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平芳
(湖北科技学院 体育学院,湖北 咸宁437100)
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消费水平的不断提高,体育健身活动意识的增强,体育消费日益成为人们生活消费的重要组成部分,彰显出勃勃生机。现代大学生作为我国居民消费群体中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庞大群体,是具有较高文化素养和强烈自主意识的特殊消费群体。现代大学生充满激情和活力,业余时间宽裕,体育健身娱乐观念较强,同时具有体育消费的实际支出能力,大学生体育消费群体已成为我国居民体育消费市场的生力军。那么,如何挖掘大学生体育消费市场潜力,推动高校体育消费市场开发,引导大学生进行合理的体育消费呢?鉴于此,笔者对湖北省6所地方高校大学生的体育消费现状进行了调查研究,从中分析影响地方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主要因素,对正确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消费观念和健身观念,进行合理的体育消费,增强大学生体质,促进校园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研究对象。本文随机抽取湖北科技学院、咸宁职业技术学院、黄冈师范学院、鄂东职业技术学院、黄冈科技职业学院、黄冈职业技术学院等湖北省6所地方高校共400名在校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生220人,女生180人。
2.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通过互联网查阅和收集与大学生体育消费相关的论文、著作等文献资料和研究成果,作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
(2)问卷调查法。采取分组抽样的方法,对湖北省6所地方高校大学生发放调查问卷400份,回收396份,回收率99%,其中有效问卷392份,有效问卷率为98%。
(3)访谈法。以访谈的方式对相关的专家学者就论文框架及研究思路进行咨询和访谈,以获得他们对本研究的深入见解和指导;同时与部分调查学生深入交谈大学生体育消费的相关问题。
(4)数理统计法。对回收的问卷运用Spss17.0软件对数据进行有效的统计与整理。
1.湖北省地方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基本情况分析。
(1)湖北省地方高校大学生余暇时间的支配情况。随着大学生学业负担的有所减轻,课时的相对减少,以及“双休日”制度的实行,大学生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较为充裕,大学生的余暇生活方式呈现多元化趋势。但是从调查统计情况来看,湖北省地方高校的大部分学生对余暇时间的支配不甚合理,有6.6%的学生选择睡觉,23.4%的学生宅在寝室上网,16.8%的学生选择逛街,11.2%的学生选择看书,而对于选择参加运动的学生只占有19.3%(见表1),这说明参与体育活动的学生所占比例较低,是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因素之一。
表1 大学生余暇时间的支配调查
(2)湖北省地方高校大学生参加体育活动的频率。通过对湖北省地方高校大学生参与体育活动频率的调查显示:目前地方高校大部分学生体育意识较为薄弱,尚未充分意识到参加体育健身娱乐活动对个人生理、心理以及社会适应性等方面产生的积极作用,未能积极持续地参与一些体育活动。如表2所示:每周参加体育锻炼1-3小时的大学生占38.7%,偶尔参加体育锻炼的有33.1%,每周参加3-5小时的只占10.2%,5-8小时的占9.1%,8小时以上的占7.1%,还有1.5%的大学生从不锻炼。由此可见大部分学生体育意识不够强烈,也是影响体育消费的一个重要方面。
表2 大学生每周对参加体育活动(含体育课)的频率调查
2.湖北省地方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现状的调查与分析。
(1)湖北省地方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动机的调查与分析。体育消费动机是指推动体育消费者去从事体育消费活动以满足对体育消费需要的意图、愿望、信念等或者说是体育消费者针对特定的消费目标而发出的一种内驱或冲动。[1]通过调查发现(如表3所示):湖北省地方高校大学生进行体育消费的动机可以归结为几个大的方面,诸如爱好体育、增进同学交往、强身健体、提高运动技能、丰富业余生活、减肥塑身、学习课程的需要,等等。调查显示:有76%的学生体育消费动机主要是为娱乐身心、丰富业余生活,这部分学生意识到体育的消遣娱乐功能,但还未将体育与自身的发展紧密结合起来,这部分大学生群体是体育消费的潜在人口,需要进一步加强正确的引导,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有62.7%的学生认识到体育的健身功能,将强身健体作为体育消费动机,还有59.1%的大学生的体育消费动机是爱好体育,这部分学生可适当给予积极鼓励;大学生体育消费动机是为增进同学交往的占53.6%,还有29.2%的大学生体育消费动机是因为学习课程的需要,34.7%的学生为提高运动技能,26.5%的学生为塑身减肥,其他动机的占25.5%,这些大学生认识到体育的社会功能,为将来走入社会打下一定的基础。
表3 大学生体育消费动机的调查(n=392)
(2)湖北省地方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的调查与分析。体育消费水平是高校学生购买体育实物消费和体育服务消费的总体消费数量[2],一般可用货币金额表示,体育消费金额的多少在某种意义上可以反映人们体育消费水平的高低,因此,根据对大学生体育消费金额的调查,可以反映出湖北省地方高校大学生目前的体育消费水平。调查发现,地方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每月50元以下的占43.3%,50-60元之间的占26.5%,而在60-80元之间的仅占11.4%,对于体育消费在100元以上的所占的比例就更小,只占总人数的8.4%(见表4)。这说明地方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处于较低水平,大学生的体育消费每月在50元以下占将近总人数一半。
表4 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的调查(n=392)
(3)湖北省地方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结构的调查与分析。体育消费结构是指体育消费过程中消费各种体育资料的比例关系,它反映高校学生消费的具体内容,也反映了高校学生的体育消费层次。[3]体育消费结构可以归纳为实物型消费、运动型消费、观赏型消费和阅读型消费四种主要类型。实物型消费是指人们在参加体育活动中消耗的实物产品,主要包括运动服装、健身器材等。通过对大学生体育消费结构的调查发现,有47.9%的大学生体育消费用于购买运动服装、鞋袜、小型体育用品、器材,说明现在大学生的体育消费仍停留在对体育实物的追求上,19.8%的大学生选择购买体育锻炼卡,参加各类体育培训班,健身俱乐部和租用体育场馆等,购买体育书刊、报纸、杂志、画报、音像制品的只占17.8%,还有14.2%的学生体育消费是用于观看体育比赛、体育表演、电视转播上(见表5)。显然,地方高校大学生用于运动型消费和观赏型的体育消费比较少,应给予积极引导。
表5 大学生体育消费结构的调查(n=392)
(4)湖北省地方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满意度的调查与分析。所谓体育消费满意度:就是体育消费者在购买前对产品或服务质量的预期与在购买和使用后对其质量实际感受的比较而产生的差异。湖北地方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满意度的调查。结果显示将近47.9%的学生认为其满意度为一般,很满意的占7.1%,比较满意的占26%,不是很满意的占15.3%,很不满意的占3.6%(见表6)。虽然在调查中有26%的大学生对进行体育消费后的感知还是比较满意的,但数据显示地方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者在购买前对产品或服务质量的预期与在购买和使用后对其质量实际感受依然不甚理想。
表6 大学生体育消费满意度的调查(n=392)
(5)影响湖北省地方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因素的调查与分析。由于地方高校学生来自不同的地区,不同家庭环境,不同的个性特征,具有不同的生活习性,加之男女性别差异,以及在大学自身的校园环境与文化环境的作用下,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的因素较多。以下主要从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主观与客观因素进行分析,得出结果是: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主观因素中,不满足“物美价廉”的消费原则占42.3%,不爱好体育的占21.4%(见表7),因此,在促进大学生体育消费的时候应注意加强大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针对大学生体育用品的开发与营销要遵循经济适用原则,形成健康的消费观,使更多的群体融入到体育消费中来。从影响体育消费的客观因素上来说,大学生的经济条件不允许占总人数的37.8%(见表8),成为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的主要客观因素之一。
表7 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主观因素情况(n=392)
表8 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客观因素情况(n=392)
1.湖北省地方高校大学生的消费观普遍存在的问题。通过对大学生对余暇时间的支配情况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利用余暇时间去上网,睡觉,逛街,很少一部分的大学生用于健身运动,形成不科学不合理的消费观和时间观,这将对以后的学习和工作都产生不利的影响。因此,湖北省地方高校应积极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体育健身活动和各种体育项目比赛,推动学生加强体质锻炼,促进校园文化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和健身观。
2.湖北省地方高校大学生体育健身意识薄弱,没有形成参与体育健身锻炼的习惯,通过调查发现大学生能够每周坚持参与体育锻炼5-8小时的比例较小,将近一半的学生只是偶尔进行体育健身,或者间隔更长时间才参加一次体育活动,体育健身娱乐观念淡薄,体育意识较差直接影响大学生体育消费的质量和水平。湖北省地方高校在今后的体育教学中应着重培养学生的体育意识,提高他们的体育素养,促进他们体育锻炼习惯的养成,利用学校的各种媒体加大宣传力度,让学生真正体会到加强体育健身大有裨益。
3.湖北省地方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较低,大学生体育消费每月50元以下的占43.3%,50-60元之间的占总人数的26.5%,而在60-80元之间的仅占11.4%,体育消费在100元以上所占的比例更小,只占总人数的8.4%。这说明大学生体育消费水平偏低,大部分学生的体育消费都在50元以下。湖北省地方高校应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体育消费,适时加大校园各种体育场馆和设施无偿对学生使用的开放力度,适当降低校内各种营利性的健身俱乐部、培训班、健身房的收费标准,为大学生体育消费创造良好的环境。
4.湖北省地方高校大学生体育消费以实物型体育消费为主,参与型消费有增长的趋势,由于大部分大学生经济来源主要以家庭供给为主,决定大多数学生体育消费主要为参加体育活动时消耗的实物型体育用品。在当前学生对实物型产品追求过多的时候,学校应正确引导学生调整体育消费结构,培养良好的体育消费习惯,促进学生体育实物型消费和参与型消费协调发展。
5.影响湖北省地方高校大学生进行体育消费的因素较多,其中主要受以下几个主客观因素的影响较大:一是主观上受不满足“物美价廉”的消费原则和不爱好体育的影响;二是客观上由于经济条件的不允许和学校体育场地器材的欠缺。针对以上主要影响因素,一方面建议加强地方高校大学生体育兴趣的培养和运动技术的学习,另一方面需要学校多方共同做出努力和支持,提高校园体育公共服务的质量和水平,满足大学生体育消费的需求。
[1]刘志强.我国体育消费者的需要动机和行为的研究[J].西安体育学院学报,2000(2):10-12.
[2]郭文.消费价值观对体质健康突出问题大学生体育消费心理预期与行为的影响[J].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0(9):86-88.
[3]崔兰英,刘鸣鸣.湖北省大学生体育消费行为与特征研究[J].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3(5):46-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