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在烈火中永生———追记因救火壮烈牺牲的朔州市消防支队特勤中队三班副班长杜晓烨

2013-11-05 01:32:18郭琦镖
支部建设 2013年22期
关键词:朔州市消防支队特勤

■郭琦镖

二十岁的青春是什么?二十岁的青春熠熠生辉,是一首铿锵有力、永不言败的战歌。

二十岁的青春有什么?二十岁的青春神采飞扬,有一种生机盎然、气贯长虹的力量。

在我们的眼里,二十岁的弱冠年华,正是对未来充满着憧憬的阶段,正是美好人生的开始。6月19日,一个平凡到不能再平凡的星期三,在朔州市经济开发区小南国饭店因天然气爆炸引发的一场事故中,前往救援的朔州市消防支队特勤中队三班副班长杜晓烨壮烈牺牲,生命永远定格在20岁。

有人说,青春是不灭的火焰。当接到指令出发的朔州市消防支队特勤中队官兵赶赴现场救援时,为进一步侦察火情,查找着火点有效实施灭火,三班副班长杜晓烨主动请战,与作战指挥员王跃和战友邱宝光、张尧、张全义组成攻坚小组准备突入火场展开侦察。谁也没有想到的是,几分钟后的突然爆炸,使得身处火场前沿的攻坚小组受到气浪和玻璃碎片的双重冲击,其中的好战士杜晓烨,则永远闭上了双眼,也让时间凝固在2013年6月19日晚9点38分。杜晓烨的离去,让朝夕相处的战友,悲痛难过;让憧憬着未来的父母,肝肠寸断。但他用烈火般的青春诠释了忠诚和荣光,以无悔的选择为自己年轻的生命画上了一个璀璨而悲壮的句号。

“90后”新兵的大担当

“大家往后退,快往后退!”这是冲在最前方的杜晓烨留给这个世界的最后一句话。

1993年11月出生于晋中市太谷县的杜晓烨,是一个标准的“90后”,这个从小没吃过什么苦的大男孩,和同龄人一样,热爱生活,爱笑爱闹,也有着自己的梦想,希望能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人生。2011年12月,刚从太谷职业中学毕业的杜晓烨应征入伍,服役于朔州市公安消防支队特勤中队,成为一名光荣的消防战士,在他最风华正茂的年纪,将这一抹神圣的橄榄绿和保国卫民的庄严使命融为一体。

和大多数人一样,杜晓烨也很平凡,国字脸,中等个子,“其实刚入伍时,小杜的身高、体质并不占优势,在新兵连组织的体能技能综合素质摸底时,他还排倒数呢!”朔州市消防支队参谋长王永祥回忆道。

军营是个大熔炉,锤炼着一批又一批的“钢铁”,杜晓烨也不例外。当消防兵必须有很好的体力,新兵训练一开始,面对高高的训练塔和窄窄的独木桥,高强度的训练让这个妈妈眼中的“亲疙瘩”有些吃紧,但他不服输,天天苦练。宝剑锋从磨砺出,在一年多的军旅生涯中,他的身体、思想和意志得到了锻炼和磨砺,终于成长了起来。从学校里的懵懂少年,到军营中的铮铮硬汉,他用汗水和血水,浇灌着自己。今年年初,当兵只有一年多的杜晓烨因综合素质过硬、组织指挥能力突出被特勤中队选任为战斗三班副班长,并在支队开展的比武竞赛中多次获奖。

“队衰吾耻,队兴我荣”。这是杜晓烨在三班学习室的荣誉栏上写下的格言,他以此资激励自己和班里的战友。他就像兄长一样爱护着、关心着班里的每一名战友,班里的新战士在训练上跟不上,他就不厌其烦地给他们做示范。他还经常跟战士谈心,以缓解他们对家乡的思念之情,他所在的三班在中队各项建设评比中一直名列前茅。

有人问,当个大头兵,时刻生活在战备状态中,累不累?每次奔赴那熊熊燃烧、充满危险的火场,怕不怕?杜晓烨觉得,选择了消防这个职业,就注定要面对浓烟烈焰,面对危险环境,就注定要在汗与水中成长,在血与火中锻炼,就要担负起身上的责任。这个大男孩迅速长大了,有了大担当,遗憾的是,这个年轻的生命走得那么匆忙。

独生子的烈火青春

当有人还在怀疑这一代年轻人的生活,他却耗尽自己年轻的生命,展示了青年一代的担当、追求。杜晓烨是独生子,曾几何时,也是父母捧在手里的宝宝,承载着家里太多太多的希望,他的离去,对逐渐老去的父母来说无疑是巨大的打击。

6月23日16时,杜晓烨父母走进了特勤中队营区,28名战士红着双眼站在烈日下,夹道迎接他们。“我们就是想给杜晓烨的父母敬个军礼!”战士们哽咽道。

“孩子喜欢干净,我得把他的床铺收拾整齐了。”在收拾杜晓烨的遗物时,跪在床边的母亲不停地抚平冰冷的床铺。在看到杜晓烨生前反复谈论的消防灭火和排烟机器人时,他的父亲摸着这个“钢铁人”,喃喃自语:“现在我看清楚了,也就不遗憾了。”俯下身闻闻儿子留在军服上的味道,靠上前摸摸儿子留在床铺上的血汗,他的父母声音沙哑,却字字千钧:“感谢部队培养!”

杜晓烨的班长王彦强在爆炸现场是第二批增援上去的战士,眼看杜晓烨父母老泪纵横,神情憔悴,“兄弟,我知道你一定能听得见,你的父母我们会帮你照顾好。”王彦强说得铿锵有力。

“虽然事情已经过去好几天,但我们觉得,他好像没有离开过我们。”战士小孙有些恍惚,“杜班长平时比较随和,对人对事都比较诚恳,在工作当中很关心我们,是一个比较好、比较热爱群体,非常能干的人。”

不同的灾难,潜伏着不同的险情,面对灾难和险情,容不得半点彷徨和杂念。去年7月10日,朔州市朔城区西辛庄村一村民自建楼房在施工过程中发生坍塌事故,有12名民工当场被埋压,整幢楼房有一多半成为废墟,而另一半还在半空中摇摇欲坠。接警后,杜晓烨与战友在中队指挥员的带领下迅速赶赴现场展开抢险救援工作,并率先进入废墟内搜救被困人员,在第一时间内抢救出3名伤员,随后,冒着危楼随时可能倒塌的危险,再次和三班战友一起挺进纵深地带搜救被困人员。为了避免因使用机械破拆工具损坏建筑物构件引发危楼倒塌,他带头徒手进行挖掘,手指甲被挖掉了,腿被钢筋扎破了,鲜血直流,但杜晓烨一心想的就是尽快救出被埋压的民工兄弟。随着“砰”的一声巨响,头顶上一大块水泥石块砸在离杜晓烨不足半米的地方,但杜晓烨依然镇定自若,只是抬头察看了一下险情,确认暂时没有大的危险发生后,加快了徒手挖掘的进度,争分夺秒地进行艰难的搜寻。在战友们的配合下,杜晓烨经过连续6个多小时的战斗,先后从废墟中成功地救出6名民工,为成功地处置此次坍塌救援事故做出了重大贡献。

入伍短短一年多时间,杜晓烨爱岗敬业,恪尽职守,共参加灭火救援战斗百余次,始终冲锋在第一线,为保卫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做出了突出贡献,两次受到上级嘉奖,两次被评为优秀士兵,直到生命的最后,他依然是在冲锋的路上,用生命完成了最后一次搜救,用烈火燃尽了自己20岁的青春。

不朽英灵的涅木

英雄虽逝,浩气长存。6月25日,朔州市塞北烈士陵园,一场庄严肃穆的追悼会在这里举行,2000多名军民为这位年仅20岁的烈士送行。巍峨的塞北英雄纪念碑之下,遗像上的杜晓烨庄重平静。

告别厅里,杜晓烨身上覆盖着鲜红的中国共产党党旗,静静地安睡在鲜花丛中,身着礼服的消防战士肃立在遗体两旁,护卫着战友的英灵。那被放大的寸照环绕白花黑幛之间,看着他那阳光帅气的面容和有神的眼睛,所有人都泣不成声,任凭泪水夺眶而出,恣意奔涌,簌簌打湿衣襟。

尽管烈士陵园比较偏远,还是有许多群众自发来到追悼会现场,“救火那天我在现场,看到不少消防官兵脸上、身上都是血,可他们还在到处救人,真是一群可敬的人。牺牲的这个孩子太可惜了。”一位胸前佩戴白花的大妈叹息道。

追悼会上,省公安厅政治部现役办副主任阴振国宣读了公安部政治部下发的《关于批准杜晓烨同志为烈士并颁发献身国防金质纪念章的批复》,省消防总队政委孟应新宣读了《关于为杜晓烨同志追记一等功的决定》,省公安厅常务副厅长成振林宣读了《关于追认杜晓烨同志为共产党员的决定》,朔州市市委常委、政法委书记李锦宣读了共青团山西省委《关于追授杜晓烨烈士“五四青年奖章”和〈关于向杜晓烨同志学习的决定〉的通知》。

当送别的车队驶出塞北烈士陵园时,依然有很多市民默默地随行,送别这位舍生忘死的英雄。途经朔州消防支队城区二中队、战勤保障大队和特勤中队门口时,几十辆消防车齐鸣哀笛,全体战友含泪敬礼,目送战友离去。沿路更是站满了自发前来为烈士送行的市民,他们手握菊花,拉着横幅,默默地为这位年轻的英雄送行。杜晓烨的父母捧着他的骨灰离去,他将在省城太原双塔烈士陵园安息。

生如夏花般灿烂,逝如秋叶般静美。这个用短暂的生命散发最璀璨光芒的年轻人啊,你无愧于身上那神圣的橄榄绿,你无愧于国旗下那庄严的誓言。

20岁的青春,20岁的英雄,杜晓烨,一路走好!

猜你喜欢
朔州市消防支队特勤
龙 (书法)
中国火炬(2024年3期)2024-03-18 05:01:36
创意拼图贺新春
朔州市楹联学会、朔州市诗词学会成立
对联(2020年10期)2020-11-18 00:35:46
朔州市山阴县:“四种模式”巩固脱贫成果
今日农业(2019年11期)2019-08-15 00:56:32
对党忠诚 纪律严明 赴汤蹈火 竭诚为民——益阳市消防支队侧记
朔州市朔城区:强化组织 不断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
支部建设(2019年36期)2019-02-20 13:21:26
书法作品
潍坊市公安局消防支队奎文区大队 多项举措深入推进冬春火灾防控工作
山东青年(2016年2期)2016-02-28 14:25:31
特勤疗养人员体检路径的构建与实施
西南军医(2016年5期)2016-01-23 02:20:38
不同海拔高原特勤疗养员综合体能提高的研究
西南军医(2015年5期)2015-01-23 01:24: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