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丹青
(湖南汽车工程职业学院 电子信息系,湖南 株洲 412001)
随着企业信息化建设的发展,在企业的各职能部门之间围绕着企业的业务流程和企业职能管理需求建立起了相应的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对企业的产、供、销、人、财、物等各方面日常事务的数据管理。但是随着市场竞争加剧,对企业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企业不仅需要能实现日常事务的数据处理,更希望能通过信息共享,实现数据管理、数据整合、数据分析和数据预测等商业职能方面的研究。并通过数据分析和数据预测,发现企业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寻找出改进企业的管理模式和提高企业经营管理效益的方法。因此,在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基础上,针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需求,开展商业智能的研究,将成为企业信息化建设新的发展方向。文中是以纺织企业的业务流程和企业职能管理需求为例,探讨面向纺织企业的商务智能应用系统解决方案。
商务智能就是在必要的时间期限内把准确且有用的信息传递给适当的决策者,为其制定有效决策提供支持[1]。通常商务智能也被认为是利用数据仓库、联机分析处理(OLAP)工具和数据挖掘等技术,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数据转化为知识,帮助企业发现问题,做出明智的业务经营决策的工具。只有在企业的不同层面都利用商务智能,才能促进有效决策的制定。根据企业不同层面决策者的决策需要,将商务智能分为战略型商务智能、战术型商务智能和操作型商务智能。
战略型商务智能面向企业高层管理者,主要用于管理企业中长期的商业计划与目标。它所提供给决策者的必须是一些高度汇总的度量,并且这些度量都是以一种状态指示器的方式出现。战术型商务智能面向中层部门管理者,以制定一些短期目标或当执行某项商业活动会使用战术性商务智能来评估与优化这些活动的绩效。操作型商务智能面向基层管理者,它关注于管理与优化每日的业务运行,并将正确的信息在正确的时间发布给正确的业务人员,帮助业务人员快速响应以解决商业问题与满足新的业务需求[2]。现如今,操作型商业智能越来越受到基层管理者的重视。
早在上世纪90年代,一些大型纺织企业就已经开展了企业信息化的建设工作,并已经按照业务流程和企业职能管理需求,构建了企业管理信息系统,实现了企业各职能部门日常事务处理中的数据收集、数据管理和数据的统计分析。但是,随着世界制造业在全球化、智能化、服务化和绿色化的发展,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也就对企业信息化建设提出了新的发展方向,要求企业信息化的管理不仅能完成对各职能部门日常事务数据的处理,而且还能实现对生产、经营过程中的各类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和预测。以便帮助基层管理者能及时优化日常的业务运行,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对于纺织企业可以根据企业生产、经营中的数据开展一些商务智能研究。
1)根据企业原材料库存情况,研究如何降低原材料占用资金的措施。或根据原材料消耗情况,研究如何节约原材料的措施。
2)根据产品产量数据研究产品结构变动趋势和各类产品分别占总量比重变动趋势,并从产品结构变动趋势研究原材料需求变动趋势和原料采购变动方向以及原料的构成结构变动趋势等。
3)根据产品质量数据研究产品质量波动对产品销售量的影响,以及对客户满意度、忠诚度和贡献度的影响,从而预测客户对产品质量需求发展的动向。
4)根据产品销售数据研究产品销售构成比重变动趋势,预测未来产品结构的调整方向及发展方向。从产品价格变动趋势预测原料价格的变动趋势等。
5)根据人力资源数据研究职工对工资额的期望值、各部门人员的配置、员工教育以及人才调整、劳动力的发展变化趋势等。
6)根据企业财务数据研究进行企业的偿债能力、获利能力、成本、费用等分析,还可以对企业的资金供需状况、工业资产的运营效率进行分析等。
7)根据对设备和生产能力研究来预测未来设备正常运行和未来生产能力变动趋势,还可通过对设备能力研究为企业制定计划和规模扩张提供科学依据等[3]。
纺织企业是属于传统的制造业企业,它具有制造业企业管理的各种共同特征。在纺织企业中,管理人员主要是通过合理地组织人员、设备、原材料、资金、技术和信息,以实现对采购、生产、销售等全过程的计划、决策、组织、指挥、控制和协调管理。通过对纺织企业的调研,确定纺织企业的业务流程管理包括:采购管理、生产管理和销售管理,其中采购管理包括对供应商关系,原材料的采购、原材料仓储和库存等方面的管理,生产管理包括生产计划、工艺设计、设备管理,产品质量、产品仓储等方面的管理,销售管理包括产品销售、产品库存、销售人员业绩和客户关系的管理。纺织企业职能管理部分包括:财务管理、人力资源管理、全面质量管理以及办公事务管理等[4]。
根据纺织企业的业务流程和企业职能管理需求,将企业信息化分为业务流程管理系统和职能管理系统两大部分,其中业务流程管理系统包括对企业生产过程中的业务流程所进行的信息化管理,如采购管理系统、仓储管理系统、生产计划管理系统、工艺设计管理系统、设备管理系统、产品质量管理系统、销售管理系统和客户关系管理系统等组成,而职能管理系统则是由财务管理系统、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全面质量管理系统和OA办公管理系统组成。通过上述的管理信息系统,可实现对企业生产过程中的人、财、物、产、供、销和质量保证等各环节的联机事务处理[5-6]。
同时,为了能更好地指导企业生产和经营活动,在企业业务信息化系统基础上,根据企业不同层面决策者的决策需要,分别构建面向管理层商务智能分析系统和面向业务操作层商务智能分析系统。纺织企业商务智能应用系统架构如图1所示。
图1 纺织企业商务智能应用系统架构
根据纺织企业商务智能应用系统架构,将纺织企业商务智能系统分为两大部分:一是面向管理层商务智能分析系统;另一个是面向业务操作层商务智能分析系统。其中,在进行业务操作层商务智能分析系统的数据仓库设计时,首先根据业务流程管理及商务智能系统的需求分析,确定其商务智能系统分别包括采购数据主题、仓储数据主题、生产数据主题、能源数据主题、设备数据主题和销售数据主题等。采购数据主题包括了供应商和原材料的时间、品种、规格、数量、单价及库存等各方面的信息。仓储数据主题包括生产产品的时间、品种、规格、数量、单价及库存等方面的信息。生产数据主题包括生产产品的时间、品种、规格、生产量、订单量、单价、生产分厂信息和订单信息等。能源数据主题包括各分厂和部门所消耗水、电、气等信息,设备数据主题包括时间、设备型号、数量、设备维修完好率、一等一级车率和设备维修费用等信息。销售数据主题包括了销售时间,销售客户,销售产品的品种、规格、数量和单价等信息。
而对于面向管理层商务智能分析系统的数据仓库设计,则确定其商务智能系统分别包括财务数据主题、HR数据主题和产品质量数据主题等。
在确定了数据仓库的主题后,将根据各大主题开展多维模型设计,以确定各大主题多维模型的数据结构,包括事实表和维表。多维模型可采用星型或雪花型模式设计[7]。
商务智能分析系统开发平台采用微软公司开发的用于创建和管理商务智能的工具,即Business Intelligence Development Studio(BIDS)。首先利用SQL Server 2008创建数据集市数据库、创建维表和创建事实表,并在该数据集市上创建Analysis Services多维数据集。然后根据数据集市中度量、维度和数据来源以及商务智能系统中数据转换ETL的需求,利用SQL Server 2008中的Integration Services工具,开发出不同的数据转换“包”,通过数据转换“包”实现将数据从联机事务处理(OLTP)数据库或者其它异构数据源中抽取、转换、加载到数据集市中。
为了能开展商务智能分析,还要将多维数据集的结构部署到Analysis Services数据库中,并在Analysis Services数据库中处理维度和度量,在处理过程完成后,就可以利用OLAP多维数据集中的专用特性,如商务智能向导、关键绩效指标、OLAP操作或者MDX查询,开展商务智能分析研究[1,8]。
通过对纺织企业信息化建设现状的调查研究,提出了纺织企业商务智能应用系统架构,即按照企业业务流程和企业职能管理需求,分层构建面向管理层商务智能分析系统和面向业务操作层商务智能分析系统的方案。并根据企业商务智能分析需求,分别设计相应的分析主题,运用微软公司的商务智能工具开发设计各项商务智能分析系统,从而实现对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的各项数据整合、数据分析和数据预测等各商业职能方面的研究。
[1]Brian Larson.商务智能实战[M].盖九宇,赵龙刚,曹玉玲,译.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1:71-75,208-215.
[2]陈磊,董碧丹,张峰.操作型商业智能综述[J].计算机工程与设计,2010,31(7):1639-1641.
[3]中国家纺网.纺织企业统计工作应向商业智能方向发展[EB/OL].(2011-12-19)[2013-04-20].http://www.tnc.com.cn/info/c-d-84864.html.
[4]黄斌.棉纺织企业信息化应用整体架构探讨:棉纺织技术[J],2012,40(10):613-616.
[5]冯毅雄,宋轩,胡耀光,等.基于自主ERP和商业BI工具的制造业商务智能发展模式研究[J].机械工程,2010(10):27-28.
[6]张浩,赵相东,陆剑峰.面向大型钢铁集团的业务及决策信息系统解决方案[J].计算机集成制造系统,2010,16(11):2460-2467.
[7]陈旭辉,刘东坡,徐勇.基于OLAM的制造业商务智能模型[J].兰州理工大学学报,2009,35(2):93-97.
[8]Lynn Langit Kevin S.Goff davide mauri sahil malik john welch SQL server 2008商业智能完美解决方案[M].张猛,杨越,朗亚妹,译.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