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春玲,关 立,薛 鑫
(安阳市农业科学院,安阳综合试验站,河南安阳455000)
黄淮麦区是小麦生产优势区,同时也是其单产与总产最高的区域[1-2],是保证我国小麦总产量与粮食稳定的主产区。但是小麦在粮食作物中又是生育期最长、全生育期耗水较多的作物[3],特别是黄淮北部更是全生育期降水少、地下淡水资源稀缺,水分不足直接影响到小麦的产量与品质[4],因此,培育小麦抗旱节水品种、研究推广节水技术成为今后工作的重点,如何在节水的情况下达到较高产量是一个大的课题。在前期的基础试验中已经得到几点水肥高效利用方面的结果:(1)选用叶片较小、容穗量大、穗层整齐、灌浆快的水肥高效利用品种[5-10]。(2)提高水分利用效率:贮足底墒、适当晚播、缩小行距、晚春浇 1水[11-15]。
在水肥资源紧缺的情况下,为了探索目前黄淮麦区高产麦田的水分高效利用模式,本试验在安阳市采用以当地常规模式为对照的4种施肥灌溉模式(在常规模式下,减氮增基本苗)进行研究,旨在为品种利用的科学性、水肥利用的合理性提供依据。
供试小麦为百农矮抗58,由河南省科技学院小麦育种中心育成并提供,属半冬性中熟品种,抗旱节水。
试验于2010—2011年度在安阳市柏庄镇原种场试验地进行,土质黏壤,地势平坦,排灌方便。
试验共设4个肥水栽培模式,每个栽培模式间设6行保护区,各栽培模式具体列于表1。采用随机区组设计,3次重复,12行区,行距0.2 m,小区长60 m。前茬作物为玉米,果穗收获后,模式1秸秆全部清理,其余模式秸秆切碎掩底。10月8日撒施基肥后,机耕整地,10月10日播种,10月21日出苗。
表1 小麦不同栽培技术模式
在苗期选取有代表性的2行,用竹竿标记1 m长的样方(样方内按基本苗间苗)作为调查点,每个地块调查3个样方,并分别于越冬期、起身期、拔节前期、拔节后期、成熟期调查群体茎蘖动态,与此同时,每个小区取10株调查主茎叶龄和单株分蘖数及单株干物质积累动态;从挑旗期开始,每7 d一次,调查上3叶叶面积及干物质量;从开花期开始,每5 d调查一次籽粒灌浆速率;6月12日收获,脱粒后晒干称质量计产。
试验数据采用Excel方差分析软件进行分析。
由表2可知,对不同栽培模式产量试验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区组间效应不显著,说明田间试验肥力均匀,试验数据可靠;处理间效应达极显著水平,表明不同栽培模式间存在极显著差异,因此,需要对各处理进行差异显著性测验。
表2 不同栽培模式产量差异显著性测验
不同栽培模式产量的差异显著性测验(表3)表明,T1模式产量最高,公顷产量为5 847.0 kg,比CK(5 512.8 kg/hm2)增产6.06%,但二者间差异不显著;T2模式和T3模式均比CK极显著减产,分别减产18.12%和12.27%。
表3 试验方差分析
由此可以得出初步结论,在以安阳市生态条件为代表的豫北地区,T1模式是取得小麦高产高效的较佳模式。
由于2010—2011年度冬季温度较低且持续时间较长,许多麦苗被冻死,以至于出现越冬期分蘖比基本苗还少的怪现象。虽然年后温度回升,麦苗迎来第2轮分蘖高峰,但最高总茎数较往年减少约1/2,有效穗数较往年减少1/2。说明虽然小麦有自我调节穗数的能力,但年前分蘖至关重要。T3公顷有效穗数最高,T2公顷有效穗数最低,为462万穗;最高总茎数CK最高,年前分蘖CK最高。
CK主茎叶龄、单株分蘖数、干物质量在各个生育时期均为最高,说明在4个栽培模式中,CK最优,不同栽培模式对主茎叶龄、单株分蘖数及干物质量均造成一定的影响。
在4个栽培模式中,T1模式穗粒数最高,为31.67粒,明显高于CK和T2模式,但与T3模式(30.39粒)间无明显差异;T3模式千粒质量最低(38.37 g),明显低于其他3个模式,说明开花水对千粒质量的提高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而穗长、小穗数、不孕小穗数、单株穗数4个模式基本相同,表明不同栽培模式对这4个性状无明显影响。
小麦上3叶叶面积在各个时期均以CK为最大;T1上3叶面积虽然比不上CK,但与T2和T3相比,后期仍能保持较大的叶面积(1 126 cm2),同时由于其比CK少浇1水,故其为一种较好的栽培模式。除5月25日调查数据外,各个时期上3叶干物质量也基本上以CK为最大,其次为T1,其余2个模式则较低。
5月12日对不同栽培模式的灌浆速率进行调查,结果表明,以T2为最快,其鲜质量和干质量分别为1.24,0.53 g,远远高于其他栽培模式;其次为CK,T3最慢,说明开花水对籽粒灌浆有明显影响。5月17日调查结果显示,T1,T2,CK基本持平,T3最慢。5月21日调查,T2最快,CK,T1基本持平,T3最慢。5月26日调查,结果表明,T1最快,T2,CK基本持平,T3最慢。总体上,在小麦灌浆期,灌浆速率以T3最慢,T1,T2交替上升,CK居中。
从图1可以看出,不同栽培模式从5月12日至6月7日,小麦籽粒灌浆鲜质量呈持续上升趋势,其中,T1,T2与CK趋势基本一致,尤以T1表现较好,T3在5月21日之前与前3个模式趋势大体相同,但在5月21日之后,其鲜质量累积进程明显低于前3个模式,说明拔节水或返青水基本上能满足5月21日之前籽粒灌浆所需用水,而5月21日后籽粒灌浆所需用水主要由开花水提供,T3之所以灌浆速率显著下降,是由于未浇开花水所致;而小麦籽粒灌浆干物质量累积则呈现缓慢增长—急剧增长—急剧下降—急剧增长的趋势,其中,有2个高峰期,第1个高峰期在5月17—21日,第2个高峰期在5月26日至6月7日。第1个高峰期以T2灌浆速率最快,干物质量累积最多,其次为T1,T3最差;第2个高峰期则以T1,T2灌浆速率较快,干物质累积较多,仍以T3最差。由此可见,这2个时间段对小麦灌浆速率影响极大,因此,在田间管理上应注意保证此期小麦营养和水分的充足供应。
由表4可知,单株花前干物质转运量和开花前干物质转运率均以CK为最大,其次是T1,并且二者远远大于T2,T3模式。开花后同化物输入籽粒量以T1为最大,CK次之,其余2种模式均较小。开花前干物质对籽粒产量的贡献率以CK为最大,T1次之,其余2个模式均较小。
表4 不同栽培模式植株干物质质量积累动态
由此可以看出,在4种模式中,单株干物质积累动态以T1和CK较好,其余2种模式则较差。
综上所述,在4种栽培模式中,T1是以安阳市为代表的豫北生态类型区较为适宜的高产高效模式。与CK相比,该模式不仅省水、省肥、省工,而且产量较高,因此在豫北地区具有一定的推广价值。
2010—2011年度属于冷冬年,冬前冻害较重,年后倒春寒危害也对小麦生长造成不利影响,后期持续低温,生长发育进程相对延迟(抽穗成熟推迟将近半月),故本试验结论是否具有代表性,尚需进一步加以验证。
[1]葛鑫,戴其根,张洪程,等.施氮方式对强筋小麦济南17产量和品质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03,23(4):104-108.
[2]李姗姗,赵广才,常旭虹.追氮时期对强筋小麦产量、品质及其相关生理指标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08,28(3):461-465.
[3]戴廷波,孙传范,荆奇,等.不同施氮水平和基追比对小麦籽粒品质形成的调控[J].作物学报,2005,31(2):248-253.
[4]李云,李全霞,李瑞奇,等.灌水次数和施磷量对冬小麦养分积累量和产量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10,30(6):1097-1103.
[5]曹承富,孔令聪,汪建来,等.氮素营养水平对不同小麦品种品质性状的影响[J].麦类作物学报,2004,24(1):47-50.
[6]郑彩霞,张富仓,张志亮.限量灌溉和施磷对冬小麦生长及水分利用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8,26(2):117-120.
[7]赵广才,刘利华,张艳.肥料运筹对超高产小麦群体质量、根系分布、产量和品质的效应[J].华北农学报,2002,17(4):82-87.
[8]王法宏,司纪升,李升东.小麦氮肥高效利用技术研究[J].麦类作物学报,2008,28(5):846-850.
[9]介晓磊,韩燕来,谭金芳,等.不同肥力和土壤质地条件下麦田氮肥利用率的研究[J].作物学报,1998(6):963-971.
[10]朱统泉,袁永刚,曹建成,等.群体调控和氮肥运筹不同施氮方式对强筋小麦群体及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J].麦类作物学报,2006,26(1):150-152.
[11]张军,张洪程,许轲,等.氮肥施用时期对强筋小麦品质影响的研究[J].江苏农业科学,2005(2):31-34.
[12]王月福,于振文,李尚霞,等.氮素营养水平对冬小麦氮代谢关键酶活性变化和籽粒蛋白质含量的影响 [J].作物学报,2002,28(6):743-748.
[13]任三学,赵花荣,姜朝阳,等.不同灌水次数对冬小麦产量构成因素及水分利用效率的影响[J].华北农学报,2007,22(增刊):169-174.
[14]许振柱,于振文.限量灌溉对冬小麦水分利用的影响[J].干旱地区农业研究,2003(1):6-10.
[15]刘增进,李宝萍,李远华,等.冬小麦水分利用效率与最优灌溉制度的研究[J].农业工程学报,2004(4):5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