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立敏 曾帆 黎玲 严华
肝脾损伤属于腹部闭合性损伤中的常见急腹症之一,多由严重碰撞引起,主要表现为肝脾的实质性受损,但损伤后短期内患者无较明显的外在体征表现,造成延误治疗时机[1]。肝脾属于人体重要的脏器,具有代谢、解毒、排毒等重要作用,一旦损伤,对机体伤害极大,甚至可能因治疗不及时致死[2]。由于肝脾闭合性损伤后,腹部皮肤的阻隔造成患者及他人对损伤无直观性认识,不被重视,即使出现某些不良感觉,如果非严重性患者也会误以为小病症不予重视,进而影响抢救治疗。随着超声技术的临床普及以及目前医疗工作者的操作水平不断提高,B型超声已经为诸多疾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做出贡献[3]。为观察和探讨B超检测在肝脾闭合性损伤患者临床诊断中的应用效果和价值,笔者选取我院2009年1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66例患者进行研究,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 66例患者中男42例,女24例;年龄28~52岁,平均年龄(36±6)岁;包括单纯肝损伤48例,单纯脾损伤12例,肝脾合并损伤害6例;患者均为腹部受较重外伤后入院,自受伤至入院时间1~36 h,平均(8.2±1.6)h;致伤原因:车祸伤32例,跌落伤26例,钝挫伤6例,其他2例。所有患者均经临床询诊及触诊疑似有肝脾损伤,随后进行B超和CT检测,66例患者均经临床治疗过程中病理取样证实为肝脾闭合性损伤。所有患者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
1.2 仪器及方法 B超检测采用荷兰飞利浦公司的IE22型彩色B超诊断仪,探头频率3.5 MHz,机械指数(MI)0.1。患者于入院后1 h内进行急诊B超诊断,分别取仰卧、侧卧和俯卧位扫查,以获得多角度、多切面的扫描图像,综合判定扫描结果中患者肝脾形态、大小、位置、内部结构、及回声情况,应特别观察肝脾包膜的完整性,检查影像摄片中胸腔内是否存在无液性暗区,确定损伤范围及大小等,作好记录。
CT扫描采用荷兰飞利浦公司的Mx8000Dual型双排螺旋CT机,参数设置:层距10 mm,层厚10 mm,患者取仰卧位,常规行腹腔扫描摄片,观察摄片中患者肝脾形态、大小、位置、内部结构、包膜变化、回声情况等,并逐一记录下损伤的范围、大小、部位、腹腔内是否存在无液性暗区等。
1.3 观察指标 所有患者诊断后行手术治疗,术中取样本行病理学检测确诊为肝脾闭合性损伤。观察和比较所有患者经B超和CT检查的结果,包括确诊率和误诊漏诊率。
1.4 统计学分析 应用SPSS 15.0统计软件,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B超和CT诊断肝脾闭合性损伤的扫查结果比较 B超组肝损伤、肝脾合并损伤和总确诊率明显高于CT组,误、漏诊率明显低于CT组(P<0.05);2组患者脾损伤确诊率和误、漏诊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B超和CT诊断肝脾闭合性损伤的扫查结果比较n=66,例(%)
2.2 B超查患者损伤类型统计 肝脾损伤患者损伤类型以包膜破裂为主,约占66.67%,明显高于包膜下破裂和中央型破裂患者比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B超查患者损伤类型统计 例(%)
B超的工作原理在于利用超声波的物理特性来实现影像学诊断,临床诊断时一般无需手术,且较传统的临床询诊和触诊更具直观性,因而受到了临床疾病诊断的广泛关注,尤其适用于闭合性损伤类疾病,可增强确诊能力,了解病变程度,同时避免创伤,为临床诊断和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提供及时有效的影像依据。颜宪书等[4]的研究指出,B超检测肝脾实质性损伤的检出率可达90%以上,张玉玲等[5]对138例患者的临床检测检出率为89.13%,而本组研究中B超组对肝损伤和脾损伤检出率分别为91.67%和91.67%,而总检出率为90.91%,与相关报道数据接近。
CT也是临床应用于诊断的有效影像学方法,可显示出脏器病变的直接及间接征象,在腹部外伤的临床检测及诊断中较为常见。但CT扫描与B超检测具有一定的差异性,主要表现为[6,7]:(1)B超不仅能发现腹部脏器的受损情况,还具有连贯性和动态性,对脏器运动和功能变化具有监测性,而CT对动态性检测效果不佳;(2)B超设备移动方便,在特殊情况下不需要等待患者进入特定检测室,甚至可以移动到患者病订进行检测,而CT检测则必须进行CT室进行;(3)B超检测费用相对低廉,适用于大多数患者;(4)B超除可检测实质性脏器病变,还可结合多普勒技术对患者血液情况进行检测,对脏器受损程度和性质呈现效果好。在本组研究中,同样对疑似肝脾闭合性损伤的66例患者进行B超和CT检测,结果发现,B超组患者的检出率明显高于CT组,尤其肝损伤和肝脾联合损伤B超和CT组数据有明显差异。笔者分析这种差异主要来源于B超的连续性和动态性检测的敏感性。
诊断的误诊和漏诊是影响B超检测结果的重要指标,通过本组研究笔者对误诊和漏诊的发生因素总结如下:(1)肝脾损伤患者的腹腔气体、肠道内容物等可能影响B超检测结果;(2)由于B超受体位影响,故对复合性创伤的检出受到影响;(3)一些患者临床不良体征明显,造成无法完全主动配合B超检查,影响检出效果。
包膜下破裂、中央型破裂和包膜破裂是目前肝脾闭合性损伤的较主要损伤类型,且以包膜破裂居多。一般情况下包膜裂伤在B超摄片中较易被发现,韩世洪等[8]的研究提出可采用低频超声结合高频超声的方法来进行临床检测,以便提高临床检出效果,减少误诊和漏诊率。中央型破裂在摄片影像中的表现受肝脾损伤时间、部位、有无破口以及受伤程度影响,声像图可见不均匀的高回声,轮廓相对模糊,随着病情的进展回声逐渐降低,轮廓也渐渐清晰起来。包膜下损伤的主要诱因是腹部组织表浅,B超检测可利用低频超声结合高频超声检测,一般如有损伤在摄片中的显示较为直观,可见血凝块和腹腔积液。
总之,B型超声在肝脾闭合性损伤的检出率较CT高,且应用方便,效果较佳,在对肝脾损伤类型的研究时,建议综合采用低频超声和高频超声,可达更好的检测效果。
1 李文秀,唐杰,吕发勤,等.超声造影评价不同级别肝脾外伤与CT的对照试验研究.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7,23:885-888.
2 吕明德,谢晓燕,徐辉雄,等.肝局灶性病变造影:参照欧洲指南1015例临床报告.中华超声影像学杂志,2006,15:431-434.
3 杨文辉.闭合性肝脾损伤非手术治疗36例分析.中国保健营养,2011,12:88-89.
4 颜宪书,周如海,袁瑞,等.超声造影在肝脾钝挫伤诊断中的应用.中国药物与临床,2010,10:1026-1028.
5 张玉玲,王维浦.超声与CT在急性脾肾损伤中的应用价值分析.山西医药杂志,2009,38:790-791.
6 郝莹.超声对肝脾肾损伤的诊断价值.中国医药指南,2010,19:55-56.
7 安力春,唐杰,王月香,等.灰阶造影与CT在脾脏外伤诊断中的比较.中国超声医学杂志,2006,22:887-889.
8 韩世洪,田勇强,赵开银.肝脾损伤的超声诊断价值.当代医学,2011,17:7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