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万鹏
(北海职业学院 广西 北海 536000)
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提出:“要积极推行与生产劳动和社会实践相结合的学习模式,把工学结合作为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要切入点,带动专业调整与建设,引导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的重点是教学过程的实践性、开放性和职业性,实验、实训、实习是三个关键环节。”
“学习的内容是工作,通过工作实现学习”是职业教育课程的本质特征。基于工作过程的高职专业教学体系构建的总体理念是:打破以知识传授为主要特征的传统学科课程模式,转变为以工作任务为中心组织课程内容,构建新型的教学体系,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的过程中构建相关理论知识并发展职业能力。
高职酒店管理人才的培养是典型的职业技术人才教育,目标是培养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第一线的高素质技能型应用人才。为达到这一目标,实践性教学便成为酒店管理专业极为重要的环节。因此,需要构建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以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
高职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理论课中的实践性教学 理论课中的实践性教学是将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融于一体,突出教学内容的实践性,使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互渗透。例如,在《饭店营销实务》课程教学中,可要求学生撰写酒店营销策划书,在实践教学过程中,注意将理论问题在联系实际中解决。
模拟训练 模拟训练是为了充分培养学生的操作技能,在达到或接近酒店职业活动氛围的模拟实验场所内设置的实践环节。如《前厅服务与管理》课程中的前厅服务技能训练、《客房服务技能》课程中的客房铺床训练等等。
实训、实习 实训和实习是学生从学校过渡到社会的关键环节,是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前的实践能力训练。目前,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训和实习主要包括认识实习、专业实训及毕业实习等三大类。
专业技能竞赛 专业技能竞赛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学生专业水准的有效途径,在比赛中可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和应变能力。酒店管理专业可通过客房秀、餐花争艳、中西餐摆台、礼仪之星等竞赛项目激发学生的职业热情,在趣味竞技中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
课余实践活动 为了打造全方位的实践环境,推进学生实践技能的提高,酒店管理专业可利用课外时间组织学生开展与专业有关的大型服务活动、社会公益活动、企业勤工助学活动、社会调查活动、第二课堂活动等等。
加强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增加实践教学的比重 酒店管理专业教学体系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大体系。理论教学的目标是增长学生的知识,实践教学的目标是培养学生的能力,基于酒店业重实践的行业特点,高职酒店管理专业的实践课应占教学计划总学时的60%以上。
以职业能力为导向,构建实践教学课程体系 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应依据行业最新发展态势,以职业能力为导向,基于对多家酒店实际工作过程的调查和分析设计三大课程模块:职业基础素质课程模块着手培养学生的职业素质;职业核心技能课程模块以校内实训基地和校外实训基地为平台,使学生掌握酒店各主要岗位的职业技能,培养学生的酒店管理能力;职业拓展技能课程模块使学生具备相应的职业拓展能力。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架构图,如图1所示。
图1 酒店管理专业实践教学课程体系架构图
基于工作过程设计课程内容,采用项目式教学 要抛弃传统的以知识传授为主的教学方式,基于酒店真实的工作过程设计新的课程内容,采用项目式教学,强调学生的课堂参与及实际操作。如典型的前厅服务员的主要工作流程可归纳为6大环节,即客房预订→客人住宿登记→接受客人问询服务→客人迎接与行李服务→客人结账离店服务→与酒店其他部门就销售工作进行沟通与协调等。因此,在《前厅服务技能》课程教学中,可将教学内容分为6个项目,把课堂搬到实训室,在教师的指导下,每个项目采用情境模拟实训的课堂教学方式,让学生在接近真实的工作过程中体会知识要点,掌握前厅服务技能。如条件允许,可与酒店合作办学,联合开设课程,将课堂搬到企业,让学生在完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更好地体验、训练职业能力。
将职业资格认证培训纳入实践教学体系 学生职业能力的培养始终是实践教学建设与改革的一个重点,因此应将职业资格证书的培训纳入实践教学体系中。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可以选考的职业资格证书有:餐厅服务员证书、客房服务员证书、调酒师证书、茶艺师证书、酒店管理师证书等等。
开展校企合作,建设条件先进的实训基地 酒店管理专业实训基地主要包括校内实训基地与校外实训基地两大类。校内实训基地是指根据酒店实践的要求在校内建立的专业实训室,如中餐厅实训室、西餐厅实训室、酒吧实训室、茶艺实训室、客房实训室、前厅实训室等,以实践教学作为人才培养的主要手段。校内实训基地既可以提高实习效率,也可以省去一定的实习费、讲课费、交通费、住宿费、伙食补助费等,使有限的教学经费真正用在刀刃上。校外实训基地是指学校通过与酒店签订合同,由酒店为学生提供实习岗位,能够锻炼学生实践能力的基地。开办酒店管理专业的高职院校应积极寻求与一些设施条件好、管理水平高、培训能力强的知名星级酒店合作,并与之签订合作协议,以确保校外实训基地的稳定建设和长期发展,走校企合作的专业建设发展道路。为了更便捷地接触真实的酒店工作过程,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可建立校内企业性实训基地,即在校内实训室的基础上,由学院免费提供场地,在确保教学需要的前提下,由教师团队集体承包、经营实训基地。如此可有效地激活师资队伍的潜能,提高教师的实践能力和实训指导能力,在满足学生实训需要的基础上,参与市场竞争,分享经营成果。校内实训基地逐步走向市场,将成为未来高职院校酒店管理专业发展的趋势。
加强“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 “双师型”教学团队首先要求教师具备较强的实践能力,比如主讲《客房服务与管理》课程的教师要在酒店客房部工作过、主讲《餐饮服务与管理》课程的教师要有从事餐饮业的经历等等。为有效地提高专业教师的实践技能,一方面,学校与企业应长期合作,派专业教师到酒店挂职学习,让教师深入酒店一线,参与酒店经营管理等工作项目,并且协助酒店进行培训或行业调查,使这些教师成为本专业的骨干力量。另一方面,为保证教学质量,增强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可聘请高星级酒店的中、高层管理人员和技术人才担任学生实训课指导教师。这些教师在教学中往往能够结合行业发展的最新动态,从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应用能力出发,精心组织理论与实践教学,并取得显著的教学效果。实践证明,校企合作是快速提高教师队伍专业技术应用能力最有效的途径。
[1]蔡平,罗清德.酒店管理专业学生实践能力培养研究[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5(5).
[2]陈丹红.旅游管理专业一体化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与实施[J].桂林旅游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
[3]陈娟.旅游管理专业教学与素质教育[J].青岛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