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本刊记者 张明明
如果说火力发电、水力发电等是江西当前主要的发电形式,以500千伏电网为主骨架、220千伏及以下电网相配合的电网是江西当前主要的供电形式的话,那么,1000千伏交流和±800千伏直流特高压电网将是满足江西经济社会发展电力能源保障的现实选择、必由之路、未来通途。
特高压电网,以其大容量、长距离、低损耗的特征,代表了当今世界输电技术的最高水平,将成为江西电网建设的“主旋律”;以其安全、稳定、经济、清洁的特征,形成了现代能源体系的重要环节,将成为江西能源建设的“重头戏”。
多年来,我省按照适度超前的建设理念,大力加快电网建设,有力地保障了全省经济社会发展和城乡居民生活的用电需求。但在用电高峰期也出现过拉闸限电现象,这主要受我省省内一次能源匮乏,发电以火电为主,电煤靠外调为主等因素限制。
由于江西煤炭储量资源偏少,煤炭累计探明储量资源量约17.5亿吨,居全国第23位,约占全国总量的0.13%,煤质偏差,且煤炭产量呈下降趋势。水力资源少,开发条件差,2003年全国水力资源复查成果显示,江西省水能理论蕴藏量为684.56万千瓦,只占全国的1%。加上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等新能源发电所占份额小,江西以火电为主的发电结构在短时间内难以改变。未来江西的外来煤炭尤其是电煤,将主要来自“三西”(山西、陕西、内蒙古西部),煤炭入赣运输能力受诸多因素限制,煤炭入赣的运输压力会愈来愈大,能源风险将越来越凸显。
面对能源困境,如何提供更加稳定、可靠的供电支撑?
对江西而言,建设特高压电网,构建江西接受外部能源的通道,在未来很大程度上可解决江西经济社会发展对能源的需求,也更加有利于我省“节能调度”、“上大压小”等措施的实施,实现电力工业的节能减排,同时加强我省电网应对严重自然灾害的能力,大大提高电网的可靠性。
江西属华中电网中的受端电网,特高压变电站既是区域电网中的重要枢纽点,又是电源点,特高压电网的建设可以满足群众用电的需要,促进江西经济发展,通过特高压变电站直接向负荷中心供电,可减轻500千伏网架潮流,节省500千伏输电通道,避免负荷中心之间功率大规模转送,提高电网的供电可靠性和安全稳定水平。
特高压电网输送容量大、送电距离长、线路损耗低、占用土地少,好处多多。
1000千伏交流特高压输电线路输送电能的能力是500千伏超高压输电线路的5倍。所以有人这样比喻,超高压输电是省级公路,顶多就算国道,而特高压输电是“电力高速公路”。
500千伏超高压输电线路的经济输送距离一般为600至800公里,而1000千伏特高压输电线路因为电压提高了,线路损耗减少了,所以它的经济输送距离也就加大了,能达到1000至1500公里甚至更长。
建设输电线路同样要占用土地,工程上叫“线路走廊”。建一条1000千伏特高压输电线路,能顶5条500千伏超高压输电线路的输电能力,而线路走廊所占用的土地只相当于2条500千伏输电线路,所以相对来说,建设特高压输电线路能少占土地。
建设特高压电网,能把中国电网坚强地连接起来,使建在不同地点的不同发电厂(比如火电厂和水电厂之间)互相支援和补充,工程上叫“实现水火互济,取得联网效益”;能促进西部煤炭资源、水力资源的集约化开发,降低发电成本。
不仅如此,特高压输电有利于减少煤电对人口稠密区环境的污染。随着工业的发展,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受到的污染日趋严重。为了解决火电厂对环境的污染问题,我国投入很大的财力、物力对现有火电厂除尘、脱硫、清除灰渣等设备进行改造,对新建电厂则采用清洁燃煤技术。这些措施减轻了对环境的污染程度。但是,由于人口密集区的环境容量已趋于饱和,如果新建火电厂,加上运煤中产生的污染,会使人口稠密地区的环境不堪重负。
目前,我省正以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主线,大力发展低碳经济,促进绿色崛起。但我省电力能源供应主要依靠火电机组,环境污染严重,给我省生态带来不利影响,并且随着用电需求的快速增长,大量依靠火电机组提供电力势必阻碍我省绿色崛起之路。通过特高压电网接受省外清洁电力,可以减轻煤炭运输压力和环保压力,有利于保护江西的绿水青山。根据规划,2015年、2020年江西可从省外接受最大电力550万千瓦、1150万千瓦,相应可减少省外原煤调入量达1111万吨、2249万吨,减少二氧化硫排放1.6万吨/年、3.3万吨/年。
如果将电力在反映经济社会发展方面比喻成“晴雨表”和“温度计”话,那么其在助推经济社会发展方面则可比喻成“发动机”和“润滑油”。
毫无疑问,即将“横空出世”的特高压电网,将擎起助推江西经济新发展的大旗,使江西经济新发展的动力更强,活力更显。
用电负荷快速增长,电力供应紧张,是未来江西发展避不开、绕不开的话题。
“十二五”期间,全省经济总量跨越万亿元台阶并向两万亿元迈进,预计到2015年,全省生产总值达到1.8万亿元,年均增长11%以上,人均生产总值达到6000美元。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赣南等原中央苏区振兴发展,两大国家战略,给江西经济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契机,用电量持续增长将是大势所趋。
今年度夏期间,江西电网用电负荷屡创新高,达1510万千瓦。而江西电网统调发电装机仅为1540万千瓦,因煤质、水情等因素,实际最大出力1420万千瓦。全省电力供需能够保持平衡,很大的一个原因得益于跨区域外购电。
然而不得不面临的现实是,目前江西电网仅通过三回500千伏联络线与华中电网联网,入夏来最大外购电已高达210万千瓦,接近网间联络线的最大受电上限。通道问题将成为外购电入赣的“瓶颈”。
因此,加快特高压电网建设,发挥其在大容量、远距离输电方面的明显优势,开辟江西大规模接受省外电力能源的新通道,提供更强的电力支撑,是江西经济发展的迫切需要。
其实,早在几年前,江西便从国家电网特高压工程中受益。自2009年1月6日国家电网晋东南——荆门首条1000千伏特高压输电线路成功投运起,山西的电力就通过这条线路送往华中地区、送到江西。同时,通过特高压向我省输入的电力电量,在我省外购电所占的比重中越来越大。
然而,与借助特高压输电相比,加快推进特高压输电工程落点江西,打通江西与西部大煤电、大水电基地的大通道,实现更大范围内的能源资源优化配置,是助推江西经济实现新跨越的根本之道。
加快推进特高压入赣,当务之急是争取将雅安-武汉特高压输变电工程延伸到南昌,打通江西与西北大煤电、西南大水电基地的通道,实现“川电入赣”,提高江西参与全国资源优化配置的能力。初步测算,武汉-南昌交流特高压工程建成后,江西省每年可新增四川水电300万千瓦,相当于为江西“支援”了一座葛洲坝电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