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反思之我见

2013-10-10 00:52蓝健萍
中小学电教 2013年1期
关键词:动画课堂教学教育

☆ 蓝健萍

(厦门同安第一中学,福建厦门 361100)

英国哲学家洛克将“心灵内部活动的知觉”理解为反思,百科名片中对教学反思的理解是“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的再认识、再思考”。笔者认为,可以将这两种观点综合起来理解教学反思,教学反思是“教师对教育教学实践进行认识与思考的心灵内部活动的知觉”,不特意地强调百科名片中的“再”。这样,教学反思不完全是实践后再来认识、思考,而应始于实践前,并贯穿于实践全过程甚至教师的整个教学生涯。

课堂教学是学校教育教学实践的重要组成部分,课堂教学传播是教育传播的基本形式之一。为了实现最优化的课堂教学传播,有必要对课堂教学进行认识与思考,并对该过程中的相应要素、环节进行全面分析,精心设计。下面,笔者试着结合信息技术课堂教学进行教学反思,探讨课堂教学进行反思的必要以及如何进行教学前、教学中和教学后反思,以提高教学反思的能力,促进专业成长。

一、传播学理论提示我们课堂教学有必要进行积极反思

传播学理论告诉我们,传播过程是“传播者把信息编码,通过某种媒体传播出去,受播者收到受噪声干扰的信号,并经过译码了解信息的意义,并且产生一定的效果和反馈”。

图1

图1所示的“香农-韦弗的传播模式”提示我们,课堂教学传播同样可以理解为一个由信源(教师)、编码(教师将教育信息变换成符号并用相应的信号呈现)、信道( 教学通道、媒体等)、信宿( 学生)、解码( 学生将接收的信号转换为符号并解释成信息)、干扰(对传播信息和信号的干扰和歪曲)、反馈(学生在知能结构和行为上发生的变化)七要素组成的带有反馈的双向的教育信息传播过程,且噪声干扰会出现在传播过程的各个环节,影响各个要素。

为了达到最优化的教育传播效果,教师在课堂教学中除了要关注教育传播过程中的各个阶段,如“确定信息”、“选择媒体”、“通道传送”、“接收解释”、“评价反馈”,还要时时关注学生的反馈信息,并根据学生反馈信息进行必要的、积极的反思,不断地进行“调整再传送”。“实践的整个过程”以及“学生的反馈意见”是我们教学反思时需要综合思考和梳理的两个认识对象,最后还要把他们揉在一块儿整合思考。

二、从《天使飞翔》案例看信息技术课堂教学全过程的教学反思

笔者认为,课堂教学传播作为教育传播的基本形式之一,我们在对课堂教学进行教学反思时就可以借鉴教育传播学的相关理论。将课堂教学反思分为三个阶段,即教学前反思、教学中反思和教学后反思。教学前反思主要集中于课堂教学设计,教学中反思主要关注教育传播的连续动态过程,教学后反思主要归纳总结经验教训、系统化理论知识等。

(一)教学前反思

教学前反思是教师对整堂课的思考,并撰写出课堂教学设计。主要反思教学目标、教学资源、教学策略、教学评价四个要素,从而解决目标、资源、策略及效果评价等问题。

1.确定教学目标

确定教学目标要根据教学大纲和学生的实际情况,是对传播模式中的“信息”及“信宿”两个要素的分析。可以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对教学目标进行分析。因此,明确中学信息技术课程相应维度的教学目标是我们界定一节课的教学目标的必要前提。笔者参阅相关资料,认为可以这样综合地描述这三个维度的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在理解相关思想方法的基础上,学习有关软件和工具的操作,获得具有广泛迁移价值和认知灵活性的信息技术知识体系。

过程与方法:培养“信息问题解决能力”,即“根据实际需要,选择和熟练使用信息技术,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信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思考、理解有关技术哲学问题、与信息技术应用相关法律法规和道德规范等,实现“法律-他律-自律”的道德内化。

案例中,笔者确定的教学目标如下。

(1)知识与技能:理解引导层的概念及作用,并能在设计中合理运用;能够导入外部图片;掌握图形的分离;能将图形转换为元件;掌握制作引导路径动画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能在模仿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探究学习圆路径、矩形路径、文字路径等的引导动画的制作方法;强化动画制作“先分析后制作”的意识,能应用引导层去实现一些动画效果,表达一定的思想内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剖析现实世界对象的运动,从抽象的运动轨迹到具体地在Flash中画出路径,进行思维能力的训练;大胆探索,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体会动画制作的乐趣,初步学会使用动画表达思想、呈现信息。

2.组织教学资源

组织信息资源,包括教学的信息量、教学信息源(对应于教育传播过程中的“确定信息”阶段),实现教学目标需要学习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等。

案例中,笔者是这样组织教学资源的。

(1)确定教学的信息量:基本信息是“动作补间动画、引导层、导入外部图片、图形分离并转换成元件”,通过网络机房相关设备能够将这些信息很好地传递。教材给出的信息量相对较少,对于认识操作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适当地加以补充,不局限于用铅笔绘制的开放路径,可以是图形的,如:圆形、方形、文字图形等,关键是要引导他们将它们转换成不封闭路径来处理。

(2)弄清教学信息源:引导层、导入外部图片、图形分离并转换成元件是文字教材中可以得到的知识点,而引导路径的必备知识“动作补间”是学生已有知识经验,补充的信息则由教师提供范例源文件或生成的影片、课件。

(3)所需的事实、概念、原理、技能:引导层、导入外部图片、分离、转换、引导路径动画原理、吸附到路径端点、路径调整、将封闭路径转换成开放路径等。

教学资源还可以是辅助教学的相应课件、范例、网络资源网址等。如本案例中就用到了如下的资源:范例“鸡宝宝过马路”文字路径动画、新华社摄影部图表室制作的“嫦娥一号奔月模拟动画”及提供给学生课外学习的网 址( www.enet.com.cn /eschool/includes/zhuanti/flash1130/indedx.shtml) 等。

3.选择教学策略

选择教学策略主要是根据教学目标、教材性质、学生特点等选择教学方法,思考应用什么教学程序、采用哪种教学组织形式、选择什么教学媒体(对应于教育传播过程中的“选择媒体”阶段),并确定具体的教学结构,如开头、过渡、结尾等。

在案例中,笔者对教学策略的思考如下。

本节课应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任务驱动法”展开教学,主要采用“模仿——提高”教学模式,穿插学生的交流、合作学习。以“飘浮的羽毛”视频(电影片断,教学媒体:配备音箱的计算机)引入,复习动作补间动画后直接讲解引导层动画的制作(学生初始能力:大部分学生从来没接触过引导路径动画),由于学生对引导层很感兴趣,一般能顺利地模仿练习、较快理解引导路径的作用(引导路径动画基本原理并不难)。因此,可在知识的深度及宽度上加以拓展,通过新任务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合作学习,在铅笔绘制曲线路径的基础上进一步探究圆形、方形、文字图形路径的引导路径动画的制作,让学生感受到本节课所画的路径应该是不封闭的线,同时,在练习中让学生归纳总结出引导动画制作的步骤及要领,然后,师生共同小结。最后,教师布置开放式的作业,应用优秀范例 “鸡宝宝过马路”、“嫦娥一号奔月模拟动画”启迪学生思维(教学媒体:配备音箱的计算机),给学生设计空间,让学生利用引导层创设一个动画并在Flash中实现,以巩固知识技能且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和创新能力。

4.评价教学结果

反思通过什么途径检测教学目标达成的程度。案例中,主要是通过教师的课堂巡视,了解学生课堂练习是否顺利、完成情况是否良好、学生学习是否投入、合作探究学习是否到位,通过查看学生提交的课堂练习文件及课后作品等方式来检查教学效果及效率,重在教师对学生的评价。

(二)教学中反思

教学中着重反思教育传播过程中的“通道传送”、“接收解释”、“评价反馈”等阶段,关注课堂中发生的不可预料情况,并根据学生的学习效果反馈信息对教育信息进行“调整再传递”。所以,教学中反思主要是针对学生的反馈信息及课堂教学产生的噪声干扰,这就需要教师全身心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调动各种感官,观察学生的学习态度、兴趣、效果,通过课堂提问、抽查练习等方式,捕捉相应的反馈信息,不断地对与他以往教学经验不符合的或在教学中未曾预料的问题情境重新建构,并快速、灵活地做出调整,最终完成教学目标。

案例中,笔者的教学中反思如下:

1.做好通道传送的提前检查,减少教学媒体可能产生的干扰,确保教育信息传送时信号的质量

课前,对本节课使用的教学媒体进行调试,如检查计算机机房中所有的计算机能否正常开机使用,教师机音箱是否正常发音,网络传输通道是否顺畅,网络广播是否正常,特别关注视频信息通过“天寓网络教室”传输时是否出现图像滞留,声音不同步等。笔者在调试中即发现了以前没出现的问题,“天寓网络教室软件”中近一半的学生机没能接收教师机广播,教师及时查看学生机,发现学生机终端登陆网络教室软件显示是正常的,于是重启教师机网络教室软件,问题没有解决,再重启教师机,一切如故,初步排除软件故障,试着检查教室中局域网用的集线器,各终端指示灯显示也正常,试着切断集线器电源,重新通电,终于所有的学生机接入网络教室软件并正常广播。利用网络教室软件广播进行视频播放时,发现视频有点不连续,通过调整网络教室中广播属性的设置,视频播放效果良好。通过提前的检查,确保教育信息传送的各个通道状况良好,尽可能地排除各种可能的影响教育信息传送信号的干扰,确保传送信号的质量。在我们普遍利用现代教学媒体进行课堂教学的背景下,课前对于教育信息传送的通道检查应该成为信息技术教师的一项教学常规工作。

2.关注学生对教育信号的接收与解释,对学生的感知、了解、热情和激情,与学生的良好互动,能推动教学的顺利进行,对评价反馈的关注,及时调节教学进度,能使课堂教学更高效

导入新课时,教师利用影片“阿甘正传”中结尾的“漂浮的羽毛”视频片断设置了一个体验型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兴趣,“飘浮的羽毛”视频片断一出现,学生顿时便安静下来,教师适时地以亲切的语言提醒陶醉于影片美妙画面的学生注意观察羽毛飞翔的轨迹及特点,通过交流羽毛的寓意让学生认识到视频、动画同样是表达思想、传播信息的方式,两三分钟的视频及师生交流就让学生明确了动画也是要根据主题来创作的。

紧接着让学生欣赏本节课我们要做的练习范例——羽毛飘落到衣帽架动绘,要求学生自己试着画出羽毛飞落的路径,这时学生情不自禁地伸出手指来跟踪显示器上的动画的路径,并动笔在纸上描画,个别学生被教师请到黑板上用白板笔画路径时,其他学生都很关注地认真观察同学画出的路径,在相对轻松的氛围中训练了学生的思维能力,实现从抽象的现实轨迹到具体地在Flash软件中画出路径。但是,在请学生到黑板上画路径时,教师连续请了三个学生,他们画的路径有所重复,并且没有一个学生画得完全准确,课堂上,教师对于这种状况缺乏敏锐的感知,这一环节花费时间过多。

明确了动画制作思路后,教师马上带着学生学习这节课的知识点,导入外部图片素材作背景,对位图进行分离,转换为元件等,教师边讲边让学生练习,然后制作动作补间动画,教师演示讲解示范添加引导层、绘制引导线、调整元件到引导线上,一气呵成,使学生对引导动画的原理有了系统的认识。

播放动画,学生在观看时发现了问题,这时,教师连进一步进行完善的言语上的引导都省了。发现问题后,先留着,让学生完成引导路径动画后自己思考,在大部分学生完成任务后,教师再讲解如何修改动画中还不太完美的地方,这时候,学生就能充分认识到魔术棒工具及修改舞台背景的作用。只有让学生体会到知识技能有用,他们才会想学。

教学设计的前面一大部分环节就这样顺利完成了,本课要求的教学目标也基本达成了。后面的教学设计实施的具体程度就看学生学习进展程度了。

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对原理认识相对较好,但教师巡视中发现,涉及到具体的上机操作,个别学生操作速度较慢,大部分学生的操作完成得较好,但是和教师预先设计的环节时间安排不符,这个操作实践的过程花去太多的时间,导致没有太多时间让每一位学生都进一步探索教师补充的封闭引导路径转换为开放型路径等知识技能(封闭路径的另一种处理方法教材顺序是放在下一课学习)。教师应及时调整教学环节,自己带过这一知识点,只是给学生指明进一步探索的方向,并通过播放具体实例来启发学生思考,如引导学生探究如何显示路径,如何在运动过程中逐渐显示路径等,课堂时间不足时就把这些知识的探究延续到课外,留给学生课后思考。最后,布置开放作业时,播放了一个相对精美的范例——“嫦娥一号奔月模拟动画”,这个典型作品范例是信息技术规范的集中体现,通过优秀范例创设的情境,让学生真实感受到信息技术魅力,激发了进一步学习的兴趣,鼓励学生向更高更深的方向探究。

3.缺乏对课堂动态生成性的敏锐感知,将失去良好的教育时机

在示范讲解制作完动画后,在观看播放的动画时,学生发现了问题,羽毛的白色背景色没有抠除,遮盖住了底下的衣帽架,不自然,其中一个学生以非常轻松自然的语言提了出来,教师面对这一没有预料的情况,没能做出审慎的处理,而是过于遵循自己的教学设计,忽略了学生进一步修改完善作品的强烈需求,比较专横地说了句“先不管它,回头我们再来分析”,没有以积极鼓励的言语对学生的认真观察和精益求精的精神进行赞赏,错失了一个对学生进行多元的过程性评价的时机,在一定程度上造成对学生探索积极性的压制。

4.利用巡视辅导机会及时了解学生对知识技能的理解程度,对教学进行自我评价,尽可能地关注到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在Flash学习中,大部分学生的学习起点是相同的,但在具体的《天使飞翔》一课的教学中,也还是有少数学生跟不上教师的步伐,教师在巡视时注意到了这一点,即刻认识到教学设计时的忽略。在课堂上,教师针对学生认知、操作水平的差异,及时地做出弥补,在学生练习时,迅速地做好一些练习的中间过程文件,并通过相应的方式共享给学生,避免少数操作有困难的学生因一步细节的处理不当或操作的遗漏而无法继续学习(Flash学习中有很多细节的东西,如果没有把握好,必然有部分学生无法顺利往下学),从而使得大部分学生操作得相对顺利,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在课堂中,教师可以请操作比较熟练的学生充当小老师,帮助辅导学困生,但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对于这种小组相互作用的教学程序没能很好地使用,也是对教学资源的浪费。

课堂教学是一个连续的动态教育传播过程,教师在施教过程中要把掌握的反馈信息与预定的教学目标比较,发现教育传播过程中的不足,及时调整教育信息、教育媒体和教育传送通道。虽然在案例课堂上没有出现比较特别的突发事件,但在实际课堂教学中可能会出现一些不可预期的突发事件,这就是对教师的课堂情境知识的挑战。我们应该积极地反思,通过机智、审慎地处理各种教学情境,积累课堂情境知识和解难题知识,锻炼自己逐渐形成教育智慧——“具有敏锐感受、准确判断生成和变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新情势和新问题的能力;具有把握教育时机、转化教育矛盾和冲突的机智;具有使学生积极投入学校生活,热爱学习和创造,愿意与他人进行心灵对话的魅力。”

(三)教学后反思

教学后反思主要是教学过程结束后的回顾性思考,通过分析教学效果,反思得与失、所采取的教学策略及理论是否符合教育教学基本规律,撰写出相应的教学反思,整理零散的思维火花,总结教师内心真正信奉的、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实际使用或表现出来的对教育教学认识的实践性知识,从而提高对理论性知识的吸收与运用,为教师专业发展打好主要知识基础。

教学后反思我们可以主要通过评课研讨、读思结合、以写促思等方式进行。

教学前、教学中的反思,主要是教师个人进行的个体反思,由于受到自身素质、观察视角等因素的影响,反思内容及程度可能有限。教学反思就需要跳出自我,积极地进行集体反思,通过集体听、评课等进行对比分析,研究别人的教学长处,就实践问题进行对话、讨论,找出理念上的差距,解析手段、方法上的差异。在《天使飞翔》课后,听课教师进行了相应的评课,开课教师虽然阐述了自己改造教材范例、重新安排知识点的原因,还是有教师认为最好把舞台背景、去除背景颜色等知识点放在前面,某种程度上也激励笔者对相关的理念进行思考,如:教学到底是教教材呢,还是在把握课标的基础上用教材教等。尽管在集体研讨中,来自交谈对象的反馈可能会比较尖锐,但往往可以使人的思维清晰、活跃,并会激起深层次的思考,从而提升自己。

当我们在对课堂教学过程进行回顾反思且遇到问题感到困惑时,我们可以借助阅读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书籍、文献,思考问题的解决方法,以书籍作为思考的后盾,以先进理念武装自己的反思,学习别人教学理念、观点、成功案例,通过对比找出自己的差距,将读思结合,让来源于实践的知识,上升到理论高度,从而指导我们更好地进行教学实践。

最好就是能够把反思写下来,以写促思。整理零散的思维火花,系统化理论。零散的思维火花虽然容易捕捉,但是当我们要将它写下来时,我们必须再进行思考,通过书写教学反思促进理解教育教学理念,从而系统化理论知识。综观不少公开课、优质课任课教师撰写的教学反思,往往陶醉于教学过程中亮点的自我满足,而对于存在的不足只是三言两语的简单概括,对于教学中出现的突发事件的处理过程及成效未曾作出深度的思考,对于学生的创新思想行为也少有总结,更没能借助相关教育教学理论书籍的再阅读、思考,提出解决问题的更好方法,撰写教学设计。在《天使飞翔》课后,区里要求开课教师撰写教学反思,在撰写过程中,需要对理念进行不断的思考,通过查阅相关的教育教学理论书籍,以书籍滋养,教学反思才写得相对更理性、更深刻、更厚重。

案例的教学后反思主要如下。

1.整体反思

这是在2010年区组织的初中教师教学平行课研讨活动中上的一节公开课,为了反映真实的教学效果,笔者没有提前通知学生要上公开课,在上课前也没有对学生进行知识技能上的补充辅导。纵观整节课的教学,师生配合良好,大部分学生都达到了教学目标,教学效果相对较好。整个课堂教学比较流畅,教学重点突出,难点在学生的练习中也很好地突破了,教学设计中比较照顾到基础好的学生,在教材内容的深度及广度上作了较大的拓展,而对于少数基础较弱的学生,实际操作跟不上,教师有所忽略,没有在课前准备一些中间过程文件,导致个别学生没能较好地掌握操作技能,虽然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做了及时的补救,但还是显得仓促,在补救的同时也减少了对学困生的个别辅导时间。教学的评价方式相对比较单一,比较注重对学生练习文件及作品的总结性评价,对学生的过程性评价还有待加强。

2.对情境创设的理解——教学中可以创设体验型或任务型等不同类型的情境,但不管哪一种情境都要以学生的发展为出发点

在导入新课时,教师创设了2~5分钟左右的现实生活中羽毛飞舞的体验型情境,教师特别注意到情境长短的适度,保证学生能“进得来、出得去”,避免学生被丰富的感知刺激所感染产生过于兴奋的情绪而不利于学习。教学中创设的是一个制作羽毛飘落到衣帽架上的真实的任务型情境,学生有丰富的生活经验,知道羽毛飞舞的特点,配合学生刚被激发的跃跃一试的学习欲望,比较能投入学习。在给学生布置开放性作业时,为启迪学生的思维,教师给出了相对精美的范例“嫦娥一号奔月模拟动画”,这个典型作品范例是信息技术规范的集中体现,也是信息技术魅力的全面展示,进一步激励学生向更高更深的方向探究。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巡视学生操作过程中也可以适当展示有缺陷的作品,它可以直观化地展示错误操作的后果、集中体现学习及应用中的常见误区,是学生探究、改进和创新的起点,特别要注意的是照顾好被展示作品制作者的自尊。

3.对于教材的认识——教学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笔者认为,教学可以充分利用教材,但不必拘泥于教材,教学是用教材教,而不是教教材。

(1)把握教学知识点合理使用教材例子,结合实际,补充与变化。

本案例的文字教材是以制作“天使飞翔”动画来展开,而天使的飞翔,没有任何人真正见过,而且天使是何模样,甚至比UFO还神秘,如果教师直接用这个例子,无意当中也是暗示学生要凭空想像出这种情境,活动过程中还得利用“调整到路径”属性来让天使的基线自动调整到运动路径,选中了这个属性,反而使整个动画播放时相比于原来对象的平移更不自然了。有此疑惑后,笔者的做法是“把握教学知识点合理使用教材例子,结合实际,补充与变化”。结合实际生活,不用这个谁也不识庐山真面目的天使,而是改用生活中常见的羽毛,制作羽毛飞落到帽子上的动画,这样学生有比较具体的经验,应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学生实现经验的同化或顺应时相对就有个比较适合的情境。

(2)利用自上向下、逐步求精的思想,灵活安排教学内容的呈现顺序。

本节课的教学或者说本册书教学中的内容,大部分学生都没有接触过,需要教师进行适当的示范,在备课时充分估计学生操作时可能出现的遗漏或误操作,尽量使他们初次运用技术时就准确有效,避免出现反复修改和撤销等操作,干扰其对技术的理解和掌握。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引导层动画的制作,教材中的例子是先设置舞台背景色,将位图文件分离后直接讲解利用套锁工具中的魔术棒去除不需要的背景色,而Flash中魔术棒的使用需要学生的细心,在备课时教师也可能一下子无法很好地掌握它的使用,如果直接按教材例子顺序来实施教学,必定会有不少学生卡在这里无法往下学习,而教师在教学中要突出过程与方法,重在让学生掌握方法与规律,因此,教师在用实例进行教学时,除了对教材范例进行改造外,还可以灵活地安排教学内容的呈现顺序,如:先不改舞台的背景色,不做去除图形背景色这两步操作,而是先让学生认识到移动是引导层动画的前提,因此,做一动作补间动画,再添加引导层,制作出引导路径动画,在播放动画时再引导学生观看羽毛落在帽子上时羽毛的白色背景将帽子的一部分遮住了,从而让学生思考如何改进,精益求精,进而练习修改舞台背景色、学习魔术棒工具的使用。在潜移默化中也是要在学生中渗透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的思想,从总体上先把握住引导路径动画制作的一般步骤,学会制作了,然后再对自己的作品进行完善。

美国心理学家波斯纳提出教师成长的公式:成长=经验+反思。现实中,我们更关注的是教学实践经验,而反思,往往被忽视或者缺乏思考的深度。传播学理论也提醒我们在整个教育传播过程要关注学生的反馈信息,随时进行反思。古有君子日三省其身以提高个人修养,今有教师让反思成为一种优秀习惯,成就教师的专业发展,现在,就让我们从点滴做起,坚持每天都反思一下自己,让教学反思成为工作中的一部分,以促进自己的专业成长。

[1] 教学反思.百度百科.http://baike.baidu.com/view/914520.htm.

[2]信息技术教学参考书[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3]八年级信息技术下册第二单元第五课[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

[4]南国农,李运林编著.教育传播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猜你喜欢
动画课堂教学教育
Clifford hits the big screen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做个动画给你看
动画发展史
谈化学课堂教学中的有效提问
我的动画梦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对初中化学课堂教学的几点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