严美珍,范小英
(淳安县第一人民医院,浙江 淳安 311700)
·临床护理与管理·
护理干预对癌痛患者治疗效果与治疗依从性的影响
严美珍,范小英
(淳安县第一人民医院,浙江 淳安 311700)
目的:观察护理干预对于癌痛患者规范化治疗效果与治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2年10月至2013年4月共98例癌痛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9例。2组均采用规范化药物镇痛治疗,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给予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比较2组的治疗效果与治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癌痛缓解率与依从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提高癌痛患者配合规范治疗的依从性,改善癌痛控制情况。
护理干预;癌痛;治疗依从性
Abstract: [Objective]To observe the therapeutic effect and therapeutic compliance after nursing intervention on patients with cancer pain by standardized therapy. [Method] From October 2012 to April 2013,98 cases of patients with cancer pain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observation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with each group 49 cases. Both groups were treated with standardized analgesic therapy. Routinely nursing care was given to control group, while both comprehensive nursing intervention and analgesic nursing care was given to observation group. The differences of therapeutic compliance and effect between the two groups were compared. [Result] Both the pain relief rate and compliance rate in observation group were more superior than control group and the differences were significant (P<0.05). [Conclusion] Nursing intervention can improve cancer pain relief rate and therapeutic compliance of patients with cancer pain.
Keywords: nursing intervention;cancer pain; therapeutic compliance
疼痛是晚期癌症患者最痛苦的症状之一,对患者心身造成严重影响。受诸多传统观念的束缚,癌痛患者的治疗依从性相对较差,而基层医护人员的肿瘤规范化诊疗水平偏低,导致癌痛控制效果不够理想。我院自申报2013年第三批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的创建以来,护理人员通过采用护理干预积极配合规范化治疗,显著提高了癌痛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明显改善癌痛控制情况。现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科2012年10月至2013年4月中晚期肿瘤住院患者98例,伴有中、重度疼痛( NRS 评分4~10 分),并经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为癌症,意识清楚能理解回答问题。以上患者通过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49例,男34例,女15例,平均年龄为59.8±8.5岁。包含病种有肺癌18例,胃癌9例,肝癌9例,结直肠癌5例,乳腺癌5例,宫颈癌3例。伴有中度疼痛者31例,重度疼痛者18例;对照组患者49例,男33例,女16例;平均年龄为59.2±8.3岁。分别为肺癌17例,胃癌10例,肝癌9例,结直肠癌6例,乳腺癌5例,宫颈癌2例。伴有中度疼痛者33例,重度疼痛者16例。2组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分类、疼痛程度等一般资料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实施方法
对照组遵医嘱执行常规治疗、规范化镇痛治疗、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
1.2.1 常规护理措施 (1)保持病区整洁,为患者创造一个安静舒适的治疗环境;(2) 对待患者热情、和蔼, 尊重患者的人格, 耐心听取患者的主诉, 理解患者对疼痛的反应如呻吟、哭闹等,以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3)主动与患者谈心,了解患者的心理需求, 尽可能帮助解除患者的困扰。
1.2.2 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 (1)建立科室疼痛专项护理小组。全面培训参与管理的护理人员,普及癌痛规范化诊疗知识;利用头脑风暴法组织讨论制定实施细则[1],建立疼痛管理制度;建立质控体系,监管癌痛管理的全过程,评价管理的效果,并及时反馈,以指导和不断改进癌痛护理管理工作;(2)持续、及时性疼痛评估。每天14:00责任护士常规对肿瘤患者进行疼痛评估,并作为第五生命体征绘制在体温单上。有爆发痛做好即时评估,超过3分立即报告医生处理,同时填写疼痛护理单。给药后按时疼痛再评估:静脉滴注用药15分钟后给予评估,皮下注射30分钟后给予评估,口服用药60分钟后评估,并做好记录。护士每天在晨会交班上报告应用止痛药物及患者的疼痛分值,督促疼痛的及时处理;(3)心理、情绪干预。不良的心理情绪会影响患者对于疼痛的耐受力。鼓励患者感到疼痛时及时告诉家人或医护人员,耐心听取患者疼痛的倾诉,有助于消除其恐惧、焦虑、孤独等不良心理,对于缓解疼痛有很大帮助。在病房内安装电视机,指导放松技术,如:深呼吸、想一些有趣的事等,以转移患者对疼痛的注意力,稳定其心理情绪;(4)认知干预。健康教育在癌痛治疗中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定期为患者举办疼痛教育讲座,必要时进行个别或集体指导,发放疼痛相关知识手册等,纠正其对于癌痛诊治方面的不正确认识;(5)细节护理干预。细致观察,尤其是阿片类药物的不良反应。指导患者预防便秘的方法,保持其大小便通畅,增加患者舒适感;(6)随访干预。制作出院患者随访登记表,坚持进行每周、每2周、每月1次的电话回访,了解患者服药与疼痛控制情况,提高出院患者医嘱依从性;(7)持续质量改进干预。对经上述护理干预,癌痛治疗效果与依从性仍欠佳的患者,积极查找原因,改进治疗方法或选择个性化护理方式。如增加配置专用保险箱,存放奥施康定、吗啡片等备用药,利于爆发痛的及时规范治疗。又医生为减少麻醉处方,Q12h的口服镇痛药均以整盒发放给患者自行处理,部分患者担心成瘾,害怕副作用,不遵医嘱服药,不痛时不服。为此,我们除增加个体宣教外,将Q12h口服镇痛药集中保存在保险箱,制作专项口服镇痛药执行单,集中按时发放并记录,提高口服镇痛药的依从性。
1.3 观察指标与疗效评定
1.3.1治疗后的疼痛缓解情况评定 疼痛程度采用0~10 数字评分法(NRS)[2],0 为无痛,1~3为轻度疼痛,4~6为中度疼痛,7~10为重度疼痛。疼痛缓解度:0 度表示未缓解;Ⅰ度为轻度缓解,疼痛减轻约1/4;Ⅱ度为中度缓解,疼痛减轻1/2;Ⅲ度为明显缓解,疼痛缓解约3/4;Ⅳ度为完全缓解,疼痛完全消失。其中疼痛总缓解率是指中度以上的缓解率,即疼痛中度缓解以上的患者占全部受试者之比。
1.3.2 治疗依从性评定 治疗依从性评分标准[3]:完全接受医生制定的治疗方案、剂量,顺利完成治疗过程,完全配合各项护理措施为优; 部分接受医生制定的治疗方案、剂量,完成大部分治疗计划,对护理措施部分配合为良; 偶尔或疼痛加重时服药,对服药中出现的毒副作用不理解,不配合护理工作为差。其中依从性为优与良的患者可视为依从,差为不依从。总依从率为良以上的患者占全部受试者之比。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4.0 对2组患者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与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疼痛缓解度
观察组患者疼痛总缓解率为85.71%,对照组患者疼痛总缓解率为65.3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602,P=0.032)。见表1。
表1 2组患者疼痛缓解度比较 [N(%)]
2.2 治疗依从性
观察组患者治疗总依从性为95.92%,对照组患者治疗总依从率为79.59%,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078,P=0.014)。见表2。
表2 2组患者治疗依从性比较 [N(%)]
疼痛严重影响癌症患者生存质量,WHO因此专门制定了癌痛规范化治疗方案。然而,据临床观察,癌痛患者因传统观念束缚、恐惧消极等不良情绪影响、家庭经济负担等诸多原因,要求其长期规范服用止痛药物往往比较困难,加上基层医护人员在癌痛规范化治疗方面知识的欠缺,癌痛缓解率普遍偏低。据不完全统计,我院在建立癌痛规范化治疗示范病房前,癌痛缓解率不足50%。本研究结果显示,实施癌痛规范化治疗后,对照组与观察组的癌痛缓解率分别达到65.31%与85.71%,相比以往均有了较大提高。特别是观察组,改善尤为明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这与我们所实施的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不无关系。如为了更好地观察止痛效果,我们对患者进行持续、及时性疼痛评估,及时发现并报告疼痛,以便于主管医师全面客观地了解患者疼痛控制情况,制定正确合理的规范化治疗方案,从而有效缓解疼痛。非药物方法单独应用对中重度疼痛常常无效, 但作为药物治疗的补充可提高疼痛缓解的效果[4]。癌痛患者长期忍受疼痛的折磨,常常存在很多心理障碍,如恐惧、焦虑,这些不良情绪往往会加重患者的疼痛感。护理人员通过心理干预,帮助患者舒缓心理压力,向患者讲解缓解疼痛方法,如松弛、想象、转移注意力、改变体位等,在很大程度上减轻了疼痛带来的不良情绪,增强了患者战胜癌痛的信心,提高了药物镇痛效果。
从本研究结果我们还可以看到,观察组的患者治疗依从性亦明显高于对照组,2组相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由此可见,护理干预能够使患者更好地配合癌痛规范化治疗,进而对癌痛缓解度产生积极影响。临床上,多数患者不了解疼痛发生的机制,认为癌痛无法避免,以及惧怕麻醉药物成瘾等思想是导致其不遵医嘱用药,进而影响疼痛有效控制的主要障碍。通过对患者的认知干预,努力消除其对于药物有效性与安全性的顾虑,并请取得较好疗效的同类患者现身说法,增强患者对三阶梯药物止痛治疗的信心,使患者的治疗依从性有了很大提高。当患者因服药出现的呕吐、便秘等情况时,我们通过细节护理干预,让患者体会到护理人员对其无微不至的关爱与温暖,从而建立起和谐、互信的护患关系,这种关系形成后往往使原本不配合的患者的依从性也得到提高。
总之,对癌痛患者实施规范化治疗同时给予护理干预措施是十分必要的,能够有效提高疼痛缓解度与患者治疗依从性。本文中实施的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对于基层医院的相关科室也有一定的借鉴意义与推广价值。
[1]黄漫容,文向东,郭少云.头脑风暴法在护理质量改善中的应用[J].中华现代护理杂志,2002,9:707.
[2]Indelicato RA,Poaenoy RK.Opioid rotation in the management of refractory cancer pain[J].J Clin Onco1,2002,20(1):348-352.
[3]肖顺贞.护理研究[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8.64.
[4]李漓,刘雪琴.老年人疼痛的处理与护理[J].中华护理杂志, 2004, 39(3): 212- 214.
Theinfluenceofnursinginterventionontherapeuticeffectandcomplianceofpatientswithcancerpain
YANMeizhen,FANXiaoying
(The Frist People’s Hospital of Chunan , Zhejiang 311700, China)
严美珍(1966-),女,浙江淳安人,本科,主管护师。研究方向:内科护理及管理
R473.73
B
1672-0024(2013)06-003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