灾难无情人有情。“4·20”地震来临的那一刻,这句看似平淡的话语,再次因为行动的诠释,感动我们。
这样的感动,双向流动。
镌刻在记忆中的画面很多。“4·20”地震中,那位小伙子举着标语的镜头,是其中之一。
上面有大大的几个字:谢谢你们
落款是“全雅安人民”。
想起那件旧事。
“5·12”地震期间,在映秀与都江堰之间往来采访。每天深夜完工后,就着随身的一个睡袋,露宿都江堰街头。旁边是一所社区医院,承担着地震中轻伤员的治疗任务。
两天后的一个晚上,一名穿着白大褂的中年女子走到我露宿的地方。“来喝碗稀饭吧,我们熬好了的。”
她说,看见我在街头露宿两天了。“你们来帮助我们,很辛苦。”
至今,我们不知道彼此的名字。
一年后,重返北川。我在自己的报道中,写下一个细节:采访中认识的学生,非拉着去她父母所在的食堂吃中饭。每人1 0元的餐费,进门后这名学生就跑到母亲身边说了两句话,我看到这位母亲悄悄走向缴费处,起身阻止却已于事无补。
他们家的房子,在“5·12”地震中毁了。这件事后,感激与歉疚一直成为我卸不掉的情绪。
陪同我去重庆援建的“重庆路”采访途中,牟大哥很多次说了同样的话—“真的非常感谢你们”。
〉“灾区人民感谢全中国人民的厚爱和帮助” 摄影/罗嘉
试图阻止他再说感谢的话,我跟他讲了“5·12”期间那个“一碗酥油茶的感动”的故事。
2008年5月19日,我从都江堰绕道成都、雅安、芦山和宝兴,前往卧龙和耿达采访。翻越夹金山时,短暂在山腰一处汽车加水点休息。路边简陋屋子里的藏族阿妈,见我一身迷彩服,赶紧招呼我进屋喝碗酥油茶。
她说,喝酥油茶可以防嘴唇干裂和高原反应。
我没能把自己该付的钱塞进藏族阿妈的手里。
“我们在感动他们,他们也在感动我们。”从“4·20”地震灾区采访回来,我的记者朋友总忘不了反反复复地说这样的话。
因为,他亲历了网络中流传的场景:几名学生模样的孩子,脸上因地震带来的尘埃未尽,却在硬纸板上用“谢谢你们”这样的话语,来表达他们最朴素的感情。
让我们珍藏这些感动彼此的细节:
在荥经县堵车时,车窗外几十个村民抱着各式各样的暖水瓶,用浓重的乡音挨个说着几乎同样的话—“师傅,喝点热水吧,进去就没得了。”
在太平镇搜救伤员时,不时有孩子抱着矿泉水出现在战士们面前,小声说句“叔叔,喝水”,然后怯生生地递过来,再敬个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