廖顺妹,路启福,覃明飞,陈有大,陈文伦
(广西壮族自治区二七一地质队.广西 临桂 541100)
近年,在桂北E-W向北山-泗顶-老厂铅锌成矿带的北部,首次发现了成型的扬子型铅锌矿床——三江县老堡铅锌矿床。该区与湘鄂西铅锌成矿带的成矿环境比较类似[1],成矿地质条件优越,找矿潜力大。从本世纪初期,广西地勘总院第一勘查院和二七一地质队先后在该矿区进行预、普查工作,将矿床金属资源量扩大至中型,预测远景可达大型规模。笔者在项目工作的基础上,对老堡铅锌矿床进行矿床地质特征解剖。同时结合前人同位素和流体包裹体研究,对矿床成因和成矿模式进行尝试性探讨,供广大同行参考。
本区大地构造上属于上扬子陆块,雪峰东部(元宝山)陆缘裂陷区。区域出露地层有四堡群砂页岩及中-基性火山喷发岩、丹洲群砂泥质岩、震旦系砾质岩、砂泥质岩、硅质岩、局部白云岩,寒武系砂泥质岩、局部灰岩、白云岩等[2]。区内构造活动频繁,褶皱断裂发育,总体呈NE-NNE向展布。主要褶皱有元宝山穹隆及次级老堡、同乐复式向斜;断裂构造以NE-NNE向最为发育,构成密集断裂带,其中的三江-融安区域性深大断裂具多期、多阶段活动特点,控制区域岩浆岩、沉积岩和矿产的分布。区域岩浆活动强烈,以四堡期和雪峰期为主。四堡期和雪峰早期以海底喷发作用为主,形成一系列超基性、中基性火山岩小岩体和岩脉;雪峰晚期开始有大规模的重熔型花岗岩浆侵入,以元宝山花岗岩基为代表。区域矿产主要有铅、锌、钒、磷、重晶石、石煤等,主要赋存于下寒武统清溪组下段、为震旦系下统陡山陀组和上统老堡组中,本区已知有铅锌矿床、矿(化)点7处,其中小型铅锌矿床1处(老堡),矿(化)点5处。
相对于地壳丰度 (Pb 12.5×10-6、Zn 70×10-6)[3],区内地层的成矿元素含量略高,桂北寒武系地层Pb 含量为 33.6×10-6,Zn 含量为 82.9×10-6;震旦系地层 Pb含量为 21.8×10-6,Zn含量为 65.9×10-6;丹洲群地层 Pb含量为 28.4×10-6,Zn含量为83.3×10-6;四堡群地层 Pb 含量为 29.8×10-6,Zn 含量为66.0×10-6,可能为扬子型铅锌矿床的形成提供了较丰富的金属物质。
矿区位于三江、平垌岭深大断裂之间。出露地层主要为南华系黎家坡组,震旦系陡山沱组、老堡组和寒武系清溪组(图1)。
图1 广西三江县老堡铅锌矿区地质简图Fig.1 Geological map of Laobao Pb-Zn deposit,Sangjiang County,Guangxi Province
黎家坡组由砾质不等粒变质杂砂岩组成,为一套滨海相碎屑岩沉积。陡山沱组从下往上细分为三层:(1)灰黑色中厚层泥岩夹薄层硅质岩:普遍见黄铁矿结核,直径数毫米-百余毫米,黄铁矿多呈它形粒状,少数呈立方体状产出,厚1.36~9.91 m;(2)白云岩层:以深灰色、灰黑色中-中厚层状白云岩为主,局部含0.2~1.4 m泥岩(或千枚岩)夹层,厚7.64~30.72 m。该层为本区铅锌矿主要赋矿岩性段,含矿1~3层不等;(3)含炭泥岩层:为黑色、深灰色、薄层状、含炭泥岩为主,常夹薄层硅质岩及2~6层厚0.29~6.85 m薄层灰黑色白云岩或细砂岩、磷质岩,有时其上部见不稳定的深灰色-灰色中厚层状白云岩。该段水平层理发育,普遍见黄铁矿结核或条带,厚58.09~98.44 m。老堡组整合于陡山沱组之上,主要岩性为深灰、灰黑色薄-中层状硅质岩,底部岩石具瘤状构造。地貌上呈奇峰陡崖出现。含矿硅质岩厚37~187 m,部分地段含矿3~4层,分别产于硅质岩底部、中下部、中上部,以底部、中下部矿层为主。清溪组下段为深黑色泥岩、薄层硅质岩、粉砂岩。
区内次级褶皱和断裂发育,老堡向斜是本区构造主干,它是由两个次级长轴向斜和一个次级背斜组成复式向斜,呈 20°~25°走向,长 70 km,宽 6~8 km,为一紧密复式褶皱,老堡向斜核部为寒武系清溪组(Cq)地层,倾角一般40°~50°。断裂构造主要以一系列多期活动的NNE向逆断层为主,规模较大的断裂主要有和里-培秀及泗里口逆断层(F1),位于矿区西北侧的桂塘冲一带,断层呈20°~35°方向展布,倾向NW,倾角50°~70°,长度大于5.5 km,宽度大于10 m,沿断层带岩层次级褶皱较发育,岩石破碎。老堡向斜内层间构造(层间破碎、剥离、虚脱、裂隙等)发育,是本区最主要的储矿构造。矿区未见岩浆岩出露。
目前在矿区范围内已控制铅锌矿化脉带5条,圈定铅锌矿体11个,其中产于陡山沱组下部白云岩中的矿体7个,产于老堡组硅质岩中的矿体4个,以Ⅰ、Ⅱ、Ⅲ-1号矿体为主。矿体呈层状和似层状产出,总体与地层产状一致,局部与地层小角度斜交(图2)。矿体长100~1250 m,平均厚1.78 m,Pb+Zn平均品位2%~4%,在次级背、向斜转折处虚脱、破碎和穿层裂隙构造发育处变厚变富,在褶皱翼部剥离、虚脱部位变薄。矿体与地层围岩常呈渐变过渡关系。
Ⅰ号矿体呈20°~50°方向展布,倾向NW,倾角56°~75°。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于陡山沱组下部白云岩层间破碎带中,控制长1250 m,倾向延深大于110 m,厚1.02~6.70 m,平均1.47 m,Pb品位0.06%~3.33%,平均 0.94%,Zn品位 0.82%~4.98%,平均1.87%。
Ⅱ号矿体产状多变,展布方向大致15°~63°,倾向NW及SE,倾角20°~65°。矿体呈似层状、透镜状产于陡山沱组下层白云岩层间破碎带中,控制长 920 m,厚 1.0~2.50 m,平均厚 1.75 m,Pb品位0.46%~2.34%,平均 1.06%,Zn品位 0.28%~7.88%,平均2.54%。
Ⅲ-1号矿体展布方向大致30°~60°,倾向NW,倾角50°~58°。矿体呈层状、似层状产于陡山沱组白云岩中,控制长580m,倾向延深大于120 m,厚1.11 m,Pb品位0.20%~5.32%,平均2.78%,Zn品位1.08%~7.83%,平均4.49%。
图2 老堡铅锌矿区115号勘探线剖面图Fig.2 The profile of prospecting Line No.115 in Laobao Pb-Zn ore deposit
老堡矿床矿石的矿物成分比较简单,常见金属矿物有闪锌矿(图3左)、方铅矿,次为黄铁矿,局部见少量黄铜矿。闪锌矿、方铅矿有两个世代,早世代矿物主要见于浸染状、条带状矿石中,粒度细小,其中闪锌矿呈深棕色、深褐色,半自形粒状到它形粒状,粒径0.03~0.05 mm,方铅矿呈它型粒状,粒径0.016~0.16 mm。晚世代矿物主要见于块状、脉状或角砾状矿石中,粒度稍粗,闪锌矿呈浅棕色、浅棕褐色,粒径0.5~22 mm,方铅矿粒径在0.5~3.0 mm之间,最大可达5 mm。黄铁矿常与闪锌矿、方铅矿伴生。据容矿围岩的不同,非金属矿物组合有所差别。围岩为白云岩的矿体,非金属矿物主要有白云石、石英和方解石,其次有绢云母;围岩为硅质岩的矿体,非金属矿物主要有石英,其次有重晶石、绢云母。在硅质岩矿体矿石中,还存在一些碳沥青(图3右),它们往往出现在矿化末期。梁金城等(2009)[4]还在矿石中发现了石墨和炭质集合体。
矿石结构以热液结晶结构为主,常见它型粒状结构和共结边结构,次为半自形粒状结构。在成矿作用较强的地方,压碎结构、交代残余结构可能会占主导地位。此外,黄铁矿的草莓结构也比较常见。矿石构造比较复杂,以浸染状构造、条带状构造、脉状(或细脉状)以及它们的叠加构造为主,局部见角砾状构造、块状构造等。
矿区铅锌矿体主要产于震旦系上统老堡组硅质岩、下统陡山沱组下部白云岩层系中,其主要围岩为白云岩、硅质岩,次为板岩。矿床围岩蚀变相对较弱,不同的围岩,其蚀变有所区别,在老堡组硅质岩中,蚀变以硅化为主,伴随轻微绢云母化;陡山沱组白云岩中的蚀变略微复杂一些,主要为白云石化和方解石化,次为硅化和黄铁矿化,局部地区见绢云母化和绿泥石化。在矿体附近的板岩中,也见到一些硅化、绢云母化、绿泥石化和黄铁矿化。一般而言,构造变形程度越高,则围岩蚀变相对越强,矿化越好。
矿床的形成主要经历了热水沉积矿化期及热液叠加矿化期。
热水沉积矿化期:是成矿物质的初始富集,以出现大量层状-星散状的草莓状黄铁矿为特征,同时沉积形成少量微细粒浸染状硫化物硅质岩矿石、条带状硫化物硅质岩矿石(局部发育纹层构造)。
热液叠加矿化期表现为各类脉状铅锌矿化,常叠加在沉积期之上,该期分五个阶段:a、碳酸盐岩-石英-黄铁矿阶段:白云石、方解石、石英、黄铁矿沉淀形成不规则细脉;b、石英-黄铁矿-闪锌矿阶段:少量石英、黄铁矿、浅黄色闪锌矿呈微细脉状、浸染状产出;c、黄铁矿-方铅矿-闪锌矿阶段:该矿化阶段为成矿的主要矿化阶段,棕色闪锌矿、方铅矿等形成细脉浸染状、条带状矿石;d、石英-重晶石-方铅矿阶段:石英、重晶石、黄铁矿、方铅矿等形成细脉或团块胶结破碎后的早期矿石,形成脉状、碎裂状、角砾状构造;e、方解石-黄铁矿-石英阶段:为无矿阶段,与第一个阶段不同的是该期脉体常常穿切第一阶段脉体。
郜兆典等(2004)[5]研究认为,本区黑色岩系(硅质岩、炭质泥岩等)为热水沉积岩,赋存于其中的重晶石、钒矿等矿产为热水沉积矿产。老堡矿床发育有纹(微)层构造的微细粒浸染状、条带状的硅质岩矿石,具备同生沉积矿石特点,应为热水沉积产物。
图3 硅质岩矿体中的脉状矿石(左,以闪锌矿为主;右,含有碳沥青.)Fig.3 Siliceous rock-type ore-bodies(left:Sphalerite;right:Anthraxolite-bearing)
对于热液叠加成矿期,矿区围岩蚀变常与矿体围岩协调变化,矿化晚期能见到碳沥青,显示铅锌矿化与地层内热液活动密切相关。前人研究显示[4],矿体石英包裹体均一温度波动范围较大,均一温度在115~344℃之间,平均157~211℃,指示成矿温度为中低温。石英包裹体成矿流体盐度(wt%NaCl)介于3.72%~5.80%之间,最高达13.40%,说明成矿流体以低盐度卤水为主。流体包裹体液相成分主要是H2O,气相成分主要为CO2和CH4,阳离子K+>Na+>Ca2+>Mg2+,阴离子 Cl-> F-,指示成矿流体属于NaCl-KCl-MgCO3-H2O体系,为富卤素、富碱质的溶液,与深部环流热卤水成分相当。稳定同位素方面,梁金城等(2009)[4]对老堡矿床硫同位素研究发现,矿体上下盘围岩中星散状、层状黄铁矿δ34S值为17.8‰、21.9‰。矿体中黄铁矿δ34S值为12.0‰~20.3‰,平均为15.4‰,多与震旦系硫酸盐硫同位素值接近或相当,说明矿体中的硫多源于地层,少量来自热液流体。石英内流体包裹体δDH2O较为稳定,介于-58‰~-61‰,对应的δ18OH2O变化较大,为1.5‰~8.41‰,指示成矿流体为地层中的环流热卤水。在成矿作用发生之前,这些流体已经与围岩发生一定程度的氧同位素交换。
综合分析成矿地质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矿床空间分布特点后认为,岩浆活动与两期铅锌成矿作用基本无关。由此初步认为,矿床铅锌成矿物质基本都来源于地层,矿床可能为热水沉积-中低温热液改造成因。
晚元古代沉积成岩时,因三江同沉积等深大断裂活动,在海盆中沿断裂形成NNE向断陷盆地,沉积了一套半深海-深海相的炭质泥岩、硅质岩,局部夹碳酸盐岩为主的沉积岩,富含SiO2、C、Pb、Zn、V、Mn、Ba的海底热卤水沿活动大断裂上升至盆地中,因热卤水盐度高、密度大,在盆地中与海水混合,因压力、温度突变,在吸附作用、生物作用的促进下,沉淀形成矿源层。印支-燕山期,本区构造活动强烈,断裂复活、叠加,并形成一系列容矿构造(层间破碎带、层间滑动带、层间虚脱等)。大气降水沿断裂、裂隙等构造薄弱带下渗升温,在构造等热能的驱动下,形成环流热卤水,从初始矿源层和地层中萃取Pb、Zn组分,进而演变为含矿热液,进入储矿构造中。因物理化学场变化,加之上部封闭性的泥质岩对含矿热液有用组分的沉淀、交代起了良好的屏蔽作用,通过充填作用、交代作用等多期次的成矿作用过程,从而形成老堡矿区的沉积-热液改造型铅锌矿床(表1和图3)。
图4 广西三江县老堡铅锌矿床成矿模式图Fig.4 Ore-forming Model of Laobao Pb-Zn deposit in Shanjiang County,Guangxi Province
三江县老堡矿床共有铅锌矿体11个矿体,均呈层状、似层状产于震旦系上统老堡组硅质岩、陡山沱组白云岩层间构造中,与地层同步褶曲。矿石组分比较简单,围岩蚀变较弱。
矿床地质、流体包裹体和稳定同位素等多方证据显示,矿床存在两期成矿作用,早期震旦纪热水沉积形成铅锌矿源层,晚期印支-燕山期中低温热液叠加改造导致矿床最终形成。成矿金属和硫源多来源于地层,少部分来自热液流体。成矿流体为地层中的环流热卤水。
表1 广西三江县老堡铅锌矿床成矿模式表Table 1 Ore-forming mode of Laobao Pb-Zn deposit in Sanjiang,Guangxi province
[1]祝敬明,颜代蓉,张汉金,等.神农架冰洞山锌矿矿床模型[J].资源环境与工程,2009,23(2):89-113.
[2]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矿产局.广西壮族自治区区域地质志[M].北京:地质出版社,1985.
[3]Taylor S R.The abundance of chemical elements in the continental crust:a new table [J].Geochimica et Cosmochimica Acta,1964,28(8):1273-1285.
[4]梁金城,刘之葵,李晓峰,等.桂北老堡铅锌矿床成因研究[J].桂林工学院学报,2009,29(2):162-168.
[5]郜兆典,等.广西区域成矿研究报告[R].南宁:广西壮族自治区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