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用的CO2溶解气驱岩心洗油方法

2013-11-01 01:28韩学辉王洪亮王雪亮张娟娟
石油实验地质 2013年1期
关键词:洗油气驱岩心

韩学辉,杨 龙,王洪亮,王雪亮,房 涛,张娟娟

(1.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科学与技术学院,山东青岛 266580;2.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新疆油田公司实验检测研究院,新疆克拉玛依 834000;3.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西部钻探工程有限公司测井公司,新疆克拉玛依 834000)

岩心洗油是岩心实验的主要制备技术之一。依据洗油原理,可将洗油方法分为溶剂抽提法、热解除油法、驱替洗油方法三大类[1]。溶剂抽提法是一种常用方法,通过洗油溶剂淋滤、浸泡方式洗油,但该方法存在洗油时间长(通常在2~3周或更长)、洗油效率低和对低孔低渗岩心洗油效果差的缺点[2-5]。热解除油法是通过高温热解方式洗油,速度快(2~3 h),但存在粘土成分变性、原油结焦等缺点[6-7],在生产上应用较少。驱替洗油方法是将洗油溶剂在高压下驱替进入岩心孔隙后洗油,主要有直接将洗油溶剂注入岩心的加压溶剂洗油法[8-9]、Stewart[10]提出的 CO2溶解气驱洗油方法以及Conley等[11]提出的离心清洗法等。驱替洗油法洗油方式直接,洗油效率较溶剂抽提法高,是未来岩心洗油方法发展的主要方向。

本文在Stewart设计的CO2溶解气驱方法的基础上,增加了洗油室抽真空、CO2预清洗、溶剂回收3个操作步骤,自行研制了DGO-1型CO2溶解气驱洗油装置,重新设计了洗油流程。通过实验观测循环次数对不同孔隙度、渗透率岩心的荧光级别的影响,考察了新方法的洗油效果,为今后推广应用CO2溶解气驱洗油提供了实验研究基础。

1 方法原理

该方法的洗油原理是CO2溶解气驱。即:利用CO2气体易溶于洗油溶剂、可降低油水界面张力和原油粘度的特点,用溶有CO2气体的有机溶剂(溶剂汽油、酒精—苯等)作为洗油溶剂,通过反复向岩心加压注入洗油溶剂、再卸压排出,将原油携带出岩心完成洗油。图1给出了Stewart设计的CO2溶解气驱洗油流程图。尽管Stewart说明了该方法的优点,但是该流程存在以下弊端:(1)对于孔隙度、渗透率差或者原油粘度大的岩心,溶解了CO2的洗油溶剂难以进入待洗油岩心,洗油效率受到限制;(2)未对洗油溶剂的排放做有效控制,存在环境污染以及中毒和火灾等操作安全问题。因此,有必要对该方法做一些改进,以更好地提高洗油效率。

我们在Stewart设计的CO2溶解气驱洗油方法的基础上,增加了3个操作步骤:(1)洗油室抽真空。即:建立洗油室的负压,为CO2气体、溶解了CO2的洗油溶剂进入岩心创造良好条件;(2)CO2预清洗。即:允许CO2单独进入岩心,卸压膨胀后带出原油,为后续CO2溶解气驱创造有利条件;(3)溶剂回收。即:通过溶剂回收实现溶剂的循环利用,经济环保。图2给出了新方法的流程图。该流程可通过控制卸压速率来减少对疏松岩心的破坏,较加压溶剂洗油法和离心清洗法的适用范围更广。

图1 Stewart设计CO2溶解气驱方法洗油流程Fig.1 Flow diagram of CO2dissolved gas drive(Stewart)

图2 CO2溶解气驱新方法洗油流程Fig.2 Flow diagram of CO2dissolved gas drive(new method)

2 洗油装置

基于改进的CO2溶解气驱洗油方法,我们开发了DGO-1型 CO2溶解气驱洗油装置(图3)。该实验仪器主要由CO2气瓶、溶剂罐、真空泵、岩心室(附带电加热装置)、增压泵、溶剂回收机等6部分组成。其中:CO2气瓶是气源,溶剂罐用于储存洗油溶剂,真空泵用于岩心室的抽真空,电加热套可选择性地用于稠油油藏岩心的加热降粘,增压泵用于将CO2溶于洗油溶剂和将洗油溶剂加压后送入岩心室,溶剂回收机用于洗油溶剂的回收。

3 洗油效果分析

为了检验新方法的洗油效果,选取了孔隙度、渗透率具有一定分布的 6 组(9#,12#,14#,D#,H#,K#)平行人工岩心[12-13](表1),实验观测了荧光级别、孔隙度、渗透率随循环次数的变化,分析了新方法的洗油效果。

3.1 实验步骤

(1)用矿化度为10 000 mg/L的NaCl溶液抽真空加压饱和岩心,用密度为0.89 g/cm3、粘度为6.28 mPa·s的模拟油(3份东辛油田辛176井原油+2份煤油)驱替岩样到束缚水状态;

(2)使用QFA-C二维定量荧光分析仪,测量平行样的荧光级别[14],烘干后测量气体孔隙度、渗透率;

图3 DGO-1型CO2溶解气驱洗油装置Fig.3 Core cleaning device for CO2dissolved gas drive(DGO-1)

表1 实验岩心孔隙度、渗透率数据Table 1 Porosity and permeability of rock samples

(3)使用DGO-1型CO2溶解气驱洗油装置,选用溶剂汽油作为洗油溶剂,按图2流程对岩心进行洗油。

(4)每循环(加压—卸压)2次后测量岩心荧光级别、孔隙度、渗透率,至荧光级别小于3级后结束。

3.2 荧光级别随循环次数的变化

图4为荧光级别与CO2溶解气驱洗油循环次数的关系。可见,随着清洗循环次数的增加,岩心荧光级别逐渐降低。前4次循环荧光级别减小较快,后几次循环荧光级别减小变慢,约6~10次循环后,荧光级别降至3级以下,达到SY/T 5336-2006[15]规定的岩心洗油标准。岩心的渗透率越高,达到荧光3级以下所需的循环次数就越少。例如:K#岩心,循环清洗6次以后,荧光级别为2.78;D#岩心,循环清洗10次后,荧光级别才降至2.95。分析认为:渗透率低的岩心,孔喉尺寸较小,洗油溶剂进入岩心、洗油溶剂和原油流出岩心的孔隙比较困难,洗油需要的循环次数多[16]。实验中,也发现渗透率低的岩心卸压时间要多于高渗透率岩心的事实。例如:D#岩心卸压至大气压花费的时间可以达到0.5 h以上。

图4 荧光级别随循环次数的变化Fig.4 Cross plot between fluorescence levels and cycle index

3.3 孔隙度、渗透率随循环次数的变化

图5 孔隙度随循环次数的变化Fig.5 Cross plot between porosity and cycle index

图6 渗透率随循环次数的变化Fig.6 Cross plot between permeability and cycle index

图5、图6为孔隙度、渗透率随循环次数的变化。可见,随着清洗循环次数的增加,孔隙度、渗透率逐渐增大,在4~6次循环后逐渐增至稳定值。对于渗透率大于 50×10-3μm2的 9#、14#、K#岩心,孔隙度、渗透率增大较快,经6次循环后,曲线变化基本趋于平缓,相对变化率不大。对于渗透率小于50×10-3μm2的 12#、D#、H#岩心,孔隙体积增长相对较慢,6~8次循环后趋于稳定。实验中,没有发现孔隙度、渗透率变小的情况,说明洗油过程中没有出现因为有机物难于运移而致喉道堵塞的情况。

4 结论与建议

1)新开发的CO2溶解气驱洗油方法属于驱替洗油方法,洗油原理清楚,装置简单,易于操作,洗油效率高,且清洁环保,建议作为一种实用方法在岩石物理实验室推广使用。

2)D#、H#、12#岩心为低孔低渗岩心,8 ~10 次循环就可以达到荧光3级以下,显示了新方法的良好洗油效果,建议将新方法用于低孔低渗、致密岩心的洗油,以解决溶剂抽提法洗油效率不高的问题。

3)该方法洗油时间短(2~3 d),可缩短探井等取心井的孔隙度、渗透率、岩电参数等的测试周期,建议推广使用,有助于及早认识储层性质、建立储层参数的测井解释模型以提高测井快速解释的精度,更好地发现隐蔽的油层[17]。

4)建议对胶结疏松的岩心缓慢卸压以免造成对岩心的伤害[18-19]。受实验条件限制,未考察该方法使用的CO2与原油发生的一些物理、化学的变化,建议国内外同行开展相关研究,以进一步评价该方法的适用性。

[1]沈平平,秦积舜.油层物理实验技术[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5.

[2]林光荣,邵创国,王小林.洗油时间对低渗特低渗储层孔渗的影响[J].特种油气藏,2005,12(3):86-90.

[3]朱建,李兴,刘桂阳,等.岩心洗油装置安全节能措施改造[J].石油仪器,2008,22(2):95-96.

[4]刘宗恩,王建军,王忠平.洗油仪中虹吸管的设计[J].石油仪器,2007,21(1):14-15.

[5]顾贵成,郭冬梅,马玉东.GGA-1P型洗油仪的研制[J].石油仪器,2000,14(6):29-31.

[6]王明献.热解样品分析中的重量变化及其影响[J].断块油气田,1995,2(3):29-33.

[7]赵伦,吴新松.砂岩储集层孔隙度评价的热解失重方法[J].中国石油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7,31(5):18-29,27.

[8]李凯,赵建文,庄丽.盐间非砂岩岩心的钻取、封装及洗油技术:以潜16C、王云11两口井的岩心制备为例[J].江汉石油科技,2007,17(4):4-6.

[9]陈隅,黄庭芳,刘恩儒.岩石物理学[M].合肥: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出版社,2009.

[10]Stewart C R.Cleaning porous media,U.S.patent number 2[P].November 1952.617-619.

[11]Conley F R,Burrows D B.A centrifuge core cleaner[J].Journal of Petroleum Technology,1956(10):61-62.

[12]于宝,宋延杰,韩有信,等.混合泥质砂岩人造岩样的实验测量[J].大庆石油学院学报,2006,30(4):91-94.

[13]尹遵素,译.人造砂岩的制备(一种环氧树脂方法)及其物理性质[J].江汉石油译丛,1990,18(1):15-18.

[14]秦佳盛,张春林,张公社.定量荧光录井技术在勘探开发中的应用[J].江汉石油学院学报,2004,6(26):37-39.

[15]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SY/T5336-2006.岩心分析方法[S].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2006.

[16]Basan P,Hook J R.岩心孔隙度、饱和度、渗透率的测定:困难估计[G]//宋庆原,译.岩心译文集.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8:37-45.

[17]何更生.油层物理[M].北京:石油工业出版社,1994.

[18]杨贤友,熊春明,李淑白,等.气层敏感性损害实验评价新方法研究[J].天然气工业,2005,25(3):135-137.

[19]薛芸,袁萍,刘爱武,等.江苏盐城地区气层损害及保护技术研究[J].天然气工业,2002,22(1):14-17.?

猜你喜欢
洗油气驱岩心
粗苯循环洗油系统含水量大原因及改进措施
粗苯生产中循环洗油质量变差的现象分析
低渗透油藏提高采收率技术现状与挑战
裂缝性潜山气驱试验与研究
焦化厂洗苯洗油质量恶化的原因浅析
注气驱油藏新型气驱特征曲线推导及应用
一种页岩岩心资料的保存方法
Acellular allogeneic nerve grafting combined with bone marrow mesenchymal stem cell transplantation for the repair of long-segment sciatic nerve defects: biomechanics and validation of mathematical models
美国CO2驱油技术应用及启示
长岩心注CO2气水交替驱试验模拟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