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善凤
高中阶段作为基础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就是要为将来培养具有较高科学素养和科学精神的人才,它主要体现在培养学生多方面的能力上.如,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理解能力,推理能力,获取知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在这许多的能力培养中,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其核心,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呢.
一、关于教学理念的创新
在化学的教学过程中要更新教育观念,重新定位师生关系、教与学的关系.新课程则要求师生是课堂的双主体,是民主平等的关系.教师由知识的代言人、传授者,转化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促进者、合作者、学习者,由知识的权威转化为平等中的首席.教师由过去的重“教”变为现在重学生的“学”,由重知识结果的接受转化为重知识的探究过程,由重学生的成绩转化为重学生的全面发展,由重知识的理论性、系统性转化为重知识的社会性、生活性、实用性.只有确立了这些新的教育观念,才有可能变过去的授之以鱼为授之以渔,才有可能还学生一个轻松愉悦的课堂,在这个课堂里,学生的思维才有可能真正的激活,迸发出智慧的火花,创新的绿苗.
二、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良好思维习惯是有效工作的保证,因此要培养创新能力首先必须培养创新思维.
1.强化实验教学的作用,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演示实验是化学教学中经常运用的教学形式,它生动、简捷、有效,是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最好的教学手段之一.我们在平时实施演示实验教学过程中,将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分为三种形式教学:对于重要实验,教师演示、学生观察分析得出结论;对一些要求不高的实验,可对学生开放实验室,要求学生设计或改进后上台演示;对一些难度较大,要求较高,现象又不太明显的实验,教师先进行演示,让学生在观察中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分析实验的缺陷在哪里,使学生始终处于探究的思维状态,进而改进实验.
2.加强学习方法指导,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基础
在教学中应尽量教给学生学习方法,良好的学习方法的获得往往比直接知识的获得更重要.化学是一门与生活实际联系非常紧密的学科,没有数、理学科繁杂的数学运算.老师在教学中应多联系实际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离不开化学,激发学生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创新精神
.
3.通过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创造思维
一个人如果对所从事的工作毫无兴趣,怎么也不会调动他的积极性和潜能,更谈不上创造思维,因此老师在教学中,应尽量采取直观的方法、生动的语言、灵活的教学方式,强调学生平时多观察、多思考、多发现,教育学生理解学习不在于知识的本身,而在于去应用知识,去作为创新的阶梯.
三、教学中的几点创新感悟
1.化学概念教学创新
化学概念是用简练的语言高度概括出来的,包括定义、原理、反应规律等.在高中化学教材中,基本概念几乎每节都有,而化学概念是学习化学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准确地理解概念对于学好化学是十分重要的.高中学生的阅读和理解能力都比较差,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讲清概念,把好这一关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我们就从研究理论知识的来龙去脉着手,设计一些具有开放性的问题让学生自由讨论,充分发挥想像空间,以激活他们的创新意识和思维活力.循序实施“提出问题—理论假设—论证”的发现学习模式,运用严密的逻辑推理,训练思维的深刻性;运用联想、对比方法,进行多方面、多角度的训练思维的广阔性.通过问题引导这种方法,给学生提供了创新的条件和空间.
2.化学教学中注重情感教学
化学教师热爱教育、热爱学生是情感教学的基础和前提.情感具有固有的迁移、扩散和感染的特性.在既定的时间和范围内,情感可以感染到一些人与之相关的事物上.根据情感的特性在实施情感教学时,教师首先是以自身的道德感、理智感和美感去感染学生.其次,在施教时有的放矢,需要教师深入到学生群体中,了解学生非智力品质.
3.在化学教学中应注意思路教学
听课时,让学生领会教师的讲授思路.思路教学的关键就是将教师的思路转变为学生听课的思路.其首要的一步是教师应把教材的思路转化为讲课的思路.这就要求教师在课前必须潜心钻研教材,充分揭示出新旧知识的联系,建立起知识体系,然后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做到突出每节课的主线和知识点,使学生的思路按照主线和知识点去展开.
总之,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贯穿于整个教学之中.教师要在教学中尽可能地调动他们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积极因素,消除消极因素,鼓励学生大胆创新质疑,发现新问题,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只有学为所用的学生才是合乎我们这个时代所需求的.
参考文献:
[1] 毕华林.化学新教材开发与使用.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2] 鄙志芳.思维心理学.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江苏省连云港市田家炳中学 (222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