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华,朱喜钢,赵宁曦
(1.南京大学 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江苏 南京 210093;2.南京大学 城市规划与设计系,江苏 南京 210093)
近年来,研究者注意到一种新的旅游模式——慢旅游 (slow tourism)。这种旅游模式发展迅速,已经具有了一定的影响力。回顾慢旅游的发展不难发现,其诞生无疑受到了慢城 (citta slow)运动的影响。实际上,国外的慢城也无一例外的都是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旅游目的地。以高淳桠溪镇为代表的国内慢城,在景区构建上积极突出慢生活和慢休闲的理念,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慢城的旅游价值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宗仁[1]认为,倡导慢生活能有效地推动中国旅游产业的转型。但目前国内对慢城及慢旅游研究依然不足,尤其是在慢城与旅游业契合的问题上认识不足[2],慢城理念在旅游规划中的指导意义也没有体系化的认知。在这种情况下,把慢城理念运用到旅游规划的实践中,难免陷入误区。分析和梳理慢旅游的内涵,理清与慢城运动的关系,探讨如何利用慢城理念,构建一个新型旅游目的地,不仅可弥补当前国内相关理论研究的空白,对旅游规划实践也有较好的指导意义。
慢城运动源于20 世纪80年代末意大利的慢食运动(Slow Food Movement),该运动倡导人们放慢生活节奏,享受传统美食。1999年,意大利小城格雷韦、奥维托、布拉和波希塔诺的市长以及慢食协会(Slow Food Association)的代表们发表了《国际慢城宪章》,成立国际慢城协会 (The Association of Citta Slow),沿用慢食运动的理念,发起慢城运动[3-4]。慢城力求建立一种新的城市模式,拥有其独特的地方感、良好的环境、可持续的发展路径、生态健康的美食、悠闲的生活节奏和舒适的社区生活[5]。慢城内涵还表现在慢食、时间、空间、速度、地点、情趣等方面,而且向全世界提供了一种新城市的管理模式[6-8]。虽然慢城运动的诞生有一定的反全球化背景[3-4],但其并非保守的运动,所反对的仅仅是全球化带来的负面效应,如快节奏的生活、同质化的城市、环境污染、地方感的缺失等[4]。慢城运动的发展与扩散也得益于全球化的帮助。截至2011年,慢城运动已经蔓延到全球23个国家,有141 座城市被认证为慢城,高淳县桠溪镇成为中国第1个国际慢城,慢城理念逐渐在全球范围内得到认同。
慢旅游作为一种新的旅游休闲模式,已具有一定的影响力。Dickinson[9]通过对旅游模式的演化和气候变化分析,提出慢旅游模式,并对其主要内容和特点进行审视,认为慢旅游是一种低碳可持续的旅游模式,符合气候变化的时代背景。Lampson等[10-12]对慢旅游的定义进行解析,强调其心态旅游的内涵,不仅表现在有型产品本身的旅游,且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将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新型旅游模式。
1.2.1 慢旅游是一种休闲旅游或度假游
慢旅游是观光游向休闲度假游转变后的产物。在休闲或度假游的过程中,游客强调深度体验,从被动的接受转向主动的参与,重视环境(包括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对旅游主体的影响。慢旅游之所以放慢旅行的节奏,就是为了获得这种深度体验,实际上是一种休闲旅游或度假旅游。
1.2.2 慢旅游追求旅行传统和旅游本质的回归
虽然慢节奏是慢旅游的重要特征,但如果把慢旅游单纯看作放慢旅行的速度,就偏离了其本质内涵。Sim[13]认为,就像慢食运动拒绝标准化、规格化的快餐食品,鼓励人们运用传统的方法去烹饪传统的食物一样,慢旅游鼓励人们更加深思熟虑地去体验旅行的过程和旅游目的地的内涵,是对旅游本质精髓的回归。与慢城运动一样,慢旅游并非是一种脱离现实和保守的旅游模式,而是对现有旅行方式的一种修正。
1.2.3 慢旅游是一种心态的旅行
在快餐食品等现代流行文化的冲击下,慢是对人们浮躁内心的一种安慰,也是对现代生活的一种抵抗。慢旅游是旅游者的一种追求,要求发挥游客的主观能动性,在诸多的旅游选择中,有意识地放慢旅游的节奏,去体验旅游对象内涵,用心去品味旅游的过程和意义,还原旅行的本质[10,12]。
1.2.4 慢旅游是满足游客个性化需求的旅游模式
慢旅游的兴起就是要打破那种千篇一律、走马观花的休闲方式,从固化的生活中脱离出来,感受被现代文明所吞噬的传统生活和休闲体验。慢旅游是适应现代社会多样化发展的产物,与物种多样化为生态平衡的基础类似,旅游方式的多样化也是实现休闲旅游平衡的内在需要[9-12]。
综上所述,可归纳慢旅游的内涵为:游客为了获得深度体验而故意放慢旅行节奏,采用低碳、绿色的休闲方式来感受旅游对象的内涵,回归传统,并在此过程中追求旅行最本质的乐趣,是一种个性化的休闲度假方式。
随着慢城运动的发展,慢理念的外延和内涵得到了发展。在城市研究领域扩展出慢社区等,在休闲领域扩展出慢生活、慢休闲和慢旅游等概念[14]。如图1 所示,综合分析慢城理念本身不难看出,慢城运动对生活和游憩的追求与慢旅游的追求实际上是一致的。慢旅游实际上是慢城理念与旅游发展的契合点。受到慢城运动影响,慢旅游成为一种引领潮流的休闲模式,成为引领休闲革命的新理念,而慢城也成为实践慢旅游的最佳目的地。
图1 慢理念相关概念的关系
国内最早注意到慢城理念在规划中意义的朱晓清等[3-4]指出,慢城理念有助于塑造城市个性,实现城市多样性,打造宜居城市。随后城市规划师开始尝试将慢城理念运用到宜居社区和小城镇的规划实践之中[15-16]。但是慢城在国内的实践开始于旅游开发领域,影响最为广泛的也是在旅游领域。2011年高淳桠溪成为国内第1个被认证的慢城,以此为契机,桠溪开始慢城的旅游开发。虽然桠溪慢城并未强调慢旅游的概念,但其对于慢生活等理念的推广,首次将慢旅游的理念引入国内景区的建设中,并使之成为引领中国旅游转型发展的革命性理念。综合分析不难发现,以慢城理念为核心的旅游规划存在着实际意义。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资源与环境的矛盾日益激化,旅游景区开始寻求低碳、生态的发展方式。慢城理念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宜居的生态环境的营造,强调可持续发展路径,符合这一时代的基本要求。
慢城理念追求对自身特色的保持和文化氛围的塑造,强调对传统生活的回归。能有效保持旅游目的地的地方特色,有利于对旅游目的地文化传统原真性的保持,使旅游目的地具有独特的地方感。
在都市快节奏生活压抑下的人们,对慢休闲的追求日益显现[14,17]。在旅游需求从观光走向休闲度假的大趋势下,慢城的旅游开发具有巨大的市场需求,且逐渐形成一个世界范围内的联盟,网布全球,有利于市场营销。
虽然慢旅行不一定需要在慢城中实践,但是慢城理念对生活、游憩行为的追求恰恰符合实践慢旅行的游客的需求。慢城中的游憩行为,实际就是慢旅游的一种表现形式,且慢城的旅游开发必须围绕慢旅游来进行,否则慢城的本质有可能在市场的漩涡中消失。
虽然把慢城作为一个旅游景区去打造,并非慢城的基本追求[17],但若把旅游业作为发展慢城的一种手段,却是慢城理念所认可的。如图2 所示,慢城构建赋予了传统小镇 (城)旅游吸引力,而旅游开发,又进一步促进了慢城建设,成为实现慢城可持续发展的一种手段。
图2 慢城构建与旅游开发
朱晓清等[3]通过对国外慢城发展案例的分析认为,慢城发展的重点包括:敬重自然,保护环境,创造宜居的生态环境;重视地方传统的保护,保持城市独有的个性;注重保护和维持当地的传统(包括传统的生产方式等);致力于利用慢城理念创造一种可持续的发展方式;强调生活质量,提倡生态美食;注重人性化的空间设计,如减少机动车交通、增加行人设计和关注绿地空间等。张俊[15]通过对桠溪慢城的研究,提出慢城的旅游吸引力系统包括自然生态美、城市文化美和社会生活美,并认为慢城发展应从美化自然环境、美化城市文化以及美化社会生活等方面入手。
从旅游规划一般性目标上看,慢城的旅游规划应包涵旅游吸引力的构建和游憩功能的提升。慢城的旅游吸引力在于具有地域特色的人文景观和生态宜居的休闲环境。因此规划中首先应运用其内涵,依托当地的资源条件,构建独具特色且生态宜居的休闲聚落,在此基础上,以慢旅游的市场特征为导向,赋予慢城具有地方特色的游憩功能。本文以《杨桥古村旅游发展规划》 (以下简称《规划》)为例,从这两方面入手,探索慢城旅游规划模式。
虽然江南古镇在营销上也提出感受慢生活的休闲体验,但过度的商业化制约这种理念的发展。杨桥古村位于常州市武进区南部,始于南宋,兴于元明,鼎盛于清末民初,拥有800年的历史。相比之下,杨桥古村保留了原生态的古村落和朴实无华的江南民俗,恰恰成为杨桥寻求差异化发展、突破古镇的屏蔽效应的关键要素。因此如何有效保护杨桥古村原生态的特征,又能有效发展旅游业,成为首要解决的问题,而引入慢城理念恰好能解决这一问题。实际上,慢城理念也同样适用于其他具有一定人文底蕴和良好的生态基底的旅游景区。
3.3.1 吸引力的构建
其重点在于以人本主义和可持续发展为原则,强调对地方特色的保持和精致生活的追求[16-17]。对于旅游目的地来说,规划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空间要素布局与旅游开发的衔接性。
强调对地域文化和传统的保持与利用。对于文化遗产或其他具有地方特色的景观要素,在保持地方特色的基础上,应以发展、改造和赋予新内涵为原则。对于杨桥古村的人文景观,《规划》提出,在保护风貌的基础上,采用以功能置换为特征的开发利用模式。对古建筑以保护修缮为主,禁止大尺度、大界面建筑的新建,力求再现江南古民居传统风貌。通过恢复街巷的空间肌理,运用主题化、特色化以及功能化的景观修复,再现传统古街巷的时空氛围。可将一些古建筑改建为博物馆,以此为载体保存当地的文化遗存,突出文化氛围。如牧斋院改建为书画馆,白虎堂改建为理学文化展览馆,百岁庄改建为长寿文化和孝道文化馆等。
注重对慢城的规模管制,提倡有节制的土地混合利用。在建设慢城中,尽量以现有基础设施和建设用地的改造和利用为主。杨桥古村的重建,依照古镇肌理坚持空间紧凑、功能集聚的土地利用原则,采取“退二还一”的措施,将工业用地复垦。对于文化遗产较为丰富的片区,要最大限度地保证原有景观不被现代建筑所污染。为延续古村的田园风光,营造良好生活环境,除了旅游基础设施等必要的用地外,尽量减少对土地的占用。
以慢行交通为导向的空间要素的组织。以慢行交通为基本骨架,通过体系化的慢行通道串联空间要素,形成独具特色的慢行游览线路系统。杨桥古村的慢行交通系统主要由阡陌绿道、市井街巷和水上慢行线路构成。其中阡陌绿道是指田园风光片区(即古村外围)的慢行游览绿道系统,环绕古村布置,仅允许自行车等慢行交通工具进入,并设置必要的景观节点和开敞空间。为凸显水乡特色,还原杨桥古村的水系交通,采用当地特有的羊角船等水上慢行交通方式,构建水上游览线路。
保持或恢复原生态的自然景观,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强调低碳可持续的发展模式。《规划》在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下,构建以大地景观为基础的自然风光。设想引景入村,利用杨桥古村周围田园风光,开发有机农业,构建田园景观。如利用邵家村渔场规划构建杨桥湖,并突出百亩荷花、湖心小岛及渔村劳作等水乡湿地景观;开发有机农业,构建百亩梨园、百亩桃园和百亩杏园等乡村大地景观,营造出诗意的田园风光。
构建以人文关怀为基础,强调精神内涵的慢社区。慢城本质上是一种以人本主义为核心的城市发展模式,悠闲的生活和休闲氛围是慢城的重要特征之一。所以慢城尤需以整体的文化认同感和归属感来打造内聚式的居住社区。杨桥古村以再现古村江南市井文化为重点,重构江南独有的乡村生活画卷,塑造传统恬静的乡村生活社区,增强杨桥古村的慢生活氛围,塑造慢城独有休闲氛围。
3.3.2 游憩功能的提升
即慢城旅游策划。作为一个旅游目的地,项目策划与产品开发是提升游憩功能的重要手段。慢城旅游开发中无疑需要从“慢”理念入手,开发符合慢旅游需求的旅游产品。
注重原真性保持的项目策划和富有地域特色的产品设计。慢城旅游规划,要针对慢旅游的特点,开发一些符合慢旅游需求的度假休闲类的产品,核心是强调对地域特色的文化感知和慢生活体验。在杨桥古村的旅游产品设计中,以慢旅游的需求为导向,利用当地的旅游资源,开发符合游客需求的慢游产品。例如利用杨桥的特有的乌米饭、有机农产品及渔村水产等资源开发慢食体验;利用永福庵(茅庵)古刹遗址,规划小而精致的修心养生场所,营造富有禅意的游憩空间,突出原生态的禅修体验。
融入当地的服务设施体系。采用地方特殊的民居和建筑形态、传统的商业业态开发具有当地特色的服务设施体系。杨桥古村利用传统的店铺、特色民间工艺品、当地传统美食等资源,构建具有时空穿越感的古典乡村生活风貌和服务设施体系。例如南阳楼遗址改建为南洋茶馆,丁国昌家书场再现民间说书文化,利用水景构建休闲水街,利用仓库遗址构建休闲书吧等 (图3)。
图3 杨桥古村地方感塑造
注重地方感的形象设计。杨桥古村抛弃了镇的概念,强调村的属性,以此凸显原生态的古村风貌和田园风光的特征(图4)。围绕以水为媒,以田为景,以古为味,以村为形,以旧为体,以慢为调的基本理念,突出怀旧、恬静、乡土、古朴4 大基调,凸显其慢村的地方感,塑造休闲慢村的旅游形象。
图4 杨桥古村管理模式
注重营造人文景观,打造具有文化内涵的休闲氛围。杨桥旅游开发强调慢休闲时空氛围,重点以老街为核心,利用江南传统民俗、古典乡村风貌和水乡田园景观再现江南独有的市井文化和传统乡村生活画卷,以此打造古村慢旅游的休闲氛围。在挖掘当地传统民俗文化的同时,以古街为载体,构建民俗博物馆,定期举办杨桥庙会,再现舞马叉、悠火球、打腰鼓等传统的街头表演,以节促游的同时,彰显杨桥老街的人文环境。
公众参与型的景区管理模式。慢城运动提供了一种新型的城市管理模式,而慢城的发展离不开当地居民的认同和完整的制度保障。因此需要通过创新慢城的管理模式,增强社区居民的归属感和认同感。《规划》特别强调公众参与为核心的社区管理模式。建立由政府、居民以及开发商共同参与的景区管理体制。以全民办旅游的形式,调动广大居民的积极性,保证旅游开发的社会效应,协调好开发、保护以及日常运营的关系。
现代科技的发展给生活带来极大方便,同时也加快了人们的生活节奏。生活质量在效率至上的漩涡中失去了原本的味道。而当下国内旅游景区在开发过程中,盲目的市场跟风已使景区在某种程度上脱离了对休闲本质的追求。千篇一律、走马观花似的旅游体验成为景区健康发展的巨大威胁。慢城是城市规划领域所推崇的新理念,但在旅游领域更为人所关注。慢城和慢旅游实际上是对这些现象的一种反抗,而这种反抗无疑引领了一场休闲革命,也为旅游开发提供了一种崭新的思路。
[1]宗仁.“国际慢城”在中国及其现实意义研究[J].现代城市研究,2011 (9):14-17.
[2]张明斗 杨霞.慢城现象:理论述评与城市发展启示[J].江淮论坛,2012 (2):37-42.
[3]朱晓清,甄峰,蒋跃庭.国外慢城发展情况及对中国城市发展的启示[J].城市发展研究,2011 (4):84-90.
[4]朱晓清,甄峰.慢城运动对国内城市宜居建设的启示[J].现代城市研究,2011 (9):7-13.
[5]H Mayer.Slow Cities:Sustainable Places in a Fast world[J].Journal of Urban Affairs,2006.
[6]Pual L,Knox.Creating ordinary places:slow cities in a fast world[J].Journal of Urban Design,2005,10 (1):1-11.
[7]Sarah Pink.Sense and sustainability:the case of the slow city movement[J].Local Environment,2008 (2):95-106.
[8]Mara Miele.Citta Slow:Producing slowness against the fast Life[J].Space and Polity,2008 (1):135-156.
[9]Dickinson J E.Slow travel:issues for tourism and climate change[J].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2011.
[10]Les M,Lumsdona,Peter McGrath.Developing a conceptual framework for slow travel:a grounded theory approach [J].Journal of Sustainable Tourism,2011 (0):00-00.
[11]张明斗,王雅莉.慢城:低碳、宜居城市新模式[J].经济问题探索,2012 (3):53-58.
[12]Wendy Parkins,Geoffrey craig.slow living [M].Berg Publishers,2006.
[13]谭晓芳.休闲“漫游”的意义和策划[J].交广传媒策划营销机构,2009 (4):15.
[14]栾习芹.“慢城运动”引领城市新生活:意大利“慢城”生活侧记[J].世界科学,2008 (2):39-42.
[15]赵四东,杨永春,齐君,等.慢城发展模式与规划布局:以晋北中部城镇群为例[J].规划师论坛,2012 (4):30-46.
[16]严玉蕾,吕飞,曹聪.计探讨:以大庆市春雷小镇规划为例[J].规划师,2012 (5):56-63.
[17]张骏 卢凤萍 古风.慢城旅游吸引力系统的内涵与构建[J].城市问题,2011 (9):26-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