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晓军:漫画界的“心灵捕手”

2013-11-04 02:19甄丽娜
城色in生活 2013年7期
关键词:漫画家鸟巢漫画

甄丽娜

有这样一幅漫画,森林中紧密相挨的树木,繁茂的叶子满枝桠,一个橘黄色的鸟巢孤零零地呆在其中一棵树上,隐在叶子下,而巢中那只孵蛋的鸟居然是纸折的,单薄的羽翼几乎覆不住身下一颗颗白色的小蛋,它们彼此依偎着,瑟缩着。

初看时,只觉得画面细腻唯美,笔触工细,再细品忧伤的意味便流露出来,家园的无奈,环境的脆弱呼之欲出,直击心灵,发人深省。这幅漫画名为《鸟巢》,作者是山东省漫画家协会副秘书长宋晓军。类似《鸟巢》这种引人共鸣,触及心灵的漫画他还画过许多,称其为漫画界的“心灵捕手”并不为过。

倾心于他画作的独具匠心,构思视角的创新和独特,终于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见到了宋晓军的庐山真面目并采访了他,听他诉说着他与漫画的不解之缘,跟着他一起进入到了那个诙谐幽默的漫画世界。

独具漫眼与漫画的不解情缘

与漫画的偶然相遇,让宋晓军从此有了割舍不下的情缘。毕业于山东工艺美术学院的宋晓军上学的时候主修装饰画,学习了绘画的构图、技巧等基本功,虽然对漫画的敏感度较高,但却一直没有漫画作品出炉,直到上世纪90年代末期,他看到日本读卖漫画展的征稿启事,终于触发了心中的漫画情缘,于是人生的第一幅漫画作品便横空出世了。

作品的内容是在一所监狱里,高墙内的犯人正在排队上厕所,而高墙外规则的制定者狱警却随地方便。自由与不自由的对比,守规则与不守规则的反差,使得整幅漫画颇具幽默效果,讽刺意味浓厚。人生第一幅漫画仿佛预示了他未来的漫画风格,针砭时弊,突出矛盾,关注社会民生,用幽默的视角透视各种社会现象。虽然作品没有获奖,但是宋晓军对漫画的喜爱从此一发不可收拾。

之后,宋晓军屡有佳作问世,讽刺人们生存状态的漫画《跑步机》;展示生态环境脆弱的《鸟巢》;反映社会盗版和假货现象的《西天归来“经”满街》;表现粮食问题和土地问题的《食》等等,这些漫画作品以“异想天开”的构思和“独具漫眼”的观察将各种社会现象表达得入木三分,荣获国内国际许多奖项,得到众人的认可和喜爱。

宋晓军说,刚开始画漫画几年后,他曾经放慢脚步为自己充电。“我需要停下来思考思考如何构思和创作漫画,自己总结漫画的表现形式和思维方式。”看看宋晓军书橱里的书籍,书案上的笔墨纸砚,速写本里一张张的临摹勾勒,洋洋洒洒的文字记录,还有那成堆的画作草稿,就知晓他为了在漫画上有所建树如何惨淡经营,他吸取着前辈的经验,总结着新鲜的想法,力求将每一幅主题鲜明的漫画用最恰当的表现形式展现出来,创作出能够打动人心、引起共鸣的优秀作品。

匠心独运 直击社会的穴位

漫画是一味心灵鸡汤,滴落在宋晓军的心上会产生奇妙的化学反应。他总是深入透彻地观察、思考这个世界,将生活中习以为常和司空见惯的事物表象中隐含的荒诞和幽默元素抽离出来,后将社会现实用夸张、幽默的画面语言表现出来,让读者在哈哈一笑的同时又仔细品味咀嚼,进而发现社会的荒诞,引发心灵的震颤。

“漫画体现社会的良心。”宋晓军说,他的作品总是能够直击社会的穴位,号社会的脉搏,看出社会的“问题”所在,进而开出一剂“良药”——漫画,用漫画的语言引人深思,批判丑恶,呼吁美好。获第七届“子恺杯”中国漫画大展“金猴奖”(中国漫画最高奖)的《西天归来“经”满街》便是一个鲜明的例子。作品立意于反映当今社会充斥着的以假乱真现象,以师徒四人取经归来发现长安城内遍街盗版为主题画面,借古讽今,抨击当今社会不尊重知识产权的盗版行为,呼吁大家追求真实和诚信。

“一千个人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每个人品尝漫画这味心灵鸡汤总会尝出不—样的滋味。有的读者理解漫画蕴藏的涵义甚至和宋晓军的创作初衷并不相符,“他们的观点甚至丰富了我的创作内涵。”像是漫画作品《食》,在画中,有的人看见农民的辛劳和汗水;有的人看见人口增长的压力;有的人看见土地缺少和人民需求之间的矛盾;甚至有人觉得它很符合“光盘行动”这个话题。可见每个人都能从漫画中发现新的感悟,或者在心目中为这幅漫画赋予一个新的形象。

宋晓军说,他喜欢向漫画前辈请教,和朋友或者读者交流漫画的创作,因为每个人的经历不同,感悟也不同,他可以从中源源不断地获取灵感和思路。他将获取的灵感构成漫画的灵魂,通过不断修改漫画的表达形式升华主题,比如《食》,最初的灵感只是源于一次坐车过程中看见农民在麦收,与许多人交流修改意见后,于是盘中的一个人变成两个人,盘子周围多了一圈勺子和筷子,整个画面构图更加完整、圆满,内容更加丰富、充实,视觉冲击力也更强。

在进行独幅漫画创作的同时,宋晓军还画了很多水墨漫画肖像作品,有鲁迅、胡适、钱钟书等近代文豪,有梵高、毕加索、达利等西方现代派绘画大师,有他所尊崇的华君武、方成等漫画大师,最后我们还看到了他画的崔健。他笔下的这些肖像作品,形神兼备,尤其是人物的精神气度扑面而来,直抵人心。特别是鲁迅先生一幅,宣纸上跃动的寥寥数笔,将鲁迅先生横扫千军的精神气质和纪念碑式的拔然形象充分展现出来。当谈及为什么对鲁迅如此情有独钟时,宋晓军说,因为鲁迅先生的杂文是写出来的经典漫画,他其实也是漫画的精神领袖。

荣誉加身 笑对创作的艰辛

投身漫画创作二十余载,宋晓军获得的荣誉和奖项可以说数不胜数。《西天归来“经”满街》获中国漫画“金猴奖”,《食》获第二十一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鸟巢》、《土地爷乔迁》分别获得第六届、第九届“子恺杯”全国漫画大展优秀奖,《跑步机》人选土耳其第23届“廿丁道昂”国际漫画展等,这些荣誉加身看似风光,实则背后隐藏着的是创作的艰辛。

创作漫画的过程并不总是欢乐和笑声,也伴随着苦恼和束手无策。创作过程中遇到瓶颈时有发生,对宋晓军来说,解决办法有两个,—是静下心来冥思苦想,或信手涂鸦,或在自己的速写本上画各种草图,说不定会灵光乍现,毕竟漫画家要经常“异想”才能“天开”;若是长时间的冥思没有效果,他会放下手头的工作,融入生活,和身边的朋友闲聊,思想的汇聚也能打开新的思路,从身边的故事和人中他会找到久失的灵感。

每一次一个新的作品的诞生都仿佛孕育了一个新的生命,虽然有艰辛,有困难,但随之而来的也有满满的成就感和喜悦感。宋晓军说,他画《西天归来“经”满街》,从开始构思到最后成稿用了半年时间。成稿中的十多个人物形象,鲜活逼真,惟妙惟肖,殊不知每一个人物形象从刚开始的呆板到后来的逐渐生动,都需要经过反复斟酌和推敲,这期间,宋晓军一遍遍修改和完善,画了无数草图,堆加起来几乎有七八斤重。“每当我画完一幅自己比较满意的作品,定会有酣畅淋漓的喜悦感,但是这种感觉并不会持续太久,我就又投入到了下一次的思考和创作过程中,漫画创作就是这样一个不断充实、不断锤炼的过程,我始终乐在其中。”

到目前为止,宋晓军完成了100多张漫画,数量不算多,却保证质量。平时他喜欢在随写本上用简单的文字或者几笔勾勒的简笔画记录灵感,他向我展示了厚厚的几摞,翻开一看,到处是富有哲理的文字和随笔画,一个漫画家的智慧与思想都跃然纸上。我想这就是宋晓军屡出新作,又屡屡突破自我,让人眼前一亮的原因吧。

作为山东省漫画家协会副秘书长,对于漫画在山东未来的发展前景,宋晓军也有自己的见解和看法。“漫画新作肯定会越来越多,漫画人才肯定会层出不穷,漫画的前景肯定会越来越广阔。”自2005年成立山东省漫画家协会后,每年都会在山东各地举办漫画展,漫画开始走进更多人的视野,得到更多人的喜爱。在漫画创作这条道路上,宋晓军会坚持前行,笔耕不辍,带动更多新生创作力量,用漫画作品丰富自己内心的修养,捕捉他人心灵的悸动。

猜你喜欢
漫画家鸟巢漫画
鸟巢
鸟巢大作战
呆呆和朵朵(24)
呆呆和朵朵(23)
知识漫画
漫画4幅
漫画与幽默
打联赛 去鸟巢 看中网
找戒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