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珠
农业职业技能开发与创业人才培养是农村经济增长的关键。合理确定专业目标、科学构建课程体系、加大实践教学力度、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教育部为了有效解决农村人才短缺问题出台了“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旨在培养新农村建设的带头人,从而更好地解决“三农”问题。
中国是个农业大国,8亿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62%,有丰富的农业劳动力资源。因此,广大农民是决定中国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1996年江泽民在河南考察农业农村工作时指出,“把农业的发展转到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农民素质的轨道上来,努力提高科技在农业增长中的贡献份额”。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农业、农民”问题关系重大,提高农民的整体素质,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的新型农民,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迫切需要。县级职教中心是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尤其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大量技能人才需要应运产生的,它是在整合了当地职业教育资源的基础上形成的功能强大的人才资源开发实体,是农村职业教育和培训的重要基地,承担着提高农村劳动力的素质,培养新型农民、供给县城经济发展所需人才的重要任务,为农村培养了大量的技能型人才。吉林省镇赉县职教中心为培养农村技能人才不断进行着实践和探索。
一、发挥服务功能,积极开展农村技能人才培养
镇赉县职教中心在发挥服务功能,积极开展农村技能人才的培养方面下了很大功夫,并且端正了办学思想,明确了办学方向,积极开展农村技能人才培养工作。
农村技能人才培养是加速农村科技进步、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基础性工作。农村技能人才是农村实用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强农村技能人才培养,是建设创新型国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我国在改革开放以来也培养了许多技能人才,但与推进创新型国家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相比,总量不足、整体素质不高等问题依然突出,必须把农村实用技能人才的培养不断的深入、加强。我校针对专业技术师资薄弱的特点,不惜花巨资,从社会上聘请了一些专业技能强、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来我校任教,并取得了显著的效果,并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我校又从农村有知识、有技能的人才少的实际情况出发,专门设立了一个中专班,给镇赉县的每个村培养了一名懂技术、会管理的中专生,并抽调了一批专业技术强、实践经验丰富的教师给他们任教,使他们成了当地既有知识又有技能的应用型人才,有的甚至成了村里的后备干部,收效显著,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
二、农村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经历的三个阶段
1. 服从指挥,接受指令,按上级要求开展培训工作。首先,认真制定农村实用技术人员开展职称评定政策,对农村实用人才职称评定条件适当给于放宽,并有针对性地安排农村实用技术人才到村委会工作,鼓励有一技之长的村委书记、主任参加职称评定;对贡献大、技术过硬、影响较大、科技成果突出的农村人才进行奖励,要通过采取综合评比的措施,不断加大奖励金额投入,从而激励更多的农村实用人才为农村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其次,强化宣传。要充分利用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大力宣传农村人才开发的意义和成果,不断扩大影响,使人们意识到农村实用人才能带动广大农民科技素质的提高,能带动实用技术成果的广泛推广,能带动更多的农民走向富裕,从而提高人们对农村实用人才的思想认识。
第三,发挥典型的示范作用。要充分发挥农村实用人才的辐射带动作用,在推广典型经验上狠下功夫。要将农村实用人才管理工作纳入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严格对农村实用人才实行跟踪管理和服务。
2. 认清形势,适应大局需要,积极开展各种培训。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农业农村人才是强农的根本。我们要认清形势,适应大局需要,我校针对当前,电焊、`汽车运用与维修、幼师、护理、机械加工、电工等技能人才总量不足、素质总体不高,分布不均衡、结构不合理等问题,要求我们通过扎实开展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加快培养适应产业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突出培养掌握专门知识和技术、具备一定操作技能的服务型人才,为建设现代气修、电焊、机械加工等技能奠定坚实的人才基础。
3. 面对困惑,解放思想,大胆实践,改革创新农村技能人才培养模式。我校以重点专业建设为龙头,全面推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我校确定焊接技术及自动化、汽修、机械加工等专业为重点建设专业,按照我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总体要求,深化与地方特别是与各行业企业合作,加大工学结合力度,依据自身的行业特点,建立各具特色的工学结合人才培养模式。如焊接技术、汽修专业、幼师、机械加工、联合镇赉变压器厂,长春吉航汽车维修学校,吉林女子学校,青岛七才贸易公司等学校、企业、协会学会三方共同研究制订人才培养方案,组织专家进行人才培养方案的论证、实施指导,创建了“三方联动、全程合作”的职业化逐级递进人才培养模式。
三、认真总结,完善机制,构建使用现代社会发展需要的农村技能人才培养体现
1. 明确培养目标,完善培养模式,构建农村技能人才培养新体系。农村实用人才是发展农村经济的主要力量,是推动农业向社会化、专业化、现代化转变的生力军。加强农村实用人才的培养,特别是建设一支具有专业知识、留得住、用得上、素质高、技能强的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既是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需要,也是建设现代农业、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要求。
2. 加强机制建设,完善配套措施,建立农村技能人才培养新格局。农村职业教育是农村人才培养的重要阵地,必须认真分析新形势下农村人才的新特点,进一步深化培养模式改革,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提供人才保障。当前我国急需大批农业综合型人才,这一类人才要求具有较强的实践动手能力和多种专业知识,并具有热爱农村、热爱农业的优秀思想品质,也就是通常所说的复合型人才。这种人才农村需要量大。这就要求我们职业技术学校,加强机制建设,不断地完善配套措施,建立健全农村技能人才培养的新格局。
3. 尊重和保护技能人才,充分发挥辐射带动作用,发挥人才效应,加速新农村建设。农村技能人才是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骨干力量。尊重和保护技能人才,大力开发、培养和使用农村技能人才,是推进城乡统筹发展、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然要求。
农村技能人才的作用:一是示范辐射作用大。农村实用人才对市场信息的捕捉能力相对比较敏锐,他们一旦选准某产业,就加强生产管理,在一个地区率先富了起来,从而激发、带动周边群众发家致富的热情。镇赉县周边奶牛养殖示范户,租用60多亩土地进行专业养殖,对奶产品实行统一、定点销售,并且同时开发沼气对牛粪进行回收利用。大屯镇的民工肖占魁,回乡后经多方筹资,在白河村投入300多万元办起了砖瓦厂。现在,日生产量4~5万砖、瓦、坯,月毛利润达40~50万元。“挣了票子,换了脑子,回家办起厂子,带富了一个村子”,正是他致富历程的写照。二是不断开拓市场,树立新的经营理念。农村人才不仅能种植、养殖,而且在市场的开拓方面也有研究,他们洞察市场信息,根据顾客的需求,为实现农副产品最大收益化而不断更新经营理念。如双东镇的肉鸡养殖户为满足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常年提供不同肉质、不同品种、不同规格的肉鸡为消费者选择。同时,不断与厂家加强联系,争取再上规模,定点、统一销售。三是管理现代化趋势明显。随着大量种、养殖集中,规模的扩大,随着合作社、专业协会的成立,在管理上也实行了规模化、专业化、机械化的趋势。这种现代化的模式,既降低了生产成本,又提高了生产效率,为农民增收提供了稳固的基础。
总之,地方政府应加大对农村技能人才的扶持力度,发挥技能人才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领军作用。加强服务指导,让乡土人才先富起来,充分发挥他们的示范带头作用。大力宣传表彰,积极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良好氛围。积极开展多项评比表彰活动,大力宣传农村技能人才先进事迹,发挥乡土人才辐射带动作用;充分发挥人才效应,从而加速我国的新农村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