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 / 翟 昕
民主党派作为一支特殊的政治力量在中国的社会生活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民主党派成员大多为高级知识分子、专业人员、知名人士及社会精英,由于他们处于政治生活以及科学技术与经济社会的至高点,在今天这样一个知识经济时代,他们崇高的社会地位与广泛的社会影响力,理所当然地成为我国现代化建设的先锋和骨干力量;这一点,我们是从2013年1月12日在北京工业大学里举办的“北京生态文明建设研讨会”上感知的。
1月12日的首都北京,浓重的雾霾笼罩着京城,可是在北京工业大学图书馆的会议大厅里,100多名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和企业界人士却没有被大雾所阻拦,大家心头有着一个更加强烈的愿望,那就是要长久地破解由于生态环境带来的气候异常与雾霾侵袭,通过学术研讨与治理方略的研究,为中国的生态文明的建设提供现实可行的路径,为美丽中国的早日建成提供智力和手段的支持。于是,在国际生态发展联盟、北京大学、北京工业大学、北京绿色动力环保技术研究院的专家学者共同倡议下,研讨会终于如期召开了。
一些老专家的身影成为引人瞩目的焦点。中国技术经济学的开创者之一、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京文,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中国生态经济研究院院长王松霈教授,国际生态发展联盟高级顾问、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张象枢教授,中华人民共和国驻奥地利前任大使、国际生态发展联盟高级顾问杨成绪等在主席台上就座。
这次会议以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分绿色发展、低碳发展和循环发展三个板块。专家、学者们的简短精辟的发言得到了与会者的一阵阵热烈的掌声。
原科技部党组成员、秘书长,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成员,现任国务院参事、绿色设计国际论坛联席主席,中国科技咨询协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中国生产力促进中心协会理事长的石定寰先生是新能源科技产业的推动者和传播者,他曾长期负责国家工业及高新技术领域科技计划与重大项目组的组织实施,以及国家火炬计划及国家高新区的策划与实施,还推动了科技企业孵化器、生产力促进中心、大学科技园等机构的建设,并长期负责能源、交通等领域的国际科技合作。在促进与传播国际间新能源科技交流与合作上做出了卓越贡献。在这次研讨会上,石定寰说,能源问题很重要,也很复杂,面临的问题也很多。能源决定我们的未来。改革开放三十年以后,我们已成为世界能源生产和消费的第一大国,2012年生产了32亿吨标准煤。按照现在的发展来看,未来的增长还很难说。欧美发达国家,由于城市化、工业化的任务基本完成,在能源总量的需求上已经趋缓,或者有所下降。他们是在这样一个条件之下,进行结构的调整,向清洁化、低碳化发展。中国已经成为温室气体排放最大的国家,人均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也已经超出了世界平均水平。我们的能源使用还在增加。十二五末期可能会更高,2020年可能会达到45亿到50亿吨,比现在还有大幅度的增长,因为我们的人口还在增加,城市化还在发展,工业化的任务尚未完成。尽管现在我们在调整结构,但整个产业结构中,高耗能产业仍然占据产业的主体位置,而要调整这样一个结构,难度很大。我国在控制能源消费总量的过程中,主要应控制化石能源消费,特别是煤炭,而应该大力的增加可再生能源、清洁能源的消费总量,以满足未来增长的需要。现在我们的能源结构当中非常不合理:煤炭占了70%,而煤炭是化石能源,是排放温室气体最主要的来源。从我国资源禀赋来看,这样一个局面很难在短期内改变。能不能跳出原有的思维模式,大幅度地发展再生能源,替代传统的化石能源,这是我们要研究的问题,各国都在加速。德国是一个经济大国,也是一个工业国家,现在德国在宣布关闭核电站的过程中主要是靠可再生能源,靠天然气这样一些清洁能源,再生能源主要部分。从德国来看,他们的目标是到2050年达到80%以上,2020年达到35%以上,这个目标还有一系列的配套措施,法律、规划、技术创新,人才等方面的措施,包括社会公众的宣传,这是一个系统工程的全面推进。德国的能源转型对于我们中国这样一个正在实现工业化的国家来讲,具有很大的启示作用,我们要学习和借鉴这些国家的做法,要转变思想观念。
石定寰认为, 经济发展水平不能只看GDP的增量,更应看GDP背后的能源结构和质量。这个水平不光是GDP的水平,如果在能源结构上仍然是维持现在70%的化石能源包括煤炭的话,到2050年我们又怎么能去跟欧美国家相比?能源安全供应的保障,环境、生态、价格、成本、经济效益都将无法跟别人竞争。石定寰说,举办这样一个研讨会非常有意义。希望通过这次研讨会,把我国的生态文明建设推向一个新的阶段。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谷树忠研究员做了《生态文明建设的科学内涵、基本路径与推进机制》的专题报告,话儿虽不长,但却十分简练而切中要点。谷树忠说:生态文明建设是实行新型工业化战略的必然选择。从数千年的农业文明到新中国工业文明的曙光,再到改革开发快速工业化,中国已经成为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和最具活力的经济体之一。但是,快速工业化弊端已逐渐显现,这些弊端表现为:三低三高和三不:也就是:质量低、效率低、效益低,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要破除这些弊端,就必须走出一条转型之路。在对比世界主要经济体的能源强度时,谷树忠分析道:2005年,中国每百万美元产值的能耗是790吨标准煤,而同期的美国是212吨,日本是106吨,欧盟是197吨,印度是579吨,经合组织国家是195吨,非经合组织国家是598吨,全球平均水平是284吨,由此可以看出我国能源消耗指标与发达国家和世界平均能耗的差距。他还用图表分析了中国能源与资源和水资源的短缺状况。1990年,我国煤炭资源短缺的省份从1990年的19个增加到2005年的23个;石油资源短缺的省份从1990年的14个增加到2005年的23个;天然气资源短缺的省份从1990年的5个增加到25个。因此,生态文明建设则是应对资源环境生态约束的必然选择。当前,我国的资源、环境、生态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制约作用已发生六个方面的重大变化。这些变化是:从时间上看,已经由短期制约向长期制约转变;从空间上看,已经由局部制约向全局制约转变;从领域上划分,已经由少数制约向多数制约转变;从种类上看,已经由少数制约向多数制约转变;从强度上分析,正由由弹性制约向刚性制约转变;从表征上剖析,正由隐形制约向显性制约转变。环境治理要比监测困难得多。要实现可持续发展,首先要控制能源消耗总量,通过节能减少污染物排放;其次要优化能源消费结构,重点控制和压缩非清洁能源消费,例如减少直接燃用煤;控制汽车尾气排放。谷树忠认为,生态文明建设是我国步入中等收入发展阶段的必然选择。这一点,从环境库兹茨曲线的分析上就可看出建设生态文明的重要性;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离不开生态文明建设,能否避免中等收入陷阱,取决于我们在生态文明建设上是否能够有所作为。我国目前的资源、环境与生态压力也都表明,必须充分考虑如何在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兼顾。生态文明建设是应对资源环境生态约束的必然选择。传统的经济增长方式已经不可持续,迫切需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把自然资源、生态环境的成本和人民健康代价,纳入经济核算,实现绿色核算。在谈到生态文明建设的推进机制时,谷树忠认为,必须以资源节约为核心目标,推进自然资源制度的创新,加快资源价格形成机制改革,从资源稀缺程度、市场供求关系、环境污染代价、生产安全成本;加快资源产权制度改革,建立边界清晰、权能健全、流转顺畅的资源产权制度;加快资源税费制度创新,以资源保护和节约为宗旨,优化资源税费结构设计,调整水资源费、矿产资源补偿费、耕地征占补偿费的标准;改革资源管理体制,推进形成资源一体化管理体制,强化各级地方政府的资源管理权责。谷树忠认为,目前能源价格体系确实不顺:能源价格还未完全实现市场化定价,还存在所谓的计划价格或政府定价,最典型的是所谓计划电价、市场煤价之间的矛盾还很突出;能源价格还没有反映真实的供求关系;能源还未实现全成本核算,特别是能源开发和生产加工所引发的生态环境破坏等成本,还没有完全核算进来。安全成本、劳动成本也没有实现。因此,要建立健全以能源供需关系为基础、充分反映能源生产全成本、二次能源价格与一次能源价格顺利传导的能源价格体系。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能源研究所效率中心副主任白泉研究员,主要从事节能低碳、能源科技等方面的战略、规划和政策研究,主持和参与过国家“十二五”节能减排规划、中国2050低碳发展道路、节能优先战略研究、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等课题。白泉透露,“十二五”时期实施节能减排重点工程需投资约2.366万亿元,其中节能重点工程、减排重点工程和循环经济重点工程投资分别为9820亿元、8160亿元和5680亿元,这些资金将投向十大重点工程。
白泉认为,我国目前仍处于工业化、城镇化中期阶段,城镇化率刚刚达到50%左右,距离发达国家至少有20%的差距,城市建设和基础设施的刚性需求仍然很大。发达国家在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阶段单位GDP能耗不但没有下降,而且还略有上升。作为一个人口大国、资源小国,面对着巨大的能源环境压力,我国提出了“十二五”单位
GDP能耗在“十一五”末的基础上再下降16%,相当于2015年比2005年累计下降32%左右。这一目标打破了发达国家的既有发展规律,势必要付出极其艰巨的努力才能实现。从结构节能角度来看,我国经济发展长期以工业为主要驱动力,服务业发展长期滞后,要想实现“十二五”时期单位GDP能耗下降16%的节能目标,必须要实现6.7亿吨标准煤的节能量。其中,经济结构调整对节能量的贡献要占到50%左右。“十二五”时期,我国又提出服务业增加值比重比“十一五”末再提高4%的新目标,这个目标实现起来难度也很大。目前各级政府在结构调整上缺乏有效的抓手,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也需要一定的时间去培育,如何破解结构节能之困,成为“十二五”节能减排的艰巨任务。
白泉称,从技术节能角度来看,“十一五”期间,技术节能的贡献占到70%左右,“十二五”时期,技术节能的贡献也将达到50%左右,需要至少形成3亿吨标准煤的节能能力。随着“十一五”淘汰落后产能、节能技术改造等重大行动的实施,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与发达国家的差距逐步缩小,技术节能的难度也在不断增加,这对研发新型节能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中国能否在未来几十年里走到世界发展前列,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中国应对低碳经济趋势的调整能力。”北京大学汇丰商学院副院长孔英教授作为著名的“孔氏碳指”的创立者以《绿色金融:碳交易的发展与愿景》为题,向大家形象而简要地介绍了“碳交易”这一新生事物,并通过一些金融机构介入碳交易的过程,把这一全球经济发展中的重大趋势向专家们娓娓道来。孔英说,低碳经济模式的关注点是解决气候变化问题,降低二氧化碳排放量,发展特征是低排放、高能效和高效率,核心内容是制定低碳政策,开发利用低碳技术和产品,主要目标是减缓和适应气候变化。对于实现低碳经济的三种途径,孔英的观点是,最重要的就是推广碳交易。在他看来,碳交易的基本原理是买方通过支付卖方而获得温室气体减排额,买方可以将购得的排放额用于实现其既定的减排目标,这样有利于实现社会总资本的“最小化”。据介绍,我国目前已经有10多个大中城市建立了碳交易所,碳交易金额逐年增加。记者在这次会议上了解到,尽管我国的碳交易还是一个新生事物,但是作为全球低碳经济发展的一个必经阶段,碳交易今后必将在中国大行其道,所谓的对经济与社会的发展要有预见性,就在于大多数人还没有充分理解的时候,一些专家的基础性工作和基本原理一定要进入企业家的视野之中。从我国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的迫切性和现实性来分析,碳交易的普及已为期不远。
他认为,低碳经济不但是未来世界经济发展结构的大方向,也是我国占据世界经济竞争制高点的关键。实现低碳经济的途径,一方面要依靠产业转型升级与新能源技术的开发和应用;另一方面对于大多数企业来说,通过碳交易,许多暂时还处于后发状态的企业可以通过购买排放额的方式为自己留有发展的空间,而先进企业则以这种方式实现了减排的成效,最终体现在整个地区或整个国家在低碳经济的路子上实实在在获得了节能减排与经济增长的实际效果。他在这次会议上列举了这样一个实例来说明碳交易的基本原理:A企业已使用先进的环保技术,再实现减排的时候就表现为减排成本高而且减排空间小。假设地方政府落实给A企业的年度减排任务100吨时,实现起来成本就会非常大。而B企业没有使用先进的环保技术,减排成本就会相对较低,减排的空间也就比较大,假设政府确定的减排任务为100吨,使用新技术,实际减排150吨,并向A企业售出50吨减排额,通过碳交易,实际上达到了整体上的成本最小和减排效益的最大化。在这个过程中,A企业通过支付资金获得减排指标,而B企业则通过售出减排指标获得了减排效果,这样从整个社会的角度实现了总成本的最小化。这就最简单的碳交易。这个交易过程中,买方通过支付卖方货币而获得温室气体减排额,买方可以将购得的减排额用于实现其既定的减排目标。
碳交易指数虽然是一套复杂的数学模式,但是这一指数第一次引入了社会成本,考虑比较全面;兼顾发展与减排,符合国情;有利于经济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具有可操作性;动态可检测,灵活可调整。孔英在会上说,在碳交易过程中,通过市场机制,为碳资产的定价和流通提供了便利条件;而金融资本也是通过碳交易,将企业的减排额开发成为标准的金融工具,金融资本可直接或间接投资于碳资产项目,这就是碳交易。孔英最后说:碳交易是通向低碳经济的必由之路。随着经济与社会的发展,碳交易必将成为现代社会中的一种司空见惯的价值交换与资本流动形态。从产业经济学的角度来讲,如何进行后阶段接力,即直接跳过一些发达国家在工业化过程和现代化过程的原有道路,创造出具有中国特色的低碳、绿色、环保的发展道路,将是整个中国低碳研究领域的主要方向,也是企业界今后重点关注的一个重大课题。
参加研讨会不仅有学者专家,还有许多企业和地方政府的负责人。大会上安排的专家即席发言更是这次研讨会的一个亮点,由于会议安排得十分紧凑,因而专家和企业的代表在短暂的发言中更是妙语连珠、字字斟酌。这些来自不同领域不同社会角色的人们展示了自己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所思与所为,也把大家对美丽中国宏大愿景一一表述了出来。研讨会上举行了《废物管理与循环经济》一书的新闻发布会。这部系列丛书是“十一五”国家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这里特别要说的是这本书的编著者:北京工业大学经管学院博士生导师,中国经济转型研究中心主任黄海峰教授和时任《中国资源综合利用》杂志主编、现任国际生态联盟中国区理事长的陈立柱教授。他们不仅为这本专著的出版花费了巨大的精力,而且为这次研讨会的举办做了大量的工作。黄海峰先生系德国洪堡大学博士,先后在美国、法国和德国的跨国公司担任高级顾问。兼任“世界绿色论坛”执行主席、国际生态联盟亚洲理事长,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绿色经济报告”小组专家。民主建国会中央人口资源环境委员会委员。作为一名绿色经济、绿色投融资理论、经济转型等领域的专家,他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将学术科研与参政议政结合起来,主动投身社会服务工作,具有广泛的人脉和社会影响力,成为这次研讨会的发起者的组织者。当全国各地的专家聚会在北京工业大学会议厅里时,他是整个活动的总协调人和总导演。在晚上举行的盛大宴会上,他邀请了国内知名的艺术家表演和演奏,为大家的聚会渲染了浓厚的艺术与科学的氛围。陈立柱先生作为中国再生资源产业的资深专家更是老当益壮,精心策划、合理组织会议的进度,显示了老专家对事业的执着追求和娴熟的社会活动能力。在谈到下一步的活动时,两位专家都表示对中国再生资源产业的高度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