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矿生产自动化信息化建设探讨与实践

2013-10-09 06:02王栋平
中国信息化·学术版 2013年5期
关键词:改造煤矿自动化

王栋平

[摘要]近年来,煤矿企业的发展速度明显增快,煤矿自动化的发展也成为煤矿企业生产活动中最为关键性因素。煤矿自动化对解决目前煤矿企业中存在的生产环节复杂、占用人员多以及安全性差等问题具有重要作用,煤矿生产自动化信息化在某些煤矿企业应用后取得了显著地效果,生产系统的装备得到了提高,在通讯、信息、生产和调度系统上逐渐实现了自动化监控,在人员上也有相当的减少。

[关键词]煤矿 生产 信息化 自动化 改造

[中图分类号]C931.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5158(2013)05-0152-01

一、生产调度、通讯综合信息平台的建设

(一)生产检测系统和工业电视系统的建设

煤矿调度指挥中心要配备生产监测系统主机,在调度中心安装检测系统的大屏幕,在每个矿井下的不同位置点安装监控分站和开停传感器,关于井下的生产情况都能在大屏幕上实时显示出来。工业电视系统由地面指挥中心的监视器和井下的摄影摄像器材共同组成,还包括在重点岗位安装的生产监测传感器和摄影仪实施24小时的监控,对这些岗位实行远程指挥控制和调度安排。

(二)远程交换机和无线通讯系统的建设

煤矿调度指挥中心要配备最为先进的数字交换机,能够进行召开会议、进行紧急呼叫以及查询录音等功能。调度中心的直通电话要能够实现与矿井下的通话,对关键环节的生产岗位还要安装防爆电话,实现井下各个地点的事故及时上传被反映到指挥中心,指挥中心对此进行同步的指挥调度,排出事故和控制事故。

无线通讯系统是通过在井下设置安装一个基站控制器和多个基站发射器,再通过光缆和地面的无线通讯主机相连接,无线通讯主机与程控交换机通过网络连接,保证地面控制欲井下生产的直接通讯。无线通讯系统能够覆盖矿井的大部分范围,实现矿井的自动化通讯。

(三)人员定位系统的建设

人员定位系统的主机也要设置在调度指挥中心,井下的采矿点和相关工作岗位都要设置定位分站线路,井下工作人员在下井时要携带定位装置,能够发送和接收定位信号,传输和接收地面控制中心的指令。尤其在井下发生故障或其他状况时,井下人员能够发送求救信号并且能够及时接收到地面指挥中心的处理指令,对事故进行及时有效的控制。

以上所述的系统共同构成自动化信息化综合平台,对矿井的生产活动进行实时的监测和控制指挥,实现调度上的科学合理化,也能够及时应对事故,将事故的影响和损害降到最低。

二、可视化信息系统和综合信息平台的建设

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为煤矿生产信息化提供了契机,传统的煤矿生产信息化主要是图形和表格的信息,在三维立体可视化信息上没有进展,所以可视化信息系统的建设对现代煤矿企业意义重大,它能够提供整个矿区各个生产点的监控数据与图形表格结合,能够为实现生产、安全等综合管理提供数据和信息上的支持。

在过去的煤矿井下运输中经常会出现调度失误的问题,对此技术升级改造不断深入,通过应用了现代运输测速传感器和建立井下运输控制网络综合信息平台,井下的运输状况能够实时的反映在调度中心的大屏幕上,有效提高了调度的监测和控制能力。

三、生产系统设备自动化的控制改造

生产系统设备的监控是统一的体系,通过光缆传输井下生产活动的信息到地面控制中心,地面控制中心根据具体情况对设备进行远程指挥控制当运行的设备发生故障或者其他状况时,控制中心的调度员通过报警和大屏幕显示确认故障情况,发出抢救指令,能够在现场无人值守的情况下实现对事故的有效控制。

(一)煤矿运输自动化控制系统

对井下生产出的原煤运输系统的改造,需要由控制中心能够监测到井下胶带运输机和地面的胶带运输机运行状况,监测控制中心能够根据实时情况发号指令对单台机器指挥停启和连锁停启。连锁启动时,机器设备是按照逆煤刹顺序自动启动的,连锁停车时,机器设备按照顺煤流停车,这一自动化的实现有效减少了人员的配备和工作量,也增加了安全系数。

(二)高压供电自动化控制系统

我国大部分煤矿产区的配电系统都为传统的电磁式继电保护,需要人工进行分合闸实现供电,精准度低,功率也较低。近年来对高压供电的自动化改造再许多煤矿企业开展起来,主要是通过将高低压配电设备的运行状态进行统一的监控,改用永磁式的真空断路器,实现对井下的供电系统自动化控制。

(三)排水自动化控制系统

排水系统的自动化控制改造能够保证地面的值班人员观测到井下的排水泵运行状况,再根据具体的运行状况通过电脑向井下设备发送单台机器设备的启动停止信号。自动控制排水系统的设置是根据水位控制的原则对水泵的运行进行轮换使用,能够有效延长水泵的使用寿命,实现泵房的无人值守。

除此之外还有压风自动化控制系统、采区自动化控制系统等,这些生产系统设备自动化的实现能够确保地面监控中心实时的获取各种运行参数,对设备进行科学有效的实时管理,为煤矿安全生产、科学调度、事故处理都提供了信息上的有力支持。自动化的改造再无人值守上也有巨大的进步,在许多岗位都减少了工作人员,有效提高了煤矿企业的经营效益和效率。

四、结束语

煤矿生产自动化信息化是煤矿业发展的动力和方向,通过近年来的建设与实践,我国许多大型煤矿企业都已经建设了煤矿生产自动化信息化系统,在提高生产效率上取得了显著的进步。今后煤矿企业还应当在实践中多总结经验,为煤矿自动化信息化建设完善做出进一步的努力,为我国的煤矿业的现代化发展和完善提供实践指导和技术支持。

参考文献

[1]单文飞,煤矿斜巷运输安全设施的技术改造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08(12)

[2]张萍,陈士桐,煤矿生产自动化信息化建设探讨与实践,时代报告(下半月),2012(03)

猜你喜欢
改造煤矿自动化
煤矿党支部如何推进党风廉政建设
PLC技术在煤矿提升机控制系统的应用
浅谈煤矿开采技术的发展及存在的问题
AGV小车在白酒行业自动化立体仓库中的应用
300MW机组顶轴油系统改造
论电梯单开门改双开门的改造方式
配电室无人职守集控站在京博石化的运用
配电线路运行资料管理自动化的探讨
英国深井煤矿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