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产业发展部节能与低碳发展处 李永亮
记者:李处长您好,就当前国际国内经济形势的发展,请您谈谈我国化工行业所面临的节能工作现状及问题。
李永亮处长:石化行业属于国民经济中高能耗的产业部门,其能耗约占工业能耗的18%,占全国总能耗的13%。行业内部的能源消费主要集中在包括能源生产加工和基本原材料制造的12个子行业部门,每一子行业的年能源消费量均超过800万吨标煤,而其能源消费量之和超过行业总能耗量的90%,因此,在石化行业建立能源管理体系、进行节能改造,将为行业整体节能目标责任实现打下坚实基础。
2005-2011年行业能源消费量柱状图(单位:万吨标准煤)
1.能源作为石化产品的主要生产原料:能源成本必然对产品生产产生较大的影响。以合成氨为例,其能源成本占产品成本的70%以上,能源价格的高低是这些产品生产盈亏的重要因素。
2.能源消费以煤为主:石化行业能源消费以煤为主,煤炭占整个能源消费构成的70%。这种状况决定了我国工业部门终端能源消费结构将主要依赖煤炭资源。在石化燃料中,煤炭是劣质能源,这是造成我国石化行业一些高能耗产品,如合成氨、电石、甲醇等,与国外产品相比能耗偏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石化产业主要耗能产品单位产品综合能耗变化曲线图
到2015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能源消耗降低16%,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降低17%。全国万元国内生产总值能耗下降到0.869吨标准煤(按2005年价格计算),比2010年的1.034吨标准煤下降16%(比2005年的1.276吨标准煤下降32%)。“十二五”期间,实现节约能源6.7亿吨标准煤。
到2015年,单位工业增加值(规模以上)能耗比2010年下降21%左右,主要产品单位能耗指标达到先进节能标准的比例大幅提高,部分行业和大中型企业节能指标达到世界先进水平。对于几个重点石油和化工产品提出如下要求:
续表
到2015年,石化、化工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分别比2010年下降18%、20%。主要产品单位能耗持续下降,涉及到石油和化工行业产品的单位产品综合能耗下降目标与“十二五”节能减排规划相同。
1)能耗总量增速较快,行业经济运行指标增速放缓,造成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量下降缓慢,这是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面临的突出结构问题。
2)先进、节能效果明显且易于推广的节能技术逐渐缺乏,这是石油和化工行业节能面临的突出技术问题。
3)单位节能量投资额上升,节能投入变大,节能效果相对减小。
经过过去几年的努力,石油和化工企业为了完成国家下达的节能目标,能减的已减,能降的已降,好干的已干,节能潜力已经被挖掘了不少,剩下的大多是难啃的“硬骨头”,在同样的投入条件下,取得的成果则可能比较小。
记者:请您介绍一下今后我国化工行业的节能形势和发展前景:
李永亮处长:中国石化行业节能工作应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
继续做好淘汰落后产能的工作,“十二五”期间要加快淘汰200万吨/年及以下的炼油装置、600万吨/年尿素(实物量)和380万吨/落后电石产能。
积极推进炼化一体化和乙烯原料结构优化,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效率;控制氮肥、磷肥、“三酸两碱”、电石等高耗能、大宗基础化学品的总量,淘汰或改造其中部分能耗高的产能和装置,提高新建项目的能效门槛;大力发展技术含量高、附加值高的产品,努力延伸产业价值链,提高石油和化工行业的精细化率。
加快推进技术创新平台的建设,积极开展高效节能、节水、资源综合利用、低成本减排等共性关键技术的攻关,强化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形成一批对行业发展整体带动性强、对资源可持续开发具有战略意义、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
加强企业节能减排组织建设,大力推动能源管理体系(GB/T23331-2012)建设,完善节能减排责任制度,在所有的重点用能、用水和污染物排放企业形成完善的企业级管理体系,实现资源的优化调度。加强节能、节水和减排队伍建设,对节能减排管理人才、技术人才和重点岗位操作人员等进行系统培训,到“十二五”末,全行业重点企业均具备一支专业的节能减排人才队伍。
支持产学研结合开发生产信息化、智能化管理技术,鼓励重点用能、用水和污染物排放企业推进信息化、智能化建设,应用能源资源消耗信息化管理和分析系统。到“十二五”末,在石油化工、合成氨、氯碱、电石等行业建成一批企业能源管理中心。
工业产品能源消耗限额强制性国家标准,是我国推进节能工作的重要技术法规。制订并实施能源消耗限额强制性国家标准是行业组织的一项重要任务,我们要努力完善覆盖行业主要耗能产品的能耗限额标准体系,并且积极组织标准的宣传工作,为淘汰落后产能、节能评估审查、能效对标等工作提供依据。
(本刊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