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行台湾

2013-10-29 02:24高子涵
体育博览 2013年9期
关键词:部落民族

高子涵

对于许多人来说,旅行最快乐的一件事,莫过于深入当地人的生活,用自己的几天时间,去体会当地人的一辈子,想想看真是一件神奇而美妙的事情。冠奇利用这次支教,骑行,借宿的两个月时间,深入了台湾14个先住民族中的5个。了解他们的民族文化与生活习惯,成了一个带有北京味道儿的“台湾人”,同时也给自己的台湾环岛之旅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上期回顾:上期我们以借宿台湾为主题,将冠奇在台湾的借宿趣事一一呈现,像在祧园因洪水被困15天;在长乐突遇地震被埋在杂货之中:在旭海尽力了人生中的第一次晕厥,在台东意外借宿到了天后张惠妹的舅舅家……别人生活的剧本总是不按套路出牌,但是冠奇还真是想什么来什么。冠奇是一个土生土长的北京人,他生长在后海,见证了这里从幽静惬意到繁华奢靡的蜕变。也是这种越发浮躁的改变,让他爱上了寻找山栖谷饮的旅途。2009年,一部旅行纪录片《搭车去柏林》引爆了都市青年追逐自由,渴望探索世界的好奇心。不少男男女女纷纷拿起了背包,踏上了寻找自由的旅程。一时间“旅行”二字成为影像、音乐、图片涌入我们的生活。可再好的美食,一日三餐不换样,终有吃腻的时候。冠奇对于这种千篇一律的生活并不感冒。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每个地方都有自己独特的风土民情,无论走到哪里,唯有当地的居民才是一个地方的真正魅力所在。“千万不能换个不同的地方度同样的假日”冠奇说。

5月份,冠奇从后海出发,来到了宝岛台湾。他深入了解了台湾14个原住民族中的5个民族,在了解他们备异的民族文化与习俗之余也同他们打成一片。严格意义上来讲,冠奇这次是以义工身份进入台湾的。由于台湾对大陆开放自由行的几座城市的居民,最多仅允许在台湾逗留三十天。可这短短的一个月,对于想要体验台湾风土民情的冠奇来说是远远不够的。好在出发前,他收到了“台湾儿童福利联盟基金会”的邀请,为台湾西线的五所国小的孩子们教授音乐课。这份邀请,帮助他拿到了在台湾逗留64天的特殊待遇。喜出望外的冠奇迫不及待的从后海出发,来到了宝岛台湾,足足做了2个月带北京味儿的“台湾人”。这让急于了解台湾原住民文化的冠奇喜出望外,一场骑行台湾引发的人文事件就此展开。

第一站

布农族:赐姓“niahu”

高雄南部的桃园县属于中央山脉一带,这里的四社部落是冠奇走访的第四个地方,部落居民同属布农族,这是台湾14个原住民族之一。汉人到来前,曾是母系社会。这里只有一所国小,一个警察局,一间医院,一共2000多人。冠奇用三天时间结束授课后准备下山,当地却意外发了洪水,洪水冲断了唯一一条通往山下的国道,冠奇不得不待在这个停水停电的灾后部落。第八天,他去参加部落里的颜氏宗亲会。整个部落一共两大家族,颜氏就是其中一个。因不许外姓人参加,于是被发现真实身份后,冠奇被众人起哄着罚酒。“他们当地的小米酒是黄色的,至少有60度,几杯下去我就不行了。”冠奇说。

布农族习耕,小米为主要产物之一。宗亲会上,颜姓人都将自家极好的食物拿出来与亲戚分享,他们将山猪、山枪(羊)、飞鼠和猴子屠宰之后放在大锅里炖。每一项活动之初,所有人都站起来唱歌。歌只有一首,名为“Annanuo”,在汉人到台湾岛之前就有这首歌了。唱法叫八部和音,即多人同唱,能分出八个声部,有各种变奏,歌者用脚踝击地打出节奏。宗亲会在一块山前平地,云山雾绕的,让歌声显得格外美。这种情绪在之后再一次感染着冠奇,那是在村民家的卡拉OK房里,每一枚硬币投进歌机里都掷地有声。每个家庭都有卡拉OK,人人天生歌喉出众。布农族还有一个传统令冠奇很感兴趣,那就是射耳祭。在每年的6、7月份,一大群布农族儿童穿着他们的传统服装聚集在大围场中,他们将鹿耳放在树桩上,然后用箭射向鹿耳,这是一项非常具有难度的技术。射耳祭的主要目的就是训练孩子的射箭技术,教会他们一些打猎的技巧。当然射耳祭还有另外一个目的就是部落里的货物交换,他们将最原始、最原汁原味的东西保存和延续了下来。

每天课毕,冠奇就会同孩子们聊天,他教大家用手数数,因为台湾的手指数数法与大陆完全不同。并且回答他们各种关于大陆的问题,那些孩子对于大陆的问题真是多得排山倒海。冠奇被他们的真挚与热情所感动,他相信这种情感。族人还给赐姓“niahu”给他,认可了他这个特殊的“族人”。等下山的国道彻底疏通,已是1S天以后的事情,他要坐车离开。行李又多了,那是前一天晚上全部落为他开的欢送会上,每个人送给他的礼物。每一件都是手工制作,有挂件,有贺卡,有祝福本。冠奇很感动,在采访中他将一句祝福的话强调了三遍,那是一位老者写在送给他的贺卡里写着的——在台湾,城里人都常常忽略我们这些原住民部落,我在这个世界上活不了太久了,你可能是我见过的第一个大陆人,也是最后一个。

关于布农族

布农族的人口总数次于阿美族、泰雅族及排湾族,是第四大原住民族。多分布于埔里以南的中央山地及知本主山以北的山区,属马来语系印尼语族。布农族因过着山田烧垦的游耕农业方式,散居各处,所以没有头目制度,而是由各家族族长一起主持部落事务。他们以血缘为基础,结合具有共同祖先者而成氏族团体,并依其血缘性之浓淡、结合性之强弱,共同性之多寡,而区分为小氏族、中氏族、大氏族。

第二站

排湾族原始森林探险

排湾族的民族文化特色给冠奇留下了很深刻的印象。他支教的屏东县高士国小,就在排湾族的部落旁边。幸运的冠奇在支教的期间正好赶上了这里极具特色的“童军会”,孩子们穿上了漂亮的制服,一个个斗志昂扬。童军会的目的就是训练这些孩子如何能够在野外生存下来。在这里,学校所教授的课程是与我们完全不同的,我们重视的数学、语文对于他们来说都是辅修课程,而打猎、射箭、扎帐篷等等才是他们主要学习的课程。对于他们来说,那些民族的、传统的东西才是最值得保留和学习的,而现代化的东西在他们那并没有完全的渗透进去。在生活中,竹子是他们盛装事物的主要餐具,像是竹筒饭、竹筒汤、竹筒烤肉等等,而钻木取火在那里也是随处可见。“我们这些所谓的文明人也许很难理解他们的生活状态,但是这些孩子在这样的环境下练就了很强的生存能力,他们会射箭、自己扎帐篷、自己做弓箭、烤面包、采蜂蜜等等,这是很让人佩服的。”冠奇说。

排湾族部落的居住地四面环山,其中有一座很诡异的山峰,许多人进去之后就再也没有出来过,好奇心过剩的冠奇自然不能放弃这个探险的机会。听说登到山顶能够俯瞰整个村落和太平洋,即便是被族人们横加阻拦,冠奇还是执意要去那里走一遭。想要登上山顶,就必须要经过一片极其恐怖的原始森林。“其实我去之前就问一位老师,这里什么地方最美,他告诉我那个山顶最美,但是很危险。爬山的过程中你会感觉自己要死了一样,但是爬到山顶就会觉得一片光明,那里的景色美的会让你难以置信。“冠奇说。虽然没有路,一路上还会遇到狼、毒蛇等等要命的野兽,但冠奇还是一个人出发了。”虽然过程当中有些恐怖,看不到阳光,到处听到野兽的叫声,还有恐怖的食人草。但是这一路上还有有好玩的事情发生。就像我快要迷路的时候,就发现树上挂着一个牌子,上面写着‘加油,就会发现你走的这条路是对的。接着走下去还会发现许多类似的牌子,写着‘好热、累吗、多喝水、快到了等等有意思的文字。”冠奇说。虽然困难重重,冠奇还是坚持爬到了山顶,如愿以偿的看到了令他欣然的美景。

这次冠奇来到排湾族的部落还有另外一个目的,就是看望自己的好友,《北京一夜》的原唱及词曲创作者陈升。跟同样热爱音乐的好友学习、欣赏他们民族的音乐,共同教孩子们唱歌,这对于音乐人冠奇来说,是一件无比惬意与享受的事情。

关于排湾族

排湾族发源于北大武山,目前居住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山区。以台湾南部为活动区域,分布北起大武山地,南达恒春,西自隘寮,东到太麻里以南海岸。包括高雄县市、屏东县、台东县境内,人口约六七万余人,为台湾第三大原住民族,拥有台湾原住民少有的贵族制度,并以巫术出名。排湾族在比较上深具文化性,除了与其它原住民族一样善歌舞外,他们有贵族制度,精良的雕刻技术,以及每五年举办一次的盛大的五年祭。手工艺品有藤编、竹编和月桃席等。

第三站

阿美族特殊的端午节

结束支教并开始环岛骑行、借宿的冠奇,一路骑到了海边,来到了以捕鱼为生的阿美族部落。无处可住的冠奇意外的借宿到了一个教会,目睹了教会举行的看似很“灵异”的活动,牧师面对着墙,最然不知他嘴里念着哪门子的咒语,但他们的“奇幻色彩”还是给冠奇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第二天正巧是端午节,仍然沿着海边骑行的冠奇看到了一个足有几百人盛大的聚会,好奇心重又爱凑热闹的冠奇自然是不会错过。通过攀谈,他了解到原来这是一个阿美族的聚会。阿美族的居住地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住在沿海,而另一部分则住在中央山脉。分住两地的阿美族人会定期的汇合到一块,举行盛大的聚会,而这次聚会正巧被冠奇赶上了。热情好客的阿美族人分给了冠奇几个海鲜粽子,并把他留下来喝酒。“他们敬酒的习俗特别的逗,不应该叫敬酒,而应该叫‘灌酒。兄弟之间敬酒要两人同时喝一杯酒,表示关系亲密。”冠奇说。畅饮过后,冠奇同能歌善舞的阿美族人一同载歌载舞,玩得十分尽兴。在阿美族的短暂逗留,还让冠奇见识到了当地的收鱼活动,看见了只有在电视上才看到过的飞鱼。认识了出海打渔时被鲨鱼咬掉胳膊的阿美族渔民,被冠奇亲切的称为“独臂侠”。

关于阿美族

阿美族是目前台湾原住民中人数最多的族群。阿美族是母系社会,家族事务是以女性为主体并由女性负责,家族产业之继承以家族长女与其他女性为优先。家族(氏族)多指母系一族。在部落中,有关部落的大小事务则是由部落男子所组成的年龄阶级负责统筹规划与执行。总人口约18万余人。

第四站

太鲁阁族最受欢迎的男子

骑到花莲,冠奇来到了太鲁阁族生活的部落。在那里,冠奇借宿到了蒋大哥的家里,而他也自然成为了冠奇在花莲的导游。蒋大哥带着冠奇游览了太鲁阁族著名的旅游景点慕谷慕鱼,“那里简直太美了,山峰奇秀,碧水清幽,弯弯的河床上,是白色的大理岩。水多时,木瓜溪水陡急,急流、水潭、瀑布处处可见。溪边鸟语花香,蜂鸣蝶舞。简直就是一幅美卷。“冠奇说。蒋大哥还带着他去看景色如画的太鲁阁大峡谷,带着他去参加部落里传统的太鲁阁族婚礼……

在冠奇眼中,台湾的所有原住民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热情好客,真情善良。“台湾的原住民族可谓是备具特色,包括文化、生活习惯以及服饰,但是在所有的民族中,我认为太鲁阁族的服饰是最漂亮的。”冠奇说。在太鲁阁族的村落里,你会发现整个村子里的人都有有血缘关系的,所以结婚对于太鲁阁族的女生来说是一件挺困难的事情。“我一进部落,许多女生都用直勾勾的眼神瞅着我,很快我便成了她们追逐的对象。”冠奇自豪的说。虽然他在这里很受女孩子的欢迎,但是在短暂的停留之后,冠奇还是依依不舍的离开了这里,继续踏上自己的骑行之旅。

关于太鲁阁族

太鲁阁族原居住于南投县仁爱乡静观部落,十七世纪跨越中央山脉迁移至花莲县北部,人口约二万余人。日据时代日本文化人类学者将其列为泰雅族的亚族,经过一个世纪的争取,终于在2004年1月14日在台湾获得官方承认,成为第12个台湾原住民族。

第五站

卑南族见证最骁勇的民族

卑南族分布在台东平原上,多聚居于台东县的卑南乡与台东市,语言属南岛语系。人口约1万多人。祖先包括石生的知本系统和竹生的南王系统,清朝康熙年间曾被册封为“卑南大王”,邻近的阿美族和排湾族都要向其纳贡。卑南族之所以有如此实力,是因为这一民族保持男子训练制度,流行的“少年猴祭、大猎祭”,反映的就是这一现实。民族内部设立祭师和头目,信仰传统宗教和天主教,手工艺品是藤编篮子。来到卑南族的大巴六九部落,冠奇在张惠妹的舅舅家做客的同时,也了解了关于卑南族的文化。卑南族人最大的特点就是骁勇善战,他们很小的时候就要接受打斗的训练。对他们来说,最荣耀的东西是家里人给的盾牌。冠奇还去参观了他们的训练场,那里简直就是一个小型的战场,比武打斗的器具一应俱全。卑南族以前没有文字,而张惠妹的舅舅就是部落里负责文化事务,他已经为卑南族申请了1400多个文字。在这里,冠奇还幸运的赶上了当地的热气球节,与当地人开开心心的玩了一回。

关于冠奇骑行、借宿台湾的故事,到这里就要告一段落了。就像他所说的,在台湾,人与人之间还保存着那份最珍贵的信任,就算是最繁华的台北,也看不到满街的名牌店铺,人们穿着的也大多数是舒适的本土品牌。道路上也很难见到一辆内地人眼里所谓的豪车。它没有北京的繁华与浮夸,却保留了自信、恬淡、礼貌的淳朴民风。读到这里,如果您也爱上了台湾,那么不妨卸下周身的重负,给自己的心灵放个假。

猜你喜欢
部落民族
党是民族的脊梁
MINORITY REPORT
哼哈部落
哼哈部落
哼哈部落
哼哈部落
哼哈部落
哼哈部落
传承 民族 文化
被民族风玩转的春夏潮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