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 伟,王霞辉,任革莉
(中石化武汉分公司化验车间,湖北 武汉 430082)
一般工矿企业都要用到循环冷却水系统,通过计算循环水浓缩倍数,调配与补充循环水是工厂生产建立热平衡的重要手段.早期计算循环水浓缩倍数,有人选择过通过测量钙离子来进行,但水循环时钙离子有可能遇到硫酸根等产生沉淀,给计算带来误差;而钾离子基本无沉淀或挥发,同时又不易由外界引入,测量计算它更能表征循环水的浓缩情况.本实验比较了适合一般工厂化验室采纳的几种原子光谱[1-3]测量方案,通过实测数据分析了它们各自的特点,给同类型企业进行测量方法选择提供了参考.
实验试剂:钾离子储备标准溶液[4](100mg·L-1,按GB602配制),1∶1硝酸(优级纯),1∶1盐酸(优级纯),1∶1硫酸(优级纯),氯化铯(优级纯),实验用水均为去离子水.
实验仪器:原子发射光谱仪(optima 8000型,美国PE公司),原子吸收光谱仪(SpectrAA 240FS型,美国安捷伦公司),钾空心阴极灯(北京真空电子技术研究所),100mL容量瓶.
1.2.1 仪器条件 波长:766.5nm;狭缝宽度:发射时0.2nm,吸收时1.0nm;灯电流5mA(吸收时);燃烧器高度:发射时5mm,吸收时8mm;乙炔流量2.0L·min-1;空气流量13.5L·min-1;电离抑制剂:氯化铯(吸收时使用,使标样、样品试液中Cs达到1 000mg·L-1).
1.2.2 标准曲线绘制 配置空白和2.0,5.0,10.0mg·L-1三点质量浓度的标液(各取2.0,5.0,10.0mL的钾储备液,加入5mL硝酸,定容至100mL),按设定火焰吸收、火焰发射条件,以吸收值或发射值为纵坐标,质量浓度值为横坐标,绘制出工作曲线(见图1).
图1 钾的火焰发射工作曲线Fig.1 The flame emission curve of the potassium ion
1.2.3 钾离子测定 在与标准系列相同的条件下用吸收法和发射法测定经过稀释、酸化(吸收时还加入了电离抑制剂)的试样,从工作曲线上查出然后计算出循环水中钾的质量浓度(见图2).
图2 钾的火焰吸收工作曲线Fig.2 The flame absorption curve of the potassium ion
1.3.1 仪器条件 波长选择为766.490nm;流量:等离子体15L·min-1,辅助气0.2L·min-1,雾化器0.55L·min-1;等离子功率为1 300W;谱峰计算:7点峰面积;观测方向:径向观测.
1.3.2 标准曲线绘制 一般循环水中钾质量浓度小于25mg·L-1,所以在用ICP测量时配制了空白和2.0,5.0,10.0,15.0,30.0mg·L-1五点质量浓度的标液,以发射值为纵坐标,质量浓度值为横坐标,绘制出工作曲线(见图3).
图3 钾的ICP发射工作曲线Fig.3 The ICP-AES curve of the potassium ion
1.3.3 钾离子测定 因标准系列的质量浓度范围很大,所以试样酸化后可以直接测量,直接就能读出循环水中钾的质量浓度.
标样和样品定容时都同样加入硝酸,盐酸,硫酸酸化,与不加酸的样品一起测试,比较测量结果:有文献[5]介绍硫酸对原子吸收信号不利,但实验结果显示各种酸都能使信号增强,原因应该是各种酸都降低了溶液的表面张力,扩大了形成液滴的比例.测钾时本不需加酸酸化,但为了与ICP使用混标时实验条件统一,测试都统一加入硝酸酸化.
定量时为了准确,标样系列最好使用一次曲线拟合.要想达到R=0.999的线性,火焰方法标液质量浓度跨度就不能过大,增加质量浓度时标准曲线就会向横轴方向弯曲,线性不足以完成定量分析.质量浓度比较大的试样,也要相应的稀释测定,这就是火焰法的天然缺点;而ICP测量时标液质量浓度可到30mg·L-1以上,大多数待测液可酸化后直接测定读数,避免了计算的繁琐(见图4).
图4 火焰法质量浓度跨度过大时的工作曲线Fig.4 The flame method curve of the potassium ion
灵敏度是指质量浓度变化带来的发射或吸收强度的变化,一般测量灵敏度越大越好,而在火焰法这里追求标样系列的线性是主要矛盾,为了工作曲线的线性需要人为降低灵敏度,比如将火焰偏转一个角度(不止火焰吸收,火焰发射也同样需要),调节减少虹吸进样速率,降低光电倍增管的增益等.
由实验可得,随高度不同火焰发射的强度呈曲线变化,而火焰吸收变化很少,这里是因为不同火焰温度处,处于高能级的钾离子分布不同,火焰发射强度对火焰高度更敏感.但是已经需要人为的降低测量灵敏度了,所以选择更低的火焰高度(开放性火焰氛围,火焰根部会更稳定)(见图5).
图5 不同燃烧器高度对信号值的影响Fig.5 Different height of the burner impact on signal values
由国际纯粹和应用化学协会的规定,连续11次测量空白溶液,三倍标准偏差即为方法的检出限(对应于99.7%的置信度).
表1 三种方法检出限Table 1 The detection limit of the three methods
因为测量的目的是为了计算循环水浓缩倍数,为常量分析,不是很需要极低的检出限,验证检出限只是证明仪器的状态符合测量的需要.
一个方法被采用,它的精密度和准确度就需要是经得起考验的,用t检验法评价已知质量浓度样品的准确度.
由表2可得,测量的t值都小于理论t值,结果表明三种方法均准确可靠.
此外又进行了回收率的考察,结果如表3所示。
表2 方法的对照实验Table 2 The control experiments of the three methods(n=11)
表3 方法的回收率实验Table 3 The recovery experiments of the three methods
由回收率的数据可知,三种方法的回收率均在95%~105%之间,均能定量回收.
常规分析钾离子可用原子光谱、钾离子电极[7]、离子色谱等.由原理分析可得钾电极测量会很方便,但是对测量水体有要求,因为选择性电极是电化学方法,方法选择性不高,易被干扰是电化学分析的通病.离子色谱本身采购价格很高,同时使用的试剂也很昂贵.因此在工厂里,原子光谱分析钾是首选,它的成本低,受到的干扰小.
在原子光谱中火焰吸收是传统的定量方法,非常成熟,各种干扰因素研究的都很透彻,需要注意的方面:转动燃烧头降灵敏度;标准系列线性范围窄,高质量浓度的样品需稀释;定量时为了避免电离误差,需要加入更容易电离的铯,这也不可避免的增加了分析成本.
ICP发射是非常好的测试手段,标样系列的线性范围可以比原子吸收光谱的扩大许多,样品酸化后可以直接测量.但ICP的价格很高,一般实验室不可能配置多台.同时也因为其测量范围广,测量能力强,样品排队等仪器的事情总在发生,所以在测量的及时性方面就不容易满足.
火焰发射:由原子能级Boltzmann分布公式可知,火焰在2 000K以上的条件下,钾除了基态还有部分处于激发态,激发态的原子不稳定,返回基态时就会放出相应的电磁波,其强度与元素含量成正比,这就为火焰发射光度法测量钾离子提供了理论基础.火焰发射在精密度,检测限等不弱于火焰吸收的情况下,避免了氯化铯和空心阴极灯的使用.与ICP比较乙炔的价格又大大低于氩气,因此火焰发射是一种值得采纳的分析方案.
[1]国际标准化组织.ISO9964-2-1993水质--钠和钾的测定[S].第2部分: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钾.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ISO 9964-2-1993Water quality.Determination of sodium and potassium [S]. Part 2:Determination of potassium by atomic absorption spectrometry first edition.
[2]GB/T 8538-2008 饮用天然矿泉水标准检验法[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9.GB/T 8538-2008Standard test method for drinking natural mineral water[S].Beijing:China Standard Press,2009.(in chinese)
[3]国际标准化组织.ISO11885-1996水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原子发射波光谱法测定33种元素[S].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ISO 11885-1996Water quality. Determination of 33 elements by inductively coupled plasma atomic emission spectroscopy first edition[S].
[4]GB/T 602-2002化学试剂杂质测定用标准溶液的制备[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03.GB/T 602-2002Chemical Reagent Preparation of Impurity standard solution.[S].Beijing:ChinaStandard Press,2003.(in chinese)
[5]张扬祖.原子吸收光谱分析应用基础[M].1版.上海: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07:90-91.ZHANG Yang-zhu.Application of basic AAS[M].1st Edition.Shanghai: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ess,2007:90-91.(in chinese)
[6]柯以侃.分析化学手册第三分册[M].2版.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1998:149.KE Yi-kan.Handbook of analytical chemistry volume III[M].2nd Edition.Beijing:Chemical Industry Press,1998:149.(in chinese)
[7]GB/T 26811-2011离子选择电极[S].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2.GB/T 26811-2011Ion-selective electrode [S].Beijing:China Standard Press,2012.(in chine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