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 亓好贵 姜超斌 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政府
泰山东麓,汶河之滨,有一片美丽富庶的土地,这里山高水长,人杰地灵,历史久远,闻名遐迩的“中国生姜之乡”——莱芜市莱城区就坐落在这里。
在这片富饶的土地上,泰莱山区的大汶河一反大江东去的壮观而倒流,由西向东,吟唱两岸,形成了肥沃富庶的万亩良田,驰名中外的莱芜生姜就生长在这万亩良田之上,构成了独具特色的莱芜姜产业板块。
近年来,莱城区以推动农业结构调整和促进农业增产增效及农业增收为目标,立足全区农业资源优势,大力实施“科技强区”战略,加快了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化农业的发展步伐,促进了全区农业科技进步,为新农村和城乡一体化建设提供了有力的科技支撑。
近年来,莱城区围绕发展特色农业,适应市场农业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形势,积极培育农业特色产业。“莱芜生姜”获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被国家列为名贵产品和中国蔬菜优良品种。莱芜特色资源白花丹参产业发展进一步加快。全区已建成符合GAP要求的白花丹参新品种选育园150亩,高产栽培示范园300亩,规范化种植基地1000亩,示范带动白花丹参种植面积10000亩以上。选育出高产优质白花丹参新品系3个,研制开发出酒制、米制两种白花丹参饮片,现正批量生产。以“三黑一白”为主的畜牧业发展迅速,标准化畜牧小区达到100处,饲养专业户发展到2000户,形成了全国著名的瘦肉猪生产基地和华东地区最大的兔毛市场。目前全区已形成了以“三辣一麻”(生姜、大蒜、鸡腿葱、花椒)、“三黑一白”(黑猪、黑山羊、黑鸡、粗毛型长毛兔)为主的特色农业。莱城区先后被命名为“中国生姜之乡”和“中国花椒之乡”,“山东省十大(农业)产业集群”和“山东县域经济十大高效农业聚集园区”。
全区以生姜、大蒜为主有一定规模的农业加工企业286家,加工网点近万个,年加工、贮藏能力达100多万吨,千吨以上恒温库339座,年加工贮藏能力5000吨以上的龙头企业60多家。全区拥有国家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2家,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19家。农业龙头企业实现了产品由单纯储藏向精深加工的转变,加工产品由原来的10个系列20多个品种发展到50个系列上千个品种,其中仅生姜制品就发展到10个系列1300多个品种。全区共有72个农产品获“三品一标”农产品认证。全区“三辣一麻”获得国家质检总局原产地标记注册。全区已有10家企业通过了HACCP认证,8家企业通过了欧盟GAP或中国GAP认证,是山东省通过GAP认证最多的区。
培育出万兴公司的“泰山”牌生姜、“姜老大”牌生姜、“蒜农”牌大蒜,东兴源公司的“头道菜”牌生姜以及紫光科技的“白花丹参”品牌,盛德泰“水果罐头”品牌等一批名牌产品。山东省万兴食品有限公司是国家级农业龙头企业,也是集种质资源保保护、标准化基地种植、储存及精深加工、出口贸易为一体的外向型农业产业化生产企业,2012年全区实现农产品出口创汇3.26亿美元,同比增长96%。
一是加快莱芜农高区建设。2008年11月14日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复,纳入省级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规划管理。整个莱芜农高区规划涵盖杨庄镇、寨里镇、大王庄镇,总涉及面积180平方公里,是莱芜市重要的姜蒜种植、储藏、加工和出口基地。杨庄镇作为莱芜农高区的核心区,按照“四个一流”目标,大力实施“117”发展规划,即打造一条精品线路、建设一个核心区域、搭建七个配套服务功能区。
二是全面实施科技信息村村通工程。科技信息村村通工程2008年被区政府列为十件实事之一,通过近几年的努力,投资近300万元建成了区级信息服务中心和覆盖全区12个镇(街道)、668个行政村的农村科技信息网络体系,率先在全省建立“专家+信息+农户”的科技信息服务体系,进一步推进城市科技资源向农村延伸,加快了城乡科技一体化建设。
三是加快实施生姜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工程。2011年,由万兴公司牵头,以山农大等大专院校为技术依托,联合18家单位,围绕生姜食品安全、标准化种植、进出口贸易、技术研究等方面以高新技术为手段,带动生姜常规产业的技术升级,提高莱城区生姜产业化和精深加工水平。
近三年来,组织实施各级各类农业科技计划85项,其中省级以上55项,争取资金1000多万元,取得各类农业科技成果15项。同时大力实施农业科技计划、省级农高区建设、省良种工程和科技成果转化、生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新农村建设科技示范区、与山农大的科技合作、科普惠农工程等重大科技专项,通过技术培训、技术示范、科技信息网络建设等有效措施,加快了农业先进实用技术的转化推广和应用以及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的转变,促进了农业的科技进步。莱城区被评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区、全省科普惠农示范县市区。
2010年8月份,万兴公司发起成立了姜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并与中国农科院方智远院士建立了葱姜蒜院士工作站。建立了生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国家级生姜实验站,连续举办了五届中国(莱芜)国际生姜科技博览会,进一步叫响了“莱芜姜保健康”的品牌。为农业科技发展搭建了高位发展平台。同时,我们积极引导涉农企业加强了与中国农科院、省农科院、山农大等科研院所的交流合作,进一步提升莱城区农业产业的科技实力,增强企业发展后劲。
尽管莱城区的农业科技工作取得了一定成绩,但也还存在一些薄弱环节和突出问题。主要表现在:一是以“三辣一麻”、“三黑一白”、白花丹参等一批地方特色资源优势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农产品的贮藏保鲜和精深加工技术不够先进,农业资源综合利用程度不够高。二是龙头企业带动能力不强。农产品科技含量低、附加值不高。三是农业科技人才不足,农业企业研发能力不强。资金也是制约农业科技进步的瓶颈。
下一步,莱城区将在以下方面着重加强工作:
一是抓特色,调结构,在培育农业主导优势产业上下功夫。围绕莱城区“三辣一麻”、“三黑一白”、白花丹参、文冠果等特色农业发展,依靠科技进步,进一步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使其不断做大做强,同时积极开发观光农业、生态农业、精品农业等,探索农业发展的新领域。
二是抓载体,壮龙头,在推进产业集群发展上下功夫。一是按照“四个一流”的建设目标,在基础设施、规划建设、项目建设等方面加快莱芜农高区建设,积极争取创建国家级农高区,为全区农业科技发展搭建高位发展平台。二是加快科技信息村村通工程建设。进一步充实完善工程建设内容,争取建成全省的品牌工程。三是加快生姜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建设。进一步整合科技资源,联合大专院校,争取建立起国内一流的姜蒜研发中心。四是加快国家级生姜实验站建设。进一步加快基础设施和基地建设,争取尽快通过检查验收。五是加快全区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充分发挥龙头企业在技术、装备、信息等方面的优势,辐射带动全区农业企业发展。
三是抓合作,促交流,在提高农业品牌上下功夫。坚持走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之路,进一步加大对外科技合作力度,重点抓好中国农科院与万兴公司的山东省万兴葱姜蒜院士工作站和生姜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工程建设,引导和帮助企业搞好与中国农科院、省农科院、山农大等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交流与合作,促进企业研发能力和水平的不断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