也继承了母亲的愚蠢和虚荣,看上了表面潇洒却内心丑恶的魏肯,二人私奔后被魏肯当作玩伴,一心想着踹了她娶一个富家女以还赌债。最后是在达西帮他还清了赌债,并给了他一笔钱时,他才同意与莉迪亚完婚。简·奥斯汀对他们的婚姻持一种批判的态度,莉迪亚的轻浮、鲁莽和无知即使在小说的结尾也没有改变,威克姆的狡诈、野心和肤浅也使我们感到厌恶。两人的婚姻与理智、感情与道德毫无关系,而是建立在女方的无知和男方不良的用心之上,可以说他们的婚姻从一开始就注定失败。
(二)建立在金钱基础上的婚姻
夏洛蒂与柯林斯的婚姻可以说是以金钱为媒介的。夏洛蒂是位27岁还待字闺中的姑娘,在当时的英国可以算是大龄剩女了,人又长得不够标致,但她却聪明伶俐、颇有见识,虽也向往浪漫的爱情,然而出于现实的考虑,她退而求其次,选择了有点财产、有点地位的柯林斯。她认为:“婚姻生活是否幸福,完全是个机会问题。一对爱人婚前脾气摸得非常透,或者脾气非常相同,这并不能保证他俩就会幸福。”显然,建立在相互了解基础之上的爱情并不是她对婚姻的要求。她一心一意地祝愿简能和宾利喜结良缘,认为:“即使她明天就和他结婚,她所能获得幸福,比起她花上一年时间研究了他的性格、再去和她结婚所能获得的幸福,并不见得会少到哪里去。”(21)在无法获得爱情的情况下,一个人直接为金钱而结婚,以获取经济安全,显然更实际。因此,当女主人公伊丽莎白内心鄙夷地拒绝了那个愚蠢、自负的柯林斯的求婚时,夏洛蒂却抓住机会,表示愿意嫁给柯林斯:“我只求有个舒服的家,考虑到柯林斯先生的性格、社会关系和社会地位,我相信,跟他结婚我会获得幸福,也会享受到别的伴侣们所炫耀的那种幸福。”(21)尽管她非常清楚,柯林斯不通情达理、不讨人喜爱,同他相处并不一定愉快,但他有财产,是班纳特先生指定的财产继承人,可以让她生活无忧。而柯林斯选择自己的妻子的标准更与爱情无关,这在他向伊丽莎白求婚时的言语中就可见一斑:“第一,我认为每个生活宽裕的牧师(像我本人),理当给教区在婚姻方面树立一个榜样;第二,我相信结婚会大大增进我的幸福;第三,这一点或许应该早一点提出来,我有幸奉为恩主的那位贵妇人特别劝嘱我要结婚。”(87)他结婚的最主要的原因是因为他的恩主特别的劝嘱,因而当伊丽莎白拒绝他时,他可以义无反顾地把结婚对象转向夏洛蒂小姐或者是任何一个愿意嫁给他的女人。柯林斯结婚,并不是出于对爱情的需要,而是旨在完成他所崇拜的德布尔夫人(达西的姑妈)布置的一项任务,至于结婚对象是谁,对她是不是有感情完全不重要。这样一桩没有感情基础、靠财产和别人的安排来成就的婚姻自然也不会幸福到哪里去。
(三)建立在轻率的一见钟情上的婚姻简与宾利的婚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看作是建立在爱情之上的,然而这份爱情却是来自草率的一见钟情,因而两人最后虽然修成正果、喜成夫妻,但是这一对恋人却是“历尽磨难曲折,遍尝失落与痛楚”。在小说开篇,彬格莱就如一块肥肉般被四邻八舍盯上,他温文尔雅、风度翩翩,是一位地道的绅士。而简则温柔贤淑、美丽善良,是一名真正的淑女。两人一见钟情且志趣相投。然而由于双方对各自性格的不了解,两人一路走来历尽波折、遍尝艰辛。他们二人中,简是矜持含蓄、深藏不露,即使是在宾利打算永远离开尼日斐庄园时也不肯勇敢表白;宾利却是宽容谦逊、缺乏主见,在妹妹的阻挠和朋友的反对下差点放弃。如果没有伊丽莎白和达西出手相助,二人定会就此失之交臂、两两相忘于江湖。
(四)建立在理智的爱情之上的婚姻
伊丽莎白和达西两人出身于不同的门楣,最终却能终成眷属,可以说归功于两人对爱情的理智的考虑与追求。在简·奥斯汀的笔下,两人都是楚楚不凡。在班纳特家中,班纳特先生最欣赏的,也是唯一一个能帮他处理事务的是伊丽莎白,她独立自主、聪明伶俐、美丽大方。达西则是相貌英俊,看似傲慢冷漠、爱以挑剔的目光看人,实则心地善良、乐于助人。起初两人互相看不对眼,然而经过理智的了解、熟悉,却互相爱上对方:达西虽然不看好伊丽莎白的家庭和社会地位,却深为伊丽莎白机灵的头脑和诙谐的谈吐所吸引。然而在向伊丽莎白求婚时态度傲慢惨遭拒绝,求婚失败后的他理性地认识到自己的不足,并接受了伊丽莎白的指责,改正自己的缺点。伊丽莎白则是一开始在魏肯的蒙蔽下对达西形成偏见,然而在获悉魏肯的真面目后,伊丽莎白消除了对达西的误解和偏见,也爱上了达西。两人经过一番矛盾后,得以真正了解了对方,互生一种理性的爱情,最后结成美满的婚姻,收获幸福。
小说《傲慢与偏见》以青年男女之间的爱情纠葛为主线,穿插了四种不同婚姻的描述,体现了中产阶级家庭出身的少女不同的婚姻观,并由此反映出作家简·奥斯汀的婚姻观——婚姻不是建立在美貌、金钱、情欲的基础上的,只有相互之间拥有建立在理性之上的爱情,才能拥有幸福美满的婚姻。
《傲慢与偏见》虽然取材于18世纪末期英国的乡间生活,但即使是在今天仍然有着极大的现实意义,如小说中对一些势利、爱炫耀和慕虚荣的人物的描写以及小说中所体现的不同的婚姻观,在今天的社会中也是随处可见。在如今的现代化进程中,物质越来越丰足、道德却日益沦丧,注重实际的人们开始将金钱奉为信条,为之不惜赌上一生的幸福。无数年轻人在选择婚姻时徘徊于爱情和金钱之间,茫茫然不知何去何从,《傲慢与偏见》中的这四种不同的爱情观无疑能给他们提供借鉴、指点迷津。
注解【Notes】
[1] 本文中所有引自《傲慢与偏见》的内容均出自王科一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0版。在后文中不再说明,只标出页码。
朱云:《探析〈傲慢与偏见〉中奥斯汀的婚姻观》,载《玉林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第26页。
王冬梅:《解析〈傲慢与偏见〉中的婚姻观》,载《作家杂志》2010年第12期,第79页。
Title:
Sensible Love——An Analysis on the Marriages Depicted in Pride and Prejudice"It is a truth universally acknowledged that a single man in possession of a good fortune must be in want of a wife." Beginning with such a sentence, Pride and Prejudice is set to be a story based on love and marriage. From the depiction of the four young couple's marriage, it conveys a view of marriage in perspective: marriage should not be grounded on money, good-looking, or social status but on the sensible love between each other.love marriage money status黄艳芳,硕士,湖南科技学院讲师,主要研究英美文学。作品【 Works Ci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