享自由

2013-10-21 15:55邓淑敏
意林原创版 2013年2期
关键词:牢狱肖申克勇气

邓淑敏

第一次看这部被大家称道的影片时,似乎没有什么感觉。只知道,这是一个发生在肖申克监狱的故事,主人公花了几十年的时间从那个铁牢中逃出去了。而关于“救赎”,根本无法理解。当我再回头看这部作品时,似乎慢慢地明白它的偉大之处:原来让他们得以救赎的是一种信念——自由。

影片开始不久,Andy准备吃饭时,那条肥硕的虫让这位富人胆怯了。但Brooks说道:“我要把它养大,让它飞出去。”在我看来,在钢筋肖申克里的Andy或许并没有越狱的想法,是那只不起眼的鸟指点了他,让这个对未来绝望的心灵燃起了对自由的渴望。

一个月后,当Andy找到万能的Red买了一把“小榔头”时,Red笑说:“这样浩大的工程需要600年才能完成。”可Andy不以为然,也许是他内心已经埋下了寻找自由的种子,正静静地等待发芽。

始终不明白,Andy不顾一切地在监狱广播里放的那首《费加罗的婚礼》到底唱的是什么。但我看到那激昂的歌声流入肖申克的每寸空气中,超越他们失意的梦想直穿云端,甚至穿透了监狱里每个囚犯的灵魂,仿佛一只美丽的小鸟,飞出了灰色的笼,飞进那些被囚禁的心灵,让他们在那一刻,抛去所有的苦痛,沐浴在自由的阳光中。

或许不平凡的人总是在不经意间便能征服众人。还记得修屋顶时,Andy和凶残的狱警长达成了协议,为大家争取来啤酒。然而,他自己却没品尝这让人振奋的战果,而是独自坐在墙角,享受片刻自在的感觉。影片在这将镜头拉近,Andy的微笑也因此被放大成巨大的幸福,侵占了他的身躯,让自由的种子慢慢发芽。

日子看似平淡地过着,50年的牢狱生活却彻底地改变了Brooks的思想,使他在这禁锢的铁笼中感到自在,才会为了被释放而伤害狱友。会觉得无法理解吗?编剧很巧妙地运用了Red的口来回答这个问题——“监狱是个怪地方,你先恨它,然后习惯它,更久后,你不能没有它。这是体制化。”是啊!当被体制化了的Brooks离开这个生活的“家”时,他便感到不自在,他失去了规则和秩序下的自由,以致最终溺死在自由的氛围中。

可Andy却是“体制化”规则最大的亵渎者。他用了20年的时间,让规则成了笑话——凿壁越狱。当看到他艰难地逃出五百码恶臭的污水管道时,我不禁想:如果是我面对这漫长又危险的道路,是否有勇气爬出去。或许,我将会放弃,Brooks不是认为牢狱便是自由的全部吗?

Andy选择了逃离,他忍受着,一步一步地向前进,最后,他站在了辽阔的天空下,任瓢泼的大雨冲洗自己的灵魂。我的心为之一震,好像他有一对金黄的翅膀,在自由地扇动,每个张合的动作都像抚过我怯懦的心,让我不得不佩服他有如此强大的勇气,挣脱一切,寻找他的自由。

也许,我们都是庸人,愿意做一只牢中鸟。可当我们看到Andy在甲板上,眼前一片平静而无垠的海时,难道我们的心里不会为此兴奋,这不就是享自由吗?

(图/罗海森)

猜你喜欢
牢狱肖申克勇气
寻找勇气
比“肖申克”更嚣张的反转
勇气何来?
清华教授付林:699天“牢狱”之后
解读《肖申克的救赎》中的多重主题
从《自深深处》探究王尔德入狱前后伦理观转变
肖申克的救赎
美的牢狱
前行的勇气
“勇气”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