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 帅 王杰瑜
(太原师范学院 历史地理与环境变迁研究所,太原030012)
鲁迅不仅是中国著名的文学家,在地理学上,鲁迅也是功勋卓著的开拓者。学界对鲁迅与科学技术、科普的关系进行了较多的探讨,其中金涛、孙郁、段文昌等对鲁迅与自然科学的关系进行了相关探索,刘后一、白村良、周坤泉、孙兴勤等对鲁迅的科普贡献进行了探究,但很少有人就鲁迅对中国地理学的贡献方面进行研究。笔者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试图就鲁迅与中国近代早期的地理学关系进行探讨,并对鲁迅重要的地理学论著进行介绍和分析。
鲁迅在少年时期就对自然科学很感兴趣,除了阅读《四书》、《五经》之类的书目外,鲁迅还大量阅读了像 《山海经》、《释草小记》、《释虫小记》、《南方草木状》、《毛诗草木鸟兽虫鱼疏》、《花镜》等与自然科学相关的古书[1]。从这些书目中我们可以看出少年的鲁迅就表现出对大自然无比的向往和热爱。随着年龄的增长,鲁迅的家道逐渐衰落,由于厌恶当地破落的读书人家子弟学做生意或走当官僚属员的道路,鲁迅毅然决心走进洋学堂,学洋务。时在1898年,鲁迅离开家乡,前往南京求学,于当年五月二十四日考取了江南水师学堂的“试习生”。
鲁迅诞生的时代处于清王朝逐渐走向灭亡的时代,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极其复杂尖锐,清王朝中地主阶层为了维持奄奄一息的清王朝,掀起了洋务运动。鲁迅正是在国家形势危急、领土日益被侵割的情形下走上学习洋务的道路,这也表现出鲁迅对于祖国存亡的关心和忧虑。在鲁迅南京求学之前爆发了中日甲午海战,清政府战败并签订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这一事件也宣布了地主阶级洋务运动的破产。鲁迅在南京求学之际,中国政坛发生了著名的“戊戌变法”,当时的资产阶级试图通过改良来挽救民族危亡,当时的有识之士,像康有为、梁启超等人联合向光绪帝上书要求变法,但这种尝试终在反动派的阻挠下失败了。鲁迅就是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开始了他的南京求学。
由于不满学校腐败的习气和森严的律令,鲁迅在第二年(1899)二月转入江南陆师学堂附设的矿物铁路学堂学习,在这里鲁迅学习了数学、化学、地质、矿物学等课程,呼吸着近代自然科学的新鲜空气。在课余时间,鲁迅还把赖伊尔《地学浅说》的译本摹写了一部。更让鲁迅欣喜的是,他发现了严复翻译的《天演论》一书,他如饥似渴地读着,吸收着西方进化论的科学思想。1901年11月鲁迅及班上其他同学在老师的带领下来到南京附近的青龙山煤矿进行实地考察,下洞挖煤,在这里鲁迅更体会到自己所处的时代是怎样的一种悲惨世界[2]。内忧外患使鲁迅更想走出国门学习真正的本领来报效祖国,一个特殊的机遇使鲁迅走上了留学日本的道路。
身处异国他乡的鲁迅,想起大洋彼岸风雨如磐的祖国和在苦难中呻吟的同胞,拳拳爱国之情立刻涌上心头,从他当时写的一首诗中就能看出来,其诗写道:灵台无计逃神矢,风雨如磐闇故园。寄意寒星荃不察,我以我血荐轩辕。这一时期的鲁迅贪婪地学习西方科学知识,他在这一时期的创作也大多表现出炽热的爱国之情,像《哀尘》、《斯巴达之魂》、《破恶声论》等。同样,在鲁迅的地理论著中也体现出强烈的爱国之情。
留日期间是鲁迅一生中地理创作的最主要时期,可以说他的大部分地理论著都是在留日期间创作出来的。这一时期鲁迅对地理学的贡献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翻译外国的地理著作;从事地理科普,介绍西方科学新进展;撰写《中国地质略论》和《中国矿产志》(即“一论一志”)。
留日期间鲁迅热衷介绍科学知识,他的地理创作是从翻译科学小说开始的。《月界旅行》和《地底旅行》是鲁迅最早翻译的地理科学小说,这两部书是法国科学小说家儒勒·凡尔纳的作品,鲁迅花费了很大的精力从日文译本对其进行了转译。与现代的科普译作不同的是,鲁迅以小说的形式对外国的科学著作进行翻译,这对于激起读者学习科学知识的兴趣具有重要作用,也可以说这是鲁迅在科普创作上的一种创新,正如他在《月界旅行》的“辨言”中所说:“盖胪陈科学,常人厌之,阅不终篇,辄欲睡去,强人所难,势必然矣。惟假小说之能力,披优孟之衣冠,则虽析理谭玄,亦能侵淫脑筋,不生厌倦。”[3]鲁迅所期望的是读者能带有兴致地主动学习科学知识,而不是使读者读起自然科学知识就 “阅不终篇,辙欲睡去”。同年,鲁迅还翻译了《北极探险记》,并在《浙江潮》上发表了《说鈤》一文。
鈤即镭,法国科学家居里夫人于1898年发现镭元素,并在1903年发表了关于镭的科学论文,鲁迅于同年写下《说鈤》一文对居里夫人的重大发现进行介绍,可见鲁迅紧跟西方科学的步伐。镭是一种自然界中放射性很强的元素,鲁迅在南京求学时学习开矿,根据鲁迅的学业背景,我们在此将《说鈤》一文看做鲁迅的地理科普作品。在鲁迅之前,我们至今未发现有其他地理科普作品出现,可以说鲁迅是我国近代地理科普创作的开创者。在《说鈤》一文中,鲁迅并不只是对镭的性质进行介绍,还从科学发展史的角度介绍镭,正如其结尾概述部分所述:“自X线之研究,而得鈤线;由鈤线之研究,而生电子说。由是而关于物质之观念,倏一震惊,生大变象。最为涅优,吐故纳新,败果既落,新葩欲吐,虽曰古篱夫人之伟功,而经当脱冠以谢十九世纪末之X线发现者林达根氏。”[4]从鲁迅的述写中能看出他在用一种进化论,或者说是演进的态度客观地看待科学领域的重大发现,他的这种科学态度也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科普创作需要创作者将深奥难懂的科学现象用通俗的语言传递给读者。鲁迅诙谐而又富有深意的文学表达使得他的科普作品大放光彩,比如他在《说鈤》一文中介绍镭的特性时说:“鈤之奇性,犹不止是。有拔耳敦者,曾于暗室中,解包出鈤,忽闪闪然发青白色光,室中骤明,其纸裹亦受微光,良久不灭。是即副放射性,感写真干板之作用,亦与主放射同。盖鈤能本体发光,及与光于接近物体之性质,宛如太阳与光于周围游星然。”[4]寥寥数语就生动形象地将镭的放射性表征深深刻印在读者的脑海里。
《中国地质略论》和《中国矿产志》二文是鲁迅代表性的地理(质)学力作。著名地质学家黄汲清先生在评价鲁迅“一论一志”时说鲁迅先生是第一位撰写讲解中国地质文章的学者,《中国地质略论》和《中国矿产志》是中国地质工作史中开天辟地的第一章,鲁迅的这两篇文章是中国地质学史上的开拓性创举。
《中国地质略论》一文最初发表在1903年10月于日本东京出版的月刊《浙江潮》第八期上,全文分为六部分。第一部分介绍了地质学的研究内容及地质学对中国发展的重要性;第二部分论述了外国人对中国的地质调查情况,其中包含着鲁迅强烈的爱国之情;第三部分对地质演变史进行了论述,今天看来无论是其语言叙述还是文章的科学性都很令人佩服。该部分先论述每个地质时期及该时期的地层分布,然后对中国的地层和及相应地层中的矿藏进行叙述,其意在唤起国民的地质觉醒;第四部分专就中国的地质演化史进行论说,其中对中国地貌成因的分析是很科学的,例如在论述我国西北沙漠和黄土高原的形成时说道:“入新生代之初,水火之威日杀,甘肃及内蒙古地方,昔为内海,至是亦渐就干涸,砂漠成焉。然以暴风所经营,故土砂埃土,均随风飞动,运入黄河流域地方,积为黄土。”[5];第五部分对中国煤炭的分布进行了介绍并附有中国煤炭分布图,文中强调了煤炭资源对中国图强的重要性,更洋溢着浓浓的爱国之情,我们认为这也与鲁迅当时所持的科学救国思想分不开;第六部分再次强调了地质矿藏对国家复兴的重要性,作者科学实业救国的思想亦再次呈现出来。
《中国矿产志》于光绪三十二年(1906)由日本东京并木活版所出版,由上海普及书局、南京启新书局和日本东京留学生会馆发行,该书在五年内发行四版,1911年11月清政府学部批准该书为“中学堂参考书”,其影响较大。该书出版时署江宁顾琅、会稽周树人合纂,而据周建人所说,“这其实是鲁迅先生单独写成的”[6]。
全书分导言和本言两大部分,其中导言部分的地质及矿产之调查者、地质上之发育史和地层之传播与《中国地质略论》中的部分内容有交叉。在导言部分,尤其要注意第三章第一节的内容,实质上是对中国地貌状况的概说,我们或可以名之为中国地貌概论。由于受所处时代科学发展程度的限制,导言中的部分内容表述不算科学,但它在地质学史上的地位依然是开创性的。在本言部分,作者详列了当时中国十八省的金属和非金属矿产,并对重要矿产和矿产区进行了说明。该书的结尾还附有《中国地相图》、《中国各省矿产一览表》和《地质时代一览表》,这三个图表在当时国内都是最新的。鲁迅撰写《中国矿产志》时为了能搜集到更全面的中国矿产分布资料,在《中国矿产志》增订三版封底刊出征求资料的广告,向全国同胞寻求资料,可见其科研态度之严谨。鲁迅之所以能写出这样的地理学文章,我们认为有以下三点原因:
其一,个人因素。鲁迅学习一直很刻苦努力,又喜好自然科学。在南京求学期间鲁迅就刻苦学习化学、地质等西方科学知识,课余时间他还手抄了赖伊尔《地学浅说》的译本,留日期间鲁迅更是加倍的努力学习科学知识。
表1 鲁迅拟购德文图书中的地质学相关书目
其二,时代的激励。鲁迅留日期间,中国正处于民族危亡之际,此时的帝国主义列强则加紧了对华侵略和瓜分。而此时的日本经过明治维新日益强大起来,也加紧了对周边地区的侵略扩张,日本的地质学也随之迅速发展起来。
其三,地质学著作的大量出现。西方的地质学起步早,至二十世纪初已出版了许多论著,明治维新以后,日本的地质学在政治和经济需要的推动下迅速发展,这为鲁迅“一论一志”的完成提供了重要条件。
表2 19世纪末期日本地质学代表性论著
该佚文长约5000字,只以“地壳第二”置于文首,未发现题目。据研究考证,该文出于鲁迅先生手笔,系其留日期间撰写的地质论稿,而非学习笔记。
佚文在“地壳第二”下分“石”、“地壳之构造”、“气”和“生物”四个小标题。石即岩石,在这部分作者按成因将岩石分成三类:火成石、水成石和变成石,并分别进行了举例介绍;现代地质学按成因将岩石分成岩浆岩、沉积岩和变质岩实际上与鲁迅的分类极为相似。我们知道中国的现代意义上地质学是由西方传入的,像著名的地质学家章鸿钊、丁文江、翁文灏、李四光等都有留洋海外的地质学背景,而鲁迅南京求学和留日期间就大量阅读了国外的地质学著作,显然也受到西方和日本地质学发展的影响,只不过在撰写地质论稿时语言表达上受文言文形式的约束而显得不够准确,甚至有错误出现,这也是在所难免的。在“地壳之构造”部分,讲述了石层、变位、劈积、断层、地层层向和整合,即现代地质学中所讲的岩层和岩层的变动及其形成的褶皱、断层和不同的岩层整合,其中重点介绍了断层的要素、种类及地层的接触关系,现在看来这部分论述也是很科学的。在“气”部分,主要对风化作用进行了介绍,其中涉及现代地质学中所讲到的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同时介绍了风力在三角石形成过程中的作用、风力对黄土的搬运和风对生物分布的影响。在“生物”部分,介绍了植物对岩石的破坏作用及其与农业、气候和土壤的关系。另外,还介绍了珊瑚礁的形成和动物作用及其对大陆块和人类活动的影响。
佚文的写作年代距今已逾百年,然而今天看来其内容表述的科学程度亦很高。若将其用现代白话文的形式转述出来几与现代地质学相应部分的表述无异,这更表现出鲁迅先生深厚的地质学功底,正如地质学者殷维翰所说:“如果鲁迅不改行,他一定能像他现在取得的文学成就一样成为地质界泰斗”[7]。
青年时期的鲁迅先在南京洋务学堂学习开矿,此时的西方地质学已迅速发展且取得巨大成就。留日期间,鲁迅先是学习地质,由于地质专业名额的限制转去仙台学医,此时日本的地质学受到西方地质学的影响亦迅速发展。南京求学和留日期间,鲁迅大量阅读了西方和日本的地质学著作,这为鲁迅能够创作出“一论一志”这样的地质学论著奠定了专业基础。
受时代背景的影响,青年时代的鲁迅就抱有科学救国的抱负,期望能够通过学习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来挽救民族和国家危亡。留日期间鲁迅刻苦学习西方的自然科学知识,不仅在地质学和地质科普领域取得卓越的成就,还在生物、化学、医学等自然科学领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
鲁迅的“一论一志”是中国地质学史上的开拓性篇章,比丁文江、翁文灏、李四光等地质学家的论著发表早十多年,可以说鲁迅是我国地质学的早期开拓者。在地理科普上,鲁迅的《说鈤》一篇可能是中国最早的一篇,其创作的地理科普作品也较丰富且其一生关心科普事业,不愧为中国地理科普创作的先驱。
鲁迅被誉为“中华民族的脊梁”,不仅仅是其在文学领域取得的重大成就,更是因为他深爱着他的祖国和人民,有着拳拳爱国之心,并且为救国救民而奋斗终生。留日期间,鲁迅经历了日俄战争,当时的日本也在加紧对华的侵略扩张并企图全面占领中国,鲁迅留学日本就是为了学习它先进的科学技术以振兴中华民族。鲁迅一生积极倡导科普并身体力行,就是为了提高全体国民的科学素养,鼓舞更多的国民学习先进的科学技术。而在一百多年后的今天,中华民族又面临新的挑战,国家公民的自强和科技创新意识反而显得淡薄。回顾青年鲁迅的学习历程,加深研究鲁迅对中国地理学发展的贡献不仅具有重要的学术史意义,更具有重大的现实教育意义。
[1]林志浩.鲁迅传[M].北京:北京出版社,1981:10.
[2]林非,刘再复.鲁迅传[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1:30.
[3]鲁迅全集·卷 10[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64.
[4]鲁迅全集·卷7[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24-26.
[5]鲁迅全集·卷 8[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13.
[6]李允经.鲁迅笔名索引[M].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1980:214.
[7]张峰,姜贵善.关于新发现的鲁迅地质佚文历史价值的分析考证[J].鲁迅研究月刊,1991(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