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宝凤
降钙素原超敏C反应蛋白在新生儿败血症诊治中的价值
王宝凤
目的探讨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在新生儿败血症诊治中的价值。方法败血症组与对照组均于入院后采静脉血作 hs-CRP、pct检测,败血症组同时进行血培养。败血症组于治疗7~10 d复测hs-CRP、pct。免疫荧光法测定血清PCT,免疫比浊法测定 hs-CRP。结果败血症组PCT 和 hs-CRP水平分别为(14.3±8.2)ng/ml、(25.3±17.1)mg/L;对照组的PCT 和水平分别为(0.3±0.1)ng/ml、(5.2±2.6)mg/L;败血症组明显高于对照组。败血症组恢复期PCT 和水平分别为(0.4±0.2)ng/ml、(5.1±2.7)mg/L,较治疗前明显降低。结论PCT、hs-CRP对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新生儿; 败血病; 降钙素原;C-反应蛋白
1.1一般资料治疗组为我院新生儿病房2011年1月至2012年10月收治的新生儿败血症40例,男26例,女14例;胎龄37~41周;体质量2600~4000 g;入院时日龄3~17 d。对照组40例,为同期入院的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母乳性黄疸、颅内出血的新生儿;男25例,女15例;胎龄37~41周;体质量2500~4100 g;日龄3~21 d。
1.2诊断标准诊断标准参照2003年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制定的《新生儿败血症诊疗方案》[2]。
1.3方法研究对象均于入院后采静脉血作hs-CRP、pct检测,败血症组同时进行血培养。败血症组于治疗7~10 d复测hs-CRP、pct。免疫荧光法测定血清 PCT 含量,LUMI test 试剂盒、PCT检测仪为德国 BRAHMS 诊断公司提供, 严格按说明书操作。免疫比浊法测定 hs-CRP,检测试剂、校准品和质控品均为 Roche 公司产品,检测仪器采用 HITACHI 27060 全自动生化分析仪。
2.1败血症组PCT 和hs-CRP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败血症组治疗前与对照组的比较
注:败血症组与对照组比较P<0.05
2.2败血症组PCT和hs-CRP治疗前与恢复期比较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败血症组治疗前与恢复期的比较
注:败血症组治疗前与恢复期比较P<0.05
新生儿败血症是新生儿期的危重症,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其发病隐匿,病情进展快,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虽然血培养阳性仍是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金标准,但血培养检测所需时间长、阳性率低、易受干扰,给临床上早期诊断新生儿败血症带来困难。因此,在临床上找寻早期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可靠检测指标具有很大意义。最近几年,PCT 作为一个新的早期诊断脓毒败血症的实验室指标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 Pct是一种功能蛋白,由114-116个氨基酸组成[3]。正常情况下,PCT 由甲状腺滤泡旁细胞合成, 健康人血清 PCT 含量甚微(<0.1ng/ml),当全身炎性反应和败血症时,PCT 可由甲状腺以外组织大量产生,如肝脏中的巨噬细胞、单核细胞,肺和肠道组织的淋巴细胞和神经内分泌细胞[4]实验证明, 在健康自愿者体内注射小剂量的细菌内毒素后,1 h 即可在其血浆中检出 PCT,6 ~ 8 h 迅速上升,12 h 达到平台期,2 ~ 3 h 下降至正常范围[5]。PCT 在新生儿期不受母体 PCT 水平高低和窒息缺氧损伤引起的急性炎性反应的影响,仅与新生儿自身细菌感染的严重程度有关[6]。本研究结果亦显示:新生儿败血症时血清 PCT 水平明显升高,随着感染控制逐渐下降,
超敏C反应蛋白是机体在应激状态下由肝脏合成的急性时相蛋白,受细胞因子的触发,在炎症或急性组织损伤后 4~6 h 迅速增加,24~48 h 达高峰,炎症后 6~12 h 可测到,随炎症因子的增多而增加[7],本研究结果显示:新生儿败血症时HS-CRP水平明显升高,随着新生儿败血症有效的治疗,HS-CRP 含量逐渐下降。
文献报道, PCT、 CRP可为新生儿败血症早期诊断、 判断预后提供依据, 作为常规检测细菌感染的辅助和鉴别诊断指标[8]。本研究亦显示:pct、 HS-CRP 的检测,对新生儿败血症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1]邵肖梅,叶鸿瑁,丘小汕,等.实用新生儿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1:340.
[2]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新生儿学组.新生儿败血症诊疗方案.中华儿科杂志,2003,41(12):897-899.
[3]MichaelMeisner.降钙素原检测在儿科的主要适应证.中国小儿急救医学,2011,18(2):13.
[4]梁玉美,陈霞静,潘红飞,等.降钙素原在新生儿感染性疾病中的临床价值.中国妇幼保健,2008,23:2684-2686.86.
[5]Martin G S, Mannino D M, Eaton S, et al. The epidemiology of sepsis in the United States from 1979 through 2000. N Engl JMed, 2003, 348(16):1546-1554.
[6]朱江丽,朱 兵,王秉林,等.血清降钙素原检测对早期诊断新生儿败血症的临床价值.现代生物医学进展,2011,11(21):4126.
[7]刘一沉,李新立,刘群才. 新生儿败血症早期测定血清高敏 C 反应蛋白的临床意义. 实用医药杂志, 2009,26 (10):37-38.
[8]郝玲,任常军, 王炳辉,等.CD64、 降钙素原在新生儿败血症诊断中的价值. 临床儿科杂志,2011, 29(3):216-218.
455000 河南省安阳市妇幼保健院儿科
新生儿败血症是指新生儿期细菌侵入血液循环并在其中生长繁殖,产生毒素而造成的全身性感染。其发生率占活产婴儿的0.1%~0.8%[1],病死率为13%~50%,是威胁新生儿生命的主要疾病之一。但其早期临床表现特异性差,血培养阳性率低、培养时间长,使早期诊断受到限制。近年来发现血清降钙素原(PCT)、超敏C反应蛋白(hs-CRP)与细菌感染密切相关,认为其对新生儿败血症的诊疗具有指导作用。本研究通过观察临床诊断败血症患儿的PCT和hs-CRP的变化,探讨其在新生儿败血症诊治中的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