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及同型半胱氨酸在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的诊断意义

2013-10-09 03:56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13年5期
关键词:进展缺血性入院

周 行

(北京市丰台区铁营医院 神经内科,北京100078)

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progressive ischemic stroke,PIS)是指发病6小时后神经功能缺损呈阶梯式或进行性加重的缺血性卒中。加重的时间多在1-7d内。据国内统计其发生率大约为缺血性脑卒中的30%左右[1],国外统计大约为9.8%-43%[2]。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的患者临床预后差,病死率、致残率高,且因病情进展易导致医疗纠纷,日益受到重视。本文通过对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患者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同型半胱氨酸(Hcy)进行动态研究,探讨它们在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的诊断意义。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1.1.1 临床资料 2006年4月至2012年5月在我院治疗的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证实的早期脑梗死患者(发病24小时内)104例,男性55例,女性49例,根据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的诊断标准分为进展性脑梗死50例(进展组),非进展性54例(对照组),两组间年龄、性别和基础性疾病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见表1)。排除情况:发病前已存在各种急慢性感染性疾病、恶性肿瘤、自身免疫性疾病、出血性疾病、消化性溃疡及严重器官功能不全、心源性栓塞、入院时已深昏迷的脑梗死患者及痴呆等不配合患者。入院前后应用糖皮质激素、抗生素或促白细胞生成素等影响到超敏C-反应蛋白的药物。入院前后应用叶酸、维生素B6、维生素B12等影响到同型半胱氨酸的药物。

1.1.2 PIS的诊断标准 (1)入院时出现局灶性神经系统的症状和体征;(2)在发病72小时内病情进行性加重,瘫痪侧肢体肌力较入院时下降2级或2级以上;或斯堪的纳维亚卒中量表(scandinavian stroke scale,SSS)评分下降≥9分;(3)神经影像学复查排除出血转化及其它血管发生新的梗死或因心功能不全、感染所致的病情进展。

表1 入院时两组患者基本资料比较

1.2 方法

1.2.1 测定方法 所有患者于入院时、第3天、第7天、第14天抽取肘静脉血5ml,标本采集后放置干试管中,室温放置,凝固后3 000r/min离心10分钟,分离血清,-20℃保存,应用免疫比浊法测定血清hs-CRP及 Hcy。

1.2.2 统计学分析方法 应用SPSS16.0统计软件包,计量资料应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应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血清hs-CRP比较(见表2) 两组患者入院时及第14天血清hs-CRP水平无统计学差异(P>0.05);对照组患者hs-CRP水平第3天到达高峰,进展组hs-CRP水平发病7天到达高峰;进展组第3天、第7天血清hs-CRP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明hs-CRP水平不能预测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的发生,但可反应患者病情的进展。

2.2 两组患者血清Hcy比较(见表2) 进展组患者Hcy水平所有时间点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但进展组患者在入院时、第3天、第7天、第14天Hcy水平无明显变化,无统计学差异(P>0.05),表明Hcy可以预测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的发生,但不能反应患者病情进展。

表2 两组患者血清hs-CRP比较(mg/L)

表3 两组患者血清Hcy比较(μmol/L)

3 讨论

3.1 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的确切病因和发病机制目前尚无定论,近年来国外文献报道认为是多种原因、多种病理机制所产生的多种状态的组合,其发病机制主要为[3]:(1)原发动脉部位血栓蔓延产生新的狭窄或使原有狭窄的血管产生闭塞;或通过阻断侧枝血管使侧枝循环消失;(2)在动脉粥样硬化最严重的一侧,伴或不伴溃疡和(或)狭窄,开始血栓不足以引起闭塞,这种血栓灶继续加速慢慢使血管腔消失,逐渐或间断地增加脑缺血区域;(3)原发梗死区域无扩大,脑水肿扩散逐渐加重神经功能缺损程度;(4)患者的一般状态包括:心肺功能、水、电解质调节或酸碱平衡等改变以及全身感染均可干扰脑代谢,并导致神经功能缺损加重。

3.2 hs-CRP与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的关系

研究表明,炎症反应能加重脑组织供血动脉的硬化与狭窄,促进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和脱落,参与脑卒中后继发性神经元的损伤,与进展性缺血性脑卒中密切相关[4]。局部脑缺血后脑组织出现病理性改变,导致炎性介质白细胞介素-6的释放,诱导hs-CRP产生,使hs-CRP水平升高[5]。随着患者脑缺血部位扩大,炎症反应加重,故hs-CRP水平进行性升高。本研究表明hs-CRP水平不能预测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的发生,但可反应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情的进展。

3.3 Hcy与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的关系

高Hcy血症导致动脉粥样硬化甚至脑梗死可能通过各种机制致病:(1)高血Hcy可通过生成活性氧基团活化核因子,继之启动细胞黏附因子和趋化因子的转录,使细胞黏附因子和趋化因子的表达明显增多,进而诱导动脉粥样硬化[6]。(2)血Hcy水平升高可促使氧自由基和过氧化氢的生成,损伤血管内皮细胞,降低后者释放一氧化氮,使内皮依赖性的血管舒张反应明显减弱[7]。(3)Hcy可氧化修饰低密度脂蛋白,增加动脉平滑肌细胞内cylin mRNA和fos癌基因的表达,诱导静止期细胞进入分裂期,刺激血管平滑肌细胞迅速增殖,增加泡沫细胞的形成,从而在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8]。本研究表明Hcy可以预测缺血性进展性脑卒中的发生,但不能反应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病情的进展。

[1]杨期东.神经病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118-52.

[2]AudebertHJ,PellkoferTS,W immerML,et al.Progression in lacunar stroke is related to elevated acute phase parameters[J].EurNeurol2004,51(3):125.

[3]李 倩,蒋更如.炎症标志物在动脉粥样硬化性脑血管病中的应用[J].放射免疫学杂志,2005,18(3):218-220.

[4]Dziedzic T,Gryz EA,Turaj W,et al.Serum interleukin-6soluble receptor in relation to interleukin-6in stroke patients[J].J Mol Neurosci,2004,24(2):293.

[5]FaraciFM,LentsSR.Hyperhomocysteinemia,oxidative stress and cerebral vascular disfunction[J].Stroke,2004,35(1):345.

[6]El KossiMM,Zakhary MM.Oxidative stress in the con text of acute cerebro vascular stroke[J].Stroke,2000,31(8):1889.

猜你喜欢
进展缺血性入院
利用信息技术再造急诊入院管理流程*
基于“乙癸同源”理论辨治股骨头缺血性坏死
HIV相关淋巴瘤诊治进展
晚期痴呆患者治疗及照护进展
Micro-SPECT/CT应用进展
扁平苔藓的诊断与治疗进展
杜蛭丸对急性缺血性卒中的临床疗效观察
针灸在缺血性视神经病变应用
仙鹿活骨丸治疗股骨头缺血性坏死的实验研究
多因素可识别急性冠脉综合征再入院危险