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实体经济的短板与出路

2013-10-21 21:20知旭言发
前线 2013年3期
关键词:实体北京经济

知旭 言发

“十一五”以来,随着资金投入大量增加,北京市实体经济的发展取得了显著成效。2011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16000.4亿元。在产业结构上,逐步形成“三、二、一”的产业格局,以现代服务业和高新技术产业为双引擎、以现代制造业和基础服务业为双支撑,实现了区域经济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初步形成北京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金融街、CBD(商务中心区)、奥林匹克中心区、临空经济区六大高端产业功能区的产业布局,产业的集聚效应、规模效应凸显。

在看到成绩的同时,深入研究北京在发展实体经济方面的“短板”并提出相应对策,对于促进北京实体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制约发展的“最短板”

在经济总量增加的背后产业结构调整进程缓慢,土地的利用率、单位土地面积的产出率和利润率不高及中小企业生存环境较为复杂等问题,是目前制约北京实体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

虽然北京三次产业总体结构的调整已基本到位,但是各产业的内部结构和增长质量仍存在很大的改进空间,产业结构内部仍存在不合理的情况,主要表现为二产不强、缺乏高端。

作为支柱行业的第二产业,工业的增长乏力,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第二产业的增长。从各年变化趋势来看,由于工业增加值的持续低迷和第二产业增加值比重逐年递减,增幅波动不稳,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有限,说明全市地区生产总值的增长对第二产业的依赖度很小。作为北京产业主体的第三产业,产业中的现代行业的发展与我国其他地区相比虽然表现出了一定的优势,但与发达国家和地区的差距还是显而易见的。近几年,北京第三产业的增加值主要集中在批發零售业,金融业,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房地产业等行业上,以上五大行业的增加值占第三产业的比重达到了67%,呈现出较高的行业集中度。而一些新兴行业,如教育卫生文化与社会保障业、居民服务和公共管理等产业的增加值占第三产业增加值的比重并不高,对第三产业的拉动作用十分有限。“一强一弱”的局面,不仅会影响北京城市功能发展定位和“北京服务”品牌的实现,也势必会影响经济整体质量的提升。

产业用地布局分散,集群效应仍待挖掘。各个区县缺乏明确的产业发展定位和有效的区域间产业协作机制,部分区县和功能区都不同程度地存在产业低级次同构现象。区县和功能区在引入建设项目时,主要考虑本地区的资源特点和项目对本地区的经济贡献,较少从全市发展角度考虑项目建设的合理性,存在低水平重复建设和产业结构雷同现象。

企业经营成本不断攀高。随着北京经济的迅速发展及对资本的吸引力不断增强,大量企业选择到北京来投资创业,直接带来的是北京写字楼租金的节节攀高。据戴德梁行的数据统计,2010年,北京写字楼租金在全球排名第73位,2011年就上升到第35位。2011年第三季度,北京超越上海成为大陆最昂贵的写字楼市场,第四季度北京成为整个亚洲租金仅次于香港和东京的写字楼市场。写字楼租金的高涨,加上劳动力、水、电、交通等要素成本大幅度上升,剧增的办公成本成为很多企业所不能承受之重。

中小企业面临的困难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北京市中小企业是数量最多、最具活力的企业群体,在增加就业、促进经济增长、科技创新与社会和谐稳定等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据统计,截至2011年,北京市中小企业数量已超过25万户,提供就业岗位占全市的72.6%,上缴税收占62.3%。中小企业作为市场竞争机制的真正参与者和体现者,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说是经济发展的基本动力。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对于实现实体经济优质化意义重大。2011年北京地区生产总值达16000.4亿元。在成绩的背后,不断发展壮大的中小企业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是中小企业发展中面临的经营成本过高、融资困难、科研创新能力不强等问题也日益凸显。虽然已经出台了多项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发挥了积极作用,但中小企业面临的问题和困难并没有得到根本解决,应该继续采取措施。

寻求实体经济的更大发展

保持经济长久繁荣和社会稳定的根基在于实体经济。在党的十八大和北京第十一次党代会精神为指针的引领下,北京市发展实体经济需要进行更加科学、高效的规划,并出台针对现有问题的有力措施。

应更加注重顶层设计。为实现优化产业结构的目的,应把促进实体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与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结合起来,在国家经济和社会科学发展的总体部署中,充分发挥北京市实体经济在稳增长和惠民生等方面的重要作用。在统筹考虑农业、工业和现代服务业等不同实体经济部门的产业特性、发展基础和增长前景等因素的基础上,加强顶层设计,促进各实体经济部门协调、有序、持续、快速发展。同时,要加强宏观引导和协调,完善新的部门间协调机制,优化配置政策资源。科学规划北京主要实体经济部门的发展路线图,合理分解各阶段发展目标。

加大对实体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金融是现代经济的核心,通过实施定向宽松金融政策、加大对实体企业的信贷支持、清理纠正金融服务不合理收费等,可以有效缓解实体企业发展的燃眉之急。这就需要进一步深化金融改革创新,抑制社会资本脱实向虚、以钱炒钱,防止虚拟经济过度自我循环和膨胀。在拓宽实体企业融资渠道的同时,要更加重视民间资本的投资渠道的拓展,特别要加快垄断行业改革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战略性新兴产业,拓宽实体企业的发展空间。同时,还要努力减少投机暴利,限制投机暴富,挤压“炒”经济的空间,营造勤劳做实业能富、创新做实业大富的市场环境。要实现实业强本固基,必须使制造业由大变强,改变“一流企业做金融,二流企业做房产,三流企业做市场,四流企业做实业”的局面。

加强实体经济企业的科技创新能力。在生产要素成本不断提高的情况下,我国实体经济发展必须要从过去的生产要素驱动向科技创新驱动转型。要创新研发者的激励机制,通过知识产权保护、加速折旧、减免税收等手段,提高科技技术创新的私人收益率,形成企业、科技研发机构等各类经济主体提高创新强度、加强技术学习的普遍行为模式。同时,要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通过大幅提高创新资源的使用效率,加强技术资源向技术能力和创新成果的转化。要根据各实体经济部门的需要,制定实施一揽子创新驱动发展措施,帮助企业克服技术进步的市场性和发展性障碍,引导企业强化研发投入、提高创新效率,并且在创新主体和创新路径具有多样性时,协调主体间的行为、指导创新方向。

加大对中小企业的发展。可通过一系列措施,为中小企业的发展注入活力。比如,加强对中小企业的财税支持,进一步增加公共财政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专项资金规模,加大对中小企业贷款担保、结构调整、节能减排、技术创新和参与市场竞争等方面的财政支持,做到“放水养鱼”,持续发展。支持中小企业实行产业转型和结构优化升级,鼓励其向专、新、特、精方向发展,提高市场竞争力和抗风险能力。要扩大市场准入,鼓励、支持和引导中小企业进入金融服务、公用事业、基础设施等领域。加强和改善对中小企业的服务,要落实好中小企业服务体系建设专项规划,重点加强信用担保和信用服务、技术创新服务、创业培训服务、市场开拓服务、管理咨询服务,加快建立健全中小企业社会化服务体系。

充分利用集体所有土地降低企业商务成本。在合理降低办公成本方面,可考虑充分利用集体所有土地。目前北京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供给总量很大。按照国务院批复的北京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北京建设用地共2700万公顷,其中城镇建设用地1650万公顷,集体建设用地为1050万公顷,占总量的38.89%。而此部分土地的流转目前主要以租赁、转让、联营、土地使用权入股等形式进行。可考虑通过企业与村集体合作等形式,对农村集体土地进行有规划地使用,改变集体建设用地粗放式的使用现状。这样不仅可以大幅降低企业经营成本,也可增加农民收入,实现双赢的效果。

(作者:北京市社科联、国信研究中心联合课题组)

责任编辑:魏晔玲

猜你喜欢
实体北京经济
实体钱
北京,离幸福通勤还有多远?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北京春暖花开
北京的河
北京,北京
2017实体经济领军者
重振实体经济
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