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陈瑞生 陈相银 贾王俊
乌药又名矮樟、旁其、吹风散、青竹香。在中医临床上是比较常用的一味中药,因其药性辛、温,善行肺、脾、肾、膀胱经,具有很好的行气止痛、温肾散寒的功效。《本草纲目》中有这样的记载:“乌药,能上理脾胃元气,下通少阴肾经……治中气,疝气……止小便数及白浊。”乌药用药部位为乌药的干燥块根,全年均可采挖,除去细根,洗净,趁鲜切片,晒干,或直接晒干,经炮制加工后作为临床用药。
乌药原植物为樟科植物,属于常绿灌木或小乔木,高4~5m。根木质,膨大粗壮,略成念珠状。树皮灰绿色。小枝幼时密被短茸毛,老时平滑无毛;茎枝坚韧,不易断。叶互生,革质,椭圆形至近圆形或卵形,长3~8cm,先端渐尖或尾状渐尖,上面绿色,有光泽,下面密生灰白色柔毛;伞形花序腋生,梗短近无,小花梗被毛,簇生多数小花;花单性,雌雄异株,黄绿色;子房上位,球形。核果近球形,初绿色,成熟后变黑色。花期3~4月,果期10~11月。
常生长于荒山灌木林中或高草丛中阳光充足,土壤肥沃之处。在我国浙江、湖南、安徽、广东、广西等地有分布。
乌药多呈纺锤状,略弯曲,有的中部收缩成连珠状,习称“乌药珠”,长6~15cm,直径1~3cm。表面黄棕色或黄褐色,有纵皱纹及稀疏的细根痕。质坚硬。
乌药经炮制加工而成的饮片,常呈类圆形的薄片。外表皮黄棕色或黄褐色。切面黄白色或淡黄棕色,射线放射状,可见年轮环纹,中心颜色较深,质脆,气香,味微苦、辛,有清凉感。
乌药其质老、不呈纺锤状的直根,不可供药用。
根据临床用药,乌药常经过炮制加工后入药,乌药原药材须拣去杂质,分开大小条,用水泡透,及时捞出,按一定的炮制方法和规格切片。如已在鲜时切片者,应筛去灰屑。形成的饮片可以根据需要进一步加工炮制,如炒制、醋制、盐制等。笔者简单介绍几种炮制方法。
炒制:取净乌药片,用文火炒至深黄色取出。
醋制:取乌药片与醋拌匀,略闷,置锅内用文火炒至微带焦斑,取出放凉。
盐制:取麦麸,炒热,加入经盐水润半小时的乌药片,炒至呈淡黄色,筛去麦麸即可。每16kg乌药,用盐0.4kg,开水2kg,麦麸2kg。
经现代药物研究发现,乌药中所含的生物碱及挥发油,对胃肠道平滑肌具有兴奋和抑制的双向调节作用,能促进消化液的分泌,有促进胃肠蠕动的作用。
乌药性辛,温。归肺、脾、肾、膀胱经,行气止痛,温肾散寒。用于寒凝气滞,胸腹胀痛,气逆喘急,膀胱虚冷,遗尿尿频,疝气疼痛,经寒腹痛等病症。
古文献记载中,乌药有顺气、开郁、散寒、止痛的功效,善于治疗气逆胸腹胀痛、宿食不消、反胃呕吐、脚气等症。
乌药对于寒凝气滞之胸腹诸痛症有很好的效果。乌药味辛行散,性温祛寒,入肺而宣通,入脾而宽中,故能行气散寒止痛。治胸腹胁肋闷痛,常配香附、甘草等同用,如小乌沉汤(《和剂局方》),也可与薤白、瓜蒌皮、延胡索等同用;若治脘腹胀痛,可配伍木香、青皮、莪术等,如乌药散(《圣惠方》),也可与香附、木香、陈皮等同用;治寒疝腹痛,多与小茴香、青皮、高良姜等同用,如天台乌药散(《医学发明》);若寒凝气滞痛经,可与当归、香附、木香等同用,如乌药汤(《济阴纲目》)。
“乌药,和来气少,走泄多,但不甚刚猛,与沉香同磨作汤,治胸腹冷气,甚稳当。”(《本草衍义》)
在临床用药时,气虚及内热证患者禁服、孕妇及体虚者慎服。“疏散宣通,甚于香附,不可多服”(《医学入门》)。“病属气虚者忌之”, “妇人月事先期,小便短赤,及咳嗽内热,口渴、口干、舌苦,不得眠,一切阴虚内热之病,皆不宜服”(《本草经疏》)。
乌药药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