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电运行危险点及安全控制策略研究

2013-10-09 06:02孔祥泉
中国信息化·学术版 2013年5期
关键词:危险点变电运行

孔祥泉

[摘 要]变电系统的运行是电网运行的基础,会对电网系统的稳定性和安全性产生直接的影响。现阶段,在“安全为主、预防第一”原则的引导下,在变电管理工作过程中进行危险点分析和安全控制,有助于降低变电运行的危险性,提高电力系统的运行效率。

[关键词]变电运行;安全控制策略;危险点;

[中图分类号]TM41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5—0365—01

变电运行的基本内容包括管理、维护和操作,其中涉及较多的变电运行工作制度。然而,这些制度的设计通常缺乏明确的目的,因而无法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其主要原因在于,变电运行管理人员常会在工作过程中遇到突发状况,这些问题的发生都会导致较为严重的影响,这就大大增加了变电运行人员的工作压力。但是,仅仅依靠管理人员的检查监督以及各种规章制度的制约,并不能从根本上消除变电运行的隐患。

一、变电运行中的危险点分析

及时、准确的危险点控制与分析有助于变电运行工作人员安全意识的树立和提高,同时有助于最大限度地降低变电运行危险带来的损失,为变电运行工作有效性与安全性的提高,以及变电运行人员自我防范意识的提高提供保证。变电运行管理中的危险点主要包括下述几种:

第一,天气异常带来的危险。天气状况的异常变化会提高变电运行过程中各种危险的发生率。例如,雷雨天气设备接地;大雾天气设备发生闪络状况;大风天气是杂物缠绕电线;高温天气充油设备发生导线过松、油面过高;低温的冬天充油设备发生导线过紧或油面过低等情况,都会极大地提高变电运行危险事件的发生率。所以,及时应对天气变化、加强防范措施,对于变电系统的安全运行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二,直流回路操作过程中的危险点。变电运行过程中,直流回路操作时工作人员最常遇到的一项操作,这一操作过程也会面临一定的危险,若直流回路操作措施不合理,则会造成某些保护误动作或是自动装置动作,进而诱发不可避免的安全事故。所以,在直流回路操作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遵循相关的规定,以提高这一操作过程的有效性与安全性。员需要遵循相关的规定,以提高这一操作过程的有效性与安全性。

第三,母线倒闸操作过程中的危险点。母线倒闸操作是整个倒闸操作的关键环节,若工作人员没有在操作前做好相应的准备,操作过程中未遵守相关的操作程序,则会极大地提高母线倒闸操作的危险性。母线倒闸操作过程中主要包括下述三种类型的危险点:首先,在空载母线充电过程中,开关断口电容和电感式电压互感器会形成谐振串联;其次,若自动装置切换或继电保护发生故障,则会导致误动现象;最后,带负荷拉刀闸也会导致危险事故的发生。上述各种潜在危险若得不到及时正确的处理,则会造成一些危险事件的发生。

第四,变压器操作过程中的危险点。变压器操作过程中,工作人员应做到小心、谨慎,避免由于一时疏忽而出现无法挽回的灾难。一般情况下,变压器操作过程中的危险点通常表现为下述两方面:一方面是空载变压器电压升高,会损坏变压器的绝缘性能;另一方面,空载变压器切合操作时也会导致操作过电压问题的发生,进而会对变压器的绝缘性能造成影响。所以,需要对变压器操作过程中的危险进行有效控制。

二、变电运行危险点的控制策略

第一,落实有关规章制度。规章制度的落实是变电系统有效运行的保证。各个电力企业应加强变电运行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教育,提高其安全生产意识,为各项规章制度的落实奠定良好的基础,同时,提高各项操作过程的可操作性,细化和量化各项操作事宜,制定和实施奖惩制度和安全生产责任制。在贯彻落实有关规章制度的基础上,为每个工作岗位都设计一套针对性的管理制度,从而做到有章可循、违章必究,以提高变电运行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

第二,工作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现阶段,我国电力企业变电运行管理水平虽然较高,但是,变电运行工作人员自身的综合素质存在较大的差异,因而变电运行管理存在较大的困难。所以,电力企业应加强工作人员培训,通过各类岗位资格考试来促进其综合素质的提高。另一方面,要在提高各项操作技术利用率的基础上,综合应用各项新技术,以提高人员培训的效果。各个变电站之间还应加强合作与交流,扩展工作人员的思维,丰富其工作经验,定期进行变电运行危险控制技术的探讨与交流,最终促进变电运行管理水平和专业技能的提高。

第三,加强继电保护操作。电网运行过程中,继电保护系统是一道主要的安全屏障,若继电保护措施落实不到位,则会引发较为严重的危险事故。所以,加强继电保护措施,能够为继电保护系统的有效、安全运行提供保障。在继电保护系统运行管理过程中,需要严格落实“三个检查”和“三个管好”的基本要求。在管好直流系统与所有分支回路、管好继电试论变电运行危险点及安全控制策略。

第四,落实预防、吸取教训。尽管变电运行危险事故的发生率较低且发生情况不易控制,但是,只要变电运行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严格执行有关的规定,不断吸取工作过程中的经验教训,就能够大大降低各类危险事故的发生率。对于变电运行值班人员来说,需要认真、系统地学习有关的安全管理规范,根据实际情况,对安全事故的诱发原因进行系统分析,事后认真总结事故教训和处理经验,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处理措施,以降低同类事故的发生率。对于变电运行危险点的控制和预防,则应利用反向思维模式,向变电运行工作人员说明有可能出现的后果,并提醒其注意各种危险。通过教育和培训的方式,提高变电运行工作人员的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及时纠正不正确的习惯性违章行为,为变电系统的稳定、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第五,强化操作设备的巡视。在变电系统管理和运行过程中,操作设备的巡视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这一过程有助于了解设备的运行状况和设备的运行规律,为设备的安全运行提供保证。然而,现阶段大部分变电站都并未认识到操作设备巡视的重要作用,从而提高了各类安全隐患的发生几率。

三、总结

由粗至细是我国变电运行危险点控制和分析的主要特征,这一特征由经验至科学、由传统至现代的电力系统管理发展要求。为了逐步深化变电运行人员对于危险点问题的认识和分析水平,为变电运行人员的生命安全提供保障,各个变电站应将危险点分析与安全控制作为主要的工作内容,强化工作人员的安全意识和综合素质,提高其危险应变和处理能力,深化其对于安全问题的认识和理解,广泛开展危险点分析工作,使其掌握整个变电站的运行方式,最终降低变电运行危险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饶薇.对影响变电运行安全因素及其对策的探讨[J].大科技.2011,1(10):180—181

[2]董成武.变电运行倒闸操作主要危险点及控制措施[J]电力安全技术.2006,8(4):20—21

[3]张志大.浅析变电运行管理中危险点及其控制[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1,1(11)

猜你喜欢
危险点变电运行
变电站倒闸操作危险点与控制路径
变电运维管理中危险点及其控制措施研究
关于高压电气设备试验的安全管理探讨
试论配电检修中危险点的判断及控制方法
关于电力工程变电运行技术问题的探讨
新形势下对变电运行管理中危险点与控制的探讨
危险点分析预测控制方法在送电线路施工安全管理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