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琴
摘 要:信息化的发展给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挑战主要来自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网络舆情和网络伪民意等网络自身的原因,另一方面原因则是执政党执政能力建设滞后于信息化发展所造成的。本文针对信息化发展给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带来的挑战,从加强网络管理和执政党努力提高自身素质两个方面,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应对措施。
关键词:执政能力建设;信息化;研究
信息化是当今时代发展的大趋势,各种先进的信息技术使社会的各个领域发生了深刻变革。信息化技术改变着我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的同时也给党的建设带来了机遇和挑战。目前很多发达国家的政党已经意识到信息化的重要性,纷纷抓住这一契机,加强执政能力建设。例如欧美一些国家纷纷建立了政党网站,“网络党”、“电子政党”成为学术界研究的热点。对我们党而言,党的执政能力建设是与党所面临的客观环境、处的历史方位紧密联系的。根据时代发展和环境变化加强和改进党的建设,不断提高党的领导水平与执政水平,是党的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为此,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信息化”的时代命题,并做出了把信息网络技术运用于党的建设的战略部署,旨在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这是适应信息时代要求的必然选择。研究信息化条件下如何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这一课题意义十分重大。
一、信息化给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带来的挑战
信息化时代给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带来机遇的同时也带来了新的挑战。根据CNNIC发布的数据,截至2012年12月底,我国网民规模达5.64亿,网络普及率42.1%。在互联网普及的时代,公众获取信息更加快速、便捷,公众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参与活动更具主动性和主观随意性。目前我国社会在转型期,各种自然的、社会的矛盾交织并存。一些别有用心的个人或国际敌对势力,利用我国特殊时期各种矛盾增多、公共安全事件时有发生的情况,在网络上散布谣言,试图蛊惑广大人民群众,动摇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之基。这一系列现象给建设科学的、服务型的政党带来了新的挑战。传统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已不适应新形式的需求,执政党要系统研究信息化条件下新的执政规律, 增强自身执政本领,提高应对信息化发展的能力,积极应对信息化的发展给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带来的挑战。
1. 网络伪民意的干扰
在各种社会思潮和价值观念相互冲击碰撞的网络空间中,网上舆论呈现出多元、多样、多变的特点,在这种环境下如何抓住意识形态的话语权是党的执政能力建设面临的重要考验。由于网民素质参差不齐,每个人对待问题的态度,看待问题的角度也有所不同,网络上难免有一些主观、偏激的“民意”。再加上在利益驱使下形成的大量“网络水军”,他们受雇于“民意制造者”,负责批量生产民意,严重影响了民意的真实性。甚至有一些别有用心的个人或国际敌对势力,利用我国特殊时期各种矛盾增多、公共安全事件时有发生的情况,在网络上散布谣言,试图蛊惑广大人民群众,动摇中国共产党的执政之基。
2.缺乏科学引导,网络舆情挑战党的执政权威
网络舆情是社会舆论的一种表现,是公众对某种社会现象和社会问题具有一定倾向性的意见在互联网上的公开表述。①网络为大众营造了一个自由、便捷的舆论空间,极大地提高了公众参与各种社会、政治活动的热情。但是如果缺乏科学的引导,过度自由的网络舆论会影响执政党的社会管理、挑战党的执政权威。我们在网络上经常可以看到一些关于公共卫生、社会安全、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的偏激言论,而这些事情往往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在网络“放大镜”的作用下,这些言论可能引起轩然大波,甚至直接酿成重大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一旦涉及公共权力部门或党政官员,就极易触动网民敏感的神经,网络舆情就会迅速演变成网络危机进而变成政府危机,削弱执政党的公信力和权威。信息化在一定意义上对党和政府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3.党政机关计算机网络与信息安全面临严峻形势
近年来,党政机关网上办公系统迅速发展,党政机关门户网站数量剧增,但是由于我国党政机关网络系统自身防护普遍比较薄弱,同时访问量又较大,缺乏技术精湛的计算机人才进行维护管理,因而变成了不法分子攻击的重要目标。据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2012年1月发布的《互联网安全威胁报告》统计,党政机关网站被篡改情况严重,2012年1月份包括江西省内抚州市、吉安市在内的143个政府网站遭到篡改,2011年12月份被篡改的政府网站数量多达163个。②党政机关办公系统和门户网站被入侵所带来的危害将不仅仅是损害政府形象,而且可能会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或严重的社会问题。
4.信息化条件下党政干部的执政能力有待提高
《瞭望》新闻周刊2011年调査显示,尽管在这些年来党员干部对网络的研究学习增加不少,参与能力也有明显提高,但调查还是发现“很多基层干部完全落后于网络时代”。③一些领导干部未能适应信息化大环境对执政能力提出的新要求,抱残守缺,依然使用老政策、老方法,对各种涌现的新媒体无所适从或不屑一顾,因而在执政过程中暴露出许多问题。信息化的发展创造出了一个新的执政环境,这对党的领导干部的执政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关注网络、关注新媒体,努力提高信息化大环境下的执政能力,对于党和政府的各级领导干部实现治国理政的科学化、民主化与法治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信息化条件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措施
在信息化的大环境下,传统的执政理念和执政方式,显露出了诸多弊端。执政党要适应信息化大环境的要求,从强化信息化管理和提高自身执政素质两个方面做好针对性工作。具体说来,一方面要多管齐下,引导网络向有利于社会管理,有利于党的建设方面发展;另一方面参政人员要努力适应新形势的要求,发散思维,善于接受和利用新事物,不断提高自身的执政能力。
1.建立网络民意收集机制,科学收集和甄别网络民意
进行专业化的信息甄别、筛选,科学研判网络民意,真正理解网络民意是正确应对网络舆情的前提。第一、建立科学合理的网络民意收集网络民意收集机制。一方面通过技术提升,提高网络监控系统效能。另一方面要建立规范的网络民意收集平台,由专人对网络民意进行收集。、例如: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对党说心里话专栏、人民网开设的地方领导留言板专栏等,这些平台有着较强的公信力,同时还有思想政治觉悟较高的版主和负责人,在这种规范的平台上民众的发言责任感也更强,便于获取真实的网络民意。第二、严打网络水军操控民意。网络水军严重干扰了正常网络舆论秩序,合理民意被强制打压。执政党需严厉打击以网络水军为代表的网络灰黑势力,以经济、法律并举的方式严惩幕后操纵者,遏制网络舆论垄断行为,净化网络民意表达环境。第三、健全网络民意表达法律保障体系。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也是营造健康网络环境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法制是保障“网络民主”健康发展的必要条件。
2. 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提高主流媒体的舆情引导能力
执政党坚持对舆论进行正确的引导和监督,对国家政权的巩固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健全网上舆论引导机制,是新形势下加强和创新社会管理的一项重点工作任务。政府要扶持主流媒体的建设,加大人财物的投入力度,建立一批规模大、影响力强,宣传党的政策方针和执政业绩的网站,加强正面引导。开设政府政务公开、政府方针政策解读等方便政府与群众沟通交流的电视节目。在热点事件中,这些媒体要做到积极引导,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传播社会正能量,真正在网络舆论中起到中流砥柱的作用。除此之外,要通过宣传教育,在全社会营造良好的网络氛围,引导网民全面看问题,多角度思考问题,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和道德操守。同时要注意及时修订和完善相关法律法规,避免因法律的漏洞和滞后而导致网络有害信息泛滥。
3.加强党政机关信息安全建设,提高风险防范的能力
加强党政机关信息安全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依托信息化管理部门、市场外包服务和政府监管部门长期的共同努力,建立起一整套科学、适用的长效防范机制。第一、建立网络信息安全组织管理体系。党政机关要建立高效能的、责任分工明确的行政管理和业务组织体系。党政机关要建立专门的网络信息安全组织机构,明确组织机构原则、职能以及建设规范。第二、设立维护网络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规。要使信息网络系统安全运行,必要的法律约束是不可少的。完备的法律体系也是保证网络信息安全的一道重要防线。第三、建立网络信息安全技术支持体系。党政机关自身内部的电子党务政务系统,其开发应用、系统运行、日常维护、重要设备维修等都涉及信息的安全。此类系统的运维,都需要一支政治可靠、技术精湛、作风优良,同时还具有法律知识和管理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第四、建立网络信息安全人才培养体系。网络信息安全保障体系的建设对人才的培养提出了新的要求,必须积极培育一批政治可靠、技术精湛、作风优良复合型人才。
4. 加强网络知识学习,提升领导干部执政能力
信息时代对党员和党员干部队伍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党要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除了思想政治路线的正确,还需要有一支懂得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党员和党员干部队伍,要加强在职党政干部的信息技术教育。要通过政策激励,争取在较短的时间内,改变目前党的干部队伍信息技术水平整体不高的状况。党员干部要努力适应大环境,提高与新兴媒体打交道的能力,发散思维,勇于接收新事物,善于利用新媒体为党的建设服务。领导干部要学会利用网络了解民意、凝聚民心。一方面可以充分利用博客、邮箱、微博等网络社交工具与广大市民进行沟通交流,做到充分了解民意,服务于民。另一方面可以发挥网络监督平台、网络问政平台等官方应用的作用,宣传地方规章政策,解决党和群众信息不对称的问题。
引文注释
① 蒋述卓.网络舆情的发展与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J]. 暨南学报, 2011(02).
②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9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调查统计报告[EB/OL].[2013-5-25]. http://www.cnnic.net.cn/.
③ 单超.信息网络化条件下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研究[D].江西财经大学,2012.
(作者单位:福州职业技术学院计算机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