着眼基础志在高远——访北京凯奇数控设备成套有限公司董事长王恒智

2013-10-24 13:08Reporter李静LIJing
制造技术与机床 2013年2期
关键词:凯奇数控系统数控技术

本刊记者/Reporter 李静/LI Jing

王恒智:男,1935年生,教授级高工。1959年毕业于前苏联列宁格勒加里宁工业大学机床与工具专业;1959年,归国后进入北京机床研究所工作,从最基层的车工做起;1960年,又进入前苏联机床研究院进修数控技术;1961年,回到北京机床研究所后,历任课题组长、研究室主任、副所长、总工程师、总调度、所长兼北京数控设备厂厂长等职务;1990年,调往中国机械设备进出口总公司担任驻独联体总代表;1996年,退休后应邀主持凯奇数控设备成套总公司,先后担任总经理、董事长至今,现在仍主持日常工作。可以说,自其参加工作起,与数控系统打了几十年的交道。

王老先在北京机床研究所工作时从事数控系统、数控机床的开发、生产组织工作;然后在原国家机械工业部机床局工作时从事数控系统产业发展规划的制定工作;再在中国机械设备进出口总公司工作时从事过数控系统、数控机床的进出口贸易工作;最后,在某种意义上,凯奇数控的诞生与其密不可分。

几十年来,他曾参与数控立式铣床、数控非圆形齿轮加工机床、伺服步进电机及控制器、大型卧式加工中心、 数控齿轮磨床等项目的研制,主持引进FANUC成套数控技术,组建数控设备厂,组织编制国家“七五”数控机床发展规划,引进国外高档数控系统软件技术,组织开发与出口高档数控系统硬件平台及其配套产品,可以说,这是一名典型的专家型企业领导者。

北京凯奇数控设备成套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凯奇数控)董事长王恒智(以下简称王总)年逾七旬,是一位专家型的企业领导。在给记者介绍数控系统的历史时如数家珍,在谈到我国数控系统现状时见解独到;在谈到我国数控加工技术应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时,一针见血指出关键所在。在与王总近两个小时的交谈中,笔者能感受到王总的丰富经历及深刻见识,也感觉到了王总是一位颇具性格的领导者。

把握好“产学研”结合的正确方向

王总在谈到数控技术的发展方向问题时说到,不能笼统地谈这个问题,中国和世界不一样,原则上这个方向是应该类同,但实际上不可能完全同步。因各个国家的发展阶段不同,国情不同。目前国际上数控系统的发展方向在我国可以作为少数单位的研究课题,但并不适合大范围的提倡。与其用很多精力讨论发展方向的问题,倒不如回过头来探讨一下我国数控行业缺的究竟是什么,这样更现实,更有针对性。发展方向应从生产实际需要中来。王总说,我们应该继续搞好用户调查,了解到企业的真实情况,知道用户真正需要的是什么。把“产学研”结合这种好的组织方法用来解决生产一线的老大难问提。

另外,像“赶超世界先进水平”,“做大做强”等鼓动性口号极易导致一些企业盲目跟风,脱离中国机床市场实际需要。一些前瞻性的研究工作是少数单位要做的,而大部分企业还是应该着眼解决现在及中近期需要解决的问题,打好基础。王总说每每谈到行业发展时,总是有一些问题老生常谈,一直没有解决,其原因是搞研发的、做理论研究的和生产实际严重脱节,科学技术有效地转化为生产力的时间过长。王总举例说当时他所在的北京机床研究所是工业技术研究所,是承上启下的一个结合部,是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的一个环节。这个环节很难做,矛盾很多,但做好了效果就非常明显。现在提倡的产学研结合,就是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们不应该盲目追求最先进的技术,应该多搞一些实用的技术。机床不是一个暴利行业,需要长期扎实的积累,包括技术的积累和经验的积累。需要技术人员持之以恒的努力。数控系统企业,包括整个机床行业的其他专业,一定要在自己的专业领域深入钻研,研制出别人做不了的产品来满足市场需要,这才能真正的发展壮大。

国家在几年前就提出了“千台数控机床增效工程”,王总在谈到这个问题时,也有自己的分析和独到见解。他说要充分挖掘现有数控机床的潜力,提高现有机床的利用率,充分发挥其效率,这样可以普遍降低产品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具体如何才能做到,需要3个的条件:一是人才,需要能把设备用好的人;二是管理,领导人必须懂行;三是物质条件,包括刀具、卡具、编程软件及工艺数据等等。总的来说,数控增效应是企业练内功,弄清楚问题的原因,实实在在的去做。“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给企业提供技术培训及物质条件,使企业能独立使用,并且乐于使用数控机床,充分发挥现有设备的作用,才能真正做到数控增效。

人才培养是发展关键

采访过程中,王总一再强调,行业要想发展,人才是关键。他认为现在的教育也存在着和生产实际脱节的问题,应该针对工厂企业,结合生产实际中遇到的问题,多办一些短期的专题培训班,培养出实用型人才。不需要千篇一律的考级认证,毕竟各个企业情况不同,需要的技术人才也不同。笼统的培训培养不出实用的技能型人才,专科院校应充分发挥作用,首先要“一专”,然后再发展多能。

我国数控机床应用不理想,首要原因是人才的匮乏,企业培养出一个熟练的技能型人才,却不能留在企业创造效益,流失严重,也导致了很多企业不愿意花时间花精力去做人才培养的事情,如此恶性循环的后果,严重阻碍了技术的进一步发展。国家也意识到人才的问题,因此推出了数控技能大赛,但是数控大赛应避免陷入锦标主义而脱离实际需要,成为另一种认证,从而偏离了举办大赛良好的初衷。我们的眼光还是应该放在普及扎实的基础培训上,不要过分关注所谓的“第一名”。王总诙谐的说我们要少搞些“阳春白雪”,多关注“下里巴人”。

合纵连横是发展趋势

目前行业内,企业都想尽可能抓住所有产生利润的环节,追求利益的最大化。但因为资金和人力的限制,有的企业研发能力不足,有的企业市场销售不畅,所以很少有企业能够摆脱低水平重复竞争的困境。数控系统行业内大多数企业都脱胎于机械及自动化专业的研究机构,有专业上的局限性。王总认为,要克服这种局限,最好的办法就是敞开胸怀,加强联合,与同行联合,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跨行业、跨部门联合,就是与上游配套企业联合,与同行联合,与下游用户联合,甚至与其他专业领域的企业、研究机构联合,这样才能提高企业竞争力,提高我国数控行业的整体水平。

王总说,中国人口多,人均资源贫瘠,在当前科技高速发展的时代,随着经济发展和工业化的深入,用户对中高档数控系统的需求将越来越旺盛,个性化是用户对数控系统产品的基本要求,同时高度的复杂性和可靠性也是高档数控系统突出的特点。因此我们应学习瑞士、日本等国,要把技术做精,不要追求单一地粗放、追求大型,而应该将一些技术密集型的中小型企业联合起来,充分发挥各自优势。这些具有创新精神和活力的中小机床企业,是行业发展的坚实基础,在竞争中要靠质不要靠量取胜。节约能源,提高产品价值,才能走出一条适合中国数控行业路。

当大家都在提出数控企业要做大多强,数控技术应该向着高速化、高精度化、高柔性化等方向发展的同时,王总却总是不停的强调,要结合生产实际,扎实基础,做好人才培养,搞好应用。可以看出,王总确实是一位有个性的、思路清晰最主要的是能充分认清形势的企业家。与王总的一番交谈使我们对形势有了新的认识,对责任有了新的感悟。希望国产数控企业都能切实的担负起自己的责任,扎实基础,为我国数控技术的发展添砖加瓦。

猜你喜欢
凯奇数控系统数控技术
尼古拉斯·凯奇还清巨额债务
数控技术在自动化机械制造中的运用研究
面向智能制造的数控技术教学改革与探索
数控技术在矿山机械制造中的应用探讨
智能制造与先进数控技术的发展
凯奇成长记
基于FANUC 32i A数控系统的外部测量设计
西门子840D sl数控系统在SC125大型车铣镗床技术改造中的应用
基于FANUC Oi mate TD数控系统的手动功能开发
数控系统中GUI软件平台设计和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