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龙山村美好乡村建设现状及对策

2013-11-08 03:40徐逸伦
浙江农业科学 2013年6期
关键词:村民农村建设

单 涛,徐逸伦

(南京大学 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3)

随着2013年中央1号文件的颁布,国家对“三农”问题的关心持续升温,解决“三农”问题要始终尊重农民意愿,即使是为农民办好事,也要允许农民有一个认识和接受的过程,不要追求整齐划一、一步到位。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过程中,要重视维护农民在土地、财产、就业、社会保障和公共服务等方面的权益,要在吃透民情上下功夫,了解农村的真实情况和群众的真实想法,使决策和工作更加切合实际。

理想的美好乡村状态应当是经济、社会、文化和环境等的统一体。乡村并不是落后产业与衰退社会的孳生地,乡村往往有适宜的产业形态,诸如现代农业、特色工艺产品、乡村旅游度假等;还有与城市无差别的生活质量,现代品质的住房条件、适用的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水平,以及更具比较优势的人居环境、生态空间和得以传承的乡土特色和民俗文化。

根据国内外先进地区乡村建设的经验,作者认为美好乡村应当是产业适宜、社会永续和人居舒适的乡村。其中产业适宜是指农业的基础性优势更突出、非农产业的适宜性更成熟;社会永续是指农村生活的质量持续改善、农村社群的素质永续提升;人居舒适是指农民住房的舒适度提高、社会服务配套的稳步完善,综合环境品质的魅力彰显。

国内发达地区如江苏、浙江在乡村建设方面已进入更加注重品质提升的转型阶段,取得了一些积极的经验。江苏省将推动美好乡村建设作为城乡空间品质提升的重要方面。在指导思想上,界定了美好人居的综合性内涵,包括社会和谐、经济繁荣、文化多元、生态友好等内容。在具体美好乡村建设的一系列措施上,有保护乡村空间环境特质、加强村庄建设和环境整治、加强乡土特色村庄的塑造等。浙江省全面开展美丽乡村建设运动,以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为核心内容,目标为农村生态经济加快发展,农村生态环境不断改善,资源集约利用水平明显提高,农村生态文化日益繁荣。

国外乡村建设更加注重乡村特色营造,如瑞士与自然相融的高品质乡村,具有宜居、宜业、宜商、宜游的硬环境与软环境,富有人情味的标志性空间与特色空间。当地村庄以特色种植、酿酒、手工业、旅游度假为主导的产业提高了村民收入,带动了异地就业。同时生活的比较优势也十分突出,风光秀丽、氛围静谧、物价便宜、交通生活便利,吸引大量城里人居住于此。美国则是专业化庄园农业为中心的“广袤农村”。美国的乡村形态与大规模机械化生产方式、庄园农业与广袤的理想适应,城乡差异体现在生活方式而非经济水平。长期以来,美国联邦住宅局使用贷款担保鼓励在乡村地区建设独户住宅,而不鼓励建设公寓式住宅,空间布局随意,政府主要通过控制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的提供范围来约束乡村居民点的建设,聚落形态自由但保证较高的综合设施水平。政府多年来采取了立法支持、直接投入、生产补贴、税收政策等政策强有力地干预并支持了农业的发展。

1 现状

龙山村位于安徽省马鞍山市当涂县太白镇,自然环境优越,山水合抱,行政村面积6.7 km2。现辖18个村民小组,人口2 924 人。2011年全年村级企业年产值达到2.04 亿元,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340.2 万元,比上年增长了48.5%。其中第一产业以粮食种植业为主,第二产业以矿业和机械为主导,第三产业以交通运输业为主,农家乐为代表的乡村旅游处于起步阶段。2012年龙山村成为安徽省当涂县第1 批美好乡村规划建设的试点单位之一。

作者对龙山村美好乡村建设现状进行了问卷调查和现场访谈,力求能够真实地反映村民对美好乡村建设的需求和意愿。调研采取随机入户访谈,匿名填写问卷的方式,以家庭为投放对象,共发放问卷100 份,有效回收率98%。问卷由“家庭基本情况、生产情况、村庄环境、美好乡村建设意向、村庄空间建设”5 部分共36个问题组成。

根据问卷内容,对乡村产业发展现状、景观特色满意度、生活品质满意度、村民对农业规模经营意向以及村民对美好乡村建设的支持程度等几个方面的反馈进行了整理。

1.1 乡村产业体系小而全,缺乏特色

村民主要从事打工和传统农业的经营,整体从业结构欠优,以打工、小农业、小工业为主 (图1)。龙山村产业选择未遵从本地资源禀赋,农业基础优势未显现,产业化延展不足,农业商品化程度低,以农业为基础的特色工业和旅游业尚未起步,以致乡村定位存在困惑,不能明确是农业大村、工业新村,还是旅游名村。

图1 村民收入来源的构成

1.2 乡村景观缺乏魅力

龙山村山水资源富足,但乡村地域与文化标识不突出,缺乏乡村比较优势 (图2)。大部分受访村民认为环境特色不足,缺乏景观展示点,比如道路布局未考虑景观需要,皖南民俗文化和太白文化资源也被忽视。如何利用富足山水文化资源,加强景观塑造与文化经营,彰显龙山的内在魅力成为规划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

图2 村民对乡村特色景观的评价

1.3 生活品质满意度低

调查显示,村民对于村容环境品质、公共服务品质满意度偏低。39%的村民对卫生环境的满意度较低 (图3)。对于农村道路、卫生所、体育设施、垃圾收集站等基础设施,接近半数的村民认为这些设施“不怎样或者较差”,反映出村民对于公共服务设施的不满和需求。居住环境治理的重点是水体净化、垃圾收集与处理、增加绿化。村民认为亟需增加休闲广场、健身器材、公共厕所、卫生所等公共设施 (图4)。

图3 村民对卫生环境的满意度

图4 村民对公共设施的诉求

村民对居住空间的问题也很关切,71%的村民选择喜欢独门独院的居住形式,65%的村民希望院落的围墙为全封闭的形式,这反映出村民对于私密空间的向往。此外在院落利用形式、屋顶形式、建筑样式等方面村民也提出了自己的理想意愿。村民对于居住空间多样的需求,显然不能通过“集中安置、强行上楼”这样的举措来满足。

1.4 规模生产意向较强

村民普遍认可种植业生产机械化,50%的村民选择通过租用别人的农机进行播种和收割的生产方式。对于种植业、养殖业集中经营认可度较高。有关作物经营方式、养殖方式的选择,45%的村民表达了愿意集中经营的意向,32%表示说不清楚,只有23%的农户表示不愿意规模经营。

村民对于加入农村合作社、入股办企业也表现出浓厚兴趣。对于加入合作社或者入股办企业的意向,超过半数的村民表示了支持的态度,1/3 的村民表示视情况而定。大多数农民纷纷表示了通过股份制、合作制等模式发展集体经济,寻求新的收入来源的愿望。村民不愿意入股和加入合作社的主要原因是喜欢个人经营和不愿意相信别人等原因。

1.5 对新农村建设的支持与担心

最后还调查了村民对于美好乡村建设持有的态度。44%的农民表示愿意出钱也出力,39%农民表示可以出力不愿意出钱,仅有4%的村民表示既不愿意出钱也不愿意出力 (图5)。可以看出,多数村民支持此次美好乡村建设的推行。

图5 村民对美好乡村建设所持的态度

农民对于美好乡村建设最为担心的问题是怕增加农民负担,以及怕搞无实质性改善生活的形象工程。

2 问题

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借鉴了日本、韩国、台湾等相似地区的经验,有合理性与很多可取之处。如提出了乡村发展的多元目标,开创了政府和农民共同建设新村的模式,改变了乡村无规划、无序发展状态,使村容大为改观等。但新农村建设的同期恰逢城市土地财政与土地粗放发展阶段,乡村建设被土地财政利用,新农村建设成为获取用地指标的重要手段,由此引发了乡村建设的诸多问题,如乡村独有的比较优势散失,乡村的地域与文化标识的消失等。

2.1 乡村地域标识散失

一些村庄发展建设中照搬城市模式,在短期内强行改变农村生产生活方式。村落规划中的“千村一面”和形式主义,使农村自身的比较优势丧失,村庄失去自身的特色,造成“城不城、乡不乡”的状态,不利于农村文化多样性的保留和发展。

2.2 乡村传统文化衰落

随着农村与城市的交流融合以及农村传统生活方式的转变,乡村文化遭遇冲击,乡村青少年失去了对乡村文化的亲和力。乡土气息濒临灭绝,原有的山歌民曲、遗迹旧址正在逐渐消失。由农村与农民承载着的传统文化在快速的新农村建设中遭遇危机,甚至成为现代化的牺牲品。

2.3 乡村建设忽略农民意愿

不少村庄规划编制急功近利,脱离农村社会与农村生产的实际,缺乏农民参与,没有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以想当然的理论性认识代替乡村不同的规划条件,由此进行的村庄规划和建设“闭门造车、脱离实际、实时性差”。

3 对策

此次美好乡村建设应结合龙山村自身的优势,以打造品质卓越的区域性乡村旅游目的地为着力点,实现建设美好乡村的目标,重点围绕产业转型、人居优化、品牌建树3个方面展开,形成龙山村独特的比较优势。

3.1 产业转型

在政府的主导下,统筹人力资源、自然资源,完善市场、农田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通过土地流转,以“公司+大户+农户”或者“公司+农户”的模式建立合作组织,发挥比较优势,突出优势资源,进行规模化、品牌化经营。还可以通过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吸引社会资金和其他行业的资金流入农村,实现资源的集聚效应。

回归农村比较优势,培育乡土气息浓郁的特色产业集群。依托龙山自身的山水资源禀赋,建议发展农业体验、水上运动、婚庆活动、休闲养生等产业类型。

农业体验项目以果品采摘为主。例如,可以大面积种植桃、杏、葡萄、草莓等果品,春天可赏花、秋天可以采摘,开展面向家庭的自然体验、农业体验;水上运动以青春、活力、动感为主要氛围,打造水上运动中心,青春动感乐园,定期举办青年龙舟赛或皮划艇赛事;婚庆活动以爱情的浪漫、温馨为主要氛围,营造现代、浪漫、典雅的婚庆园林,以月季、百合、薰衣草、玫瑰花等花卉为主,种植枫树、松树、榕树、银杏树、山楂树等象征爱情的树种;休闲养生重在感悟人生,以优雅、静谧为主要氛围,建造垂钓、品茶、会客、静养胜地,常绿树和色叶树混合配植,如红枫、乌桕、落羽杉、黄连木等色叶树种,以及竹、松等常绿树。

3.2 人居优化

通过加强设施配套和人居环境整治,大幅提升乡村生活综合品质,满足日益增长的社会需求。统筹中心村社区服务中心,建立集商品经营、农资供应、农产品收购、农技推广等便民服务功能于一体的集成综合服务社,设置金融机构、电信、电力、邮政、交通运输的基层服务站点,综合提升中心村服务水平。

对村容进行分区整治,重点是道路的硬化、绿化景观的塑造、环境的整治、建筑的整治、院落的整治、空地的规划利用。对于交通出行,在完善村级主干路网的基础上,增加环形绿道网,考虑龙山村优越的自然基底,丰富的大地景观和适宜的空间尺度,构筑兼具生态休闲和养生功能的自行车道系统;串联村落、湿地、农田、山体、水体等特色大地景观,同时也可作为村内交通和日常通勤的补充。在污水处理方面,可采用新农村建设中较普遍的人工湿地型污水处理方式。对于垃圾处理,村内要禁止焚烧生活垃圾,应集中回收处理;推拉式垃圾收集设施沿主要道路摆放,靠近道路交叉口布局,以方便收集垃圾。

3.3 品牌树建

在一、三产联动发展观光农业和四级乡村游的基础上,放大龙山的山水价值和太白文化品牌效应,强势建树“龙栖福瑞乡、太白文化第一村”的山水文化品牌。积极推广自身旅游体系,面向周边地区。核心客源地为100 km 范围内的南京、马鞍山、芜湖3 市;次级客源地为400 km 范围长三角地区;宁安、沪宁、宁杭城际通道接驳后,核心客源地有望往长三角中心区域扩展。

3.4 政策支撑

积极寻求各级政府的政策支持,对村庄整治建设的土地审批、规划设计等制定相应的优惠政策。村镇建设工作者要积极为农民建房从选址、设计、施工、建材等提供系列化、一条龙服务。做到法规上门宣传,规划上门落实,图纸上门提供,技术上门指导,问题上门解决。乡村整治须坚持以规划为引导,切实规范新农村建设行为,实行城乡统筹规划。

多方筹集资金,政府与民间资金互动投入,建立村庄整治建设投入保障机制,破解资金瓶颈。村容整治建设可采用市、镇财政拨款、帮扶单位支持、村委和自然村配套资金、村民自筹资金、对农户采取小额贷款,依靠村民投资和农村集体经济等方式筹集解决建设资金。

[1]曹春华.乡村规划发展与机制建设探讨:统筹城乡发展背景下西部部分地区乡村规划考察报[J].规划师,2010,26 (1):10-15.

[2]李王鸣,江勇.结构快速变动下村庄编制研究:以浙江省村庄规划编制实践为例[J].城市规划,2012,36 (3):90-96.

[3]王雷,张尧.苏南地区村民参与乡村规划的认知与意愿分析:以江苏省常熟市为例[J].城市规划,2012,36(2):66-72.

[4]王兴平,涂志华,戎一翎.改革驱动下苏南乡村空间与规划转型初探[J].城市规划,2011,35 (5):56-61.

[5]张如林,丁元.基于农民视角的城乡统筹规划:从藁城农民意愿调查看农民城镇化诉求[J].城市规划,2012,36(4):71-76.

[6]黄叶君,谢正观.新农村建设的实施体系初探[J].城市规划,2009,33 (5):60-65.

[7]胡豹,顾益康,王丽娟.浙江省统筹城乡建设新农村干部成就与经验分析[J].浙江农业学报,2009,21 (6):633-638.

[8]汪彩琼.新时期浙江美丽乡村建设的探讨[J].浙江农业科学,2012 (8):1204-1207.

[9]卢瑞,朱喜钢,马国强.参与式发展理念在村庄规划中的应用:以浙江省海盐县沈荡镇五圣村为例[J].华中建筑,2008,(4):13-17.

[10]张斌,张春杰.村镇规划:如何建构有效的公众参与机制[J].规划师,2000 (4):11-13.

[11]刘晓瑜.公众参与模式下的新农村建设规划实践[J].山西建筑,2008 (4):42-43.

[12]陈俊,王晓峰.论村庄规划编制过程中的公众参与:以广州萝岗区九龙镇村庄规划为例[J].小城镇建设,2009(2):21-23.

猜你喜欢
村民农村建设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科学种植提升村民幸福指数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定点帮扶让村民过上美好生活
张存海:带领村民过上好日子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能人选出来 村民富起来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