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刘隽
7月11日,2013年台胞青年夏令营河南分营活动落下帷幕。此次由河南省台办和省台联主办的夏令营活动历时6天,来自台湾嘉义大学的32名师生在河南访古迹、进农村、搞联谊,开展了一系列活动,他们品味着厚重的河南历史文化,感受着新农村的发展变化,是一次寻根之旅、快乐之旅。
7月6日,参观中国文字博物馆。该馆以甲骨文为序幕,以汉字为主干,展示中华民族一脉相承的文字、灿烂的文化和辉煌的文明,荟萃历代中国文字样本精华,讲解古汉字的构形特征和演化历程,展示中华民族灿烂的文化和辉煌的文明。
这些大小各异,记载商代王室活动的甲骨文,为台湾的大学生们打开了观察3000年前黄河流域人们生活的窗口。“以前只是在教科书了解到甲骨文,今天亲眼所见3000年前的实物,真是太兴奋了,这充分展现了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和文明进步。”许苡萱参观后激动地说。
在安阳内黄三杨庄汉代遗址,展现了距今2000多年前汉代黄河中下游地区乡里田园的直观景象。步入展厅,透过玻璃板,脚下便是三杨庄遗址,水井、水塘、主房和侧房,还有耕种的田垅,清晰地呈现在人们面前。林长春说:“在‘三杨庄’走一圈,可谓‘一朝步入,梦回千年’,是非常直观的历史‘教科书’,太有意义了,受益匪浅。”
面对奔流不息的黄河,第一次来河南、第一次见到黄河的台湾同学,难掩心中的激动和久违的渴望。他们乘坐汽垫船在黄河上飞驰,船后掀起朵朵“泥花”,像似他们第一次见到母亲河一样开心。在黄河滩涂上,同学们欢呼雀跃,他们时而拍照留念,时而触摸黄河,灌一瓶黄河水;有的同学更是兴致很高,跨上枣红马在黄河滩驰骋。
“以前在课本中了解到有关黄河的知识,那时感觉黄河既熟悉又陌生,今天,我能坐在汽垫船上畅游黄河,好像是做梦一般,太兴奋了。见到孕育华夏文明的母亲河,是我最大的心愿。”赖柏谚掩不住内心的激动。
在千年古刹少林寺,同学们与少林武僧同台表演,感受少林武功神奇的魅力。
“不来河南,不知道历史文化有多悠久和厚重。以前我们都是在教科书中了解的,太抽象了,今天通过来到实地参观,跨越海峡,跨越时空,亲身感受这段历史,触摸历史,真是收获多多,大陆组织的这种夏令营活动太好了。”陈弘宇在夏令营活动结束时说。
7月8日,参观安阳内黄县颛顼帝喾二帝陵。面对中华民族“人文始祖”颛顼帝喾二帝塑像,同学们鞠躬祭拜,带队老师上香恭拜。“来到这里,让我知道了万方同宗、华夏一脉的真正含意,使我知道我来自何方?祖根地就在河南。”
学生们在书有“同根同祖同源 祈福祈财祈祥”三米长卷上纷纷签上自己的名字,表达了两岸同胞血脉相连的真挚感情。
在黄河风景名胜游览区内的根亲馆,印有不同姓氏的扇子成为同学们的最爱,他们纷纷购买跟自己姓氏相关的扇子。“这种印有姓氏的扇子很有纪念意义,知道自己的祖根地在河南,我就多买了几把带回去,送给亲人。”叶佳彬说。
“这次来河南,知道前100个大姓,出自河南的就有78个,我最大的收获是知道了自己的祖根地就在河南,老家就在河南,来到河南,有回家的感觉。”蔡宜津如是说。郭庭欢激动地说。
在新郑黄帝故里,师生们面对黄帝塑像三叩九拜。郭庭欢说,作为炎黄子孙的一分子,在黄帝故里祭拜先祖,感到无比自豪和荣耀,真切感受作为中国人的骄傲。
在新乡卫辉市比干庙,同学们按照鸣炮、净手上香、敬酒、敬献果篮、敬献花篮、拜读祭文等程序,祭拜林姓始祖比干。祭拜仪式庄重而肃穆。
“读完祭文,我感到作为林姓后人非常自豪和光荣,我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根,太高兴了,真正知道自己从哪里来。我要把林姓祖根在河南,介绍给没有来过河南的同学们。”林大为激动地说。
林家均说:“今天来到祖根地祭拜先祖,是一堂不同寻常的生动寻根课,通过了解先祖一生忠君爱国,倡导民本清议,士志于道的理想和坚守,为有这样的先祖而感到自豪和骄傲。”
7月8日下午,与安阳师范学院进行交流联谊,两地学生组织了一场精彩的联欢会。台湾学生一首耳熟能详的歌曲《高山青》把演出推向了高潮,而安阳师范学院的学生用舞蹈为大家演绎了汉字的演变,让台湾学生以更直观的视角理解和认识中国汉字演变及发展历程。
交流联谊是短暂的,1个半小时的演出结束了,但学生们久久不愿离开舞台。他们不由自主地手拉手,在舞台上伴随着音乐的节拍兴奋地跳起欢快的舞蹈,再次将两岸同胞血浓于水的亲情表现得淋漓尽致,照相机、摄影机记录着美好的瞬间。他们相互留下联系方式,期待再次重逢。
“我们语言一样,歌声一样,长相一样,我们血脉相通,情感真挚,通过两地大学生在一起演出,我特兴奋、特激动,感受到大陆同学的热情好客,我真的想留下来,在大陆发展。”邱康为动情地说。
在由台商连万生打造的万亩黄河富景生态园,连万生向同学们讲述了他如何通过打拼取得今天这样的成绩,并与同学们开展互动。他希望同学们成为两岸交流的主力军,抓住祖国大陆的发展机遇,靠自己的努力,获得成功。
与台商交流,同学们显得更新奇些,不时问这问那,释怀自己心中的疑问,谋划着自己的未来。
“听了连董事长的讲述,我太后悔当初没有来大陆发展,连董事长的成功,给同学们是一个很好启发,两岸关系和平发展是大趋势,大陆发展前景广阔,两岸的联系会越来越紧密。”台湾副领队老师赖金道说。
“今天我另外一大收获是看了红旗渠,让我为之震撼,在极其艰苦的条件下,建造了这一人工‘天河’,这是我从未见到的。通过参观和了解,让我知道了什么叫‘红旗渠精神’,更值得去学习这种精神,这种交流虽然不是直接的,但学到的东西却是永存的。”廖翊媚意味深长地说。
7月7日下午,同学们来到林州,参观了红旗渠纪念馆和青年洞景区。在红旗渠纪念馆,一幅幅生动的画 面,一个个感人的故事,一件件普通的工具,在 讲解员的解说 下,仿佛把学生们带到了当年林州人民风餐露宿,顽强拼搏,誓与太行比高低战天斗地恢宏的场景。同学们一边认真地听,一边用相机记录着。陈芝蓉说:“我要把在红旗渠所看到的全部记录下来,带回台湾让更多没来过的同学们了解‘红旗渠精神’。”
在悬于半山腰的红旗渠“青年洞”,渠水奔流不息,让学生们亲身感受到什么叫“天河”以及它背后林州人民所付出的艰辛和奉献精神。
领队侯嘉政说,之前看到的中国文字博物馆和殷墟等,这些是古代的文明,但今天看到的红旗渠却是现代人所创造的一种精神,这种“红旗渠精神”在今天显得更为珍贵,希望两岸民众能够发扬好、保持好,有了这种拼搏、奉献、团结、吃苦的精神,大陆和台湾携手并进,就一定会实现“中国梦”。
在新乡县刘庄村,同学们看到一排排规划有序的别墅和现代化的工厂,如果不是随团负责同志的介绍,真的不敢相信这是农村。同学们步入农户家参观,详细听女主人的介绍。当听到“村集体统一盖的别墅,免费分给村民居住,每户住房面积达400平方米,有车库,有地下室;年均纯收入达8万元人民币。其中,村集体每3天为每个村民免费发放半斤肉、2斤奶,还有蔬菜等”时,陈芝蓉瞪大了眼睛,不由自主地说,这太好了,城里人也比不上,在台湾找不到,这里的村民太幸福了,大陆的发展真是太快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