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冀彬 李华
支票影像交换系统是人民银行在立足国情、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建立的新型票据异地交换系统。其运行原理是运用影像技术将实物支票转换为支票影像信息,通过计算机及网络将支票影像信息传递至出票人开户银行提示付款以完成资金汇划。作为中国人民银行继大、小额支付系统之后建设的又一重要金融基础设施,支票影像交换系统的成功上线运行,标志着原本用于同城结算的支票可以在全国范围内流通使用,并可流通转让,“一票走天下”成为现实。
一、支票影像交换系统运行现状
(一)资金流量逐年增加
经过几年的发展,支票影像交换系统的功能不断完善,支票影像业务量逐年增加,已经成为现代化支付结算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德州市为例,据统计,全市11家支付结算重点联系企业每季度都会使用支票进行资金汇划,支票已成为其最重要的票据结算工具。同时,支票影像交换系统业务笔数呈逐年增长态势,由最初的4500余笔/年增长到10000余笔/年,增长率超过122%;资金流量也不断扩大,由不到2亿元/年增至5亿元/年,增幅达150%。
(二)使用率仍然偏低
虽然支票影像交换系统发展较快,但与银行卡、汇票、网上支付等支付方式相比,支票影像业务市场规模仍然偏小,资金量较低。在大小额支付系统资金流量中,支票影像业务资金占比不到1%,波动性也较大。通过实地调研也发现,支票影像交换系统使用率偏低,有的县(市)支行票交所年处理业务仅二三十笔,且多为提入业务。
(三)非正常付款支票比率偏高
通过支票影像交换系统处理的业务中,正常付款的支票笔数和金额占比都较低,严重影响了系统运行效率。通过调查发现,在全部支票影像业务笔数中,已退票、待回执、逾期付款、逾期退票、逾期未回执等非正常付款支票占比较高,仅逾期未回执一项就超过正常付款的支票笔数。与此同时,非正常付款支票金额也较高,除2009年度占比较低外,其他年度都接近甚至超过了60%。
二、支票影像业务发展滞后原因探析
(一)银行机构业务推广积极性不高
一是支票影像交换系统需要一定的硬件设备投入。调查发现,不少金融机构基层网点相关设备至今没有到位或达不到要求。二是支票影像业务数量不大、金额有限,经办效益比较低。调查表明,支票影像业务单笔金额最高未超过20万元,最低只有几百元,限制了业务盈利空间。三是比较收益低,银行缺乏办理积极性。目前,银行对支票影像交换业务的通常收费标准是每笔手续费1元,工本费0.2元,合计每笔1.2元,工行、建行目前甚至是免费办理,而支票影像交换系统所需的设备、网络和人工的投入与电子汇兑、银行卡等结算工具几乎是相同的。各银行机构电子汇兑、银行卡在异地资金结算时的收费标准不同,以建行为例,个人汇通业务手续费为汇划金额的1%,每一笔最低2元,最高50元;异地通兑业务(包括异地系统内取款)手续费为单笔金额的1%,每一笔最低2元,最高100元,其收益都远远高于支票影像交换业务。
(二)支票影像交换系统资金在途时间长,资金汇划优势不明显
结算是银行的传统业务,当前,各银行机构用于异地结算的产品数量多、功能全、速度快、安全性高,尤其是在大、小额支付系统开通后,异地资金汇划基本上实现了实时到账。而支票影像业务用于异地结算时,则需受理行将支票影像信息传输到出票人开户行,收到开户行的确认信息后,再通过小额支付系统进行资金汇划。结算周期较长,平均每笔2.5天,最长3天,最短1.5天。随着新型非现金支付工具的推广,银行卡、网上银行、转账电话等支付方式的便捷性、及时性、资金到账的迅速性等优势远远超过异地转账支票。
(三)票据要式性较强,不合规操作导致退票率较高
票据要式性强,书写、签章、背书转让等任何环节、任何细节出现问题,都有可能引起退票,如部分提出行在加盖票据交换章时,印章图像与付款账号、户名、支付密码等关键要素重叠,导致录入电子清算信息时出现差错;业务录入时出现付款人名称采用不规范简称、提入行行号填写错误、付款人账号输0或多漏字等错误操作,造成影像信息与电子清算信息不符。
(四)社会信用环境缺失,制约非现金业务发展
支票影像业务是由出票人签发并要出票人确认的业务,因而对出票人的信用要求较高。调查显示,在买方市场条件下,被迫接受这种结算方式的收款人多为个体工商户或小型企业,在市场交易中处于弱势地位。而有些付款人可能是出于敷衍收款人的考虑,要求收款人接收支票影像交换结算方式。这种可能性,从退票原因上也得到了印证。据调查,因“出票人账号、户名不符”、“出票人签章与银行预留签章不符”、“约定使用支付密码的,支付密码未填写”等原因导致的退票占到退票总量的4成多。由于没有完善的失信惩戒制度支撑,对失信行为惩戒不力,影响了企业使用非现金支付工具的积极性。在一些地方,能够使用票据的,却由于社会诚信环境较差,而使用现金或其他结算方式代替。
三、支票影像业务发展路径探析
(一)加强软、硬件建设,加大系统推广力度
人民银行应督促各银行机构对支票影像交换系统的进一步推广应用工作进行统一部署,做好设备配置、制度准备和人员培训等工作,对各行软硬件配备及业务开展情况纳入人民银行对商业银行的综合管理评价中,并采取相应的制约措施。针对目前业务量不大的现实,商业银行可以选择一家或几家网点集中办理业务。在所选网点统一配备人民银行总、分行配发的影像系统设备,统一明确扫描仪分辨率和色彩模式,按照制度要求调整好影像扫描参数,提高影像采集质量,并落实人员和技术力量,确保准确无误办理相关业务。
(二)重新修订和完善收费标准,适当提高支票异地结算收费标准
从补偿营业成本出发,人民银行可以考虑制定统一的业务收费标准,可依据电子汇划业务制定与之相比偏低的收费政策,充分考虑银行与客户的双方利益,既调动商业银行的积极性,也维护了客户的权益。银行机构可以考虑对异地结算的支票业务采取与银行卡或电子汇兑相同的收费标准,系统参与者和客户可根据需要选择对自己有利的结算方式。
(三)完善交换系统,降低退票比率
一是增设自动校验功能。从调查的情况来看,“电子清算信息与支票影像不相符”的退票原因占有较大比例,一方面不排除提出行的操作差错,另一方面也不排除提入行选择错误,如果在前置机上传处理时,系统自动校验电子清算信息与支票影像的一致性,则可以从源头杜绝此类现象的产生。二是修改退票原因的选项。一方面增加可能的退票原因选项,另一方面增加一个“其他”选项,并留有提入行作进一步明细说明的空间,从而保证退票原因的规范性、准确性。三是银行机构要熟练掌握影像支票的风险点,加强预留印鉴的管理和支付密码核验器的使用。在给客户发放支票时,规范客户印鉴的使用,做到出票人印鉴清晰、位置正确,同时加大客户使用支付密码器的数量,这样既可以减少提入行风险,降低退票率,也可保证客户资金免受损失。
(四)切实整治社会信用环境,加大对违规参与者和签发单位的惩戒力度
一是将诚信体系建设与金融服务、县域金融相结合,建立信用村、信用户,从培育诚信文化入手,通过培育社会诚信道德文化,让诚信光荣、失信可耻的观念深入人心。二是不断完善已投入全面运行的身份证联网核查系统和个人信用信息查询系统,不仅实行账户实名制,还要将包括支票违规信息在内的支付信用信息统一纳入社会信用体系。三是对存在签发空头支票等不良信用记录的单位和个人,大幅度降低其信用等级,严格规范企业在失信中负有个人责任的规定,同时,将支票失信行为作为基本信用行为之一加以规范,加大对失信行为的处罚力度,从而改善社会信用环境,建设健康有序的支票受理环境。
(五)加强监督检查力度,保障支票影像业务健康发展
加强基层人行对支票影像业务的检查力度,赋予其检查权,必要时可以下放处罚权。要求商业银行分支网点根据需要定期或不定期将影像业务发生的笔数、金额以及退票的笔数、金额、退票原因,连同查询查复等情况进行登记、统计,上报当地人民银行有关管理部门,以便其掌握分析支票影像交换系统运行情况,更好地组织开展支票影像业务。由人民银行当地分支行建立对支票影像业务的考核通报制度,量化考核细则,定期公布辖内各银行机构支票业务及退票情况,评选出优劣等级,明确奖惩,提升地区整体业务水平。
(责任编辑 耿 欣;校对 YT,X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